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峰乡古塘村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一大片向日葵摇曳在绿野碧空之间,放眼望去,朵朵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恣意开放,在朝阳中绽放着笑脸。正在清除杂草的村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呈现出一幅唯美的乡村画卷。
“这里以前是一片撂荒地,我们看到土地荒着心里也着急,就想办法整治,经过商议后就种了向日葵,种子还是特意选的内蒙古种子,今年是试种,可以的话就大力推广,现在看着满眼金黄的向日葵,心里也高兴,不仅环境变漂亮了,而且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添一份收益。这块地虽然不大,但积少成多,近两年我们把全村的撂荒地都整治到位了,总的亩数还是很可观的。”古塘村党支部书记周家胜说。
种植向日葵,能够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改变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务工的新渠道和增收致富的新思路。葵花种植从播种、减苗、浇灌、除杂、收割再到脱粒,都需要劳动力。在葵花地里劳作的两位阿姨笑呵呵地说:“近年来,村里积极发展各类产业,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土地租金分红,同时还能到基地上班,比如今天在向日葵地间锄草,每个人的工钱一天100块钱,像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事情,真的让我们很高兴。”
在整治全村撂荒地的过程中,古塘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全体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跑遍了全村的每一块耕地、每一处山坳,针对每一块撂荒地,根据土地性质和撂荒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耕措施。一方面,通过鼓励农户自种的方式开展整治;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种植的方式开展集中整治,做到了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不仅是在古塘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峰乡所有村(居)的撂荒地均已整治到位,在严格守牢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努力从“种满”“种足”向着“种好”“种优”方向发展,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努力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形成了特色产业与群众增收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武子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