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舒城

梅河镇又称中梅河,位于原杭埠河上游巴洋河与乌沙河汇合处上方,即今龙河口大坝对面水域。龙河口水库建成后,梅河镇沉入了水底。从此,人们只能从口碑和文字记载中追忆这座古镇的当年风貌了。

梅河镇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但根据史料记载,清代中期这里就设了晓天司,故有舒城第二县治之称。从这里沿官道北通六安,南至桐城,东去庐江,西达英、霍、潜、岳;顺水路可直下三河,经巢湖入长江。因此,历史上有“上通湖广,下达镇江”之说,可见当时的梅河镇确是舒城西南山区重镇、通向外面世界的交通门户。

梅河镇原有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正街,构成十字形。在十字形分割区内,有大井、永成、永安、草市和河北等几条小街。房屋多为小瓦砖墙,高矮参差,栉比鳞次。街道均为鹅卵石铺成,中嵌青石条独轮车道。正街有东西南北四道闸门:北闸门上书:“智水仁山”,南闸门书:“漱石枕流”,东闸门书:“迎旭”,西闸门书:“德渊”。闸楼为水磨砖砌,根板条缝,门框为青石板材,平滑坚固。对开闸门,铁皮铜钉,古朴凝重。其中以临河的北闸门和迎水南闸门尤为壮观。街道两边店铺门前多挂有如汇丰行、当铺等金字招牌和闽广台糖、地道药材、细心坚烛等商业广告。这里的茶叶、板栗、生漆、桐油等土特产也享有盛誉,特别是严德金烟袋头子名扬省内外。当时曾有“青阳扇子、赣南伞,中梅河烟袋头子不用拣”的口语传于世。

北街有座城隍庙,始建于清同治三年。大殿内装有琉璃神龛,供奉城隍老爷,据说是用檀木做成正身,后着蟒袍玉带,五官四肢均能活动。两旁立有睁着圆环眼的判官,手捧朝笏牌子,上写:“善恶分明”几个字。大殿匾额是“理阴赞阳”四个大字,为当时晓天司巡检杨阁成所书。两边的楹联为:“雪助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随雨势黑满天地不多时”。回廊横批:“你也来了”!两边厢房摆放菩萨神像。门外墙上左为青狮,右为白象,门眉上方画有算盘,两端各书“不由人算”四个字。现今还流传在群众中一句歇后语:“城隍庙里算盘——不由人算”源出于此。

南门外有座万年台,额书:“查仁孝堂”,系清乾隆时期所建,民国初年重修。台之四角翘起,各挂铜钟一个,台顶棚上绘有百鸟朝凤等图案。台后方有屏风,上书:“一片升平雅颂声”,左为“入相”,右为“出将”。万年台是群众的娱乐场所,每逢农闲或节日,都有班社在这里唱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在这附近还有关帝庙和牛王庙,供人们来此烧香膜拜。

镇西有小花园,为镇上吴正和号糕饼店出资所建。四围木槿竹篱构成屏障,园内假山盆景、池鱼笼鸟盎然成趣,门前设有茶楼酒肆,配以“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清爽雅致,别具风味。

由大街出北闸门,行数十步就是一座横跨河面的双道木桥,桥位不高,水大淹没,只得以船代步。曾有人写下《过桥难》诗一首:“北岸依山南岸楼,长桥高耸两沙头;河宽水阔风波险,多少行人仰面愁。”桥之对岸不远处是栲栳山,这里大小五个山峰,号称“五老观太极”。其西侧就是大梅山,这里风景秀丽,上有梅仙庙、梅仙亭和梅仙洞等诸胜,被誉为“梅山晓烟”,原为古舒城八景之一。

公元1960年2月,龙河口水库主坝合龙,梅河镇沉入水底。

(抄自《舒城文史资料》二、三辑)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52 来源:

庐镇老街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的庐镇乡,距县城45公里。清道光八年《修闸碑记》:“峡口似关,居民聚矣,因本府之名,故称之为庐镇关也”。

庐镇老街历史悠久,地处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时,曾屯兵此处,至今,石道上仍留有战车碾过的沟印。清乾隆四十三年,朝廷曾在此立“禁碑”,文曰:“正堂加五级”。敕命周围州县官吏均得服从管理、调遣,维持治安。1935年后,相继有红二十八军、皖西支队和地方游击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山镇建设飞速发展,街道已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修旧如旧,老街保持原有的风貌,小桥流水人家,清一色青砖小瓦,卵石铺地,楼阁亭榭,马头墙,与现代风格的新街交相辉映,构成皖西南边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51 来源:

汤池老街位于汤池镇,距县城30公里,省道舒桐公路穿街而过,交通便捷,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池老街始建于元末明初。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街内现存明清以来徽派建筑多处,青砖灰瓦,石板卵石,古色古香。附近的“仙米尖”、“镜子石”等景点都留下美丽的传说。汤池温泉令人向往,成为集沐浴、疗养、旅游为一体的山区一流古镇。温泉常年水温65摄氏度,是典型的高热氡矿泉,富含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达16种之多。

清代桐城派文学家戴名世曾作《温泉记》,描述当时洗浴的人,不论寒暑,不分昼夜,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现建有温泉楼,淋、池缸浴俱备,餐厅、客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另有几处池浴,免费向群众开放。全省规模最大的室内温泉游泳池于1997年冬建成投入使用。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50 来源:

晓天是舒城县西南山区重镇,与六安、霍山、岳西、潜山四县毗邻,自古以来就是舒城西南山区的商贸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我县最早的“四大”建制镇之一。其老街具有300多年历史,是皖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徽派建筑群。

老街长700米,宽3米,街心路面为卵石铺成,车辙深凹,街面系明清时期徽派建筑风格,多为木门、木窗、木楼、石阶、小灰瓦、马头墙,屋檐高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其中的江家大屋“独梁厅”,穿堂“七进六厢”,每进深10米、宽8米,砖木结构,桁条梁柱用材均为斗粗的江西河杉,屏风、立柱、窗棂各种图案或龙凤呈祥,或狮口含珠。尤其是第二进一支独木脊梁承托三间,可谓独木撑万斤,系清乾隆初年江氏先祖江小源所建,并且为抗日时期安徽省第七临时中学的教学区和大礼堂。

解放前,晓天老街商贸繁华,商贾云集,经营山货、丝绸、纸伞、中药、油桐茶叶等。有江源泰、董德泰、德生和、程济堂、姚隆顺、晓春园等60多家。所经营的山货、农副产品靠“五指”竹排运出,销至三河、巢湖、芜湖、南京、上海等地。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50 来源:

“花开仿佛武陵源,二月溪流涨碧痕。晴日缤纷红雨落,暖风浩荡锦涛翻”这是明代诗人芒文缜咏龙舒八景中的“桃溪春浪”诗句。桃溪又名桃城,位于丰乐河与206国道交叉点,距县城北10公里,为舒城县“北大门”。历史上舒城大米由此运至三河镇,经巢湖入长江直达我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五四”运动后,县立桃溪二高小是传播新文化的中心,曾创办进步刊物《桃溪浪》。

桃溪镇是一个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风景优美的古镇。镇内有香社寺、南岳观等建筑辉煌、香火鼎盛的寺庙;还有“香刹腾云”、“南岳晚钟”等引人入胜的景点。古镇北街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香社寺香火如旧。镇东有现代建筑桃溪大桥,横跨丰乐河,沟通南北交通命脉,也为桃溪人走向世界铺通了金光大道。沿丰乐河两岸遍植绿竹垂柳,近郊是杏林桃园,每逢春季,桃花汛涨,波光潋滟,落英缤纷,旖旎的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镇北五里有舒王墩,相传为汉羹颉侯刘信墓。桃溪是当代著名作家艾暄的故里。他曾写下《桃溪春梦》一组优美散文。

附录:

桃溪春浪

(明)芒文缜

花开仿佛武陵源(1),二月溪流涨碧痕(2)。

晴日缤纷红雨(3)落,暖风浩荡锦涛翻。

云中鸡犬迷仙洞,水底鱼龙变禹门(4)。

老眼(5)由来空四海,也疑飞瀑走昆仑(6)。

选自清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艺文》。

注:

(1)武陵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武陵人所发现的桃花源这个地方。

(2)涨碧痕:指绿水上涨的痕迹。

(3)红雨:这里指桃花散落貌。

(4)变禹门:变,变通,灵活;禹门,指大禹治水的地方,水道。

(5)老眼:富有经验的目光。

(6)走昆仑:昆仑,神话中为神山:走,来自……(昆仑),形容水势浩荡。[1] [2]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48 来源:

舒城县城关镇,位于县境东北部,206国道合(肥)安(庆)路中段西侧,距省会合肥54公里。城区属杭埠河支流剥蚀二级阶地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四郊土地肥沃,植被茂盛。

城关,历来称舒城,为县治所在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按典籍记载:周武王克纣后,分封功臣偃姓子爵于此,是为舒国,史称“群舒”。其中“舒庸”与“舒鸠”城邑均在今县治内。据《舒城县文物志》记载,在城西郊的金鸡墩,城东之凤凰咀和九里墩,城北之五里墩等地,先后出土直内戈、柳叶剑、牺鼎、弦鼎、甬钟、键鼓座和觚、爵等青铜兵器和礼器,这是城邑近郊的贵族墓地。春秋战国时期,周祚势衰,诸侯争雄,群舒先后为楚所灭。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前203)置舒县,翌年别置龙舒县。汉明帝永平五年,封楚王英舅许昌为龙舒侯,领舒县、龙舒二县,后改称为龙舒侯国。按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城关北侧残存的古城墙为夯土筑成,内含物有陶片、瓦片均具汉代特征,由此可证为汉代城址。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舒城县,沿用至今无大变动,城关一直为舒城县治。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大画家李公麟为宋元佑朝人,其“归来宅”,在县治东城上。他的堂弟李曾书“舒城”二字,现存《三希堂法帖》。由此可见,舒城在北宋已有相当规模。又据清嘉庆县志《舆地志》记述:“明万历中,知县林才于凤凰桥旁得宋理宗绍定二年知县林侯玉带河碑。玉带河旧址在今城中”。这是南宋时县治城关的实证资料。

元代以后,县城兴建情况有较详细记载:元末,邑人许荣始于今治筑土城。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安郁增筑,城址南徙,临南溪,即今杭埠河故道。嘉靖中(约1522),自西门至南门临河改为砖砌。隆庆至万历间(1567—1573),先后建城楼六座:“东曰迎恩(后改名熙春),南曰南舒(后更名迎熏),西曰春秋(后为庆成),北曰通元(后为拱辰),东南曰宾阳,西北曰六安(后改为永安)”。环城有濠,西门至南门以河为险,南至小东门以片曹片责堰为濠,城西濠为蚂蝗荡,引七门堰水灌之。并由西门水关流入城中玉带河,穿城而过,水源不绝。崇祯十五年(1642),张献忠率部攻占舒城,雉堞尽毁,城池破坏。次年知县洪道通回城,“令民以修城赎罪”。清顺治三年(1646)、雍正七年(1779)、乾隆五十八年(1793),县城又经几次兴修,仍基本维持原状,无大变动。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占舒城,地方团练反扑被击溃。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后,清军残部退住舒城。是年10月曾发生三次激战,是曰“舒城三陷”。太平军于1861年退出县城。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1911年至1912年,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组织“舒城县临时军政府”,驻原县署。1931年8月,中共舒城特别支部在城关成立,后改为特区委员会,以城关为中心,成立工会、农会、说书会等群众组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5月10日,敌机大举轰炸城关,从鼓楼至南门大街皆被炸毁,市民死去160多人,毁房屋千余间。6月8日,日军侵入城关,惨绝人寰,市民400多人被杀害。

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纵八旅,首次攻克舒城。1949年1月22日,解放军再次入城,刘伯承司令员在此指挥渡江战役准备工作。

解放前夕,城关人口7100人左右,面积0.78平方公里。城内除几家粮行和日用杂货商店外,还有四家卷烟厂,五家手工作坊。居民大都在这些商行作坊里出卖劳力谋生,或沿街设摊糊口。建国以后,古城获得了新生,成为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不断发展。新时期以来,古城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梅河路、桃溪路为东西轴线,龙津大道、春秋路为南北轴线“井”字形城市格局;以高峰路、万佛路等组成三环交通干道网,形成了内方外圆的新城区,城建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1] [2] 【详情】

时间:2007-07-24 07:44 来源: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