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涉防灾减灾辟谣榜”于2022年5月31日在北京发布。该辟谣榜由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指导,新华网、中国应急信息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台风、洪涝、地震、火灾、泥石流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化解的重大课题。然而,当灾情发生时,往往伴随着一些缺乏事实依据的传言,一些误导自救的方法,甚至一些人云亦云的所谓高招妙招,很可能让人们在遇到灾害之时愈加危险,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甚至付出重大财产损失乃至生命的惨痛代价。
新华网、中国应急信息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涉防灾减灾辟谣榜”,通过对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涉防灾减灾类谣言的盘点,梳理出《“地震云”和动物异常行为都是地震先兆?“预言”某地将发生地震可信吗?》《遇到火灾开门就跑?火都能用水灭?汽车在气温高时才会自燃?》《闻到燃气臭味后开灯或开火检查?油烟机要加贴塑料膜?》《暴雨后城市的自来水不能喝了?》等8大防灾减灾类典型谣言,涉及地震、火灾、极端天气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辟谣榜”旨在澄清谬误,传递真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构筑防灾减灾的“科学堡垒”,构建抗灾救灾的“群众长城”,正确应对灾害,守护美好家园。
全市广大老年朋友:
当今社会,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常常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欠缺、辨别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介、直播陪护等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广大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为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全力守护好广大老年朋友的“钱袋子”,六安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特向广大老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1 要保护好个人隐私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及银行密码,绝不轻易将个人关键信息泄露给他人,给他人可乘之机。 2 要做到不轻易相信 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3 要做到不盲目点击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信息、邮件、不明链接等广告,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短信上描述的任何产品内容或广告信息,更不要轻易输入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 要做到不慌不怕 5 要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特效药”“神药”,以防落入骗局。 6 要警惕推销活动 遇到各种推销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并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防止落入骗子的套路。 7 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可以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全社会深入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广泛发动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有效识诈防诈、主动提供线索,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彻底净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老年群众的“养老钱”,用实际行动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 敬爱的老年朋友们,如果您遭遇了养老诈骗的糟心事,如果您了解不法分子的欺骗伎俩、获悉一些行业“内幕”,请您通过以下方式举报,我们将热情为您答疑解惑,并将根据举报内容及时转交相关单位查办。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举报: 1、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反映问题。(附举报平台扫描二维码) 2、举报电话 安徽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51-62608919(工作日工作时间);0551-62606571(夜间和法定节假日) 六安市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3132121 金安公安分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3926176 裕安公安分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3260096 开发区公安分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3631623 叶集公安分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6550119 霍邱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6031744 金寨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2702078 舒城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8627110 霍山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0564—5027772 3、举报信箱 六安市公安局A区3楼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六安市裕安区佛子岭中路169号,邮编237000) 六安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2022年5月10日
关于举办“舞动龙舒”舒城县首届网络舞蹈视频比赛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县直有关单位,各舞蹈健身组织:
2022年4月28日
附件:
舒城县首届网络舞蹈视频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舒城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二、协办单位
舒城县体育舞蹈协会、舒城县广场舞健身协会
三、竞赛项目
1、拉丁舞,个人参赛。
2、曳步舞,个人参赛。
四、竞赛组别
1、拉丁舞:成人组(2004年1月1日之前出生)人数50人;少儿组(2007年6月30日之后出生)人数150人。
2、曳步舞:人数100人。
以邮箱收件时间顺序报满为止。
五、举行时间
(1)报名及视频接收时间:5月2日-16日,按限定人数报满截止;
(2)专家评审时间:5月17日-20日;
(3)成绩公布时间:5月21日;
(4)颁奖时间、地点根据疫情情况另定。
六、参赛资格
全县爱好拉丁舞、曳步舞的成人和少儿均可报名参赛。
七、参赛方法
(一)采用线上视频比赛;
(二)参赛视频中,运动员需着体育舞蹈练功服或赛服,服装需整洁干净,不得暴露。
八、参赛要求
1、每个参赛选手只能使用一个账号参赛;上传视频需注明参赛单位,选手姓名、姓别、组别、舞种。
2、拉丁舞选用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节奏欢快的音乐;曳步舞不限曲目。参赛视频不能超过1分30秒,手机横拍、视频大小不超过300M,视频画面要求清晰稳定,不可展示机构logo,请勿重复录制或剪辑视频。
3、参赛者上传的视频中,不得含有:
(1)违反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统一、社会稳定、公序良俗、社会功德以及诽谤、侮辱、淫秽或含有任何性或性暗示的、暴力的内容;
(2)侵害他人名誉、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利的内容;
(3)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者资料的;
(4)骚扰、广告信息及垃圾信息;
(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功德内容的信息。
4、参赛者上传的视频发布后,即被视为允许赛事主办方及主办方指定媒体使用和推荐该视频。
5、参赛者将对其上传行为导致的纠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6、一旦发现参赛者上传的视频中含有上述所诉内容,赛事主办方有权不经通知随时删除该视频。
九、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各项目的最新比赛规则;
(二)比赛音乐自行准备;
(三)比赛采用直接决赛法;
(四)比赛采用评委评分和网络点赞两种形式进行,分别奖励。
十、奖励办法
(一)拉丁舞成人组设: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0人;拉丁舞少儿组设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人;曳步舞设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人。其中一等奖奖品价值300元,二等奖奖品价值200元,三等奖奖品价值100元。经评委评审,颁发奖品和证书。
(二)设最佳人气奖拉丁舞成人组20人、拉丁舞少儿组30人、曳步舞30人。按参赛个人视频点赞排名,颁发价值50元的奖品。
十一、本规程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属承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 系 人:陈霞 13856427886 蔡春梅 13856427986
报名邮箱:496844114@QQ.com
舒城职业学校(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征集校友信息及校史资料的公告
日月更替,时光匆匆。舒城师范学校历尽沧桑,风雨不息,朝乾夕惕,踔厉奋发,育英才,培栋梁,为一方师资培育之母机,于2017年秋,再次迎来新生,与舒茶高级职业中学、舒城高级职业中学,融汇于新校址,合而为舒城职业学校。为梳理学校发展脉络,挖掘学校历史底蕴,总结学校发展成就,打造学校文化名片,我校拟编纂校史图书,并建设校史陈列馆,现向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校友信息和校史资料。
一、征集时间
2022年3月20日至2022年6月20日。
二、征集范围
舒城师范学校校史(含舒城师范教育史),时间跨度包括斌农学堂师范班(1902年)、舒城中学堂师范班(1905年)、城北师范学堂(1907年)、城北初级师范学堂(1932年-1935年)、省立第七临时中学师范部(1941年-1943年)、舒城县简易师范学堂(1947年)、舒城中学简师部(1949年)、省立舒城师范学校(1946年-1949年)、舒城乡村初级师范学校1951年-1958年)、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1958年-1969年)、舒城一中师范班(1978年)、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1978年-2017年)、舒城职业学校(2017年至今)。
三、征集对象
舒城师范学校(含舒城职业学校)历届校友、教职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
四、征集内容
1、杰出校友信息
我校毕业或工作过的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正高职称专技人员、作家、艺术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家等。提供百字简介、证件照(或老照片)。
2、校史资料
文字资料:涉及我校的各种历史文本、档案资料、学校记忆、回忆录、以我校为元素的诗歌词赋等。
图片:校门、校舍、教室老照片;以学校为背景的老照片;校际交往、教学活动、学校大事件、领导视察照片;历届毕业照;学校老物件的拓片等。
实物:反映学校历史原貌的各种实物,如校徽、印章、匾额、赠言、题词、手稿、文件、会议纪要、通知、教具、教材、试卷、奖状、师生作品(作业)、成绩册(单)、学生自办报刊、票证、新闻报道等。
以上史料(文字、图片、实物)以老为宝,年代久远,能够力证学校发展脉络状况者,则校史价值大。图片和实物请作简要文字说明。
五、征集办法
1、送达
将校友信息及校史资料送达我校校史征集办公室:舒城职业学校行政楼八楼801室。
2、寄达
地址同上。邮编:231300
3、登门接受
对于杰出校友信息、重要校史资料,我校将派人登门接受、提取。欢迎提供线索。
4、集中采集
通过分片组织召开老校友忆旧会等方式,请老校友提供校史资料,回忆学校旧事。
六、校史资料保管:对于重要校史实物,我校接受捐赠,发给证书;或者妥为保管,及时归还。对于重要史料捐赠者,我校将列出名单,编入校史中。
联系人:栗老师。
手机:13865765286
电话:0564-8688596
电子信箱:3588023035@qq.com
舒城职业学校(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校史编纂办公室
2022年3月20日
舒城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舒城县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2022)第2号
为进一步从严从紧、抓实抓细当前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非必要不来(返)舒。倡导非必要不来(返)舒,确需来(返)舒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县外来(返)人员须在火车站出口、汽车客运站、高速出站口等场所自觉接受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须接受“抗原筛查+核酸检测”。因个人未主动报备、配合检测而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二、非必要不离舒。倡导非必要不离舒,如确需出行,请提前关注各地疫情动态,科学合理地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避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并在出行过程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舒后请主动向村(社区)及单位报备,自觉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带头执行。
三、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坚持“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不举办聚集性祭祀祭扫活动,不进行家族性、宗族性聚集扫墓,不在祭祀祭祖后进行群体性聚会聚餐。倡导采取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简约方式缅怀亲人,表达追思和美好祝愿。
四、强化学校、医疗机构等场所防控。学校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和高校实习生)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含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保安、保洁等)非必要不出县。执行“日报告、日检查”制度,即个人每日向单位报告外出情况,单位每日对个人安康码、行程码情况进行检查。清明节期间,全县所有中职学校和其他寄宿制学校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学校要在精心做好师生生活服务保障的基础上,从严加强对校园后勤服务部门及人员疫情防控管理。继续按相关规定实施核酸检测。
五、强化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全县各建筑企业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筑工地须指定专人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施工人员必须全部实施闭环管理,每周一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严控工地人员聚集度。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时,要第一时间主动报告。
六、强化快递、外卖行业疫情防控。各快递公司、外卖平台要保障员工每日个人防护用品,督促员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快递和外卖从业人员在取、装、运、送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手套,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第一时间主动报告。继续实施隔日一次核酸检测。
七、实行疫情防控有奖举报。举报对象为“近 14天内从中高风险等涉疫地区来(返)舒未按规定报备且未纳入排查管控的、居家隔离期间私自外出的、得知本人为(次)密切接触者但未按规定报备和配合管控的”三类人员。各地要有序组织本地疫情防控有奖举报,认真核实举报线索,形成群防群控合力。
八、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各乡镇(开发区)要切实担起属地责任,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地区的疫情防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职责,对所辖行业开展暗访督查。各相关单位要做实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广大居民要当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配合必要防疫措施。
2022年4月3日
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禁渔的公告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对六安市28处水域申请实施禁渔的批复》(皖农渔函[2017]156号),决定对我县14处水域实施禁渔。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禁渔水域范围
我县境内的杭埠河水域、舒庐干渠、杭北干渠、清水河、山七河、曹家河、黄河、南溪河、双河、龙潭河、河棚河、晓天河、五显河及南港河。
二、禁渔时间
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
三、禁渔内容
在禁渔区、禁渔期内,不得从事捕捞活动,不得垂钓,不得收购、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
四、处罚规定
全县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禁渔区、禁渔期规定,违者将依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从严查处;对使用电、毒、炸等方式捕鱼以及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将从严从重处置;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禁渔监督举报电话
110;2793597。
六、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二 0 二二年四月一日
关于征集舒城体育史资料的公告
为加快舒城体育强县建设,展示舒城体育事业发展成果,保护舒城体育文化遗产,留存舒城体育历史进程印记,传承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我县决定编纂《舒城体育志》,现面向社会征集体育活动史料,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体现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正能量,反映各历史时期与舒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历史价值、时代特征或纪念意义的各类档案史料。
1、重大体育赛事(市运会、省运会、全运会、世界杯、世
锦赛、亚运会、奥运会等)涉及舒城体育的档案史料。包括运动员参赛及训练的照片、视频、运动器械、奖牌奖杯、证书、日记笔记、比赛服装、参赛证件、徽章、比赛号牌;参赛人员及志愿者有关赛事的证件、纪念品、门票、赛事规程、宣传手册等;赛事期间新闻报道、媒体采访视频、图片等。
2、展现我县健身群众在参加市级以上群众性赛事活动(全民健身运动会、品牌群体赛事等)的档案史料。
3、知名人士和艺术家为我县开展体育活动所作的书、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特制纪念品(特许商品、礼品、邮品、纪念币、纪念钞等);以吉祥物为主要元素的纪念品及我县在市级以上体育交流、体育赛事、体育会议等活动中获赠的工艺性礼品、纪念品等。
4、全县大型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农民健身工程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料,包括设计、施工图纸及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场馆模型等。
5、反映舒城体育事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的档案史料。包含各历史时期的体育活动的事件、人物、场馆、赛事、藏品等有史料价值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
6、与我县相关的体育活动及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或其亲属、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口述资料、笔记、回忆录、文章、文稿、采访记录等及各类有重要价值的照片、录像、口述记录及录音文件等。
7、舒城籍知名运动员简介、训练参赛、奖牌、证书等情况。
8、舒城县各体育单项协会建立、发展、活动、参赛、获奖情况(文字图片)。
二、征集要求
1、征集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2、史料、实物提供单位(个人),请在提供藏品、照片等资料时,附简要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主要参与人员姓名及职务,资料提供者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对于易损坏、不便邮寄的体育藏品,将上门接收。
三、征集事宜
1、提供人要确保档案史料的真实性和来源合法性,并对档案的来源、流传经历、背后故事等有详细的了解,并附相应的文字说明。征集照片为电子版照片的(要求原图2M以上,JPEG格式,纸质版老照片和实物应翻拍成电子版,翻拍确有困难可直接报送纸质版和实物),拍摄形式不限,照片应配有文字说明。
2、坚持“自愿、无偿捐赠”的原则,接受捐赠后,向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
3、捐赠的档案史料归国家所有;对特别珍贵、本人希望亲自保存的档案史料,可捐赠复制(印)件。
4、可通过电话、面谈、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与舒城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体育志编写办公室联系。
5、乡镇可结合《乡镇志》的编撰,向县体育志编写办公室提供本乡镇相关体育方面的资料。
四、征集时间
首批征集自即日起至2022年4月底。
五、联系方式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万佛路与七门堰路县体育中心体育馆南侧区域(4号-6号门)一楼体育志办公室
联系人:方群为
联系电话:0564-8528161 18056989898
QQ:1104331667 微信号:18056989898(扬帆远航)
邮箱:1104331667@qq.com
邮编:231300
广大乘客同志们:
舒城县通运公交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3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