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采取网络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结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本报记者 吴文兵 摄

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吴林红)2月4日,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采取网络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结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省委书记李锦斌、美国马里兰州州长拉里·霍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作视频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与霍甘州长线上互赠纪念品,马里兰州副州长卢瑟福,州务卿沃本斯密斯,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强,副省长章曦,省政府秘书长潘朝晖,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井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徐学渊出席活动。

李锦斌在致辞时对两省州结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马里兰州、中国外交部、中国驻美使馆、全国对外友协等长期以来对两省州友好关系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马里兰州是安徽省第一对省级友城,四十年来,我们的合作跨越时空、在互敬互信中务实深化,我们的友谊漂洋过海、在互帮互助中历久弥新,我们的发展乘风破浪、在互学互鉴中行稳致远,为维护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锦斌强调,今天的安徽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希望同马里兰州以结好四十周年为新起点,在新兴产业以及生物制药、环保等领域深化合作,加强青少年、文化体育等人文交流,建立完善定期互访交流机制,努力构建更加稳健、更可持续、更具活力的新型友好省州关系,不断推动两省州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再结硕果。

霍甘州长说,尽管因全球新冠疫情,马里兰州与安徽省结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采用线上方式,但能够以这样方式相聚,体现出我们的友谊天长。在全球新冠疫情下,马里兰州与安徽省之间的友好省州关系更加珍贵,两省州之间相互支持和捐赠医疗物资,为抗击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充分印证了我们双方的深厚友谊。四十年来,马里兰州和安徽省人民在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期待双方未来合作更加富有成果,促进双方共同繁荣与发展。

启动仪式上,各位嘉宾共同观看了安徽省与马里兰州结好四十周年历史及合作成果短片。启动仪式后,双方举办友好合作展望未来对话会,就两省州未来在友好省州框架下拓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两省州还将择期举办结好四十周年经贸、教育文化合作交流两个分项活动。

两省州有关部门、友协、高校和企业负责人以及市郡代表参加活动。


【详情】
时间:2021-02-05 21:14 来源:安徽新闻网

2月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报记者 徐国康 摄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吴林红)2月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落实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确保“十四五”安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军区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邓向阳传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副省长张曙光传达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并作会议总结。

李锦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科学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指导新阶段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要坚决把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这个根本遵循,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看,必须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到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大最充足的底气依然在农村。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看,必须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指导原则,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三农”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看,必须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路径选择,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挖掘农村内需这一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李锦斌强调,要坚决把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战略任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抓成果巩固建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要抓平稳转型促振兴,认真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抓常态帮扶兜底线,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救助工作,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等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李锦斌指出,要坚决把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战略方针,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要守住耕地生命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实施“皖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种业强省。要调动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决不能让重农抓粮的吃亏。

李锦斌指出,要坚决把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这个战略部署,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要持续筑牢发展根基,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产业强”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要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着力打造“生态美”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要持续提升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乡风好”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要持续抓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常态化机制化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造“治理优”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慎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百姓富”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春节将至,要科学精准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李锦斌指出,要坚决把牢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这个战略要求,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用地供给力度,坚决把政策供给保障到位。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王清宪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李锦斌书记在讲话中的部署,坚定不移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强化投入保障,确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年一个新进展,奋力开创我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张曙光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市和县(市、区)设分会场。


【详情】
时间:2021-02-05 21:13 来源:安徽新闻网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提升政府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面向全省企业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即“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快速兑现,高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困难问题,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详情】
时间:2021-02-05 16:17

本报讯(记者 吴量亮)记者2月3日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位。

“十三五”期间,我省出台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举措,构建形成了以制造强省为主体的政策引导体系。2017年在全国率先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制造强省”万人大会,连续三年高标准召开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信部赛迪研究院2019年报告显示,安徽制造业营商环境排名居全国第七,其中“政策”项排名居全国第二。

“十三五”期间,我省推出“科创+产业”“龙头+配套”“基地+基金”等举措,加速构筑“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一方面,聚焦“铜墙铁壁”固底板。2020年,原材料行业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总量占比达28.6%,利润占比达35.3%;汽车行业逆势上扬,产量达116.1万辆,增长23.8%,实现利润67.9亿元,增长23.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0万辆、占全国7.7%;家电“四大件”产量近亿台,约占全国1/4。另一方面聚焦“芯屏器合”锻长板。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长鑫存储、晶合晶圆等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投产,新型显示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发展到300余家;电子信息产业5年年均增长22%,微型计算机产量全国第五,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

制造业企业梯队活力迸发。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意见,按照“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小巨人)→领航企业”梯次路径,培育了28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详情】
时间:2021-02-04 21:11 来源:安徽新闻网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三年来,安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为抓手,以加大投入为支撑,以完善的机制为保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基础,以群众的满意为根本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扎实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互促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贡献了生动的安徽样本。

  


  分区分类村庄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农家小屋错落有致,农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内鲜花争相怒放,村道两边绿树成荫。东山村村民鲁继肃说:“以前生活垃圾都是随处乱倒,天气一热便臭气熏天,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了垃圾桶,每天都有保洁员来清运垃圾。”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东山村成立了“村容村貌提升队”“环境整治卫生队”,根据工作表现按月发放工资。提升队队员月薪5000元,卫生队队员月薪700元,月奖励200元。队员叶青辉说:“以前在浙江绍兴打工做砖匠,现在家乡有砖匠岗位需求,工资待遇很不错,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徽州区各村结合自身实际,自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新增保洁员、砖工等各类岗位十余种,累计吸收熟悉当地情况的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25948人次。

  安徽自北向南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地等地形区。安徽依据地理和经济条件,分区域做好规划先行,明确不同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在皖北地区,以人居环境整治和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打造平原地区乡村风貌;在皖中地区,以乡村风貌塑造和城乡设施一体化为重点,打造丘陵地区乡村风貌;在沿江地区,以舒适优美人居环境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水网地区乡村风貌;在皖西地区,以生态保育和脱贫攻坚为重点,打造原生态山村品牌;在皖南地区,以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打造文化乡村品牌。与此同时,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将全省104个县(市、区)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县(市、区)19个,二类县(市、区)59个,三类县(市、区)26个,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立足“三大革命”,打牢基础补短板


  “我有一方庭院,胜过诗与远方。”2019年以来,安徽省以村庄清洁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地农村重振“庭院经济”,农民家门口的小菜园又重新回来了。“以前家门口的地都荒着,堆的都是秸秆杂物,现在由村统一规划,家家门口都建成了菜园子,既能吃到绿色蔬菜又有利于环境改善。”萧县新庄镇肥庄中心村村民李金笑着说。家门口的小环境变美了,村庄集镇的大环境也要跟着靓起来。蒙城县许疃镇许疃大街,政通大道两侧路面骑路逢集现象不见了,垃圾堆也被全部清理掉,就连广告牌也移到了店内,整个街面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以前脏死了,垃圾、污水、旱厕、柴草垛到处都是,这下终于打扫干净了,瞬间感觉心情都变得舒畅多了。”该镇卢老荒村老百姓对全镇开展的“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议论纷纷,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村庄清洁行动启动以来,全省1.5万多个行政村广泛开展了以“五清一改”(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发动了春夏秋冬等多轮清洁战役,累计发动3047万余人次参加行动;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122万余次;清理村内塘沟65万口、农业生产废弃物717万吨、乱搭乱建107万处、废旧广告牌186万个、无功能建筑1532万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卫生习惯逐步改善。

  三年行动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250.136万户,其中19个一类县(市、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59个二类县(市、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5%以上。在32个县开展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建设,在其他县开展试点示范,从体制机制上,探索解决厕所坏了无人修、粪污满了无人掏的问题。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完成289个非正规堆放点整治任务。全省已建和在建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应建1180座,基本实现全覆盖。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员参与治理


  “要想富,先修路,拓宽道路是我们迫切的愿望,修路需要让出地方,你们尽管提出来,我们肯定支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朱笔村合意组村民们自发让出院墙便于拓宽道路。朱笔村合意组结合“五清一改”契机,前后召开2次全体村民会议和8次左右村民理事会议,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现有条件,进村道路太狭窄,不方便会车,但是说到修路,就不可避免涉及到部分村民的围墙。理事会成员积极入户,做思想工作。村民思想上得到认同,一户让出一点点,对门的看到邻居让出一点点,自己也跟着让出一点点,就这样,一点点的聚集,进村道路顺利拓宽,村民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

  人居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为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安徽广泛发动群众动手整治环境、美化家园。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采取简报、宣传片、宣传画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多元融合的宣传发动网络,使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政策由一无所知到入心入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袖手旁观到义不容辞。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听取和尊重群众意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适时适度做出调整改进,提升了基层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满意度,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党、干、群强大合力。芜湖市积极组织和动员乡村干部、党员定期义务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率先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多地创造了党员带动、村民自发组织推动的好做法,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全省自发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5亿元。

  


  咬定春夏秋冬,循序渐进久为功


  自2012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特别是2017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以来,安徽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00亿元以上,动员社会力量投入500亿元以上。仅2018至2020年,安排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厕专项资金50.5亿元以上,落实市县配套资金164.5亿元以上;争取中央对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支持12亿元以上。全省累计实施“三大革命”PPP项目61个,总投资232.3亿元。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领域中的垃圾污水受益农户适当付费机制。天长市李坡村推行“一人一天一毛钱,干干净净一整年”,探索开展垃圾处理付费机制。五河县自2019年以来收取“一人一月一元钱”的垃圾保洁服务费,累计收到1312万余元,并全部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早在2012年,安徽省就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力求通过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2017年,安徽省启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三大革命”;2018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以来,全省以村庄清洁行动破局,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环境整洁优美、村容村貌良好、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培育一批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截至今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认定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行政村为单位)1500个,重点示范村(以行政村为单位)500个,一大批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江淮大地上遍地开花,成为群众向往的幸福宜居家园。


【详情】
时间:2021-02-04 21:10 来源:农民日报

   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两会上公布的这份成绩单,令人振奋。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勇当创新发展“拓荒牛”,蹚出一条高质量脱贫的“新路子”。

    民生难题,“靶向”发力

    “大女儿当年上学早上5点起床,小女儿如今7点起床。”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居民陈传芳说。曾经,他们一家4口住在三面环水的山中,孩子们上学要坐船,加上翻山越岭,路途艰辛。2016年9月,他们搬进了94平方米的新家,学校就在家门口,“搬新家不仅没花一分钱,还小赚了一笔。”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有近3万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寒山区和水库库区一线,搬迁成本高、难度大。2015年,当地大胆创新,将宅基地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水库移民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相叠加,引导“贫困户、移民户”和居住“土坯房、砖瓦房、砖木房”的农户自愿搬迁,通过综合运用奖补措施,合理配置政策资源,把“一片肉”变成了“一盘肉”。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安徽“靶向”发力。为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三五”期间,当地开展“百医驻村”行动,从省市三级医院选派医疗专家驻村2年,消除168个村医“空白点”和161个村卫生室“空白点”;为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构建起“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体系,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了34个。

    产业“开花”,多方“带富”

    2013年,安庆市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小伙吴松青辞去南京国企高收入工作,回乡创业,利用村民养蚕废弃的桑枝培养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2016年,他成立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由帮扶企业、村集体等参股并将股权平均分配给周边8个村,持股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享受保底收益及股权收益;公司和村集体、贫困户合作种植桑枝食用菌,保底价回购,统一品牌销售,共带动贫困户300余户500余人增收。

    安徽还探索出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以及贫困群众自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产业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省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14.3万户,累计到村产业项目2.42万个,建成产业扶贫园区3141个,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6万个,累计带动贫困群众328.1万户。

    当地还积极推进各种类型光伏电站建设。数据显示:安徽已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42.3万千瓦,为贫困地区年增收24亿元左右。

    扶贫扶智,全面振兴

    临近年关,在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相老家村,脱贫户郭美丽一大早起来饲养着鸽子。凭借好信用,她的鸽厂拿到了35万元扶贫贷款。

    2019年,安徽在全省推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对农民确立信用等级,除了其资产资源,道德评价是关键。“大家看到信用能换‘金’,都积极参评信用户、争当信用户。”淮北市杜集区双楼村蔬菜合作社社员郭良建说。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探索“精神脱贫”“技能扶智”“文化扶贫”“爱心超市”“孝道扶贫”等模式,贫困户精神面貌明显改善。

    率先探索“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等模式,创造县级项目库建设、到村到组精准帮扶……安徽脱贫攻坚之路,不断探索创新。  


【详情】
时间:2021-02-04 21:08 来源: 新华网

本报讯(记者 殷骁)2月2日,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胜镐发表《新春献词》,向安徽人民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全文如下:

大家好!作为负责韩国与沪苏浙皖间合作交流事务的驻沪总领事,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谨以此文向安徽省人民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无论在经贸合作还是历史人文等方面,我馆辖区对韩中两国关系而言可谓是“重镇要塞”。尤其是安徽省,不仅在经贸合作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在安徽特色文化的吸引下每年有众多韩国游客慕名前来,截至2019年,韩国已连续十年稳居安徽最大入境旅游客源国。回顾过去,韩皖之间的人文交流源远流长,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点。我本人很荣幸可以来到具有如此深刻意义的地区担任总领事,但思考如何在这样的厚实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双边关系时,又深感任重道远。

根据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包括安徽省在内的本地区将以高端制造、信息通信、金融以及科创一体化为重点发展方向。这恰好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新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安徽省等长三角地区与韩国的经贸关系,将以战略合作与良性竞争为主基调。不仅如此,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成功将延伸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终会触发中国整体经济的创新改革新动能。待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到科技创新型经济时,韩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也将发生变化,但毫无疑问双方会成为彼此间更被需要的伙伴。

特别是安徽省与韩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一片光明。韩皖间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战略合作,共同站在世界创新之前沿;通过良性竞争再对自身起到鞭策的效果。通过竞与合,即使在科技创新经济的洪流中,韩中两国依然可以肩并肩、手拉手共创美好未来。

回首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我双方第一时间互相慰问、支援防疫物资。贵方还为韩国侨民安排包机,供他们回到安徽的家园。张夏成驻华韩国大使也亲临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现场,并与安徽省领导们交流韩皖合作方案。有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共同谱写了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人间佳话。借此文再次向安徽省政府及合肥市在内的各地方政府表示深深的感谢。

展望2021年,我们应以互补性、引领性、包容性还有多样性为中心,立足当下,率先确立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韩皖经贸合作的性质与模式,并努力拓展到经济以外的其他领域。为此,我们计划通过开展“中国(安徽)韩国友好周”等一系列活动促成安徽省合肥、池州等主要城市与韩国间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我将与安徽省各界同仁一起努力,为开启韩中关系的新篇章竭尽所能。我并不奢望一蹴而就,但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为后人留下些许浅印为他们作指引。

最后,我想分享曾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的金九先生座右铭并以此共勉:

踏雪野中去,不须胡乱行,

今日我行迹,遂作后人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对中国人民取得的成果表示敬意。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详情】
    时间:2021-02-03 21:06 来源:安徽新闻网

    人民网合肥2月3日电(陈浩)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安徽民营经济“6789”的特征进一步彰显。其中,2019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业创新的主阵地、就业富民的主载体。发布会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韦人对“6789”特征进行了解读:2019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的GDP、近70%的税收、80%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民营企业156万户、万人拥有企业数244户,总量、人均都是“十二五”末的2.7倍。“十三五”前四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8.7%,比GDP平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60%以上。

    吴韦人指出,“十三五”期间,安徽持续完善企业成长链、政策体系链、融资服务链、环境优化链、工作推进链“五条链”,编织服务民营经济“一张网”。

    其中,在打造企业成长链方面,按照“双创→成长小微→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梯次培育、接续支持。“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成长型小微企业350户、专精特新企业2818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0户,涌现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户。

    在创新融资服务链方面,打好“贷、投、融、奖、补”融资服务组合拳,设立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连续5年累计贴现超2000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约14亿元;设立省“专精特新板”,组织四批共634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区域股权市场挂牌;设立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累计完成募资93.2亿元,完成投资47.45亿元,投资项目128个;实施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累计争取国家奖补资金8.95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在营造环境优化链方面,安徽通过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累计为2.8万余户民营企业清理欠款142.2亿元。


    【详情】
    时间:2021-02-03 21:04 来源:人民网

    2月2日上午,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在合肥稻香楼宾馆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报记者 徐国康 摄

    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李浩)2月2日上午,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在合肥稻香楼宾馆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省委常委,其他在职省级领导干部出席会议。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惠主持会议,并代表省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李锦斌强调,要充分肯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新成就,切实增强管党治党的信心决心。2020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紧紧围绕“两个维护”、政治监督力度显著加大,紧紧围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显著成效,紧紧围绕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显著提升,紧紧围绕制度建设、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发挥,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防汛救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高高飘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方位转化落地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李锦斌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落实“看的要求”,看清政治斗争、政治立场、政治本质、政治情怀、政治定力。要提高“看的能力”,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方针、重大原则、重点任务的政治内涵,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确定的前进路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保持“看的清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知难而进、一贯到底。

    李锦斌强调,要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切实推动“十四五”时期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见效。一要锻造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深入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持续发力。二要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在一体推进“三不”上持续发力。三要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精准施治“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落实等问题,坚决遏制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邪气,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着力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土壤,在树新风扬正气上持续发力。四要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集中整治,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约束,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持续发力。五要完善监督体系,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在增强监督治理效能上持续发力。六要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加强政治建设、锤炼过硬作风、依规依纪依法、强化自我约束上作表率,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在建设纪检监察铁军上持续发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为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李锦斌强调,今年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开始集中换届,各级党委要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全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全面落实“十严禁”要求,确保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绘出好蓝图,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强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刘惠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李锦斌书记讲话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省纪委委员、省监委委员,省辖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省属高校和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中央驻皖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省监委特约监察员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省行政中心和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详情】
    时间:2021-02-03 21:03 来源:安徽新闻网

    每年省两会,都是追梦路上清晰的路标,镌刻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印,映照着阔步前行的目标和愿景。

    刚刚闭幕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为“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从抗疫到抗洪,从脱贫攻坚到复工复产,安徽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联动战、防汛救灾保卫战、精准脱贫收官战,实现了经济发展稳定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省生产总值3.87万亿元,增长3.9%、居全国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和7.8%,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2021年是开局之年,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省两会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进诤言、谋良策、出实招;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心声、回应人民群众的福祉愿望,集民智、凝共识、聚合力,扎实办好安徽的事情。

    奋勇争先,跑出“安徽速度”。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让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否则改善民生等一切都无从谈起。“十三五”以来,安徽经济增速稳定,高于全国1.5个至2个百分点,发展格局逐步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今年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努力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等主要目标,推动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着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扩大内需畅通循环,推动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升级,扩大“互联网+”新型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领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持续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

    创新引领,展现“安徽作为”。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是展示安徽美好形象的“金字招牌”。这几年,安徽创新的“干货”更多了,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产业链创新链重要力量。创新的“生态”更活跃了,安徽创新馆、编制周转池等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集聚各类人才超900万人。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进新征程,要靠创新育先机、靠创新开新局,持续下好创新“先手棋”,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首。抓基石,加强前沿性探索。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行动,聚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抓平台,注重战略性布局。继续抓好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硅谷。抓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锁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点断点,集合精锐力量,精准实施攻坚计划,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民生优先,彰显“安徽情怀”。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三五”时期,我省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确保民生工作在新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人民满意”为标尺,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多方入手,为全省人民送上“民生大礼包”。促进教育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提高到72%。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扩大援企稳岗扩就业支持性措施覆盖面,分类定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启动养老服务新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众动态监测预警。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等等。努力让百姓钱袋子更鼓一些,吃得更放心一些,上学就医更方便一些,生活环境更好一些,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一些,让建设现代化的成果体现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落脚在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上。

    开局就是决胜,起步就要冲刺。只要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焕发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高昂斗志,凝聚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就能谱写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刘 振


    【详情】
    时间:2021-02-02 21:00 来源:安徽新闻网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