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22日电题:智慧养牛·种养结合·链式发展——安徽肉牛振兴计划见闻

  新华社记者姜刚、水金辰

  场区外寒风凛冽,场区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有的在加工处理秸秆,有的在精准配料,有的在巡查牛舍……走进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记者感受到“养好牛”的热乎劲儿。

  “我们公司存栏约1万头牛,有母牛300多头。”欣浩翔公司董事长高亚成说,“智慧养牛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牛舍应用智能饲喂感应器;通过智能耳标实时监测牛的体温、运动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的饲养区。新华社记者水金辰 摄

  用好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发展。记者在利辛县走访了解到,这个县升级“徽牛云”肉牛产业发展数智平台,利用该平台强化养殖企业管理,为企业提供线上兽药、饲料、肉牛交易等服务,同时实现肉牛产业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2023年11月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25%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300万头以上,实现肉牛全产业链700亿元以上产值目标。

  种养结合也是安徽省各地发展特色。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模式正在让秸秆变废为宝。

  在灵璧县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头头母牛悠闲地吃着食槽内的饲草。合作社负责人李奔驰说,目前合作社4个牛棚存栏量达530头,虽是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但他并不“专一”养牛,“我还包了300亩地,每年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

  将秸秆打捆收入仓中给牛当饲草、垫料,产生的牛粪经过堆肥还田补充耕地地力。种养结合不仅减少了养殖户约30%的饲草成本,地里长出的小麦和青贮玉米也更为优质。李奔驰说,他的牛舍每年消化约3000亩地小麦秸秆,需要在周边两个村回收,“我们还交给村里每亩10元的秸秆服务费。”

  记者从灵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了解到,该县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循环”的原则,带动发展有机种植,助推高端蔬果产出,鼓励蔬菜水果种植企业优先使用有机肥。加强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提升综合处理能力。推进8个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加快有机肥生产,年处理粪污量48万吨,生产有机肥16万吨,逐步实现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再利用良性循环,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些地方还积极搭建产业链。“我们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肉牛资源开发,紧盯重点环节,精准发力、提质扩量,促进育种、养殖、加工、预制菜、品牌化产品等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利辛县委书记张吉明说。

  截至目前,利辛县有肉牛规模养殖场344家,其中万头以上肉牛养殖企业13家。通过招商引资,新引进5家亿元以上肉牛配套企业。

  记者走访了解到,利辛县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探索“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户+种植户+秸秆饲料企业”规模养殖模式,促进粪污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打通农牧循环通道。此外,加强对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发展引导,鼓励企业打造利辛肉牛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我们正积极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投资1.2亿元启动屠宰及肉牛深加工项目,预计近期将部分投产,2024年6月能满负荷生产,届时公司产值将再上新台阶。”高亚成说。


【详情】
时间:2023-12-23 15:58

12月22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走访调研安徽老年大学,并与部分老干部座谈交流,听取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他强调,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为老干部愉快生活、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凝聚智慧和力量。省领导张韵声、丁向群陪同走访座谈。

图片

安徽老年大学现有195个班级、在校学员8200多人次。韩俊来到学校,认真听取老年大学办学情况介绍,实地察看老干部活动中心,欣赏老同志书画作品,详细了解服务保障情况。当看到一些学员正在排练演出节目,韩俊主动走上前去,饶有兴致地观看,并同大家亲切交谈。他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年大学作为联系服务老干部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活动空间,不断改善服务设施,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努力提升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让老同志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座谈会上,詹夏来、吴昌期、宋国权、卢声道、朱成林、朱先发、郭万清、沈卫国、陈先森、李明、宋明、方兆本、李宏塔、张学平、赵韩、童怀伟、肖超英、姚玉舟等老干部先后发言,围绕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发展数字经济、释放消费潜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皖北振兴、防范化解风险等提出意见建议。韩俊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对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给予回应,现场气氛十分融洽。他说,今年以来,省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省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坚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为服务中心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全省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充分展示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

韩俊指出,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需要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离不开老干部关心支持。希望广大老干部充分运用政治优势,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发挥表率作用。充分运用经验优势,聚焦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提出更多真知灼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参谋作用。充分运用威望优势,在弘扬文明风尚上发挥引领作用,强化言传身教、价值引领、以德化人,推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韩俊强调,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转化为具体行动,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悉心、细心、贴心、暖心地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工作真正做到老干部的心坎上。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老干部工作,真正让老干部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


【详情】
时间:2023-12-23 15:58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长三角交通路网密布、万家灯火璀璨、四季风景常在。

长三角高铁里程超过6700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从南京到合肥,高铁仅需50分钟,一节课多点的时间就已抵达。

长三角高速公路网规模达1.67万公里、实现陆域县县通,三省一市串起产业链、创新链,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从合肥回杭州老家,驾驶新能源汽车畅行长三角,路上换电仅需5分钟。

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城市实现轨道刷卡互联互通,“一码通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出行生态圈的建立。在上海,打开合肥轨道APP,只需5秒,轻松穿行都市。

长三角犹如一座城,长三角的合肥也正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句“合肥请您来”,选择合肥就现在!脚下即热土,何须去远方!

5是我,也是你,5“合”你,在一起!

【详情】
时间:2023-12-22 19:34
新华社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郭晨)十几年前,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举办了一场茶叶“回家”活动:将1745年搁浅在瑞典哥德堡港附近的“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出的松萝茶迎接回中国家乡。
12月2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中国松萝茶文化博览园拍摄的从“哥德堡号”打捞出的松萝茶。新华社发(巴建军 摄)
“松萝茶是安徽最早出口海外产品之一,当时徽商将茶叶运输至广州等地,并与荷兰商人交易,出售到欧洲。”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光熙说。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由此可见徽商所售茶叶的火爆程度。”王光熙说,时至今日公司的松萝茶依然远销至法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哥德堡号”来华开展茶叶贸易的200多年后,徽商的世界货架持续“上新”。
2023年,在商船出发的瑞典哥德堡市,一家来自安徽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这里,蔚来汽车在哥德堡市设立了一家蔚来空间,用于品牌展示、用户社区活动等。
“我从去年10月就开始驾驶蔚来车,我真的很喜欢它!它电量很大,而且换电确实是一种快速高效为汽车补能的好方法。”瑞典的蔚来车主约翰·林德说。
蔚来汽车在瑞典哥德堡市的蔚来空间,用于品牌展示、用户社区活动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们在欧洲的瑞典、荷兰、德国、挪威等国建设了27个换电站,并在匈牙利建立了换电站工厂。”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说,智能化换电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新补能方式,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另一家合肥汽车生产商江淮汽车,近年来相继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开设工厂,在越南、肯尼亚等国设立合资或独资公司。2023年底,位于哈萨克斯坦库斯塔奈的江淮汽车工厂的第4万辆该品牌汽车正式下线,同时产品覆盖了家用轿车、商用车、商务车等多种用途车型,以及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发的完整汽车生产销售体系。
安徽省会合肥正在成长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重要基地之一。2023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超8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将突破3000亿元,安徽省也将汽车产业作为该省的首位产业,重点打造徽商新名片。
一个“新”字,一个“皖”字,连接起了徽商的时代变迁,也增添了徽商的新面孔。
“我的中文名是‘葛皖镝’,我很喜欢这个寓意美好的名字,不仅与本名发音十分相似,也与安徽息息相关。”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表示,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额达231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大众就在安徽建立了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中心,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价值链。
同时,德国大陆集团积极推进合肥四期项目,并谋划后续汽车电子、研发中心等项目;美国康宁集团在安徽合肥和蚌埠相继投入了30多亿美金,落地4个板块业务。
专家认为,不同时代徽商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定义,如今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下,徽商更是海纳百川。在安徽投资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与安徽实现共赢的跨国知名公司,也正成为一位位参与安徽全球贸易的新徽商。
徽商货架上新、徽商名单更新,凝聚力也更强。安徽近日举行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汇集全球徽商,共商围绕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带动新时代徽商发展。
“汽车首位产业的率先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大会发言表示,当前安徽产业优势明显,创新底蕴深厚,营商环境一流,是制造强省、科技强省。
“近年来,不少新能源方面的皖籍科技公司不断来德国寻求发展。”参会的安徽华人华侨(德国)联谊会会长张天乐介绍,近年来,不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安徽企业在远销海外寻求商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和变化。


【详情】
时间:2023-12-22 19:32

人民网马鞍山12月22日电(记者周坤)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安徽润视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设备加速运转,一个个精密设备从这里走向长三角;

在马鞍山经开区,由南京安乐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安乐机械一体化生产线项目前不久正式投产,马不停蹄地生产各类屠宰、环保及配套设备;

在花山区,12月初举办的2023中国(马鞍山)互联网大会,众多来自南京都市圈的工农、商贸、电子信息、互联网企业云集,23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这个冬天,走进安徽省马鞍山,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马鞍山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马鞍山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临近年底,在马鞍山市雨山区的马鞍山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十几台大型压铸设备整齐排列、高效运转,技术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小到电机壳体、变速箱箱体、传动、转向、电池模组等,大到即将生产的车身结构件和车顶,新能源汽车和中高端汽车的关键系统,都可以在这里一体成型。

作为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泉峰未来计划在马鞍山打造高端生产线,形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链,力争打造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高端零部件生产基地。

“2022年试生产阶段,我们已经实现近1亿元的销售目标,2023年销售额预计在10亿元左右。”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运营总监张闯自信地说。

而泉峰项目正是马鞍山深化产业协作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其目标与核心都是产业协作发展。

从经济接轨“深一度”,到产业协同“一条心”,近年来,马鞍山在融入南京都市圈中,发力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正不断放大。

如今,马鞍山形成了马鞍山经开区新能源及汽车、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郑蒲港新区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引进宁波奥克斯、浙江天能、南京泉峰等一批长三角重大项目。

像搭积木一样建一座大桥,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马鞍山,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现实。拥有如此“魔法”的就是,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南交投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科技中心项目。

南交投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科技中心项目的总部研发机构,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生产基地位于和县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这样的发展模式,与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定位,不谋而合。

在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新装配的芯片封装车间进行技术指导。储灿林摄

在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新装配的芯片封装车间进行技术指导。储灿林摄

“我们围绕‘总部在南京,生产在和县;龙头在南京,配套在和县;研发在南京,转化在和县’这一定位进行项目引进,与南京错位发展,为南京做配套。”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副主任王军介绍。

截至目前,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已有40余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30亿元,其中80%的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同时,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在谋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园中园”和“浦和科研飞地”,提升跨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对于马鞍山来说,融入南京都市圈,如何抱团干好同一件事?或许“合”而不同,才能产生“协同”。

在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马鞍山正立足优势产业建链强链,不断提升协同开放合作水平,推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让协同创新、产业融合的步子越迈越大。


【详情】
时间:2023-12-22 12:00

12月21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在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调研。 本报记者 杨 竹 摄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12月21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赴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调研,并主持召开智库专家座谈会,就做好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智库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努力打造党委政府离不开、用得上、靠得住的“思想库”“智囊团”,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提供重要智力支撑。省领导张韵声、费高云参加。

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是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韩俊来到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听取学校情况介绍。他强调,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要持续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切实扛起为党育才的主责主业。随后,韩俊走进党性教育馆,在一份份文字档案和历史图片前驻足察看,他说,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要自觉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在决策咨询部,韩俊详细了解决策咨询开展情况,勉励教职工切实履行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聚焦党之所需、政之所向、民之所盼,依托学科、学术、学员优势,扎实做好咨询研究,努力推出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座谈会上,省政府参事江海河,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静波,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曾凡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计算实验室周熠,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张兴,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徐亚平,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院江激宇,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发展研究院万光彩,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城市经济学会贾敬全,安徽经济研究中心蒋旭东等10位智库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布局先进制造业、打造“新安江模式”升级版、发展人工智能和光伏产业、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打造种业强省、活跃资本市场、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以新型工业化加速推动皖北振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韩俊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他说,近年来全省智库紧扣中心工作,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安徽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韩俊指出,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我们要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七个强省”的奋斗目标,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更加需要智库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

韩俊强调,全省智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学术取向,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心系人民、心系群众,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韩俊指出,要服务全省大局,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发挥好咨政建言、服务决策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提升能力水平,努力做到专业、专注、专攻。视野要更宽,主动学习国际顶尖智库经验,主动与沪苏浙等地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开门办智库,开放搞研究;作风要更实,走出院门,深入基层,真正把决策咨询研究做在江淮大地上;专业要更精深,凝练主攻方向,持续深耕细作,引育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智库领域的“专精特新”。

韩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智库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密切联系制度,决策部门要善用智库,经常性与智库专家沟通交流,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为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详情】
时间:2023-12-22 12:00

十二月二十日上午,二〇二三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出席大会并讲话。本报记者 杨 竹 范柏文 摄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12月20日上午,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致辞,省委书记韩俊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主持。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领导张西明、虞爱华、张韵声、张红文、陶明伦、王翠凤、任清华、张祥安出席。

会上,张西明宣布徽商总会新当选领导班子名单,王传福当选名誉会长,杨元庆当选会长,桂四海当选监事会主席,李西廷当选顾问,尹同跃、刘庆峰、洪清华当选执行会长。徐乐江、韩俊共同为徽商总会揭牌,并为会长、监事会主席、顾问、执行会长授牌。徽商总会当选会长杨元庆讲话。

徐乐江代表全国工商联向大会的召开和新当选的徽商总会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历史上的徽商,曾是安徽的骄傲;今天的新徽商,仍是安徽的金字招牌。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在这个重要节点,召开助力大会、成立徽商总会,恰逢其时其势,对引领全球徽商共享安徽发展新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辉煌,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徐乐江指出,期望新徽商厚植家国情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始终做产业报国的践行者;期望新徽商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硬支撑,始终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期望新徽商恪守人间正道,牢牢把握守法诚信这个硬底线,始终做守法合规经营的示范者;期望新徽商涵养企业家精神,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硬目标,始终做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者。希望徽商总会成为凝聚天下徽商的大平台,加强内引外联,搭建产业、智力、资源、财富和爱心回归的通途,有效发挥资本、渠道、市场和人脉优势,把海内外徽商团结起来,共同投身安徽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携手续写江淮大地新的发展荣光。

韩俊在讲话中向徽商总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全国工商联长期以来给予安徽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历史上的徽商纵横商界几百年,创下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商业奇迹,在商界树立了“徽骆驼”的形象,孕育了以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贾而好儒、崇尚契约、经世济民等为主要共识的徽商精神,在中国商业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徽商勇立潮头,勇当市场化改革的探路者,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书写了创新创业的辉煌业绩,开创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先河。进入新时代,广大徽商以闯天下的胆识气魄创新思进,以遍天下的宽广视野开拓市场,以冠天下的拼搏精神深耕实业,以为天下的博大情怀回报桑梓,用顽强奋斗开创了新天地、创造了新传奇、展现了新形象。这次徽商总会的成立,是徽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喜事。希望徽商总会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汇聚天下徽商,打造互动、温暖、出彩的共同家园,做天下徽商的贴心人,再创新时代徽商的新辉煌。

韩俊指出,希望广大徽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传承徽商精神,彰显时代价值,树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意志、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放眼世界的开放意识、崇文重教的人文素养、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健康发展、健康成长。希望广大徽商与我们携手同行、相互成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创新“徽”煌。要勇担创新使命,积极参与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坚持实业为本,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助力安徽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要强化开放理念,主动融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参与“投资安徽行”“人才安徽行”和“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助力安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坚定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助力安徽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韩俊强调,天下徽商,根在安徽。无论大家是行业龙头还是创业新锐,无论大家身处顺境还是暂时遇到困难,无论大家扎根安徽还是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安徽始终是大家温暖的家,我们都始终牵挂着大家,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家。我们将秉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大力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广大徽商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希望广大徽商回家乡投资兴业并成为安徽“双招双引”的宣传联络员,传播安徽声音,讲好安徽故事,助力引入更多优质项目、合作伙伴、优秀人才,共同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

杨元庆在讲话中表示,新成立的徽商总会将推动提振徽商企业发展信心,强化服务功能,通过组建咨询委员会、投融资专委会、法律顾问团,组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青年徽商等专委会,筹建“徽商世界会客厅”等措施,赋能徽商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安徽本地发展优势,引导更多资金和项目投向江淮大地,吸引更多人才和技术,用产业的力量支持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弘扬新时代徽商精神,引导广大徽商企业家增强家国情怀,开拓创新、勇立潮头、勇闯新路,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发表演讲,王传福、尹同跃、曹仁贤、李西廷、倪泽望、方方、洪清华等7位知名徽商代表发表主旨演讲。2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级总会(联合会)负责人,省、市工商联负责同志,徽商总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共约800人参加会议。

大会期间,将同步举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会、徽商文化论坛、大黄山建设产业对接会、合肥都市圈产业对接会、金融赋能徽商发展恳谈会、科大硅谷创新论坛、通用人工智能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论坛、皖北振兴产业对接会等专场活动和“徽商家乡行”考察等系列活动。


【详情】
时间:2023-12-21 18:36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12月19日下午,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在合肥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和出席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的嘉宾和徽商代表举行工作会谈。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领导张西明、虞爱华、张韵声、何树山、王翠凤、任清华、张祥安参加。

韩俊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嘉宾和徽商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我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次徽商总会的成立,在徽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希望广大徽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自身优势与安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传承传统徽商精神内核,广泛凝聚徽商力量,更好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讲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完善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制度,全力为广大徽商等各类企业做好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希望全国工商联一如既往地关心安徽工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快行业商会建设、创优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徐乐江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安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区位、创新、产业、生态、文化等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钉钉子精神大力营造亲商、安商、信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呈现出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国工商联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支持先行先试,引导更多民营企业来皖投资兴业,促进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杨元庆、桂四海、李西廷、倪泽望、刘庆峰、洪清华、袁亮、马兰、舒楠、解晓东、李缜等徽商和皖籍知名人士代表表示,安徽发展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安徽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将充分利用资源、平台、技术等优势,大力推动徽商回归,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更好地宣传家乡、支持家乡,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详情】
时间:2023-12-21 18:36

央广网合肥12月19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管玉永 马神怡)“伙计们,雪下的太大了,天太冷,容易造成列车漏泄量超限,试风作业一定要仔细查看。”

12月18凌晨6时许,合肥地区气温骤降,寒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

检车员雪中检查车辆(央广网发 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车辆段供图)

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车辆段客车整备场内却一派繁忙,K8415次列车即将出库上线运行,作业人员正在紧张的进行最后的试风作业,确保旅客列车“健康”出库。

“王卓远,再试一遍!大家在自己的区间认真查找漏泄。”对讲机里传来库检工长杨超的声音。

“试风完全符合出库标准,为什么还要再找啊!”青工王卓远小声的嘀咕了几句。

检车员雪中检查车辆(央广网发 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车辆段供图)

检车员雪中检查车辆(央广网发 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车辆段供图)

“雨雪天气气温变化大,车辆风管路极容易受温度影响,热胀冷缩让原本紧固的管路活结松动,很容易造成漏风,给车辆制动安全埋下隐患。现在试风虽然合格,但漏泄量已经接近内控限度,说明车辆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再出现特殊情况,极容易造成漏风超限,出库前必须‘根治’,确保车辆出库‘健康’。”杨工长继续安排道。

针对冬季的客车运行特点,该段自我加压,对出库车辆检修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内控标准和专项修措施,提高了漏泄量的规定限度,持续保压试验合格标准由规程工艺规定的漏泄量不超过20千帕,提升到不超过5千帕。

充风,关闭第一辆车体折角塞门,制动,保压分段查找,作业人员有条不紊的对全列18辆车体逐一排查。

“杨工,第五辆车二位的单元制动缸软连接有轻微漏风。”对讲机里传来检车员马家豪的呼叫声。一处非常隐蔽的轻微漏泄部位被“火眼金睛”发现。

“抓紧紧固,紧固时用力要谨慎,不要用力过猛。”杨工长边提醒边快速向故障车方向跑去。

“好嘞!”很快故障被处理完毕,全车漏泄量0千帕。

“进入冬季以来,我们的工作量大增,试风作业又是关乎旅客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个隐蔽的漏泄点,需要大家齐心协,花费几十分钟的时间,非常辛苦。不过只要漏泄部位能顺利找到,安全就有了保证,再苦再累也值!”杨工长介绍说。

雪还在飘飘洒洒的下个不停,检车员们迎风冒雪奋战在列车旁,一列列“健康”的旅客列车整装待发,迎接新的运输任务。


【详情】
时间:2023-12-21 18:35

新华社合肥12月20日电 题:安徽:抗冰保电迎寒潮

  新华社记者吴慧珺、栾若卉

  12月19日清晨,天色微亮,寒风凛冽,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周章松和同事们带着气象仪、望远镜等工具,出发前往灵绍±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麻山观冰站巡检。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大关镇麻山村的麻山观冰站,海拔512米,冬季处于风口,是输电线路覆冰的“重灾区”。“温度3.1摄氏度、湿度83.1%,模拟导线无覆冰。”周章松紧盯着气象仪上的观冰数据。

  输电线路一旦遭遇长时间严重覆冰,容易造成导线断裂、杆塔变形,线路短路等故障,关系电力供应保障。“除人工观测外,我们还利用140套覆冰监测装置、331套舞动监测装置,对易覆冰线路开展智能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处置覆冰情况。”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输电调控中心副主任张振威说。

  12月16日12时,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低温)Ⅳ级应急响应。寒潮来袭,持续多日的低温天气,给电力供应带来不小的挑战。

  加大民生保供重点区域的巡护力度,梳理住宅小区等区域配网线路5498条,“配变”公用供电设施50793台;强化应急值守,40座500千伏变电站、65座220千伏变电站恢复有人值守,52座线路观冰站人员已进驻;落实应急准备,组织抢修队伍318支、车辆508台……近日,国网安徽电力分别发布低温寒潮蓝色预警响应及雨雪冰冻蓝色预警响应,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电网运行平稳。

  强降温下,居民取暖用电需求明显增加,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安徽省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12月18日全省用电负荷最大达到5124万千瓦。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最大负荷或将超过5300万千瓦。

  18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朱庄煤矿变电所的上方,一架无人机正穿梭在铁塔银线间,助力电网线路巡检。无人机回传的数据显示,朱庄煤矿变电所线路导线温度正常、开关温度正常。

  “近期气温骤降,对高压柜、变压器、线路通道等设备巡检是工作重点。”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国玉说。近日,中心对所辖19座煤矿开展红外测温、无人机特巡,确保电煤生产供应有序可靠。

  据安徽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电煤保供形势稳定,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量、履约量、电厂存煤量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安徽全省电煤库存563万吨,平均可用21天以上。

  安徽省气象台预计,19日夜里至21日有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安徽全省,气温持续偏低,平均气温将下降4至6摄氏度。受天气影响,合肥电网最大负荷或将达1000万千瓦。目前,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就运维检修、电力调度、营销服务等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寒潮期间平稳供电。

  位于皖南山区的黄山市祁门县原水电供区及偏远地区的电力保供、变电站安全运行也迎来“大考”。从12月15日起,祁门县开启“速冻”模式,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9摄氏度,取暖负荷攀升。

  “我们对原水电供区4座35千伏变电站开展夜间特巡,就变电站抢修物资设备和车辆进行清点、检查。”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王佑球说,同时针对绝缘瓷瓶、消防设施等户外设备开展重点特巡。

  “针对本轮雨雪冰冻天气,我们将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做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研判,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动态优化应急预案,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国网安徽电力调控中心调度运行处处长方林波说。


【详情】
时间:2023-12-21 18:35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