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改善农村困难和贫困群众居住条件,近年来,棠树乡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采取统筹推进,严抓落实;严格监督,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资料;强化整改,巩固成效等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助推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该乡共实施危房改造1525户,改造资金1270.53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05户,补贴资金均已打卡发放到位,2020年共落实25户危房改造指标,发放财政补助资金18.8万元。(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11-17 09:23 来源:棠树乡政府

近年来,棠树乡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明新风热潮悄然掀起。

 

图片2


织牢“阵地网”  增强凝聚力

该乡秉承“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先行先试”的原则,打造了集宣传教育、文化展示、活动阵地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市级示范点。结合现有的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现有资源,设村民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农家书屋等多个功能室及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组好志愿队  引领文明风

该乡积极招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共组建了10个志愿服务队伍100余人,开展思想政策宣讲、普法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健康知识宣讲、技术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传播了乡风文明理念。


图片1


创新评典型   树立“风向标”

该乡结合道德文明大力选出“脱贫之星”、“最美媳妇”等人物,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并广泛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先进典型事迹演讲活动

当下,棠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融会贯通,把文明实践融入到了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建设文明新棠树的强大合力。(高雅)


【详情】
时间:2020-11-13 09:13

近年来,棠树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改善乡村环境,不仅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还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到棠树乡旅游、投资。


  

01


峰西村作为棠树工业集中区所在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东风机电公司装配分厂成立联合党支部,同时立足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与园区内企业共同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动力。

为营造干净美丽的乡村环境,三拐村党员干部自发组成宣讲队伍发动全体村民自觉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同时,定期开展各村民组环境卫生评比,设立环境卫生公示牌,评比出清洁户和最不清洁户张榜公示,督促群众齐心共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02



立足打造“特色产业强村”这个定位,窑墩村党支部坚持把壮大丝瓜络中药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体验避暑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模式,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拥有了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乡村治理工作试点村等多个响当当的名号。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脑瓜子富了,村党支部的影响力、号召力、组织力就更加强了。

基层组织强,则乡村治理强,棠树乡将用心用情用功答好乡村治理的新时代“答卷”,破解了农村工作中的难题,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廖明明  )




【详情】
时间:2020-11-10 08:54 来源:棠树乡政府

为积极推进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10月23日,棠树乡开展2020年10月份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 “上街头” 宣传活动。乡民生办、司法所、集镇办、中心校、卫生院、文化站、计生办、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涉及民生工程的单位在人流量相对集中的西塘集镇设立民生政策宣传台,开展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


01


本次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材料、工作人员现场解读等形式,宣传今年33项民生工程主要包括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智慧学校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就业创业促进及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现场听取群众对民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营造全民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良好氛围。


02


据了解,本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民生政策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余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棠树乡为加强民生工程的政策宣传,除定期搭建宣传台,还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张贴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公开信、利用乡村大喇叭、电子屏滚动播放各类民生政策等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使更多的群众加深了对民生工程各项政策的了解,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使民生工作深入人心。(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10-26 08:27 来源:棠树乡

10月17日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棠树乡党委政府凝心聚力,汇小爱为大爱,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01


在棠树乡举办“10.17”扶贫日募捐现场会暨帮扶单位捐赠活动上,县人武部、县财政局等帮扶单位职工纷纷认购扶贫产品。该乡干部群众也积极响应,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让点滴之善汇聚成爱心之洋。该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格组织实施好每一个认领的扶贫项目,使用好每一分爱心扶贫捐款,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02


截至目前,共收到爱心捐款3万余元并通过认购销售了一批扶贫产品,扶贫认捐活动的热潮仍在继续。(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10-19 14:57 来源:棠树乡政府

02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10月13日,棠树乡召开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推进会暨重点工作布置会,全体乡村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有效防范疫情灾情影响、巩固提升问题整改成效、组织实施“双提升”行动、推深做实“一户一案、一人一措施”监测和帮扶、持续抓好就业扶贫、持续抓好消费扶贫、持续抓好金融扶贫、持续抓好社保兜底扶贫、持续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基础业务资料、积极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12个方面对脱贫攻坚近期重点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与部署。

会议还对秋冬季疫情防控、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自然资源管理、秸秆禁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做出安排。(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10-15 08:30 来源:棠树乡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治理的物质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舒城县棠树乡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涌现出一批村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在美了乡村面貌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硕果累累”。


01 


 小丝瓜有“大能量”


9月,棠树乡窑墩村安新农业科技生态园里的丝瓜络长势喜人,个大饱满。“这里是我们村今年的扶贫产业基地,现在种植丝瓜络收入增加了,有劳力的贫困户还可到基地务工。” 窑墩村第一书记余成发介绍说。
三年前,窑墩村还是舒城县8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怎样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翻身”?经过多方调研考察,窑墩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依托村里坡田荒坡面积大,气候、土壤、水质适宜的有利条件,打造特色产业——中药材丝瓜络,并探索形成“支部+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形式,组建“舒城兴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丝瓜络基地亩均收益达3000元。
2019年3月,该村又多方争取资金125万,兴建了丝瓜络储藏和初加工基地,建成仓储能力达30吨的973㎡的钢构车间和2000㎡的晒场,采购电瓶车、打包机等小型机械设施20多台套,将丝瓜络深加工为鞋垫、搓澡巾、洗碗球等保健产品,利用电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扩展销售渠道。窑墩村的集体收入也从2017年的2万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67万元。

02


“一村一品”“遍地开花”

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棠树乡全乡1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呈现出“硕果累累”之势。八里等村由于境内山林面积大,多山地,因此发展油茶种植,打造棠树乡油茶种植基地,如今,油茶基地里已经种植了近2000亩的油茶树,油茶基地的负责人张先好介绍,去年已经收获了4万斤油茶籽,预计今年可以达到8万斤;三拐村则着力打造盆荷生产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名列前茅的珍品观赏荷花、睡莲水生景观植物种苗园区和莲产品体验馆,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一望无际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荷”经济蓬勃发展;云雾村有家家种茶叶的传统,村两委在位于太阳山老虎头的原茶厂旧址新建云雾茶叶加工厂,主要为茶叶提供加工场所,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就业。
棠树乡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来振兴乡村经济,打造生态宜居、文明的新农村,将每个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09-15 08:35 来源:棠树乡

环卫工人正在打扫清运垃圾.JPG


激活“生态引擎”。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棠树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底线,整治人居环境。通过实施“青山保护工程”“绿水治理工程”“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棠树乡山水林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9%,2018年以来,该乡以抓“三清”、重“三拆”、促“三建”、强“三保”为重点,全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整治改造后的乡村环境整洁美观,群众拍手叫好,境内有“刘家大院”、“大禹钓鱼台”等历史遗迹,有云雾山磨刀寨、大官塘、老虎冲、南塘等名山名塘,青山绿水环抱,自然风光优美。棠树乡三拐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称号,窑墩村命名为全省森林村庄。


IMG_5085.JPG


激活“产业引擎”。棠树工业集中区是舒城县3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之一,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新型建材和现代家居产业园,目前已落户企业30多家。现代农业发展较快,土地集中流转面达85%以上,形成了以龙泉盆荷、亚润农林、丰硕园林等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稻虾共养面积逐年扩大。顺应“互联网+”和农村物流业发展趋势,农村商贸流通繁荣兴旺。

激活“文明引擎”。棠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烽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市级示范点,乡以此为平台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全乡各村评比“五星级”文明户,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遵纪守法、勤劳善良、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等优良传统,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08-10 09:55 来源:棠树乡

盛夏,当你沿省道六舒三路驱车进入棠树乡三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碧色,扑面而来的是阵阵荷香,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风姿绰约的荷花不仅装扮了棠树乡,更带动了一方百姓,“荷花经济”正初显成效。


荷花基地吸引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JPG


以荷为景 美活家乡风景

7月到,赏荷花,去棠树。初夏时节来临,这个有着千亩荷花的乡镇就开始热闹了起来,人流不断。

“这段时间荷花正是开的最漂亮的时候,尽管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游玩心情,荷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一丝清凉。”特意从合肥赶过来的王女士兴奋地告诉笔者。在荷花基地到处可见陶醉在花田里三两成群的游客或拍照、或漫步闲聊。

“自2009年以来,我们共投资3000多万元,创建了三拐村华东莲花城,目前拥有占地1200亩的盆荷基地、乡村文化摄影基地和莲花产品体验中心,赏荷花、品荷花茶、吃荷花宴,拍照写生跳舞,一片荷塘,成了炙手可热的乡村游人气景点。”安徽荷风莲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东莲花城项目负责人吴玉华在第二届莲花产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化节暨第七届“龙泉杯”荷花摄影大赛开幕式上如此说道。

做足“荷花文章”的三拐村,现在已成为全县排的上号的旅游目的地,三拐村也在去年成功争创了“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贫困户在基地中务工.JPG


以荷生金 赚活群众腰包

在这样风景绝美之处,棠树乡党委政府着眼于产业扶贫现实需要,争取财政农发项目资金1200万元,帮助完善田间道路、水塘、引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产业扶贫基地,探索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群众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

三拐村的贫困户郭昌银今年70岁出头,一直在家照顾身有残疾的老伴和儿媳妇,前年经乡村两级帮助,他在荷花基地谋到了一份田间管理工作,平时锄草施肥,一年下来能有近万元的工资。“活不重,钱不少,还能照顾到家里,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也难找。”郭昌银开心地说。同样的还有今年50岁的贫困户严秀群,由于儿子残疾她无法外出务工,在农闲时她便在基地里打打临时工,按天结算,一天也能有70块钱出头的工资。

基地目前已形成以三拐村为中心,辐射烽西、西塘等周边多个村,吸纳了全乡23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就业,也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开展盆荷种植,使盆荷生产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形成固定市场。现在,对于棠树乡的群众来说,依托荷花,实现脱贫致富不再是梦,而且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产业。


以荷做媒 激活乡村经济

依傍华东莲花城这棵“大树”,棠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也跑出了“加速度”。

在精心打造珍品观赏荷花、睡莲水生景观植物种苗园区和莲产品体验馆等景点之外,摄影基地、荷花宴农家乐、民宿等配套设施相应的也逐渐成型,满足了游客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需求。

“这段时间,基地每天都有近千人游玩吃饭,农家乐和民宿也是几乎天天爆满,附近农户的土鸡蛋、蜂蜜、农家蔬菜等农产品等销量也较平时大幅增加。”三拐村党支部书记胡于胜说道。

通过树立莲文化搭台、经济发展唱戏的发展新模式,使单纯的赏花观景成为了以荷为媒、以荷生金的“生态+旅游”特色经济,使短期经济变成长期经济,村民也依靠民宿、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点等增加收入,去年三拐村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比三年前提高30%。

以荷为媒,借荷生金,美丽荷花正孕育出独具棠树特色的美丽经济。(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08-06 10:33 来源:棠树乡

03


当驱车沿省道六舒三路驶入棠树乡,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眼碧色,扑面而来的便是阵阵荷香。棠树乡党委政府把龙泉盆荷作为产业扶贫基地,积极探索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群众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带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棠树乡党委政府早规划、早着手、早行动,争取财政农发项目资金,完善田间道路、水塘、引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龙泉盆荷产业扶贫基地主动参与金融扶贫,让广大贫困户从中分红,吸纳本村10多名贫困人员常年在基地务工就业,带动就业增收。同时该基地引导贫困群众开展龙泉盆荷种植,使龙泉盆荷生产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形成固定市场,从而实现龙泉盆荷产业可持续发展,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0-07-13 09:24 来源:棠树乡政府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