在今年春茶采制期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严格对照春茶“鲜叶贷”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着力帮助茶叶加工主体解决在春茶集中上市期间收购鲜叶资金短缺问题,扶持茶叶加工主体做大做强,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从三月中旬开始,舒茶镇古尖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茶叶陆续进入采摘期,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春季采茶工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每天500多名采茶工的工资支付,给合作社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舒城农村商业银行舒茶支行在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贷款需求,并在24小内帮助企业完成100万元春茶“鲜叶贷”。舒城农村商业银行舒茶支行行长朱嘉说:“我们省略了中间很多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把贷款资金投放给茶农,解决茶农贷款资金需求困难。在后期我们将继续关注,以更优质的服务支持当地乡村振兴”。


春茶“鲜叶贷”资金的及时到位,给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半个月时间内,古尖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共收购春茶鲜叶三万多斤,制作舒城小兰花名优茶八千多斤。舒茶镇古尖香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启明说:“今年的‘鲜叶贷’投放非常及时,它的利率也比较低,有了这笔资金,我们收购鲜叶的底气非常足,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往年有所提高。”



为切实帮助茶叶生产主体在春茶生产期间遇到的资金困难,今年六安市推出春茶“鲜叶贷”实施办法,鼓励金融机构下调贷款利率,贴心解决经营主体资金难问题。截至目前,我县共有15家茶叶经营主体办理春茶“鲜叶贷“业务,成功申请贷款1035万元。(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潘成敏 常亚)


【详情】
时间:2023-04-18 09:2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舒城县城关镇仁孔路一直是群众心中的‘堵点’,群众期盼太久了,这条路今年必须争取升级改造。”这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仁和村两委年初达成的一致意见。



仁孔路是一条东西走向准交通“大动脉”,承载着沿线群众开展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等重要功能。该路改造项目列入县乡三级公路设计,建设按路面宽6.5米、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同步实施道路排水工程,计划150天全部完工。为了做好施工环境保障,在施工前,相关村两委干部深入沿线群众和商户,发放项目改造宣传页,开展入户宣传。在群众大力支持下,不到一周时间,沿线堆放杂物被全部清理完毕,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自三月份城关镇仁孔路升级改造正式破土施工以来,沿路群众“晴天灰尘满面,雨天泥泞满身” 将成为历史,道路拥堵、安全隐患等彻底改变。目前,仁孔路改造项目正按施工图有序推进。



据了解, 2023年,该镇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3.8公里,实施农村公路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项目19.2公里,实施村道安防项目3.9公里,实施农村道路大中修项目4.6公里,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为做好今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城关镇坚持标准抓设计、严格质量抓建设、健全制度抓运管,努力把全镇“四好”农村路建成加快农村发展的“振兴路”。(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郭登安 常亚)



【详情】
时间:2023-04-18 09:27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工作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在阙店乡,一排排香椿树笔直挺立,村民程元胜正在抢抓时间采摘香椿嫩芽,每年仲春到暮春时节,采摘香椿是程元胜全家最快乐的劳作。阙店乡转水湾村村民程元胜说:“我家里种了七八亩香椿,去年卖了有两万块钱,今年卖的有一万多块钱了。”

阙店1.JPG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阙店乡转水湾村始终把发展香椿产业作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来抓,全村香椿树种植面积由原先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亩,一产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此外,村里还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专业人士投资建厂,制作“阙红香椿酱”,延伸香椿产业链。安徽阙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任栋说:“我们的香椿原材料一部分来自我们自己的种植基地,还有一部分来自村里的种植户,我们把香椿收上来后进行加工生产,着力提高香椿的附加值,同时加强研发,生产不同口味满足市场需求。”

阙店2.JPG

一产和二产的有效融合给转水湾村的香椿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村里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逐步美化,转水湾千亩香椿基地也成为周边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徐茹 何冬明 常亚)


【详情】
时间:2023-04-14 10:16 来源:人民日报

在今年水稻生产中,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大力发挥育秧中心、育秧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在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11个育秧大棚排满了再生稻秧苗。今年初,合作社先后接到近千亩“再生稻”育秧订单,为了把最好的秧苗送到农户手中,合作社严把种子质量关、育秧时间关,全程记录秧苗的生产状况。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义学说:“目前再生稻处于两叶一心的状态,如果温度适宜的话,我们大概在十天左右就进入大田栽插,今年全年我们计划育秧5000亩,目前再生稻是1000亩。后期我们从4月20号开始陆续进入第二批、第三批,预计到六月底我们的5000亩代育代插全部结束。”


为全面落实安徽省关于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意见,在今年春耕生产中,舒城县采取政策扶持的方式,新建育秧中心17家,新增育秧能力10万亩。全县20家育秧中心,30多家育秧工厂全部启动,育秧能力达到24万亩以上,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率将达到37%以上。(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3-04-11 16:25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阙店乡紧扣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提供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为手段,全力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民宿+乡村振兴”模式,以民宿旅游为突破口,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4aa75952de510b3b4cdb972e141b0b1.jpg

提供政策支持。舒城县阙店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优势,将民宿发展纳入全乡基本建设项目发展规划中,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文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为乡村民宿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将民宿与休闲农业、林业、渔业、康养、文化等重点产业相衔接,积极开发“民宿+体验”、“民宿+特产”等产业链,提高民宿的经济效益;对民宿管理与监督推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的机制,让民宿产业有序发展。

d45e02ee34da066bceb935e3f9688bb.jpg

保留“原汁原味”。 舒城县阙店乡乡村民宿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原汁原味”,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最大程度保留现有民居原有的建筑风貌和老物件,看得见乡愁,回忆得起童年的影像,推动旅游民宿从传统住宿功能向休闲体验等功能延伸。有农耕文化的体验,漫步青石步道,欣赏田园风光、采摘果蔬、体验农耕乐趣,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能让游客有徜徉自然,回归田园,释放身心之感。充分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476f7c056d43bab8cf9ad06458db6de.jpg

打造人才支撑。舒城县阙店乡在民俗产业发展中,重点培养带头人,让他们带动农民群众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到民俗产业发展中去。同时,该乡还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办民俗,利用他们新产业理念、新服务理念,带动全乡民俗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资金回乡,人才回乡,焕发民宿产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60c2fd13dac2a3174ea82f3784724ad.jpg

下一步,舒城县阙店乡将继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民俗产业,让民宿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杜晓 米露)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7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大力推广羊肚菌、袖珍菇等高品质食用菌种植,积极培育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食用菌生产标准园,示范引领全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桃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百亩羊肚菌生产标准园,一株株羊肚菌像一把把小雨伞整齐地排列在设施大棚里,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争辉说:“今年羊肚菌长势非常好,目前我们每亩的产量大约在600斤以上,按照现在鲜货的市场价格,大约每斤在55元左右,一亩地的产值大约在3万元左右。”

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对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要求较高。2021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争辉引进国内优良羊肚菌品种在河棚镇进行试种,同时收集大别山区地方野生羊肚菌品种,成功筛选出五个适宜地方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在试验种植取得成功后,林争辉借助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平台优势,打造百亩“羊肚菌”生产标准园,同时辐射带动周边20多户发展羊肚菌种植,目前全县羊肚菌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

舒城县农科所所长葛自兵说:“下一步,我们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进一步加大羊肚菌、袖珍菇等高端食用菌品种的标准化示范生产,招引食用菌一产、二产等经营主体入驻园区开展合作,面向长三角市场特别是上海市场开展羊肚菌袖珍股订单合作生产,推动食用菌一产二产融合发展。”

羊肚菌、袖珍菇等推广种植,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建设食用菌生产标准园5个,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1.28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舒城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7 来源:人民日报

为全面强化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实,切实让阳光体育运动落地生根。日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举办中小学生课间操比赛,全县78支代表队30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

在舒城职业学校标准化操场上,各代表队首先进行《全国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同学们身穿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精神抖擞地列队上场,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动作规范,步伐一致,昂首、伸臂、扩胸、转体、踢腿、跳跃,参赛同学们动作娴熟,张弛到位,充分展现出学生们蓬勃朝气、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在自由课间操比赛环节,各代表队结合学生的运动特点,编排了《花球啦啦操》《球操》《韵律操》等节目,参赛选手动作流畅、舒展健美,充分展示了运动的快乐和少年的自信。

学生家长陈秋芬说:“今天来到比赛现场,我感到非常开心。第一呢孩子在学习的课外活动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老师能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舒城县教育工委委员教研室主任郑昌财说:“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是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展示各校素质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师生的运动激情。下一步,我们将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舒城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7 来源:人民日报

君子风,兰花韵。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把茶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出产业,推进标准化、生态化、宜机化茶园建设,以融非遗元素,创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为发展方向,以引领时尚、健康、文化生活为茶叶产品定位,大力宣传“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做好品牌推介、拓展销售网络,依托世界兰花香型茶叶核心产区——中国舒城,打造中国兰花香型茶叶第一县。3月31日上午,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旅游节在安徽省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园开幕。


01.jpg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茶业协会、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舒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由舒城县委宣传部、舒城县农业农村局、舒城县文旅体局、舒城县茶谷建设中心、舒城县茶叶协会和舒茶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统筹‘三茶’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集中展示舒城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是强化“舒城小兰花”品牌宣传的盛会。


02.jpg


开幕式上,中共舒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介绍了舒城作为全国魅力茶乡取得的显著成效,正在持续推进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与会领导为舒城小兰花茶旅融合示范乡镇、助力乡村振兴十佳茶企、首届舒城最美茶村以及首届舒城最美茶人颁奖,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吴志伟代表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向舒城授予全国有机农产品(茶)基地标牌。中茶所原副所长、中国茶学专家鲁成银教授点评了“舒城小兰花”茶叶,指出了“舒城小兰花”作为中国绿茶中的典范,在全国茶叶市场占有重要一席。开幕式上还表演了《兰花茶小唱》、《茶乡欢歌》、《赞歌献给二十大》等文艺节目。


03.jpg


04.jpg


据了解,本次茶文化旅游节将持续一个月时间,还将陆续在部分山区乡镇和相关茶叶产区开展名优茶评比、茶叶传统炒制工艺比赛等茶事活动,旨在集中展示舒城统筹“三茶”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强化“舒城小兰花”品牌宣传。(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李循 赵旭泽)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6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深挖地方特色美食,传承美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白干子,在北方也被称为豆腐,位于舒城县山七镇出产的白干子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家常食品,几乎天天都要吃。山七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延长豆腐产业链条,增加豆制品附加值,推动农户企业种、产、销无缝衔接,不断提高豆制品产品质量,做深豆腐文章,打响山七豆腐特色品牌。


01.jpg


山七镇的豆制品行业历史悠久,现在当地从事豆制品的作坊依旧有40多家,有独特的豆制品制作工艺和文化。山七镇发挥地方特色,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推动豆制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将山七镇的豆制品规模化、品牌化,现已有两家规模化豆品厂。从传统的豆制品作坊到现代化的豆制品工厂,山七的豆制品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02.jpg


山七的干子以优质的黄豆为原料,加上山区特有山泉水酿造,利用传统的制法工艺,使山七干子以洁白如雪、柔嫩细腻而著称,是多年口碑相传形成的老字号产品,不仅成为当地的一道传统美食,而且承载着一份乡愁、一份对美食文化的传承。当地的厨师们,也依靠着这一独特的食材,做出了各种特色菜肴,被称为“山七特色豆腐宴”。


03.jpg


豆腐宴名目极其繁多,从吃法到形态各不相同,但都是用豆腐烹制而成。外酥里嫩的蝴蝶豆腐、麻辣鲜香的鞭炮豆腐、内有乾坤的口袋豆腐、汤浓肉香的豆腐烧肉、鲜美可口的鲫鱼豆腐汤、清爽嫩滑的文思豆腐羹……各种豆腐菜肴,造型精致,各具特色。


04.jpg


一道美食,一段传承;一块豆腐,一桌盛宴!未来,山七镇还计划投入豆腐制作体验、豆腐美食展览等新项目,不断丰富产业业态,让这股豆香回味更加绵长,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李循)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6 来源:学习强国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3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舒城县春秋乡文翁纪念馆,这里正在举行拜文翁先贤礼活动。

现场1000多名学生正在向公学始祖文翁行拜师礼。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起户、正衣冠、盥洗净手、上香、敬束脩六礼、经典诵读”等流程,懂得了尊师敬师、知礼懂礼,传承优秀文化。

文翁,西汉庐江舒(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出任蜀郡太守,开创公办教育,为公学始祖。据了解,近年来,舒城县春秋乡作为文翁文化的核心地,积极弘扬文翁文化。在文冲村倾力打造“文翁故里”乡村旅游示范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文翁纪念馆、重建了文翁井、博文亭、鹊尾溪、文翁墓,完善了基础设施,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游活动,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响研学小镇品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徐永斌)



【详情】
时间:2023-04-10 16:26 来源:学习强国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