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在引江济淮蜀山枢纽泵站绿化义务植树点,省委书记韩俊正在植树。杨竹 摄
3月29日上午,在引江济淮蜀山枢纽泵站绿化义务植树点,省长王清宪正在植树。 范柏文 摄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勉励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总书记今年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作为全国的创新型省份之一,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位,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过去五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级台阶,达到4.5万亿元,居全国第十位,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多年来,安徽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建强创新平台载体,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全力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承担11项国家级“全创改”任务、总数居全国首位。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总书记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安徽坚持把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支撑上,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6家、总数居全国第五位,去年平均每天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11家,总量超过1.5万家,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4.7%提高到41.6%。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沿途下蛋”机制,目前安徽科创板上市公司20家,居全国第七位。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去年全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七位。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在高校院所任教、专家学者在企业兼职的双向交流机制,推进132家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
突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总书记强调,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安徽坚持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创新环境,高标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建设。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52.7万辆、居全国第七位,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全球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人工智能产业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健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产业园等相互衔接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完善科技金融、科技经纪等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场景应用示范工程。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
突出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安徽全力创造拴心留人的发展条件,去年新增人才84万、总量突破1100万,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第八位。以感情留人,组织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强化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保障。以待遇留人,完善安家补贴、住房保障、科技分红等激励制度,对标沪苏浙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以环境留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以事业留人,建好大院大所等平台载体,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在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安徽贡献。
(新华社记者刘菁、徐海涛整理)
3月29日上午,我县召开全县工会工作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张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家响,副县长汪健,县政协副主席傅代智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题为《新时代 新征程 奋力实现舒城工会工作新跨越》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2022年全县工会工作,并就2023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
会议书面传达学习了国家、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通报表彰了2022年度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会规范化建设、乡村工会组织振兴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张辉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破点进位,走出工会工作追赶发展新路子、实现工会工作新作为意义重大。他要求,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扛稳政治责任中把牢正确方向;要围绕中心工作,在服务追赶发展中竭力履职尽责;要优化服务保障,在提高履职能力中维护职工权益;要持续深化改革,在创新组织体制中加强自身建设。
县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各乡镇(开发区)工会主任,县直各单位工会主席以及受表彰的单位代表参加会议。(文建枢)
3月27日下午,2022年度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党员电教中心主任周晓娟到会指导。县领导张明、杜世忠、张辉、薛潇、黄奕佳、鲍园兵等出席会议。
3月25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张明现场督查县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县文明办、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县交通局、县城管局负责人参加督查。
张明先后来到南溪路与龙津大道交叉口、鼓楼街与梅河路交叉口等城区多个主要路口,现场督查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坚守在一线的执勤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张明指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事关城市形象,事关百姓民生,要持之以恒向前推进;针对《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实施,要通过宣传、劝导、教育等多种形式,弘扬遵规守法的文明骑乘新风尚,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活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市容市貌秩序。
张明强调,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厘清职责、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合力推动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基础。(郑昌伟)
【本期课代表】
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三级主办 夏振邦: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我们将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2021年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视频主旨演讲
【学习笔记】
"一带一路"是具有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将助力人类通往和平、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
出 品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制 作 现代快报 +
3月28日,省委书记韩俊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调研。
3月28日,省委书记韩俊在合肥市调研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基础能力,努力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勇当开路先锋。省领导虞爱华、张红文参加调研。
韩俊首先来到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察看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等量子科技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与潘建伟等院士专家亲切座谈,现场研究解决研究院建设运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量子科技发展念兹在兹、牵挂于心,希望研究院在现有坚实基础上,坚持“四个面向”,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努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构建有利于量子科技发展的创新生态,推动量子科技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沿,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韩俊表示,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情,做好服务保障是我们的事情。要尊重科学家、尊重科学家首创精神,对量子创新研究院建设给予顶格支持、精准支持,在服务保障上,要做到想科学家之所想、想科学家之将想、想科学家之未想,做到细致入微、无微不至,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联想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2023年入选世界灯塔工厂。韩俊走进企业展厅,与杨元庆董事长亲切交谈,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参观智能制造生产线。“劳动效率提高多少?”“设备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吗?”韩俊边听边看边问,他说,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要强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流动,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韩俊指出,合肥是创新的沃土,希望企业不断推动产业链本地化、集群化,大力发展“新制造”,聚力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助力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安徽“智”造迭代升级。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是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下午,韩俊来到这里,观摩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巨灾科学中心,听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情况等介绍。他对该院研发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应用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推进安全管理智慧化,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广应用,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提供更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全方位守护城市公共安全,当好城市安全发展的科技哨兵。随后,韩俊来到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灯塔工厂建设情况,他强调,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建设智慧工厂、灯塔工厂、数字车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借鉴企业推进灯塔工厂建设的经验,坚持高端引领,优化产业生态,促进制造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制造强省建设,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月28日下午,安徽绿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杭埠园区举行。县领导王万喜、夏梅政、李家响、傅代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
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安徽绿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是国内权威科研单位,研究方向为多相反应与分离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技术,重点解决生化、资源环境、材料、能源等领域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研究中心,不仅构建了产学研联盟创新体系,也是科技赋能发展的有力实践,有力推动了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应用推广,同时为舒城县再生新能源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也为安徽省再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嘉宾共同参观了安徽绿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赵旭泽)
3月27日上午,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组件量产下线仪式在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杭埠园区举行。县领导张秀萍、王万喜、王庭美、陈宗银、夏梅政、李家响,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军出席活动。杭埠镇、县直有关单位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参加量产下线仪式。
仪式上,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和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军揭幕首块下线光伏板。县委常委、杭埠镇党委书记夏梅政在致辞中对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组件的量产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最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他同时希望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为舒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再做贡献。
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军表示,在舒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企业产业布局,加大产品投资和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线,持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嘉宾共同参观了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据了解,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高效太阳能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赵旭泽)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3月27日,省委书记韩俊走访省军区机关,并与有关负责同志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拉高标杆、勇争上游,推动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省军区刘孝华、王贵胜、刘锋参加。
在听取省军区工作汇报后,韩俊指出,近年来,省军区各级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政治建军坚定有力,练兵备战扎实有效,国防动员争先有位,参建参治积极有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迈上了新台阶。他代表省委向省军区和驻皖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韩俊指出,安徽是革命老区、兵员大省,战略地位重要。省军区各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认真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做到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要坚持军事优先、军为首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协同创新,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要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完善省军区机关帮抓基层制度机制,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
韩俊强调,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职责,认真执行拥军优属各项政策,全力解决好广大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为驻皖部队建设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