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舒城县庐镇乡举行“国家级疟疾媒介按蚊监测点”揭牌仪式,安徽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卫东、地寄科科长许娴、世卫组织疟疾检验专家姜静静、地寄科陆雪纯、市、县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和庐镇乡党委主要负责人等出席。此次活动旨在为舒城县群众提供认真学习先进疟疾防治经验的机会和全力夯实疟疾防治各项工作的基础。

据了解,安徽省共授发两枚“国家级疟疾媒介按蚊监测点”牌匾,多年来,庐镇监测点作为疟疾媒介江淮之间低山丘陵少量嗜人按蚊地区的代表性监测点,为国家制定在江淮之间地区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媒介监测数据依据,尤其是在“二、二、三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嗜人按蚊的措施实施,为全国大规模进行切断恶性疟媒介传播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在消除疟疾的历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悉,疟疾在舒城县流行区域广,患病人数多,曾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虫媒传染病。60年代,疟疾发病大幅度上升;70年代初疟疾发病率居高不下;1977年后以庐镇乡为主的恶性疟爆发流行,引发全县疟疾发病率再次攀升,以间日疟为主,局部地区以庐镇乡为代表,是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区域。198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寄生虫研究所和安徽省防疫站的专家们驻点实地指导下,在庐镇乡设立了安徽省疟疾防治试点,通过实施两次“二、二、三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嗜人按蚊和“两根治,一预防”的综合防治措施,至1985年未发现恶性疟病例。

经过多年的预防和整治,庐镇疟疾媒介监测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自2008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病例发生,为舒城县2014年成功消除疟疾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孙张涛)


【详情】
时间:2022-07-20 10:52 来源:人民网

六月观花,七月采莲蓬。如火七月,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莲墩村百亩水果莲种植基地里,层层叠叠的莲叶,似翠绿屏障。莲花深处,一颗颗莲蓬果肉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而那画卷中数不清的莲蓬,预示着丰收在望。

“水果莲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莲藕、莲子能食用,晒干的荷叶可以做荷叶茶,荷花及种子的胚芽可以入药,是一种易管理、产值高的高效农业产业。”干汊河镇莲墩村党支部书记陈同林告诉记者,莲墩村有100亩水果莲基地,采取“市场+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莲墩村与中国最大的白莲市场建立技术支持和市场关联,预计今年可获收入3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依托水果莲产业,干汊河镇莲墩村积极探索打造集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具有莲墩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而该镇绕山村也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图景。在绕山村稻虾种养示范基地,800亩稻虾田里秧苗正茁壮成长,小龙虾质优个肥。据了解,绕山村采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模式,先后流转土地800亩,发展“稻虾共作”特色产业,2021年村集体收入3.6万元,在基地就业农户年创收8万元。目前干汊河镇实施“稻虾共作”产业项目涉及6个村,面积约2000亩,实现亩产增收600多元。

其实不止莲墩村、绕山村,干汊河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品牌农业绘就产业“特色”。做大做强板栗、无公害蔬菜、黄姜、草莓、葡萄、蜜桃、油茶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紧扣“一村一品”特色,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稻虾种养、花卉苗木、精品脆桃、水果莲、瓜蒌种植等基地,优化产业格局,实现补弱助强。坚持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形成有500亩黄姜示范种植基地、阳光雨露生态园1000亩葡萄草莓水果种植基地、绕山村“安城”合作社及其周边的1000亩稻虾种养基地、靠山村“董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500亩水蜜桃种植基地、东森公司的3000亩油茶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舒城黄姜”和“柳抱泉有机大米”等特色品牌,实现了树形象、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战略目标。镇内迎春花、油菜花、红杜鹃、桃花、海棠花等次第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呈现出乡村产业振兴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象。

同时,该镇坚持多途径多渠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通过“电商+”“文旅+”等渠道,融合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让农民分享改革红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组建劳务公司,通过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村企合作入股分红、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开展劳务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力。

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干汊河镇涌现,切实壮大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小镇宜居宜业宜游,实现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如今,干汊河江淮果岭小镇幸福图景跃然眼前。(作者:卢贤傲 谢菊莲 宋金婷)


【详情】
时间:2022-07-14 17:18 来源:学习强国

  今年以来,舒城县城镇新增就业52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搭建平台“领路”。依托“鸿雁回归”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录入劳动力资源61万条,精准推送企业用工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91场,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

  拓宽渠道“开路”。制定就业促进行动方案,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援助,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52人并落实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312个,推进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全覆盖,认定就业见习基地43家,提供就业岗位725个;对接重点企业开展帮招行动,完成招工任务2775人。

  提升技能“铺路”。加大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275人;开展“六类人员”免费就业技能培训610人,提升就业质量。

  政策支持“带路”。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已经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700.9万元,惠及企业1142家。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提升重点就业群体返乡创业贴息贷款额度。已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123人,带动就业360人。




【详情】
时间:2022-07-14 17:18 来源:中安在线

图片

                                  

微信图片_20220714110703.png


安徽发挥廉洁文化精品聚集效应

清风廉语沁心脾

日期: 2022/07/14 作者: 本报记者 陈多润 通讯员 杨勇 字数: 1582

“林维先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但他一直把自己视为一个穿军装的老百姓,家里的伙食与寻常百姓家没什么两样……”安徽省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旧址内,讲解员正在讲述新四军将领的廉洁故事。近日,该旧址被授牌成为六安市纪委监委命名的首个“红廉文化示范点”。

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该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创建示范点、讲廉洁故事、评选文化标识等方式,全力打造“清风廉语六安红”红廉文化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安徽省委常委会近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强化组织推动,从本地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廉洁元素,丰富廉洁文化建设载体和内容。

以本地历史典故和文化遗存等为蛹,安徽抽丝剥茧、化蛹为蝶,推出了一张张内涵丰厚的廉洁名片。

沿着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青天路蜿蜒前行,远远就能看到,包公故里文化园建设正酣,古色古香的文化园硬件设施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粉刷内部墙面,展陈布设等工作也已开始。而坐落于合肥市的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之一的“包公园”已成为该市的廉洁地标和“打卡地”,年均参观学习人次110万左右。该市纪委监委制定《包公清廉文化系列品牌建设计划》,从包公清廉文化基地建设等9个方面,深度挖掘、传播包公廉政事迹。

作为“不越雷池”典故发生地,望江县纪委监委以古雷池地标为基础,把“不越雷池”故事、先贤传世楹联等融入自然景观,以景寓廉。该县纪委监委还发挥黄梅戏之乡的优势,组织编创《不越雷池》《退礼》《沉鲊于江》等16部黄梅戏作品,以“网络直播”“送戏下乡”等方式广泛传播。

“他,奋斗在基层纪检岗位上;他,奔波在扶贫攻坚的路上;他,献身在抗击台风第一线。”在安徽省纪检监察网站展播的第二届“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入选作品中,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被网友频频点击播放。

安徽省纪委监委于2018年启动“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库”建设,每两年组织开展一届作品创作征集活动,激励各地创作了一批各类廉洁文化精品,前两届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近1万件(部/本),近800件(部/本)入选精品库并予展播,有力增强了廉洁文化作品聚集效应。

安徽省纪委监委历时2年精心打造省党风廉政教育馆,通过展板、图片、视频、雕塑、互动查询、场景还原等形式,全方位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纪律建设史,展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

开展廉洁教育、传播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是重要基础。安徽省纪委监委在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发布忏悔录、案例剖析和勤廉榜样事迹,组织研发学习教育平台,开展党纪法规知识线上学习测试、知识竞答等,全省70万余名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完成平台注册,260多万人次参加学习教育。

作为徽商故里和徽文化发祥地,黄山市纪委监委把当地清官廉吏和名人贤达的故居、故地等串珠成线,整合推出多条“清风之旅”旅游路线,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特色阵地,并建成一批清廉馆、风范园,开发成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池州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家规家训,先后建成10个家风家训馆,定期开展家风家教文化活动。淮南市纪委监委近年来推动建成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等4个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目前,全省共建成省级廉政教育基地60个。

围绕查处的典型案件,安徽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探索建立包括警示教育忏悔、庭审视频、忏悔书等在内的视频、文字“两个资料库”,摄制《“黑伞”下的张狂》《“背篓”里的腐败》《国资之“蠹”》等一批警示教育片,并汇编忏悔录、案例剖析报告、案件通报等,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关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分层分类深化重点领域、系统、行业、类型的警示教育。

【详情】
时间:2022-07-14 11: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10日下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正式开赛。运动会首个项目——田径比赛也随之拉开帷幕。比赛分设男女组进行,其中包括短跑、中长跑、4*100接力赛、跳高、跳远、铅球等。赛场上,裁判们认真严肃,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现场观众加油呐喊,汇聚成运动场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设置的项目有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和跆拳道七大类,共有48支代表队、1700多名队员报名参赛。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舒城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现场

作者:李循

【详情】
时间:2022-07-14 09:22 来源:学习强国

今年以来,舒城县张母桥镇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组建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为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进实施“138+N"工程、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 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作用,结合镇、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有针对性的选派科技特派员。目前全镇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1人,其中服务行政村10人,服务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10人,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建设一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依托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舒城县杭白菊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围绕杭白菊产业基础、农业技术需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带动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输出,服务经营主体6家、行政村3个,驻站科技特派员11名。

创建一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依托安徽板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张母桥镇藏红花产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选取一批长期稳定下沉乡村及企业服务的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凝练“科技特派员+企业+行政村”等模式,探索建设利益共同体,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形成稳定帮扶点,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胡文友)



【详情】
时间:2022-07-13 16:58 来源:人民网

     近日,舒城县城关镇首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在该镇中大社区建成,该社区老年人做饭、吃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运营仅3天,助餐点服务就突破400人。

    “老年助餐服务”是安徽省10件“暖民心”服务实事之一,为抓好这件民生实事,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走实,城关镇组织力量,对社区部分老年人日常用餐以及助餐点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老年群众实际需求,尽可能把老年助餐点建成“有温度”“有靓度”老人用餐满意的幸福场所。

    试点先行,探索养老“新模式”。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老年人在买菜和做饭也是难点问题。为切实解决老年人之需,抓好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城关镇坚持便民、高效、实用原则,抓好“社区便民老年助餐点”示范点建设,并逐步在城区社区推广,实现养老服务方式转变。

    择优而选,保障用餐“好营养”。抓质量,让老年人“吃得营养、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城关镇通过市场调查,择优选取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助餐服务。在用餐配备上,征求老年人意见,公开每周菜谱,吃什么,老年人说了算。同时,根据老年人不同情况,还提供个性化制定配餐方案,吃上家常菜、老味道,吃出幸福好味道。

    配备齐全,满足服务“多元化”。让老年人吃得好,更让老年人吃得实惠。城关镇立足社区助餐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落实助餐点定价低于市场同类价格,并根据年龄给予适当价格减免。老人们在用餐前后,还可以享受“多元化”服务,在社区助餐点周边,同步配套了一站式老年活动服务,运动健身、下棋打牌、看报阅览等,不出远门就能轻松实现。

    “小餐点”凝聚大民生。据悉,城关镇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目前约为2.9万人,占全镇总常住人口19%。该镇分管负责人表示,城关镇将进一步扩大助餐点建设并逐步在城区13个社区全面推开,解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切实解决老年人做饭用餐不便的后顾之忧。

    该镇分管负责人同时表示,助餐点食品安全纳入纳入该镇日常卫生健康和食品安全监管,对食材采购、食品制作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镇上不定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确保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郭登安 刘建业)


【详情】
时间:2022-07-12 10: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7月8日电 题:多种粮、种好粮——种粮大户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粮食生产压茬推进、一刻不歇。

在粮食生产一线,众多种粮大户大力推进规模经营,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强科技稳产能: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粮

夏日的皖北大地,绿油油的玉米苗、大豆苗正在茁壮成长。

“粮食要高产,科学管理很重要。”看着玉米、大豆已经出苗,69岁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说,现在处于定苗期,要查苗补缺,然后化学除草,接着要喷施叶面肥,这些措施一个不能落。

这是6月28日拍摄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一个月前,徐淙祥迎来了小麦大丰收,亩产首次突破800公斤。“良种配良法,优质产量高。”他说,今年在示范优良品种的大田里,他不仅精量播种,每亩地相较小农户少播约10公斤麦种,还尝试配方施肥、分期施肥,让化肥减量提效。

“我们和科技专家合作,选育种植优良品种,同时结合我们在田间试验积累的多项技术,产量比小农户高近20%。”对于“科技增粮”,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深谙其道。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今年我国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

近年来,各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选认科技特派员、新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举措,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仅安徽省就有1060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

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记者见到对口联系徐淙祥的科技特派员乔玉强。来自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他,正与徐淙祥讨论秋粮生产和减量撒施农药肥料事宜。

“我们给农户示范推介相关技术,5年多来,在产量不减少情况下,肥料减少5%至10%,农药减少15%至20%。”乔玉强说。


7月7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驾驶大型植保机在田间喷洒农药。新华社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种粮大户除了自己精心种粮外,还带动周边村民多种粮、种好粮。张槐村村民张丙银一旦在田间发现苗情有问题,总会请徐淙祥“把脉开方”。“他会种地,而且愿意分享增产丰收的方法,我们信任他。”张丙银说。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基础。

得益于地方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种粮大户张林森今年的亩产量最高达913.18公斤,创下规模种植6年来新高。“小麦得高产,选种是关键。”他笑着说,今年秋种将把这一品种的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400多亩。

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粮食增产的信心也越来越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科技正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抓机械促服务:种粮有钱挣务农有盼头

今年夏粮小麦生产期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创办的农机合作社托管了约1.2万亩土地,涉及1000户左右农户,亩产量约1300斤,创近年来新高。“一斤比去年多卖3毛多钱,效益也挺不错。”

提高粮食产量,农机是重要“武器”。行走在偌大的机库棚里,尚跃说,这些年他不断“招兵买马”,生产设备已从10年前7台套小型农机扩大到150多台套大中小型农机,覆盖耕种管收各个环节。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推进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机械化,成为一些地方狠抓粮食生产的重要着力点。

持续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实用高效农机装备;深入推进农田农艺品种与农机相适应相匹配,进一步拓展农机应用场景……我国加快推广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托管,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徐淙祥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查看苗情(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高效率和智能化,是农机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们的大型收割机一天能作业300多亩,而普通收割机才100多亩。”尚跃告诉记者,凭借农机物联网建设,农机在导航系统支持下自动走直、实时获取作业数据。“以玉米播种机为例,一行播下来,从这头到那头误差不超过5公分。”

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不断增强,农机作业服务提质扩面,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推进……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

小农户用上现代农机,离不开种粮大户的助力。

在政策支持下,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种粮大户李士银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购买8台粮食烘干机、3台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同时建设可容纳300吨粮食的粮仓、日产120吨的大米生产线。

徐淙祥(右一)和儿子徐健(左一)、孙子徐旭东在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查看新品种作物生长情况(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些农机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李士银说,今年夏粮生产期间,仅无人机打药一项,服务面积就超过2000亩。

育主体引新人:青春力量释放种粮活力

“三夏”时节,“90后”海归硕士平东林凌晨4点30分就起床忙碌,每天要往田里跑上两三趟。

4年前,平东林回到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干起了农业。创建“云上小农”线上平台,开通认养地块项目,让消费者通过摄像头实时追踪水稻生长全过程,目前开放的630亩地已全部被消费者认领;全程托管6200多亩耕地,从繁多的水稻品种中精选种植2个优良稻种,收割时以高价回购,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把秸秆变“废”为宝,发展起秸秆炭化产业……老一辈种粮人难以实现的“农事”,平东林经过探索让它们变成了现实。

7月7日,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种粮大户平东林在秸秆炭化厂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秸秆炭粉水分指标。新华社发(朱礼明 摄)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90后”耕耘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稳产增产的“生力军”。

令徐淙祥欣慰的是,儿子、孙子也先后跟着他一起种粮。3年前,“95后”的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中,成为试验田的“管家”。“爷爷和父亲的事业不能后继无人。”徐旭东说。

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在麦田中收割小麦(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推开徐旭东家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桌上的上千个纸袋。这些都是他今年以来从试验田里收集的不同品种的小麦样本。经过烘干、称重等环节后,徐旭东将采集不同品种小麦的茎、穗、叶等数据,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从爷爷徐淙祥利用一把放大镜,靠着眼瞧、嘴尝在田间选育优良品种摸索作物生长良法,到父亲徐健在连片示范田内探索优良试验品种大田栽培规律,再到如今徐旭东利用现代科研仪器配合科研院所分析不同实验环境下作物生长数据……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三代种粮人对科技增粮的追求。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徐旭东在实验室对农作物样品进行称重和记录(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当前,全国多地正在实施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安徽省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出到2025年,50亩以上种粮大户数量由11.87万个发展到15万个。

春争日,夏争时。粮食生产一线,无论是“老把式”,还是“新力量”,收获了夏粮的丰收,又播下新一季的种子。(记者刘菁、姜刚、于文静、水金辰、刘晓宇)


【详情】
时间:2022-07-09 16:56 来源:新华网

应急处置训练现场。王冀芳摄

应急处置训练现场。王冀芳摄

123

近日,安徽省舒城县公安局万佛湖旅游度假区派出所组织龙河口水库管理处职工开展应急处置训练。民警重点讲解盾牌、长棍的使用要领,模拟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并对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予以点评,全面提升景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王冀芳)


【详情】
时间:2022-07-08 09:57 来源:人民网

6月中旬,让各界茶人期待已久的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赛感官评审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成功举办。由舒城县舒茶镇古尖香茶场选送的“绿观英”牌舒城小兰花荣获特别金奖(排名第9位)。这是 “绿观英”继今年五月份在第十五届“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评比大赛中获特别金奖之后,再次斩获的国际茶业大赛殊荣。

据悉,“亚太茶茗大奖”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产茶国和销售国的茶叶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参与评审的一项国际性评比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被业界誉为“亚太地区茶叶界顶级赛事”,已经有来自国内外的千余种茶叶参与评选,活动在亚太各主要茶叶生产和消费国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本次大赛共收到526个茶样,经过初筛共有包含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代用茶、再加工茶等总计378个茶叶样品进入专家感官审评环节。专家依据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采用国际通行评审方法,分干评和湿评2个环节,从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对茶叶品质进行暗码评审。整个评审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最终,227个茶品成功入选获奖名单。其中,特别金奖45个,占比20%;金奖68个,占比30%;银奖114个,占比50%。

据古尖香茶场负责人吴绳友介绍,在古尖香茶园,有一株非常传奇的大约五百年的古茶树,围绕着这株古茶树,他用了10年的心血,通过无性系栽培技术培育出了近300亩茶园,而且从未采摘。直到2020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新培育的茶叶炒了几斤干茶,送到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全国各类茶叶评比大赛,结果,没想到短短3年时间就拿了4个特别金奖(特等奖)、4个金奖、6个银奖。(周先才)


【详情】
时间:2022-07-04 09:29 来源:人民网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