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舒城胜览
  4. 古镇老街篇
  5. 城关镇
城关镇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4日 07:44          来源:     阅读数:5950

舒城县城关镇,位于县境东北部,206国道合(肥)安(庆)路中段西侧,距省会合肥54公里。城区属杭埠河支流剥蚀二级阶地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四郊土地肥沃,植被茂盛。

城关,历来称舒城,为县治所在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按典籍记载:周武王克纣后,分封功臣偃姓子爵于此,是为舒国,史称“群舒”。其中“舒庸”与“舒鸠”城邑均在今县治内。据《舒城县文物志》记载,在城西郊的金鸡墩,城东之凤凰咀和九里墩,城北之五里墩等地,先后出土直内戈、柳叶剑、牺鼎、弦鼎、甬钟、键鼓座和觚、爵等青铜兵器和礼器,这是城邑近郊的贵族墓地。春秋战国时期,周祚势衰,诸侯争雄,群舒先后为楚所灭。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前203)置舒县,翌年别置龙舒县。汉明帝永平五年,封楚王英舅许昌为龙舒侯,领舒县、龙舒二县,后改称为龙舒侯国。按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城关北侧残存的古城墙为夯土筑成,内含物有陶片、瓦片均具汉代特征,由此可证为汉代城址。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舒城县,沿用至今无大变动,城关一直为舒城县治。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大画家李公麟为宋元佑朝人,其“归来宅”,在县治东城上。他的堂弟李曾书“舒城”二字,现存《三希堂法帖》。由此可见,舒城在北宋已有相当规模。又据清嘉庆县志《舆地志》记述:“明万历中,知县林才于凤凰桥旁得宋理宗绍定二年知县林侯玉带河碑。玉带河旧址在今城中”。这是南宋时县治城关的实证资料。

元代以后,县城兴建情况有较详细记载:元末,邑人许荣始于今治筑土城。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安郁增筑,城址南徙,临南溪,即今杭埠河故道。嘉靖中(约1522),自西门至南门临河改为砖砌。隆庆至万历间(1567—1573),先后建城楼六座:“东曰迎恩(后改名熙春),南曰南舒(后更名迎熏),西曰春秋(后为庆成),北曰通元(后为拱辰),东南曰宾阳,西北曰六安(后改为永安)”。环城有濠,西门至南门以河为险,南至小东门以片曹片责堰为濠,城西濠为蚂蝗荡,引七门堰水灌之。并由西门水关流入城中玉带河,穿城而过,水源不绝。崇祯十五年(1642),张献忠率部攻占舒城,雉堞尽毁,城池破坏。次年知县洪道通回城,“令民以修城赎罪”。清顺治三年(1646)、雍正七年(1779)、乾隆五十八年(1793),县城又经几次兴修,仍基本维持原状,无大变动。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占舒城,地方团练反扑被击溃。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后,清军残部退住舒城。是年10月曾发生三次激战,是曰“舒城三陷”。太平军于1861年退出县城。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1911年至1912年,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组织“舒城县临时军政府”,驻原县署。1931年8月,中共舒城特别支部在城关成立,后改为特区委员会,以城关为中心,成立工会、农会、说书会等群众组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5月10日,敌机大举轰炸城关,从鼓楼至南门大街皆被炸毁,市民死去160多人,毁房屋千余间。6月8日,日军侵入城关,惨绝人寰,市民400多人被杀害。

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纵八旅,首次攻克舒城。1949年1月22日,解放军再次入城,刘伯承司令员在此指挥渡江战役准备工作。

解放前夕,城关人口7100人左右,面积0.78平方公里。城内除几家粮行和日用杂货商店外,还有四家卷烟厂,五家手工作坊。居民大都在这些商行作坊里出卖劳力谋生,或沿街设摊糊口。建国以后,古城获得了新生,成为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不断发展。新时期以来,古城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梅河路、桃溪路为东西轴线,龙津大道、春秋路为南北轴线“井”字形城市格局;以高峰路、万佛路等组成三环交通干道网,形成了内方外圆的新城区,城建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1] [2]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