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立足当地实际,针对群众需求,创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乡间舞台搭起来。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配备乡村舞台、文化墙、健身路径、法治长廊等。目前,该镇90%的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年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0多场。该镇投资1000多万元,在集镇附近建起约30亩的兰花公园,内设人文广场、林荫广场、健身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游乐场等。

文艺队伍组起来。各村因势利导,根据群众需求,组建文艺队伍,荟萃广场舞、演唱、曲艺、传统文化、器乐等各类“民间高手”。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培训辅导,组织参加一年一度的体育指导员培训,让“民间高手”更上一层楼。目前,全镇共有各类文艺人才600多人,其中,3人获得2021年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荣誉称号。

茶事活动忙起来。每年春茶上市时节,组织以茶事活动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召集当地茶农举行名优茶手工炒制比赛。开展大别山兰花展览,组织各地兰友观摩交流。开展以“赏兰品茗”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包括文艺汇演、摄影、绘画、书法、登万佛山等内容,宣传推荐晓天的兰花和兰花茶两大品牌。

抖音视频拍起来。开设“爱晓天”抖音号,宣传推介晓天镇的山水风光、自然环境、景点介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典故传说,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互动体验式分享和直播带货。各村积极挖掘和培育本土网络达人、开设电商平台、参与直播带货。2022年茶季,该镇通过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60余件,累计播放量200万人次,销售受疫情影响而滞销的茶叶2000多斤,价值近10万元。(丁文新)


【详情】
时间:2022-05-11 10:14 来源:学习强国

走进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峰乡西港村,一条6.5米宽的崭新黝黑的沥青公路平坦舒适,公路两侧花红柳绿,在漫天碧野的绿色环抱下,让人心旷神怡。柏油路宽阔平坦,将村庄与集镇串联起来,成为红色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动脉”,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让村里的人踏踏实实吃上“旅游饭”。

舒城县高峰乡西港村是革命老区,1938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司令员高敬亭率领下将东进抗日的司令部就设在西港冲钝斧庵,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根据地的新四军主力部队之一。舒城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在此树立了“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司令部旧址——钝斧庵”纪念碑,并建立纪念馆。

近年来,高峰乡西港村以“红色文化”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走出一条“红绿融合”的发展路径。在上级政府和有关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起了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红廉文化广场、清风亭、主题长廊、游客接待中心等。201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入选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 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19条线路——“初心如磐·不屈军魂”精品线路,同时该馆已被列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吸引了各级单位、领导干部和周边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每年的四月至十月,进村的车辆络绎不绝。

高峰乡西港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中药材种植基地、油菜示范基地、映山红基地、山野菜基地等,村两委还挖掘地方文化遗产,总结先贤家风家训,弘扬地方文化,为150户不同姓氏户进行家风家训挂牌,为红色文旅开发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文化传承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美丽村庄,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好去处。

红色文化与优美的农村公路在这里交汇、融合,加快了高峰乡西港村建设“交通畅、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特色田园乡村的步伐,红色精神研学、乡村旅游体验等系列活动也成了游客们的热门选项。家住纪念馆附近的退休村干部黄主任看着家乡的变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路没修好的时候,大型旅游团的大巴车进来不方便转弯,路窄了也没法调头回去,村里少了好多大批量游客,现在柏油路浇好了,旅游来参观的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村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的。”

旧址主干道提档升级后,除了让乡亲们的农产品可以走出去、游客可以涌进来,还增强了村民们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人人自发成为“护路员”,不仅主动将家禽圈养起来,还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后管养,确保道路干净整洁畅通,共同守护住村子的“颜值”。下一步高峰乡将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强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促进乡村道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红色旅游提升。(李桂权 肖竹)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5 来源:学习强国

  今春以来,舒城县河棚镇多措并举推进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

 连日来,在舒城县河棚镇余塝村余塝组抛荒田里,种植大户王成应每天和来十几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他把这些抛荒田流转过来了,正在这里种植玉米和大豆;在新开村黄湾组,挖掘机正在已抛荒的地里紧张作业,清除生长进来的小竹林和部分茶树,这里平整还田准备种植水稻。其他各村抛荒田地整治也在同步进行中。

 为及时消灭抛荒田地,河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落实治理主体责任,实行党政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落实到农户、到田块的责任机制,将耕地抛荒治理工作纳入到各联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全面压实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强化宣传。该镇充分利用广播、流动宣传车、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将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种粮优惠政策作为宣传重点内容,以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识,种粮积极性;摸清底子。该镇组织农综中心干部对各村抛荒耕地的承包人、面积、抛荒原因等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并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上门劝导。镇村两级干部分别上门做思想工作,想方设法促成耕地抛荒农户复耕,对确实无能力复耕的农户,动员本组农户分租抛荒田,分摊不了的,与种粮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农田集中在想种田、能种田的种粮大户手中。组织复耕,对抛荒比较集中的地段,由镇村联系农机人员进行复耕作业,并积极为其提供政策性支持和种植技术指导,确保抛荒农田地复耕效果。(沈业忠)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5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舒城县晓天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持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了“2345”工作机制,即健全“两项”工作制度,坚持“三种”监测方式,落实“四项”帮扶举措,聚焦“五个”专项行动,坚决守牢返贫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健全“两项”工作制度

制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和《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以制度为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重大事项。同时,根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排查”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排查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类资源,加大监测帮扶力度,确保监测帮扶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坚持“三种”监测方式

坚持“专项监测、重点监测、日常监测”相结合。专项监测不松懈。针对脱贫户2548户8226人,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从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劳动力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多元化实时监测,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列入“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台账”,实现分级分类管理。重点监测不缺位。针对脱贫不稳定户55户144人、边缘易致贫户27户80人和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4人,按照“一对一”实时监测的要求,由网格员、包片村干、帮扶责任人定期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及时更新三类户信息,对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人员,启动帮扶机制。日常监测不断档。针对一般农户,突出网格员日常走访排查功能,对因突发事件导致“三保障”方面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及时采集基础信息,经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复核后,及时纳入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台账”。

 落实“四项”帮扶措施

针对每户返贫致贫原因,分级分类管理,综合利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社会帮扶力量等,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切实解决监测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返贫致贫风险。筑牢产业防线,提高群众收入。继续实施产业到户奖补,鼓励有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发展规模产业,加大到村产业投入,带动监测对象稳定增收致富。同时,根据监测对象发展生产资金需求给以小额信贷支持,并对贷款5万元(含)以下部分给予贴息,提高群众生产经营性收入。筑牢就业防线,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帮招工作,结合“春风行动”,鼓励劳动力就地就业。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环境监督员等公益岗位,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筑牢兜底防线,化解致贫风险。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监测对象62户124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因病因灾因残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2户4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重点帮扶,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聚焦“五个”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项目开工建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培训宣传、抗疫情助茶农五个专项行动。聚焦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服务,紧扣劳务协作机制建立和有组织对接输出“两个关键”,在摸清就业底数的基础上,2022年全镇脱贫劳动力已外出务工就业4289人,增幅5%。聚焦项目开工建设,紧抓春季这个黄金施工期,以衔接资金项目为重中之重,确保项目及早开工建设,2022年全镇31个衔接资金项目已全部开工。聚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加大对有发展需求的脱贫户放贷力度,加强存量贷款的风险管控工作。聚焦创新政策宣传方式,通过专题培训会、开辟宣传专栏、镇村微信群等方式,对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实现培训全覆盖,全力保障政策培训宣传成效,全面提升帮扶成效。聚焦抗疫情助茶农,为应对疫情影响,晓天镇开始直播带货,帮销农户茶叶,有效解决了全村茶农茶草滞销问题,增加了春茶经济收入。(李青松 丁文新)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5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舒城县山七镇把打造青年干部学习交流平台,以及培养青年干部能力建设和培养作为重要课题,积极探索、认真研究,采取多样形式,不断加强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提升,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主力军作用。

   扣好第一粒扣子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着力强化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打造了山七镇“学深悟透”支部讲堂暨青年干部学堂,筑牢青年干部思想之基。强化纪律作风教育,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经常组织青年干部学习党纪国法,引导青年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以青年干部为主要成员,组建“孝美山七”志愿服务队,开展孝老敬老、整治环境、防疫抗疫、入户走访、宣传政策、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青年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新录用青年干部,先安排在办公室跟班学习锻炼,再根据工作表现、能力水平等状况,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同时,以老带新传帮教,利用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引导,帮助青年干部尽快适应新岗位、融入新环境。

 激发干事创业能力 搭建展示才能大舞台

发挥青年干部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优势,在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中重点启用青年干部,提供更多锻炼平台,增强内驱力,促使青年干部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优先推荐青年干部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及各类人才库,鼓励和支持青年干部到县直部门跟班学习和锻炼。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青年干部放到任务繁重、具有挑战性的重要岗位上历练,压担子、给任务,提高他们处理复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强化人文关怀 丰富青年干部精神世界

依托镇“学深悟透”青年论坛等组织,常态化开展活动,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关怀活动,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青年干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青年干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着力解决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年干部座谈、理论研讨、登山比赛和学习标兵评选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满足青年干部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龚旭东)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5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舒城县棠树乡重点推进乡村治理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深入探索乡村治理新思路,创新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构建乡村网格,搭建服务平台。棠树乡构筑起“网格长—村民党小组”网格组织体系,设置村网格16个,形成了村民组长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其中的精细化乡村治理新模式。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相结合,构建了“线上预约、线上线下双处理”的工作模式,三拐村创新设立村民理事会,群众只要在线上反映,就可进行线下服务,通过身边人解决身边事,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讲情讲理讲法相融合,以自治先行,法制保障,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截至目前,全乡的村民议事会共调处大小矛盾纠纷400余例,做到了矛盾就地化解,激发了乡村治理新活力。

加大教育培训,提升网格效力。各村组织网格长召开培训会,明确网格员为政策理论宣传员、人居环境监督员、民事纠纷调解员、公益设施维护员、乡风文明倡导员、自然资源协管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弱势群体关爱员的“八大员”。不断摸索完善事件处理流转流程,建立了督办协调机制和奖励机制,督促激励网格员协助村“两委”高效处理村民反映事件,网格化服务管理助推乡村治理的成效明显。该乡还采取“网格+N”乡村治理模式,构建网格+平安建设等机制,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特色产业振兴等民生实事,做到治理精准发力。

完善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该乡通过聘请监测户家中一人为网格员,参与化解矛盾、协助信息采集和开展政策宣传工作等。设置网格员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和奖励报酬,在村级工程建设中给予参与监督、协调的网格员一定误工补助,使网格员办事有激情、办好有激励。通过借助“网格化+振兴”工作举措,发挥监测户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了村民自治、社会稳定。同时,为加强群众自治,棠树乡各村结合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并常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常识,提升群众法制意识,现在村民讲法懂法的多了,不遵纪守法的少了。近年来,该乡通过联防联治,全乡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事故发生,营造了乡村治安防控良好氛围。

棠树乡通过纵深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了基层组织的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防治了基层工作中的“微腐败”问题,实现了“大家事大家办、群策群力解难题”的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高雅)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4 来源:人民网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峰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学习借鉴“八村治理”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建强基层组织,完善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主心骨,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高峰乡经过多番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头雁”行动,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基层堡垒。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3会、1社、1站、1中心”组织体系,即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股份经济合作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民服务中心。同时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充分利用党小组活动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台等载体,拓宽党员作用发挥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提速。高峰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村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乡村治理为了人民幸福,乡村治理依靠人民共建,乡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治理的基础,高峰乡积极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等“五老”人员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组,与村民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的交流、互动,了解基层需求,把各类暖心的服务及时送到“寻常百姓家”,把理论宣传宣讲和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家家户户。及时建立更新乡村人才库,把乡村人才备好用好,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文化文艺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展“能人返乡”行动,支持致富带头人、优秀创业人士返乡领办实体经济企业。

培养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高峰乡注重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尊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着力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幸福的节日氛围。同时各村围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组织开展“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家训朗诵会等活动,增强爱国爱家情感。同时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日益入脑入心,成为村民追逐的“新时尚”,文明乡风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乡村要全面振兴,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治理。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子,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提高全乡乡村治理能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肖竹)


【详情】
时间:2022-05-09 09:34

近年来,舒城县棠树乡重点推进乡村治理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深入探索乡村治理新思路,创新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构建乡村网格,搭建服务平台。棠树乡构筑起“网格长—村民党小组”网格组织体系,设置村网格16个,形成了村民组长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其中的精细化乡村治理新模式。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相结合,构建了“线上预约、线上线下双处理”的工作模式,三拐村创新设立村民理事会,群众只要在线上反映,就可进行线下服务,通过身边人解决身边事,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讲情讲理讲法相融合,以自治先行,法制保障,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截至目前,全乡的村民议事会共调处大小矛盾纠纷400余例,做到了矛盾就地化解,激发了乡村治理新活力。

加大教育培训,提升网格效力。各村组织网格长召开培训会,明确网格员为政策理论宣传员、人居环境监督员、民事纠纷调解员、公益设施维护员、乡风文明倡导员、自然资源协管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弱势群体关爱员的“八大员”。不断摸索完善事件处理流转流程,建立了督办协调机制和奖励机制,督促激励网格员协助村“两委”高效处理村民反映事件,网格化服务管理助推乡村治理的成效明显。该乡还采取“网格+N”乡村治理模式,构建网格+平安建设等机制,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特色产业振兴等民生实事,做到治理精准发力。

完善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该乡通过聘请监测户家中一人为网格员,参与化解矛盾、协助信息采集和开展政策宣传工作等。设置网格员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和奖励报酬,在村级工程建设中给予参与监督、协调的网格员一定误工补助,使网格员办事有激情、办好有激励。通过借助“网格化+振兴”工作举措,发挥监测户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了村民自治、社会稳定。同时,为加强群众自治,棠树乡各村结合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并常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常识,提升群众法制意识,现在村民讲法懂法的多了,不遵纪守法的少了。近年来,该乡通过联防联治,全乡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事故发生,营造了乡村治安防控良好氛围。

棠树乡通过纵深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了基层组织的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防治了基层工作中的“微腐败”问题,实现了“大家事大家办、群策群力解难题”的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高雅)


【详情】
时间:2022-05-06 16:46 来源:人民网

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活动。龚旭东供图

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山七镇境内,“杨三望母”的感人传说从古流传至今,由此形成的“孝文化”沿袭至今。近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迎接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山七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文化先锋作用,开展了“弘扬孝文化 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在全镇营造尊重母亲、感恩母亲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孝敬父母、美善和谐,共树时代新风,共促家庭幸福。

母亲节主题亲子活动。龚旭东供图

据悉,山七镇为深入挖掘“孝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教化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该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孝文化”建设的文件;组建了“孝美山七”志愿服务队和乡贤文化能人组织;每年组织“孝文化”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十大孝星评选;打造“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孝善长廊等文化阵地,不断营造孝善和美的社会氛围,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注入强劲文化动能和丰富文化内涵。(龚旭东)



【详情】
时间:2022-05-06 16:46 来源:人民网

五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境内的迎春花、油菜花、红杜鹃次第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映衬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美丽景象。近年来,干汊河镇借助邻近县城、交通便捷优势,以发展休闲采摘、田园观光为突破口,鼓励和支持发展稻虾种养、黄姜、油茶、苗木、葡萄、草莓、脆桃、生态旅游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多彩发展之路。

生态园里开出美丽“花”

九龙塘村引进安徽九龙寨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投资5.68亿元,打造集游览观光、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休闲养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占地约4000亩的九龙寨生态园的土地整治、抚育补植、水塘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完工,已种植杜鹃花、樱花、红梅花、腊梅花、紫薇等名贵花卉16800余棵。九龙塘村依托美丽乡村优势,借助九龙寨生态园发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美丽经济”,一次性投入60万元,入股九龙寨公司,用于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入股期限为三年,村集体每年获取红利11.4万元。

稻田里走出增收“路”

绕山村的稻虾种养基地依托安城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联动发展”模式,流转500亩土地建立稻虾种养示范基地,做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喜获稻虾双丰收,既能使村集体每年可增收6万元,也给10多户在基地就业农户每年创收8万元,同时带动周围更多农户发展龙虾养殖。目前全镇“稻虾共作”涉及6个村约2000亩,实现亩产增收600多元。

桃园里结出致富“果”

靠山村通过农民土地流转,引进安徽省砀山县水果经营大户董思学来村种植水蜜桃,建立1200亩水蜜桃产业园,与村共建6000立方米冷库,近年来,该产业园桃子年产量达3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农民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村集体也获得入股收入5万多元。如今“靠山水蜜桃”已成为舒城县一块响亮品牌,初步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整套完整体系,成为舒城县乃至六安市一流脆桃生产、加工、集散、销售中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以来,干汊河镇鼓励支持各村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莲墩村100亩水果莲种植、龙山村60亩瓜蒌种植、泉堰村100亩精品桃和白茶种植等村集体产业发展项目均已启动实施,形成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据悉,为夯实村集体经济“家底儿”,干汊河镇今年还成立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库,2022至2024年计划每年拿出1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村集体和个人,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铺路子、降风险,供资金、强保障,努力实现到2024年底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村两个、50-100万元村6-8个、10-50万元村11-13个。(作者:卢贤傲 谢菊莲)


【详情】
时间:2022-05-06 16:46 来源:学习强国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