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动员种粮大户迅速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确保午季作物稳产增收。


微信图片_20230320104302.jpg


在干汊河镇大院村油菜种植基地,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就油菜病害调查识别、防治药剂选择等进行现场展示和培训。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杨林说:“现在油菜刚刚处于盛花期,这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关键时期,油菜菌核病假如没有防治好,可能会带来20%的损失。所以大家要抓住晴好天气,赶在盛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


微信图片_20230320104307.jpg


为了及时动员全县各地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调运两台飞防设备,现场传授药物配制及飞防技术。此外,为推进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科学用药培训和油菜菌核病防治现场会,就科学用药、农药使用减量增效、菌核病科学防控、种植业农药使用调查分别开展专题培训。


据了解,今年舒城县共种植油菜18.3万亩,自春耕生产以来,县农技人员密切关注油菜长势,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等多渠道为油菜种植大户提供春耕服务。(作者:汪亚飞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3-03-20 10:53

花生种植是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叶畈村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增加花生产品附加值,实现全链条增值,多年来,该村一直深耕花生产业,围绕“生产+科技+品牌+村集体经济”产业模式,从花生品种培优、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服务等方面,全面加快花生产业向高端化、高值化、品牌化全链条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

“今年我们村合作社通过引进种植大户增加土地流转率,同时解决村内闲置劳动力,目前在春耕生产时间已种植了100亩花生,一亩可以产800多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斤3块多钱计算,除去种子、薄膜、滴灌带和机力费等成本费用,每亩花生纯利润在1800元左右。”叶畈村书记吴勇说道。

在阙店乡叶畈村的田间地头,播种机正在田里来回穿梭播种,代替了以往的人工翻土、起垒、打洞的程序。播种机驶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条覆盖好薄膜的垄线。花生进行机械化播种能够一次性完成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一体化作业工序,不仅提高了劳动播种效率,更增加了亩产。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能力,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阙店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引进先进花生播种机械,提高了种植花生的效益和产量。

该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叶畈村优质花生示范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为主线,以花生深加工为重点,依托党建引领带动优质花生深加工项目,采购一些好的适合村里种植的花生品种,努力让“一村一品”更上一台阶,把优质花生打造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杜晓)



【详情】
时间:2023-03-17 10:47

三月,是学雷锋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把“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作为根本宗旨,深刻把握文艺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实效性、社会化定位,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通过“文艺+志愿”的形式,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三月八号和九号两天,舒城县文联、舒城县音乐舞蹈家协会在万佛涌周瑜岛上举办群众性“五个一百”主题文艺活动声乐、戏曲大赛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一一舒城县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惠民演出,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民众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其中不乏来自县内外的专业人士,用专业的艺术水准和饱满的热情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发挥文艺精品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活动期间各种精彩的表演轮番亮相,精彩纷呈。演出中,优秀的文艺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才艺展现了雷锋精神,向人民传递着正能量,让大家感受到了雷锋的爱与奉献。此次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中落下帷幕,歌声响遍了美丽的周瑜群岛,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向往。

为了建设美丽家园,舒城县委宣传部、舒城县妇联、舒城县文联、舒城县旅游中心、阙店乡党委政府以及“舒城红”抖音号的宣讲志愿者们,开展了打造“红粉绿林”学雷锋植树活动。志愿者们不畏风雨,不怕艰辛,一起挥锹种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理念。植树现场,一片忙碌。志愿者们分组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填土,培土浇水。每个环节配合默契,井然有序,齐心协力,一株株新栽植的树苗整齐排列,现场一派火热朝天的忙碌景象。

3月10日,舒城县文联参与了在龙津桥社区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文艺宣讲和摄影志愿服务活动。文艺志愿者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人民讲述着雷锋的故事,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锋的事迹。活动期间,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为民众讲解防诈骗知识,提高防诈骗意识。同时志愿者协助社区医生进行义诊,监测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干汊河镇、万佛湖镇、张母桥镇,舒城县文联组织开展了系列“文艺进乡村·春晖暖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广大文艺志愿者们挥毫泼墨,根据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文艺创作,一股股浓烈的笔墨气息在笔尖流淌。一幅幅书画作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得到了专业化、特色化的贴心服务。在展示传统书画魅力的同时,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延续。

据统计,本次活动,50多名文艺志愿者共创作书画作品300多幅,营造了向上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氛围。

舒城县文联主席张克武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将进一步将学雷锋精神往实里走,持续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乡村”志愿服务集中活动,为打造美丽新乡村贡献文艺力量。(作者:纪亚娟 陈胜)


【详情】
时间:2023-03-17 10:47 来源:学习强国

近期,气温回暖,万物复苏,走进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田间地头,广袤沃野一览无余,小麦孕穗、油菜开花。舒城县东北为冲积平原,沃野平畴,沟渠纵横,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舒城粮仓”。眼下,正值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干群正抢抓农时,奋力在龙舒大地上描绘着一幅幅“春耕图”。

备农资,稳产保供底气足

“为保障各样农资按时按需供应,不误春耕,不误农时,目前,桃溪镇各种复合肥、氮肥、磷肥等和种子、农药等货源储备充足,能够充分保障春耕备播物资需求。”桃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结文介绍该镇近期农用物资采购、调运、储备和供应等情况。

一场春雨过后,桃溪镇龙舒村的田间小路上,镇农综中心技术专家正在查看在地作物的长势,与种植合作社、农户面对面交流小麦、油菜等田间管理情况,并对当前小麦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出指导意见。

修农水,渠道畅通润农田

在高峰乡陶湾村年湾组当家塘清淤整治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台大型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忙碌工作。“年湾组是陶湾村一个边远小村庄,年湾塘位于小村庄上游,随着岁月的流逝,淤泥沉积较多,不能正常运行,‘汛期不敢蓄水,汛后无水可蓄’,达不到调蓄水资源的目的。”该乡政府副乡长黄俊和农综中心主任黄强国正在现场指导年湾塘的清淤整治。

通过对年湾塘清淤扩容、修整加固,设计蓄水5000立方米,保障了下游400多亩农田的灌溉,供给下游300多户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不仅保了一方平安,也滋养了“边远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据悉,春节过后,高峰乡抢抓当前的晴好天气,全面开展农村当家塘清淤整治工程。该乡投入资金340余万元,共整治当家塘16口,新增及恢复蓄水量5万立方米,满足4800亩农田灌溉需求,受益人口达6000多人。

“渠道畅通了,农田灌溉有保障了,丰收才有希望了。”该村负责人表示,该渠道修复后,输水安全畅通了,不仅解决了龙伏组农田内涝问题,也能保证下游500多亩农田灌溉,为春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翻农田,春耕备播效率增

在舒城县旺禾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负责人胡明正熟练地驾驶着一台履带式旋耕机,开进农田,进行稻田翻耕作业,田间地头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连日来,胡明和工作人员将农业机械开进千人桥镇各村“流转”或“托管”的乡村田野,一幅幅春耕备播图正在徐徐展开。

“别小瞧这个旋耕机,可以把杂草种子、黏附在草叶子上的害虫卵等翻到地底下,让它们自然腐烂,消灭70%以上杂草和害虫,一项作业同时能达到耕、耙、平等三项作业的效果。”合作社负责人胡明说,去年合作社产出的绿色大米,品质高,在市场上价格好,供不应求。

粮食要丰收,基础是耕地。2022年该县“小田并大田”试点项目在千人桥镇兴丰、童畈、下三等4个村启动实施,项目重点突出田块平整和单个田块规模,改造后田块更平整、规模有扩大,单个田块面积一般为10—15亩。与此同时,千人桥镇开展土地经营权“大托管”或“半托管”,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然后再流转给大户,入股分红。

“把土地交给旺禾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童畈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托管,农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托管’或‘半托管’,合作社提供机收、机烘等多样化服务。”千人桥镇副镇长汪洪潮介绍说,农户种田比过去省时省力省心,技物结合、技服结合,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有效促进了增产增收,也是千人桥镇正在探索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作者:王虹霖、古玥)


【详情】
时间:2023-03-17 10:47

气温回暖,万物复苏,走进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田间地头,广袤沃野一览无余,小麦孕穗、油菜开花。

舒城县东北为冲积平原,沃野平畴,沟渠纵横,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舒城粮仓”。眼下,正值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干群正抢抓农时,奋力在龙舒大地上描绘着一幅幅“春耕图”。

备农资,稳产保供底气足

“为保障各样农资按时按需供应,不误春耕,不误农时,目前,桃溪镇各种复合肥、氮肥、磷肥等和种子、农药等货源储备充足,能够充分保障春耕备播物资需求。”桃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结文介绍该镇近期农用物资采购、调运、储备和供应等情况。

一场春雨过后,桃溪镇龙舒村的田间小路上,镇农综中心技术专家正在查看在地作物的长势,与种植合作社、农户面对面交流小麦、油菜等田间管理情况,并对当前小麦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出指导意见。

修农水,渠道畅通润农田

在高峰乡陶湾村年湾组当家塘清淤整治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台大型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忙碌工作。“年湾组是陶湾村一个边远小村庄,年湾塘位于小村庄上游,随着岁月的流逝,淤泥沉积较多,不能正常运行,‘汛期不敢蓄水,汛后无水可蓄’,达不到调蓄水资源的目的。”该乡政府副乡长黄俊和农综中心主任黄强国正在现场指导年湾塘的清淤整治。

通过对年湾塘清淤扩容、修整加固,设计蓄水5000立方米,可保障了下游400多亩农田的灌溉,供给下游300多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不仅保了一方平安,也滋养“边远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据悉,春节过后,高峰乡抢抓当前的晴好天气,全面开展农村当家塘清淤整治工程。该乡投入资金340余万元,共整治当家塘16口,新增及恢复蓄水量5万立方米,满足4800亩农田灌溉需求,受益人口达6000多人。

“渠道畅通了,农田灌溉有保障了,丰收才有希望了。”该村负责人表示,该渠道修复后,输水安全畅通了,不仅解决了龙伏组农田内涝问题,也能保证下游500多亩农田灌溉,为春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翻农田,春耕备播效率增

在舒城县旺禾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负责人胡明正熟练地驾驶着一台履带式旋耕机,开进农田,进行稻田翻耕作业,田间地头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连日来,胡明和工作人员将农业机械开进千人桥镇各村“流转”或“托管”的乡村田野,一幅幅春耕备播图正在徐徐展开。

“别小瞧这个旋耕机,可以把杂草种子、黏附在草叶子上的害虫卵等翻到地底下,让它们自然腐烂,消灭70%以上杂草和害虫,一项作业同时能达到耕、耙、平等三项作业的效果。”合作社负责人胡明说,去年合作社产出的绿色大米,品质高,在市场上价格好,供不应求。

粮食要丰收,基础是耕地。2022年该县“小田并大田”试点项目在千人桥镇兴丰、童畈、下三等4个村启动实施,项目重点突出田块平整和单个田块规模,改造后田块更平整、规模有扩大,单个田块面积一般为10—15亩。与此同时,千人桥镇开展土地经营权“大托管”或“半托管”,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然后再流转给大户,入股分红。

“把土地交给旺禾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童畈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托管,农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托管’或‘半托管’,合作社提供机收、机烘等多样化服务。”千人桥镇副镇长汪洪潮介绍说,农户种田比过去省时省力省心,技物结合、技服结合,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有效促进了增产增收,也是千人桥镇正在探索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王虹霖 古玥)


【详情】
时间:2023-03-15 10:44 来源:人民网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雷锋精神。在第60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活动。活动旨在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弘扬志愿者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化“一改两为”精神,引导和发动更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以实际行动在全县上下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图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

图为交通安全“一盔一带”宣传活动

“学习二十大精神 争当新时代雷锋

活动要求,要突出志愿服务的制度性,要彰显志愿服务的时代性,要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要从经济转型发展和人民群众期盼出发,精心提升活动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志愿服务、共建文明舒城的良好局面,打造具有舒城特色的优质志愿服务品牌。(常亚 龚胜)


【详情】
时间:2023-03-06 15:53 来源:人民日报

机器运转,包装打码,主播解说,效果设计……眼下,在舒城玖泰时装有限公司,一派忙碌,公司正开足马力,满格生产。截至2月中旬,该公司实际生产量比年初计划订单增加30%以上,迎来“开门红”。

开局抓经济,起步就冲刺。新春一过,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就召开以“改作风、优环境、提效能”为主题的经济工作大会,对全镇工业发展和民营经济中突出的10家企业进行表彰,树典型、立导向,鼓励、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2022年,舒城玖泰时装公司成功进入城关镇规上工业企业阵列。日前,该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玖泰时装经过多年集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今年,舒城玖泰集团成立,从单一服装服饰生产转型为集生产、供应链、销售于一体的链式集团,全年计划总产值超4亿元。

像玖泰时装一样,舒豪制衣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出口订单生产,公司负责人说:“没想到,新春一复产,订单就多起来,超出预期,现在都是加班加点在干。”目前,在舒城七星工业园区,服装、羽绒、童车、彩印包装、竹木工艺品等64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抢时间、忙生产、赶订单,生产如火如荼。在该镇27家规上企业中,有七成以上企业都迎来了“产销两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效能,抓服务,落实全镇党员干部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五提升”要求,推进“助企纾困”服务落地,做好惠企政策输送对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所联系的镇域92家企业,开展“四送一服”,与企业家面对面“亲情”交流,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牵线搭桥,协助“银企对接”,解决生产经营融资需求。镇应急所等部门密切协同,组织开展新春“安全提醒”,指导企业和经营户抓好安全生产,落实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460份,引导企业树立“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发展观。(郭登安)


【详情】
时间:2023-03-01 11:12 来源:人民网

连日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组织开展的文化惠民演出走进了全镇的各村,演出通过歌舞、小品、戏曲、快板、乐器演奏等各类形式,展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工作开展以来,镇容镇貌不断提升、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幸福景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30227163429.png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我们感觉到非常开心。” 正在观看演出的村民甘世勇一边拿着手机拍摄一边说道,“以后村里办的每场演出我都要来观看!”


微信图片_20230227163435.png


近年来,南港镇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助力文化振兴惠民。为了让每一场文化活动接地气、受欢迎,南港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根据群众兴趣爱好,安排组织活动内容,同时鼓励有意愿的群众积极报名参演,通过“ 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 ”的方式,向群众献上一道道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大餐。(作者:马志安 朱先如)


【详情】
时间:2023-02-27 16:36 来源:学习强国

日前,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省组织开展的“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评比中,舒城县舒茶镇经县级申报、市级遴选、省级评审等程序,荣膺2022年度“全省百强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

2022年以来,舒茶镇紧紧围绕市委“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定位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目标定位,着力强基础、育主体、补短板、增投入、抓党建,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统筹谋划构建“全域环保”“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全域民生”发展格局,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战略新格局。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全镇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投入1570万元,完成茶汤路、清水河大道等14条近20公里的道路硬化和白改黑工程;投入3500万,推进火龙岗、龙王庙、一棵印3个村的13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九一六核心区青岗路及登山步道、茶文化广场、主门景等景区提升工程;完成天子寨路、大佛山路、永安河路等旅游道路建设和九一六景区——沙墩路基建设。

加大产业升级力度,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和“138+N”“6969”工程,加快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北粮南茶中药材、油茶盛妆果菜香”的科学分布,培育壮大以九一六茶场、古尖香茶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三产融合、农旅融合、产镇融合,为全镇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育强“领头雁”组建“生力军”。全镇新培育产业带头人6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至263家,其中新增农业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4家。推行茶叶、优质粮油、油茶、中药材、果蔬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经营达3.2万亩。

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短板弱项加快补齐。聚焦社会化服务薄弱的问题短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申请2023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80万元,在军埠村谋划建设覆盖全镇的水稻育秧中心和粮食烘干中心。聚焦市场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短板,邀请六安市和舒城县建行相关负责人,与该镇7家涉农经营主体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以优惠利率帮助企业解决1500万元信贷融资。聚焦发展旅游缺少民宿的短板,组织人员到黄山市和霍山、金寨及庐江汤池等周边区域实地考察、学习,在本地广泛摸排闲置农房、村集体闲置资产和废旧厂房,鼓励引导农户、城镇居民等开展乡村民宿经营。

加大内培外引力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争取项目方面,争取中央及各级配套资金750万元,落实古尖香茶场国家优势产业集群项目;争取市级林业资金100万元,落实盛世百川农业科技公司油茶丰产高效试点项目;争取市县农业资金130万元,实施龙王庙村400亩数字农业应用项目;争取农田水利资金260万元,在全镇改造提升27口当家塘;在招商引资方面,以舒茶中小企业创业园为载体,招引入驻辉企业30余家。

加大党建引领力度,干部队伍坚强有力。通过优化调配,全镇村(街)党组织班子结构得到显著优化,村(街)党组织书记、主任平均年龄由54.2岁降至45岁,大专以上学历100%全覆盖,新任村(街)党组织书记9名,其中女性3人。村“两委”平均年龄34.4岁,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占比93.6%,本科7人,女性“两委”20人。推动基层网格化建设,建立由村民组长、农村党员、网格员等223人组成的全覆盖式“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面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发展环境。(周先才)


【详情】
时间:2023-02-24 11:19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舒城县干汊河镇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聚焦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题,要求干部切实当好“四大员”,扮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助力企业壮大发展,推动干汊河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好营商环境的“宣传员”

该镇积极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服务活动,安排镇干部深入各自联系包保的企业,向企业宣传省、市、县、镇最新出台的有关助企发展政策,帮助企业与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切实将惠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结合落实金融助企纾困具体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要素保障,仅在2023年新春就落实“惠商纾困贷”79个体工商户,尽力为个体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赢得企业好评。

当好“双招双引”的“信息员”

该镇充分认识“双招双引”对干汊河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发动镇村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对外宣传推介干汊河镇的区位、交通、产业、资源、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吸引更多客商关注干汊河、了解干汊河、投资干汊河。时刻紧盯企业项目落地发展需求,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重点围绕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做大延伸产业链,促进羽毛产业提档升级,积极搭建沟通桥梁,精心做好对接服务,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信息工作的提升,推动“双招双引”工作提质增效。2022年招商引资2.83亿元。

当好服务企业的“联络员”

该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安排镇干部经常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申报项目、企业运营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摸排企业的需求,能当场解答和解决的,当场解答和解决;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及时收集并分类梳理,列出问题清单,积极帮助协调解决。2022年5月份,镇人大主席徐亮牵头率镇农业、林业、水利和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干部深入两家农业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要协调解决“用地难”问题,及时安排农业、林业、水利和国土等多部门“携手”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进行实地踏勘,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申请建设用地,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帮助企业从“用地紧”中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员”

该镇为有效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镇干部结合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服务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详细了解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督查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并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相关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各项具体措施,确保一方平安。(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3-02-24 11:19 来源:人民网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