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全面落实春节期间严防严控各项措施,舒城县张母桥镇创新“纵横交错法”,为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横向上,对辖区街道上来往的外来车辆摸排登记,查验返乡后是否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第一时间是否向村委会报到、返乡后有没有去做核酸检测,并及时将名单反馈给镇计生办,由镇计生办通报到各村。

纵向上,张母桥镇按照“联系村负责同志+驻村镇干+包片干部”的工作机制,对本村进行划片包保。同时由各村中心组长及时向包片村干部汇报本中心组返乡人员,各村干部下午4时召开碰头会,汇总后与镇反馈的名单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后上报至镇计生办。镇计生办通过与卫生院和村干部核实后,对有返乡后未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人员的,督促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各村还动员群众主动监督省外返乡人员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到登记。同时镇村干部还使用“大喇叭”、墙报、标语、横幅、倡议书、微信群等方式,大范围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纵横交错法”构筑起了全镇上下联动、信息公开、行动迅速的防控网,确保了管控对象有措施、管控任务能完成、管控职责能落实。(储玉杰 邱璇)


【详情】
时间:2022-01-18 16:13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舒城县干汊河镇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事迹感召和激励全镇人民,谱写干汊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篇章,让点滴文明不断汇聚成乡村振兴向上向善的温暖力量。

干汊河镇坚持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道路,注重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基层治理效能,从弘扬优秀文化到选树道德模范,从开展文明实践到道德模范培育,始终坚持“同住一个乡,共治一个家”,让文明干汊河“面子”更靓、“里子”更实,不断刷新乡风文明新高度,该镇荣获舒城县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老李,你们又来给我们理发了?”“老李,你们每次来都忙里忙外的,我们都不知道咋感谢你们啊!”“老李,你们真是大好人啊!一直关心我们,记挂着我们!”看到李世帮夫妻和志愿者们的到来,干汊河镇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纷纷上前打着招呼。

现年50多岁的李世帮家住干汊河镇春塘村,30多年前他跟着老师傅学会理发手艺后,回到老家开了一个乡村理发店。理发店开业之初,老李就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老弱病残上门理发,一律免费。理发店几经搬迁,但老李初心不改,还是那样的忠厚实诚、乐于助人,周围邻居哪家有什么事,他都乐于帮忙。后来,李世帮还加入了舒城公益协会组织,呼吁有爱心的理发师和自己一起到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困难农户家中,为困难老人免费理发,并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作为“乐于助人”的道德模范,李世帮始终不忘助人为乐,他一直没闲着,他到村民组、到敬老院、到医院为老人、病人、行动不便的人理发,他到哪去,都是笑呵呵的,带给人温暖。李世帮只是干汊河镇道德模范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干汊河镇持续评比“最美干汊河人”“最美脱贫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道德模范300多个。

一个好人感动一个地方,一群好人带动一个乡镇。如今,干汊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评选活动在各村街广泛开展,各村街道德模范事迹层出不穷。周瑜故里、羽毛之乡、生态乡镇,一群群模范典型用奋斗擦亮人生底色,保持昂扬的奋进姿态,书写最新最美的篇章。行走在干汊河镇的村头巷尾,总能见到道德模范文化墙、历当代乡贤文化墙及文化长廊、文明创建宣传栏……浓浓的文明创建氛围,让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理念融入人们的血脉,化作乡村基因。而今,文明正成为全镇人民的自觉追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进村入户走访干汊河镇农家,看到许多人家门上贴有这样的春联,如今“勤劳”、“和睦”已经深深铬入该镇多数农户的家训;该镇好人好事比比皆是,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干汊河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志江介绍,干汊河镇现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2家,培育壮大所、站、点志愿服务队伍,镇实践所按照“1+8”体系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立“一个支队、八个志愿服务队”,村成立的“西宕大姐”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进村入户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1-18 16:12 来源:新华网

岁末年渐浓,夜晚时更深。近日,舒城县飞霞社区“两委”干部、社区民警和党员志愿者联袂开展“夜巡护平安”专项行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营造平安祥和氛围。

让居民过好平安幸福年,是飞霞社区党支部开展春节“护平安”一件为民重要实事。连日来,该社区“两委”干部联合社区民警、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夜间联合巡逻队,在辖区和重点场所,开展夜晚综合巡逻,检查防火防盗安全设施,深入小区小巷查看治安状况,全面排查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巡逻队员冒着数九严寒,不间断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果断处置。

飞霞社区位于舒城县城区重点区域,辖区飞霞大市场商家多、人流量大,治安等方面情况十分复杂。每到腊月,大市场区域就更加复杂。飞霞社区警务室民警陈悦说:“警民联手开展夜巡,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尽快有效把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便于巡逻,熟悉环境,了解情况,飞霞社区“夜巡”采取网格化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职责,社区包片干部全部参与巡逻,这样,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能够迅速熟悉现场环境,从而为调处、解决和上报现场情况时提供相关准确信息。

飞霞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宏霞说:“我们社区开展夜巡活动已是常态化。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巡逻,已经形成制度。通过夜巡走访、摸排,及时排查了各类不稳定或不安全因素,第一时间做到了有效处理。现在,大市场周边运营有序,治安环境良好。”(郭登安)


【详情】
时间:2022-01-17 10:18 来源:人民网

     深冬时节,天气渐冷。在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门口,一盒盒、一排排档案已有序整理上车,整装待发,当天是该镇扶贫档案移交县档案馆的日子。“一份份档案记录了桃溪镇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留下了贫困户、扶贫人的‘印记’,移交至县档案馆统一保管,有些留恋,也很喜悦。”不太耀眼的阳光照在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长钟冰心身上,温暖了她的心情。目前,该镇准备移交县档案馆的扶贫类档案合计4911件46040画幅30.05GB,其中永久879件、30年4032件。

  近年来,舒城县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立足扶贫工作实际,“一盘棋”统筹推进,“一口径”规范引导,“一条龙”数据服务,扶贫档案收集管理与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新华网、《中国档案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推广了舒城的经验做法。

  “一盘棋”统筹推进“重基础”

  综合管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在舒城县档案馆翻阅扶贫档案资料时,一份份档案体现出了工作人员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扶贫档案移交进馆,标志着舒城县精准扶贫档案归集进馆工作画上圆满句号,进馆后,将结合县档案馆专业技术优势,进一步发挥其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作用。”该县档案馆科技信息股股长孙浪说。

  “2014年,刚刚建档立卡扶贫档案是琐碎的、庞杂的,贫困户户与户,贫困村村与村,贫困原因、信息需求、政策帮助等都各不相同。”该县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王君介绍,为此,该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全县“一盘棋”,坚持扶贫资料收集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

  通过结对帮扶干部、包村包片干部多次进村入户收集、核实,做到全县80个贫困村、40893户贫困户都有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并定期进行核实和更新,实行基础信息动态管理。

  “一口径”规范引导“补短板”

  在五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走进档案库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档案柜,整理过后的扶贫档案分类准确、编排有序、层次清楚、目录清楚、装订整齐。“这些贫困户档案是全县按照统一规格制作的无酸卷盒,不易老化破损、耐腐蚀,便于长期保存。”该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镇长李从勇介绍。

  据了解,当初建档立卡时,该县每个乡镇订制的贫困户档案袋(盒)都不一样,扶贫文件材料分类、装订等环节不规范,档案室、档案柜等有不达标的情况。为补齐扶贫档案工作短板,该县印制档案资料参考文本,统一口径,规范贫困村、户资料收集整理,统一印制贫困户档案资料盒10万份,一式两份,村、户分别存档,做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服务好建档立卡贫困户。

  后来,通过认真整理的档案,每户一份档案盒里装着的是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应享受的扶贫政策,扶贫工作有据可查,脱贫成效一目了然。如今,仔细翻阅那些“沉甸甸”的纸张,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温馨的时刻……让大家仿佛看到了那些年的抉择、艰辛、坚忍。

  “一条龙”数据服务“促提升”

  在汤池镇,乡村振兴工作分管负责人黄祖东正组织人员对移交进馆的电子档案和实体档案做最后的检查核对。“一件档案,一段精准扶贫的记录,记录了8年来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信息,每一次村两委会议、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情况。”黄祖东介绍说,根据省市县统一安排,该镇在规范化整理的基础上,对扶贫类“永久”和“30年”档案、部分扶贫项目类档案完成了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这次核对无误,经验收后将移交至舒城县档案馆。

  为进一步提升扶贫档案质量并数字化,该县档案局、档案馆和原扶贫局通过学习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邀请省市专家进行培训,开展试点,逐步在全县全面辅开。各乡镇(开发区)、原扶贫局通过与专业档案服务公司签订协议(包括合同和保密协议),全面整理归档近年来的扶贫档案并数据化。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等方法,加大档案整理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组建“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群”,及时答疑解惑,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提供“一条龙”档案整理、数据化服务。

  “作为特殊载体,扶贫档案留下精准扶贫的‘共享记忆’,汇集了扶贫人的智慧和心血,是一条跨越时空的纽带,承载着过往精准扶贫的担当、拼搏和未来乡村振兴的希望。”舒城县乡村振兴局长张永宏表示。据统计,目前,舒城县22乡镇(开发区)、县乡村振兴局共计移交县综合档案馆文书类档案28卷2273画幅;扶贫类档案77556件845753画幅,其中综合管理类28801件、精准识别类8639件、精准施策类33890件、精准脱贫类5107件;特殊载体类照片档案31册。(胡圣卫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详情】
时间:2022-01-14 11:12 来源:中安在线

 随着春节临近,连日来,舒城县城关镇进一步加大力度,部署疫情防控“3+1”当前重点工作,即全员核酸检测预登记、省外返舒落地核酸检测、加强针接种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一项基础工作。

    城关镇是县城镇,人口众多,眼下又是返舒人员集中流动场所,全镇疫情防控压力快速增大。对此,城关镇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策略,始终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迅速行动,压实责任,顶格推进,主攻当下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把握疫情防控主动。

    强化网格化包保,落实精细化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区域零空白,各村根据网格管理职责,启动了村包片干部与网格信息员互动协同机制。由村干部和网格员入户开展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加强针宣传,及时掌握本村村民返乡或流动情况。城区是人员集中流动地,为了做好防控,该镇15个社区网格长和网格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迅速开展三项重点工作“扫街”“清楼”行动,逐铺逐楼入户开展常住人口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宣传接种加强针和落实返乡核酸检测。在白天,针对多数居民不在家情况,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们就“挑灯夜战”,利用晚间居民在家的适当时段,敲门入户,开展走访了解、登记预约和接种加强针宣传,确保人人见面,准确预约登记。

    立足当前,紧抓常态化疫情防控,是做好春节期间“外防输入”的关键。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近日,该镇编印了5万多份《城关镇致广大居民一封信》发放到居民家中,同时常态化疫情防措施还被制成录音,让全镇的小喇叭再次响起来。在各居民小区、农贸市场、机关单位,镇政府出动三辆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营造宣传氛围。

    近日,城关镇召开了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再动员会,压实全镇干部疫情防控责任,精心部署疫情防控“3+1”工作,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与省外返乡人员摸排及落地核酸检测、常住人口核酸检测预登记、加强针及时接种、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合、个人日常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相结合,建立常住人口核酸检测预登记和省外及省内县外人员拟返乡人员登记台账,全面落实落地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努力让全镇人民过上一个健康、祥和、平安春节。(郭登安)


【详情】
时间:2022-01-14 11:08 来源:新华网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妇联改革、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舒城县妇联突出“五个抓手”,高质量完成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

抓动员早部署。舒城县委组织部、县妇联、县民政局联合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全县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动员培训会和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时间步骤、换届流程、纪律要求等,学习《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讲解换届选举流程及注意事项,对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提前进行动员部署。

抓宣传强引导。县、乡、村妇联通过召开会议、制作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和微信群、QQ群宣传等方式,多方位、全覆盖地宣传村(社区)妇联换届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的作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换届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抓选优重调查。全面摸排上届村(社区)妇联班子成员情况,了解妇联执委履职能力与实绩,掌握“会改联”以来村(社区)妇联组织和班子作用发挥情况。认真开展本地优秀女性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将女性村民组长、楼栋长、网格员、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返乡大学生等各类优秀女性吸纳到妇联执委队伍中来,为选优配强妇联班子、高质量完成换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抓程序准规范。各村(社区)妇联规范执行换届过程中代表、执委候选人推荐、资格审查、公示等各项程序环节,切实做到依法依章参选、公平有序竞选。同时严格落实换届选举“十严禁”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换届中的不正之风和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稳步有序推进。

抓落实严督查。下发《关于开展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督查指导的通知》,县妇联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乡镇、村(社区)对换届工作进行指导调研,及时了解工作进展,鼓励先进、调度后进。通过跟踪督促,实现换届规范程序不变通、执行标准不降低,按时高效完成换届工作。

截至目前,舒城县425个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共选举产生村(社区)妇联主席425名、专兼职副主席824名、执委4772名,村(社区)妇联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优化。下一步,舒城县妇联将分级分类实现基层妇联执委培训全覆盖,着力提升执委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局,为舒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丁德燕)


【详情】
时间:2022-01-13 10:45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围绕打造全景棠树,合理统筹各类资源,利用闲散土地等“沉睡资源”,按“一村一店,一村一景”要求,变荒地为景点,变农房为农家乐,以干线公路绿化建设为重点,实施“见缝插绿、见空增绿”等绿化美化工程,沿旅游大道打造万亩油菜示范片,以路为廊、以产为链、以点带面,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美丽乡村。

开发重点项目,激发内生动力。规划黄岗村南塘垂钓中心、洪院村登山坡道、云雾山登山步道和桂花村景鹿园民宿建设等农旅项目4个,通过加快农旅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构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其中示范重点村桂花村随着景露园民宿项目的快速推进,村里的528亩荒山、81亩荒地和134亩的耕地实现了流转,周边农民即将走向“租金+红利+务工收入”的收入新模式。

聚焦绿色发展,促进沃野生金。围绕农旅融合目标在新建设的景露园民宿内完成绿化造林200余亩;在邱岗村流转200亩土地规划花卉苗圃基地;打造省级森林村庄路西村。同时各村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全乡四旁四边绿化累计种植风景树40000余棵,播撒格桑花、七月兰、三叶草等花种100余斤,做到苗木常青,四季有花,积极打造“发展高质量,生态高颜值”的绿色乡村。

创新产业发展,盘活农旅经济。立足示范带沿线各村资源禀赋,依托各村自然环境、农家美食,从农家乐的建造风格、营销管理、特色菜肴到风味土特产等,逐一推敲,细细考量,打造出集生态休闲、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农家院,既避免了同质化,又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亮点,打造了第一家“棠树人家-洪院店”农家乐,随后又修建了“棠树人家-邱岗店”,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实现月增收4000元,同时还让村里的特产有了销路,带动了村民种养殖积极性。棠树乡还将在各村推进棠树人家建设,实现一村一店。

重抓环境整治,催生乡村蝶变。乡级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等,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扶贫项目资金720余万元,在桂花村、寒塘村、烽西村、路西村、墩塘村、黄岗村、洪院村规划修路1.2万余米;开展农村河道整治,清理沟渠37公里,新建日处理达2000吨的三拐污水处理厂。立足“五清一改”,实现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重点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几方面为主要抓手,完成16个村的村容村貌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共打造5个省级中心村和2个省级重点示范村,注重一村一景的内涵,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高雅)

【详情】
时间:2022-01-10 15:36 来源:学习强国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以改善全镇人居环境为核心,以提升全镇人民文明素质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更佳、环境更美、群众更文明的美丽干汊河。干汊河镇于近日被评为全县文明乡镇,洪宕村成功入选全国文明村镇,西宕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干汊河镇中心校团委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加强领导,重视创建。干汊河镇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对文明创建工作有研究布置、有总结考核,列入全镇重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镇村安排专人负责文明创建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镇村都配备有一支卫生保洁队伍,配备城管中队专抓文明创建行政执法工作,坚持经常开展巡查并建有专项检查记录。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集镇重要位置设有创建宣传标牌、标语等,并利用公交站台橱窗和瑜城广场文化墙等公共宣传阵地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宣传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内容,坚持定期出创建宣传简报,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宣传,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宣传,积极发动组织镇直单位和各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壮大所、站、点志愿服务队伍,镇实践所按照“1+8”体系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立“一个支队、八个志愿服务队”,村成立“西宕大姐”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进村入户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好评。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弘扬公序良俗,依法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突出问题,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加强整治,美化环境。干汊河镇按照修编的集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统一要求有序进行村镇居住环境建设。结合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和镇重点项目的开展,推进全镇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完善交通、水利、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并做好日常的维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打击各种滥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治理、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改水改厕、农村清洁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等工作。做到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职责、强化督查、强化奖惩,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加强建设,丰富活动。 在集镇内兴建西宕街头文化广场和南聚产业园瑜城文化广场,建有宣传文化专栏和文化体育设施,方便群众活动健身。在工业集中区内建立了党群活动中心,设有综合文化站。在各村都建有农家书屋,在洪宕、七门堰、顺河等村兴建了农民文化乐园,在干汊河镇中心学校建立了学校少年宫,并在街道和农村成立了广场舞文艺队、闹花船文艺队等文艺队伍,组织参加县级和镇上开展的文艺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等活动,让文明健康的活动占领乡村阵地,坚决杜绝庸俗低级的文艺演出。

加强教育,树立新风。干汊河镇经常开展文明道德教育活动,在全镇形成浓厚的道德文明宣传教育氛围,常态化开展最美婆媳、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评选和宣传工作,在全镇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利用QQ、微信群等形式对外出务工农民开展文明礼仪、道德素养和就业技能等培训教育;重视社会管理,经常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打造平安干汊河。号召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向胡底同志学习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全面开展文明教育,有效助推文明创建工作。


【详情】
时间:2022-01-07 16:06 来源:学习强国

自2020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综合整治”为指导,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乡风文明引领建设为重点,突出自然、协调、生态的主要论调,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全面改善全村生态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村民生活美, “四好农村路”支撑到位。梅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以为群众服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精准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13.4公里的到村到组道路全部硬化,2.7公里沥青提升工程五景路梅山段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道路通、百业兴,“微公交”开到家门口,一元公交车直通镇。

村庄生态美,生活环境整治到位。以“三大革命“及”五清一改”为总抓手,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全村共配备垃圾桶140个,设立环境卫生公益岗17人、保洁员3人来清理和解决生活垃圾,确保村容村貌整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旱厕改造238户,臭气难闻的旱厕不见了,群众用上了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小厕所惠及大民生;安装276盏太阳能路灯来解决群众夜晚难出行的问题;投资500万元高标准实施梅山村小流域治理项目,清淤绿化3口当家塘、村部进口绿化、花桥渠道水泥硬化等项目;在钟塝中心村建设污水处理工程,铺设污水处理管道,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接到农户家,解决了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村庄。

乡村民风美,文化生活丰富到位。围绕市、县、镇文明创建总要求,坚持教育引导、制度保障、习惯养成三管齐下的工作模式,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高标准建设文化阵地。投入资金60余万元建设占地1200m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投入10万元打造梅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安市“扫黄打非”办在梅山村建设全市首家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站,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

高标准开展文化活动。2018年梅山村文化广场举办了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19年1月,五显镇首届农民春晚在梅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为群众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场书写春联,免费拍摄全家福;2021年8月25日市、县中医院在梅山村文化广场开始义诊活动;在节假日,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了25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高标准选树先进典型。梅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纪道明,十六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抚养孩子,克服贫困、发展产业,不仅通过养牛养鹅,努力奋斗脱贫,还带领村里其他贫困群众和他一道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顺利脱贫,2019年他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被评为“中国好人”。创新开展“积分制+党员评先+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活动,通过党建引领,让村民在家门口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进一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

五显镇梅山村立足“三美”建设,让村民既能够感受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风光,又能享受到道路平坦畅通、环境整洁敞亮、致富生财有道的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如今,梅山村已经成为一个风景如画、宜居宜游的秀美乡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梅山村的美丽正流淌在路上,展现在村庄里,绽放在群众脸上。


【详情】
时间:2022-01-05 09:32 来源:学习强国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百神庙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百神庙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富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百神庙镇位于舒城县东部,距离合肥仅50公里,属半岗半圩地形,是舒城县著名的蔬菜、畜牧、水产生产基地,众多农产品畅销省内外。

“我们村里大棚蔬菜都是家常蔬菜,有瓠子、辣椒、西红柿等十几个品种。眼下主要有上海青、四季豆、菠菜、大白菜等,每隔两三天就有车过来运菜销往合肥,进入大润发、麦德龙、乐购等连锁超市,实现了农超无缝对接。”百神庙镇舒房村党支部书记宋帮仓告诉记者。

位于舒房村境内的舒城县和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由上海济洪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华南区经理陶和平发起成立,当年,和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黄瓜、西红柿、紫山芋、生菜等7大类蔬菜32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7200万元,纯利润240万元。如今,合作社社员已由成立时的156名发展到现在的404名,合作社年销售收入均稳定在6000万元以上,已成为合肥、六安、舒城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合作社的平稳发展带动了社员分红,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据统计,社员土地分红收入每年每亩可达400元,职工年均工资收入每人每年达1.8万元,全年带动180余名村民就业,日均工资100元左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00多万元。

今年50多岁的脱贫户童洪桂,丈夫患有肿瘤疾病,三个女儿都已出嫁,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她一直在合作社打零工。“种菜、除草、摘菜、分拣、打包,只要有活,我什么都干,这里离家近,又能照顾丈夫,多好啊!”童洪桂告诉记者,活不累,工资够两个人花的,女儿们还会帮助一点,她对目前的生活很知足。

“咕咕咕,咕咕咕……”还没走进舒城县景林禽业有限公司大门,一声声悦耳的鸽声就已传到耳边。

坐落于百神庙镇舒房、元棚两村境内的舒城县景林禽业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130亩,育成优良种鸽8.5万对,是华东地区大型的肉鸽生态绿色养殖基地。目前生产区已完成一期规划建设并投产:24栋标准种鸽舍,2栋综合育种舍,1栋饲料加工厂,1栋粪污处理中心,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及生活区。

“我们全部采用自动调控光照,自动排风系统,自动饮水。”场长陈育江介绍说,自动喂料和自动清粪以及鸽蛋自动人工孵化系统正在筹建计划中。

随着养殖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肉鸽养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适应市场需求,该公司始终把市场开拓作为搞好养殖的重要保证,先后在合肥、六安、马鞍山、芜湖、铜陵、上海等地建立销售网点,开拓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该公司不同规格的肉鸽产品已供不应求,为积极扩大生产能力,响应国家产业化政策,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养殖场”“公司+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与养殖场、专业合作社、散养农户签订协议,公司提供种鸽以及生产设备,免费培训养鸽技术,统一进行防疫、统一供料,然后将养殖场、专业合作社以及散养户饲养出来的肉鸽按市场价统一回收,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目前,带动了周边50多户农户饲养种鸽5万多对,年出栏乳鸽80多万只,年创产值1500多万元,解决周边村民100余人就业。

元棚村河边民组脱贫户邹兰菊家中共有4口人,丈夫生病,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今年,她又在公司承包了一栋鸽棚,养殖2000多对鸽子,全年增加收入三四万元左右。“现在丈夫身体好点了,在县城打零工和照顾孩子,我在这里养鸽子,收入还不错。”邹兰菊说:“困难只是一时的,等到孩子们都上了大学,生活会更好。”

元棚村党支部书记朱士林介绍说,肉鸽营养价值高,肉嫩味美,国内外行情很好,销路广,收益相对稳定。舒城县景林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落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也带动了该村群众通过养殖业致富,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百神庙镇立足镇情,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抓手,通过农业招商推动、规模大户带动、科技示范联动、订单农业互动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东部蔬菜种植、中部万亩绿色食品(水稻)、南部特色规模养殖、西部油茶产业的四大产业基地。百神庙镇镇长曾胜勇表示,将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发展智慧农业,争创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擦亮百神庙现代农业大镇底牌,力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黄雪彦 张静)


【详情】
时间:2022-01-02 09:07 来源:学习强国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