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河棚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防范、主动作为、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该镇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全覆盖的优势,坚持每天定时进行宣传。镇村通过转发微信工作群、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防溺水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溺水意识,让防溺水意识入脑入心。
加强隐患排查。该镇层层分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协同配合,紧盯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全面开展各类危险水域风险隐患排查,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沟、河、塘、库等危险水域的整治和管理。
配齐物资设备。该镇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理念,完善警示防护措施,在重点河段、高危水域旁设置警示标识,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竹竿等救生设备,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严格日常监管。该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建立健全巡查机制,联合志愿者服务队,做到溺水事件多发期、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及重点隐患水域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熊健 沈业忠)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河棚镇坚持围绕“生态立镇、文化塑镇、产业兴镇、旅游强镇”发展思路,通过全力实施“123”工程,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拓展绿色发展新亮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加强党建工作为1个核心,以高标准推进党小组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突出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促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持续开展2项行动,推进全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全面推深做实乡村建设行动,全域打造美丽乡村。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不断推进生态振兴。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丰富的自然资源从3个路径推进“产业振兴”。一是突出抓好油茶、茶叶、蔬菜特色产业发展,建成了初具规模、优势明显、效益良好的四个农林业示范园区。二是依托德昌苗木、兰祥园茶叶、顺发蔬菜、思乡菌业,培育了油茶、茶叶、蔬菜、菌菇加工销售企业20多家。深入挖掘三线厂旧址历史文化价值,正在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做好农旅、茶旅、文旅文章。三是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加大项目统筹力度,实现了各村均有当家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下一步,河棚镇将持续用心,精准用力,真心用情,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达到“组织强、产业旺、生态美、农民富”,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沈业忠)
炎炎夏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峰乡古塘村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一大片向日葵摇曳在绿野碧空之间,放眼望去,朵朵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恣意开放,在朝阳中绽放着笑脸。正在清除杂草的村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呈现出一幅唯美的乡村画卷。
“这里以前是一片撂荒地,我们看到土地荒着心里也着急,就想办法整治,经过商议后就种了向日葵,种子还是特意选的内蒙古种子,今年是试种,可以的话就大力推广,现在看着满眼金黄的向日葵,心里也高兴,不仅环境变漂亮了,而且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添一份收益。这块地虽然不大,但积少成多,近两年我们把全村的撂荒地都整治到位了,总的亩数还是很可观的。”古塘村党支部书记周家胜说。
种植向日葵,能够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改变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务工的新渠道和增收致富的新思路。葵花种植从播种、减苗、浇灌、除杂、收割再到脱粒,都需要劳动力。在葵花地里劳作的两位阿姨笑呵呵地说:“近年来,村里积极发展各类产业,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土地租金分红,同时还能到基地上班,比如今天在向日葵地间锄草,每个人的工钱一天100块钱,像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事情,真的让我们很高兴。”
在整治全村撂荒地的过程中,古塘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全体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跑遍了全村的每一块耕地、每一处山坳,针对每一块撂荒地,根据土地性质和撂荒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耕措施。一方面,通过鼓励农户自种的方式开展整治;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种植的方式开展集中整治,做到了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不仅是在古塘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峰乡所有村(居)的撂荒地均已整治到位,在严格守牢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努力从“种满”“种足”向着“种好”“种优”方向发展,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努力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形成了特色产业与群众增收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武子沫)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春秋乡的太空莲产业在大家的期盼中迎来了2023年的第一次正式采摘。
7月5日凌晨5点,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春秋乡胜利村太空莲采摘队开始下田采摘,宽广的莲田里果实累累的莲蓬和鲜红的莲花摇曳着,在莲蓬和莲花之间,闪烁着采摘工人的身影。由之前的生疏到现在的熟练,采摘队的工人们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一边采摘成熟的莲蓬,一边将废弃的荷叶折断,采摘工作和莲田管护合二为一,为今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胜利村“两委”采摘莲子。
据悉,胜利村太空莲产业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种植和采摘,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农业生产技术,今年从旋耕、移植栽种、除草到施肥,最先开始莲田治理和管护,也最早迎来了收获。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胜利村的太空莲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上我们已经累积了两年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今年肯定会迎来一个大丰收。”胜利村党支部书记胸有成竹地说。
截至目前,胜利村第一次太空莲采摘成功完成1500斤水果莲订单,为2023年开了一个丰收的好头。下一步,春秋乡将持续发力,紧锣密鼓安排接下来的采摘任务,为春秋乡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曹志行)
在经过紧张有序的比赛后,参赛选手中唯一的女农机手高春荣技高一筹,荣获比赛冠军。参赛机手高春荣说:“参加这次比赛我很荣幸得到了第一名,通过这次参赛交流,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最主要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据了解,在今年的夏播工作中,舒城县计划完成机插秧30万亩,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到500多台,农机手达到600多人。此次参加比赛的8名选手都是粮食主产区乡镇推荐的农机操作能手,他们中有通过高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操作能手,有专门从事机插秧的服务人员,还有长期从事粮食生产的行家里手。(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潘成敏)
暑假期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举办“学游泳、防溺水、强体质”培训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增强体质,提升防溺水自救能力。
在舒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首批游泳培训的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来到泳池旁,他们首先进行了热身锻炼,随后在泳池内进行闭气训练。本次培训为期十天,孩子们将通过集训,学习蛙泳的基本知识和游泳技巧,初步掌握游泳技能。学生黄梦浩说:“今年我在学习游泳,学习游泳不仅能提高我的体质,还能增强我的意志。”
舒城县实验小学华花桥路校区执行校长束学斌说:“今年暑假,我校游泳课开班5期,共设32个班次,预计培养来自三个校区的学生740多名,学校聘请专业教练,分层管理,分段教学,等级考核,预计通过五年时间,使学生学会游泳这一目标。”(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许令强 潘成敏)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蔬菜生产进入传统的“夏淡”时期。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农科所多措并举,种足种好绿叶菜,不断提高夏季蔬菜生产能力,有效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在舒城县农科所蔬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整理空心菜,为了避开高温,工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一会儿功夫,他们身边已经摆放了三四筐整理好的蔬菜,之后这些蔬菜即将运往本地及六安、合肥等周边市场。舒城县农科所工人倪有芝说:“六点半上班,我们早上五点半就过来,目的就是尽快把菜摘干净。”
高温天气不仅改变了工人的工作时间,也对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证空心菜、上海青等叶菜健康生长,县农科给蔬菜大棚都穿上了“防晒服”,黑色的遮阳网让大棚内的温度降了下来,棚内的各种温控设备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将温度控制在适合叶菜生长的范围。舒城县农科所副所长阮琦琦说:“夏季温度比较高,叶类蔬菜生长比较困难,同时病虫害也比较大,我们一方面通过湿帘、风机来降温,还有打开遮阳网,滴灌喷灌等各种方式,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也做好绿色防控,做好绿色蔬菜夏季的生产,保障夏季对周边居民蔬菜的供应,做好‘菜篮子’工程。”
据了解,今年舒城县绿叶菜生产面积4.2万亩,6月份蔬菜日均上市量在2000吨左右,为夏季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徐茹 张翎君 潘成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扎实推进2023“就业‘舒’‘城’邀你来”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不断畅通求职招聘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促进青年群体等高质量就业。
在高校毕业生夜市专场招聘会现场,计算机专业的滕杰正在认真查看各种高科技型企业的招聘信息,滕杰今年已经大三,在大城市实习过几次之后,他将求职的目光投向了飞速发展的家乡。滕杰说:“我感觉这次招聘会很好,公司种类很齐全,而且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基本上和一些大城市很接近,我目前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计算机专业工作。”
本次招聘会吸引了8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000多个,涉及到信息技术、工业制造、新媒体运营、网络销售等多个领域,在为求职者们提供了高效快捷、就近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引进高校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搭建平台。舒城技贸竹制工艺厂经理程霞说:“我这边主要想招外贸业务员、发货员,通过这个招聘会,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跟我们合作的员工,帮助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
在促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舒城县将重点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同时兼顾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劳动者,统筹开展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专场招聘工作,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就业用工供需桥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何冬明 徐茹 潘成敏)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旅游新亮点,着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九龙寨生态园位于干汊河镇九龙塘村,离县城15公里,距国家5A级风景区万佛湖仅4公里,项目总投资约5.36个亿,分两期推进,一期主要以生态康养,环境整治为主,目前已全部完成;二期亲子儿童乐园、旅游接待中心、住宿餐饮文化中心、拓展训练基地等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中。其中,儿童乐园已全面建成。舒城县九龙寨生态园运营总经理刘如云说:“从景区大门开始,游客可乘坐观光小火车,一路观赏荷花池,紫藤花隧道,亲子研学基地,孩子们也可以通过丛林穿越,军事装备等拓展训练项目,来锻炼孩子们的胆识与气魄,另外我们还有针对夏季的水上游乐项目。在服务配套方面,我们还有美食大锅灶,为游客们在游玩之余,提供一个就餐休闲的好去处。”
九龙寨生态园建成后,将集游览观光、文旅体验、农耕参与、康养休闲为一体,形成旅游综合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干汊河镇人大副主席吴晓磊说:“项目正式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园区将为周边村民提供长期用工岗位大约200个,并将带动新增就业人数约1000人,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问题,辐射带动周边村集体和群众实现“双收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高洁 潘成敏 常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文明建设,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各地广泛开展“夏季村晚”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在“夏季村晚”上,红色故事依旧是重头戏:阙店乡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以“文艺+理论”宣讲的方式讲解红色故事《“吴展纪念馆 红色记忆”》,生动再现吴展烈士从求学到投身革命、英勇献身的历史场景;高峰乡独舞表演《灯火里的中国》用轻盈优美的肢体语言感悟家国情怀,带领现场观众一同回味战火里的青春;张母桥镇架子鼓表演《红色摇滚》;干汊河镇二胡独奏《洪河水浪打浪》《南泥湾》《毛主席话记心上》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展现了舒城县各地党员群众昂扬的精神面貌。
舒城县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指导各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到让乡村“火”起来,农民“乐”起来,群众“组织”起来,赢得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以来,舒城县“四季村晚”的常态化开展唱响了基层美好生活,更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潘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