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240502223856 五一劳动节,致敬最美劳动者。中安在线记者走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看看他们在忙什么?

  (摄像记者:李浩、刘职伟、朱晓桐、段玉、单志,视频编辑:刘职伟)


【详情】
时间:2024-05-02 22:40

央视网消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从今天(5月1日)起,《晚间新闻》栏目将推出系列报道“千年经典向新行”,深入工厂,走近工匠,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再现宣纸、陶瓷、丝绸、木雕等中国千年经典产业,如何通过引入新质生产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今天我们把焦点对准宣纸,看匠人们如何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赓续中华文脉,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一”假期,安徽宣城泾县的这家线装文化园里,一批具有珍贵研究价值的宋版书籍,正在这里印制。这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而实施的一项宋文化重大工程——《宋版集萃》古籍保护再造工程,首批38种将在年内出版面世。而为了给读者再现千百年前宋版书的绝世神韵,全套《宋版集萃》都采用了特制的手工宣纸。

宣纸,始于唐代,发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因经久不脆、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等特点,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经历代文人墨客之手,让无数古籍珍本、名书名画保存至今,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而宣纸的制作技艺,也在安徽泾县传承至今。

从一株树到一张纸,宣纸的华丽蜕变每招每式都需要工匠们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艺。

“水深火热”是宣纸的两大关键环节。“水深”就是捞纸,“火热”则是晒纸。用竹篾编成的纸帘在浆水中上下左右摇晃,一捞一提、一深一浅,两个捞纸工需要高度协调,才能保证每张纸的厚薄均匀、质量优良。

记者:您做这个(捞纸)多长时间了?

宣纸捞纸工 丁志龙:快四十年了。(学艺的时候)三点起来,每天干12个小时,原来全部是人工,最少要好几个人,现在机械代替了(一部分),人要少一点,省力。

宣纸师傅们练了多年的老手艺,如今在新装备的研发助力下,发挥出了更好的效果。捞纸池底部增加了螺旋桨,纸浆能被轻松打散,还不会沉在底部。而在晒纸车间,过去的泥墙也变成了钢板墙,墙面不仅不易开裂,还通过内部电加热,增加了墙面的导热性,让控温更加精准,晒出的纸也质量更高。

好的宣纸,听而声音柔和,看而纯净透光,拿起薄而轻盈,抻而不破,用时润墨不变形。传统的手工技法配合新技术,千年的“绝活儿”不仅传承至今,还更省时省力。

宣纸的保存时间可达千年,故而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而如今,它成为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008年,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大影印工程启动,历经6年完成,再现了古籍的精美神韵。文渊阁《四库全书》共3万余册,工程量巨大,对于版式、字体、装帧等方面都要求极高,这无疑对从事宣纸制作和线装生产的老手艺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三希堂线装文化园车间主任 韩波:因为从纸张调度,各个方面,你宣纸到不到位,(不到位)那边印刷都印刷不了,工人不到位,(不到位)就装订不了。

如何用宣纸更好地保存和传承古籍,新时代的工匠们在寻求更好的方法。

宣纸印刷就是一个难题。宣纸具有吸墨的特性,因此在印刷过程中,调图师和印刷机长需要多次调图校色,尽可能地还原原版书画所用宣纸的颜色、质感。此外,宣纸柔软、透气性强,无法进入印刷机。研发者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在宣纸背面托裱纸的印刷方式,不仅印刷一次成型,更大大提升了还原度。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三希堂线装文化园总经理 陈光兰:宣纸它是轻柔薄,现代的这种新的工艺基本上用不上,我们是在传统与创新的这个基础之间,做了很多的改良。

印刷后的宣纸,还需要经过三十八道工序方能成书,这些工序大部分需要手工操作,比如线装折页。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古籍装帧技艺传承人 张云芳:你看我们折一折,其实这样挺简单的是不是,但你自己真正上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宣纸质地细腻、手感柔软,印页依中缝折正,手搓的方式不仅慢,偶尔也会影响宣纸的美观。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三希堂线装文化园车间主任 韩波:这个纸捏不起来,怎样做都捏不起来,在网上找了好多种,到最后才找着这种有小颗粒感(的指套),没有手指套的时候,他们一天能折3000(页),当用了手指套后,他们一天能折5000(页)至6000(页)。

老师傅们的绝活手艺,加上年轻人的新点子,碰撞出传统与新时代交融的火花。2022年7月,精美的原大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整套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与目前尚存于世的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三阁部分真本首次同台展示。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三希堂线装文化园总经理 陈光兰:我们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大众能够触摸、能够感受到,然后他(们)去传播和分享给更多的人。

跨越千年,宣纸让经典古籍得到更好地传承,也以更精彩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只是一张纸,而是一把宣纸扇、一份宣纸请柬、一个宣纸平安符、一次宣纸研学、一场酣畅淋漓的宣纸写生,这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带着古人的智慧,结合新质生产力,这个千年瑰宝也在不断向新而行。

  始于1500多年前的宣纸能够流传至今,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在于借助新点子、新技术实现的创新与突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要在宣纸上书写的不只是曾经的墨韵悠长,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详情】
时间:2024-05-02 22:35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在我省一线职工和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动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真真切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劳动者的光荣和自豪!”安徽省科昌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梅志平说。

十几年来,梅志平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钳工成长为企业技术带头人,主持和参与研发了20多项专利技术,在为企业创造可观效益的同时,还赢得了不少荣誉表彰,收获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始终秉持一颗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匠心’,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多创优质新产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说。

淮南市国家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基建部副主任李美显,近年来积极以创新推动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书记的勉励,让大家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刚刚获评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的李美显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坚持学习、立足岗位、努力奋斗,不断为新能源运维事业和安徽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书记始终心系基层劳动者。在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到来之际,又送上鼓励和问候,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刚刚荣获2024年“最美职工”的池州市石台县京东快递营业部快递员檀世旺感慨地说。他从事的职业虽是一个平凡的行当,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寄递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劳动群众,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工会驿站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平台。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已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工会驿站数量居全国第一,服务户外劳动者884万人次。这些充满温情的“避风港”,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了避雨、饮水、如厕、休息、充电等诸多难题,让他们“累可歇脚、热可纳凉、渴可饮水、伤可用药”。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舒城县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芙蓉介绍,今年以来,县工会建立了161个工会劳动者驿站,为职工尤其是户外劳动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关心关爱广大劳动者,在互助保障、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方面多下功夫、下硬功夫,切实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是‘娘家人’的职责所在。”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表示,全省工会将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激励职工创新创造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大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安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工会组织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时间:2024-05-02 22:34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在我省一线职工和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动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真真切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劳动者的光荣和自豪!”安徽省科昌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梅志平说。

十几年来,梅志平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钳工成长为企业技术带头人,主持和参与研发了20多项专利技术,在为企业创造可观效益的同时,还赢得了不少荣誉表彰,收获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始终秉持一颗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匠心’,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多创优质新产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说。

淮南市国家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基建部副主任李美显,近年来积极以创新推动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书记的勉励,让大家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刚刚获评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的李美显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坚持学习、立足岗位、努力奋斗,不断为新能源运维事业和安徽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书记始终心系基层劳动者。在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到来之际,又送上鼓励和问候,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刚刚荣获2024年“最美职工”的池州市石台县京东快递营业部快递员檀世旺感慨地说。他从事的职业虽是一个平凡的行当,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寄递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劳动群众,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工会驿站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平台。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已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工会驿站数量居全国第一,服务户外劳动者884万人次。这些充满温情的“避风港”,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了避雨、饮水、如厕、休息、充电等诸多难题,让他们“累可歇脚、热可纳凉、渴可饮水、伤可用药”。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舒城县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芙蓉介绍,今年以来,县工会建立了161个工会劳动者驿站,为职工尤其是户外劳动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关心关爱广大劳动者,在互助保障、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方面多下功夫、下硬功夫,切实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是‘娘家人’的职责所在。”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表示,全省工会将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激励职工创新创造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大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安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工会组织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时间:2024-05-02 22:33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4月30日下午,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一季度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锤炼实的作风,激发拼的干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通报一季度重点工作情况。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爱华,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向群主持会议。

韩俊在讲话中指出,一季度工作开局平稳,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改善,市场信心稳定增强,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成为突出亮点,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进一步擦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有利条件累积增多,回升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要拿出时不我待的精神,苦干实干、比学赶超,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韩俊强调,二季度承上启下,对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各项工作要全面加力,全力拼经济,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一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力。推动优势产业延链,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推动整车企业加大排产落实力度,推动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产能充分释放。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大干快上,大力拓展省内光伏应用端场景,推动光伏企业加快产线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推动通用大模型攻关和落地应用,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链,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鼓励企业研发更多符合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的设备产品。要像抓制造业一样抓服务业,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重大工程,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全力培育文创产业,推动电商直播与新能源汽车、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让更多安徽产品出圈出彩。要加快“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做好二轮承包到期县(市、区)延包工作,强化小麦赤霉病防控,抓好夏收夏种,确保丰产丰收。二要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上加力。发挥“投资安徽行”统领作用,用好“徽商回归”等平台,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加快项目工程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投资,优化房地产政策举措,充分发掘重点群体购房潜力,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三要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上加力。深入实施“以旧换新”行动,大力促进消费供给,加快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掀起消费新热潮。四要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上加力。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推动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聚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高标准建设科技孵化器,推动更多先进科技和创新产品落地。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扎实开展“人才安徽行”等活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皖就业。五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加力。全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融合,狠抓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巩固外贸良好势头,提升外资利用水平,扎实开展“徽动全球”出海行动,进一步带动优势产品出海。坚持“小切口、大文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再啃下一批硬骨头。六要在做好重点民生工作上加力。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在实打实解决一个个群众诉求中检视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迎峰度夏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韩俊强调,要扎实做好“四个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见诸行动、一抓到底。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中央部署、做好安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党纪学习教育每项举措都成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要真正为基层减负,严格实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管理,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要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狠抓政策落实和问题解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一流业绩。

王清宪在通报中指出,今年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平稳开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加强精准调度和科学施策,狠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精准指导帮扶,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更大力度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创新消费政策和消费场景,进一步稳定外贸扩大外资,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铜陵市、滁州市凤阳县、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理工大学作交流发言,淮南市、滁州市来安县、淮河能源集团作表态发言。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在肥有关中央驻皖单位、在肥高校和省属企业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省辖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详情】
时间:2024-05-01 15:19 来源:安徽新闻网

4月30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与参加2024年奇瑞全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的相关代表共同按下按钮,启动由奇瑞发起的珍惜自然公益倡议。本报记者 杨 竹 摄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4月30日上午,以“新能源、新生态、新时代”为主题的2024年奇瑞全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在芜湖市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出席大会。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分别致辞,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天空塔投资公司董事长尼尔·布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表查尔斯先后发言。省领导费高云、张韵声、单向前出席。2000多位奇瑞全球客户代表、媒体代表与合作伙伴参加会议。

会前,韩俊、王清宪等参观序厅,听取奇瑞全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情况介绍。韩俊指出,经过27年的拼搏奋斗,奇瑞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成为在国际市场显示度很高、性价比很好、很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奇瑞要锚定“成为全球一流品牌、走在全国车企前列”的定位,始终坚持技术立企,持续加强体系化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抢占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制高点,构建系统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加强开放交流合作,加速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技术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为安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奇瑞全球经销商更加积极发挥作用,在产品流通、市场开发等方面献计出力,让奇瑞汽车在全球既叫座又叫好,帮助更多安徽汽车走向世界。

会上,韩俊、尹同跃、尼尔·布什、查尔斯与奇瑞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经销商代表等在会场共同按下按钮,启动奇瑞发起的珍惜自然公益倡议。该倡议将重点关注水资源和海洋保护议题,议题范围涵盖长江、亚马逊河、尼罗河、莱茵河、湄公河等全球母亲河,联动员工、客户、经销商、公益组织等,共同为水资源和海洋保护贡献力量。

王清宪在致辞中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深耕和品牌塑造,奇瑞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这离不开全球经销商的信赖和支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正在走向世界,更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走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大。安徽将充分发挥在区位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聚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奇瑞实施前瞻科技战略,加快布局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体系,积极走出去,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需求的好产品。安徽也将与奇瑞等龙头企业一起,把全球的经销商和合作伙伴服务好,让大家在深化合作中实现共赢,成为安徽发展的“合伙人”。

尹同跃感谢全球合作伙伴不远万里来到奇瑞的家乡——安徽芜湖。他说,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奇瑞去年出口汽车94万台,是中国出口最多的汽车企业。作为中国汽车第一出口品牌,奇瑞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价值创造者、优秀的企业公民、“世界一流绿色智能出行科技公司”,正着力打造全球公益品牌,并提出绿色公益倡议。希望与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在不同市场创造更多奇迹,朝着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进入世界前十的全球化汽车集团的伟大梦想前行。

会上,奇瑞国际公益ESG战略正式发布,将分合规、超越、生态等3个阶段,开展信息披露、气候行动、劳工管理、信息安全、水和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社会关怀、万物互联、技术革命等一系列行动。奇瑞还发布了技术之最报告和全球战略报告。



【详情】
时间:2024-05-01 15:18 来源:安徽新闻网

◇2023年,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与全省增速持平,“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发展步伐

今年4月,安徽再次聚焦皖北振兴召开推进会,明确实现皖北全面振兴的“手法”“步法”“战法”,以“四化同步”为底座思维,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和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集群为四大兵团,政策、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密集“注入”,打一场“阵地攻坚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马姝瑞 吴慧珺

安徽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高斌 拍摄

2020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实现欠发达地区皖北的全面振兴,一直是事关安徽发展大局的战略性任务之一。皖北地区,范围涵盖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地级市,以及滁州市的定远、凤阳、明光和六安市的霍邱4个县(市),拥有“中原粮仓”“两淮煤田”“中华药都”等名片,是安徽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块。

2023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自“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步伐。和自己比,皖北在发展;放在大局里,差距仍然存在。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比“十一五”时下降了0.7个百分点,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的86.2%。

没有皖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安徽的现代化。20多年来,安徽省级层面至少召开8次会议、出台4个省级“10条”政策推进皖北发展。继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共同举办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今年4月,安徽再次聚焦皖北振兴召开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皖北全面振兴的“手法”“步法”“战法”,以“四化同步”为底座思维,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和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集群为四大兵团,政策、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密集“注入”,打一场“阵地攻坚战”。

全面振兴,安徽拉紧皖北在奔跑。

接力赛

一组数据“白描”皖北的重要地位:

国土面积占安徽的38%,承载全省48%的常住人口;到2020年,以皖北为主要区域的淮河流域以全国2.8%的土地面积,生产占全国约18%的粮食,养育全国11.6%的人口。

然而,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失、产业结构“偏农缺工”、转型升级破局艰难,让皖北在高质量发展格局中仍处于相对靠后位置。

2023年,皖北人均GDP只相当于长三角2010年的水平;皖北6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安徽全省的27.4%,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占全省 24.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占 13.4%。

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动能问题。对安徽而言,这是加快皖北振兴重要的战略机遇。

早在2001年,安徽省就成立了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协调小组,20多年来先后出台了4个省级“10条”政策,以及南北结对合作等一系列措施。

202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底又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

2023年7月召开的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全面振兴作为必须抓好的两件大事,并制订时间表:到2027年皖北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

一系列政策接续发力,皖北综合实力不断“爬坡”。

2023年,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与全省增速持平,“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发展步伐;第三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等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至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分别与皖北“牵手”共建的3个、5个、2个合作园区全部挂牌,注入发展新动能。

路线图

紧盯发展“落差”,运用好的“战法”,打开高质量“空间”。

年产8万吨铝铸件新能源绿色铸造项目、年产10万吨新能源材料及锂化衍生物循环利用综合项目、年出栏1万头肉牛及年屠宰10万头肉牛等产业链项目……4月19日,在蚌埠市举办的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上,11个投资项目、9个融资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拉开新一轮皖北产业升级的大幕。

“皖北要发挥后发优势,不走亦步亦趋的漫长追赶之路,关键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化。”在上述推进会上,安徽省省长王清宪阐述了皖北全面振兴的“战法”。

推进会上,《推动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突破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皖北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发布。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对皖北新型工业化进行了详细部署: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力争皖北快速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行业有机会,皖北有条件”,这是安徽以4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皖北振兴的市场逻辑。

2023年,安徽省汽车产量达到249.1万辆,跃居全国第2位;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上升至全国第4位。皖北,有可能成为安徽汽车“首位产业”的下一个增长极。

皖北地区集聚汽车产业链企业近1000家,106家零部件企业是省内外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融入长三角汽车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2023年,淮北、宿州、亳州、阜阳4个市汽车产业链营收同比增速超17%。今年1~2月,亳州、宿州和淮南3市汽车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速超50%。

“在全省汽车产业布局下,合肥、芜湖将发挥带动作用,推动汽车领域龙头企业与皖北加强合作,强化产业链协同,为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说。

按照规划,以专用车集聚发展、零部件转型升级、后市场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到2025年,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力争超过18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15%;到2027年,争取使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3300亿元。

拥有“两淮煤矿”的皖北能源优势突出,随着全球能源体系的深度变革和“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皖北向新能源产业转型的路径更加清晰。

从资源储量看,皖北集中式光伏可开发资源规模3730万千瓦、约占全省一半,风电可开发资源规模4018万千瓦、约占全省60%;从制造能力看,凤阳县光伏玻璃产能约占全国的21%,首太新能源产业园年产再生铅、蓄电池分别占全国的50%和20%;从产业潜力看,2023年皖北新能源产业总营收占全省的21%,拥有光储企业150多家、占全省的24%。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表示,皖北将建设先进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资源循环利用等五大发展集群,打造凤阳经开区、颍上经开区、阜阳经开区、首太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

到2030年左右,上述四大产业集群预计将为皖北地区贡献近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安徽经济版图上,有望出现一个新型工业化驱动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皖北。

“发改委主谋,专班主建、市县主战”,“步法”落实“战法”。“专班”建制,是近年来安徽产业快速崛起的体制机制“秘笈”,打破过去产业发展过程中纵向层级太多、横向协同不快不畅的弊端。按照“专班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各产业专班将专门构建皖北重点产业招引工作平台,不间断为皖北各地精准推送线索、导入项目、链接资源,“清单式”推进产业发展。

4月24日,安徽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仿鹅绒”结构高保暖阻燃絮片的阻燃效果。该产品已经在企业转化投产,具有轻质保暖、高蓬松度、高回弹性、柔软舒适等优点,主要供高寒地区消防员使用。戴民摄

生态圈

产业生态是产业集聚不可或缺的“环境”。对皖北而言,产业生态的形成不能等着自然进化,必须采取“人工繁育”的支持举措,让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在这里加速耦合汇聚。

皖西北边陲,界首市的安徽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块块絮片有序罗列,一根小纱线“纤”动产业创新。

“这是公司联合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团队开发出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抗严寒零下40摄氏度,关键性能指标优于美国3M公司,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在北京冬奥运会首次亮相。”安徽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说,公司与国内10多所高校院所合作组建研发团队,拥有专利163项,今年产值有望达到3亿元。

创新资源少、创新基础薄弱是皖北的短板。安徽集聚全省资源要素,提升皖北创新能力,“吉祥三宝”是受益企业之一。此外,安徽还推动皖北各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等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合作,引导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和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向皖北布局,打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

不久前,在蚌埠市禹会区一个试验场,随着超音速尾焰和巨大轰鸣声,安徽九州云箭研发的70吨级“龙云”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了亚轨道飞行任务备份发动机校准试车,近日将交付火箭总体单位。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蚌埠市布局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九州云箭火箭发动机项目的落地,带来了3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落户。通过实施“柔性引才”政策,蚌埠市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院大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已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2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7家,与安徽大学、同济大学等省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招收,先后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3名。

释放皖北对人才的“磁力”,安徽将人才战略放在产业格局中通盘考量,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专班积极引导有领军人才、研发团队的项目在皖北布局,推动央企、知名民企等实施一批处在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项目,带来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在皖北汇聚。

资金链是“四链融合”的关键纽带。“汽车贷”“活牛贷”“保单贷”……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加大对皖北地区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说,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皖北重点产业发展的投入方式,综合采取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财政直补、基金投资、税收优惠等,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充分调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金融要素资源供给,支持皖北地区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截至3月末,皖北地区各项贷款余额26091.71亿元,同比增长13.09%。2023年,皖北地区债券融资规模1281.11亿元,同比增长21.1%。省级相关股权投资基金在皖北地区设立子基金27只,累计募资121.69亿元、投资85.86亿元、投资项目180个。

在安徽,拉紧皖北走向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势在必成。


【详情】
时间:2024-05-01 15:18 来源:新华社

02:21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以地质奇观、历史遗存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在黄山壮美景致的背后,是众多工作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

黄山迎客松,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树木之一。它伸向一侧的枝杈,仿佛张开臂膀热情欢迎四海宾客,故而得名“迎客松”。

作为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守护迎客松已有14年。白天每隔两小时一次进行日常巡护,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下更得时刻关注。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经过专业训练,他负责在黄山的悬崖绝壁上攀爬拾捡垃圾。20多年来,他累计放绳长度达1800公里。

2012年和2021年,李培生和胡晓春分别获得“中国好人”称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古巴籍“洋记者”塞尔希奥来到黄山之巅,对话两位劳动者代表,倾听他们用心用情擦亮中国风景名片的故事。


【详情】
时间:2024-05-01 15:18 来源:新华社

为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致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浓厚氛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合肥市工会庆“五一”致敬劳动者系列活动举行。

“我相信只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辉煌的成绩。”……活动中,安徽省“最美快递员”戴立和安徽新就业群体“最美”系列先进人物汪本军分享了他们的“最美”工作经历与感悟,生动诠释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的“劳动美”。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劳动中追逐梦想,在奋斗中展现风采。

劳动竞赛是职工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提升技术水平的大舞台。去年以来,我省广泛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8项省级示范性竞赛和7项省级专项竞赛,开展255个工种的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全省劳动和技能竞赛覆盖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3.5万余家,带动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340余万人次。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开展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技能竞赛、融资担保职业技能竞赛等,我省组队参加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20余场,携手沪苏浙打造长三角地区大比武、大练兵、大竞赛、大建功的时代赛场。

举办全省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技能竞赛,全省化工行业百家企业2万余人次职工参加竞赛,2023年,全省“安康杯”竞赛参赛单位数和职工数分别达到2.41万家、361.3万人,同比实现双增长……

一个个活动、一组组数据,充分反映了全省劳动和技能竞赛所取得的明显成效。

赛出质量,赛出速度,劳动竞赛激发广大职工争先创优。我省高质量评选表彰全国、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1名职工获评2023年全国“最美职工”;组织开展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评选工作,表彰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49个、省五一劳动奖章262人、工人先锋号241个、省金牌职工279人;选树命名100名“安徽工匠”及10名年度人物,推动全省各级选树工匠2200余名。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关爱劳动者。最近,外卖小哥陈胜海在工作间隙会来到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路的德茗舍工会驿站内休息。在驿站里喝热水、吃点心,片刻的放松能让他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陈胜海说:“工作累的时候有地方休息,是一件幸福的事。”

聚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我省连续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工作,累计帮助34.9万名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聚焦户外劳动者“休息难、饮水难、吃饭难、如厕难”等问题,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驿站总量跃居全国第一。做实困难职工帮扶,向1.46万户困难职工发放帮扶资金1.02亿元;筹集送温暖资金1.3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等18.65万人;筹集助学资金2427万元,资助6985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为8.14万户(次)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2.71亿元。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全省广大劳动者纷纷表示,将以劳模为榜样,自觉学先进、赶先进,继续敢拼会拼、苦干实干,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详情】
时间:2024-05-01 15:18 来源:安徽新闻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第 19 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第 19 版)

易厚掌在巡护西塔山。

本报记者 李俊杰摄

复绿后的西塔山。

唐 焱摄

清晨5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西塔山半山腰的几间瓦房已经透出点点光亮。

简单洗漱,吃过早饭,6点不到,老易就扛着锄头上了山。“3月刚种下一批小树苗,这会儿草比苗都高了,得去除除草。”他说。

老易名叫易厚掌,今年78岁,是西塔村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近40年来,老易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忙到天黑才下山,带领家人累计绿化荒山4000多亩。

易厚掌对种树有特殊的感情。儿时的记忆里,父亲喜欢种树,家里门前屋后都被父亲栽满了果树。就是靠这几棵果树,家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眼前郁郁葱葱的西塔山,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岩石裸露、风沙四起。1985年,国家允许承包集体性质的荒山。一次在镇里开会,易厚掌碰到当时县林业局的一名干部,谈话间说起西塔山一带全都是荒山,可是承包荒山种树,不仅投入大、周期长,而且回报小、风险高,“没人愿意吃这个苦”。

“我是村民组长,又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不带头谁带头?”易厚掌与当地林业部门签下50年的长期承包合同,承诺“荒山不绿誓不休,留得青山与后人”。

有言必行。协议签订的第二天,易厚掌就把家中的1头牛、几十只鸡等能卖的全卖了,买来工具和树苗,带着母亲、妻子以及3个孩子搬进西塔山。“当时村里人都往山外走,只有我们家往山里走。”易厚掌的儿子易成兵记忆犹新。

开荒种树,谈何容易。“那时,山上荆棘密布、石多土少,一铁锹下去,都挖不到多少土。”易厚掌伸出双手,只见手掌上的老茧层层叠叠,虎口处因常年握持锄头、铁锹造成的皲裂更是合了又裂、裂了再合,“用针扎也不觉得痛”。

没钱就变卖家产,没水就肩挑背扛,承包荒山的头10年,易厚掌开荒造林2000多亩,林木总价值达300多万元。

正当他满心欢喜时,意外突如其来。1996年1月,一场大火从山的背面烧了过来,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看着漫山遍野的焦木,这个从不轻易落泪的硬汉当场哭了。

有亲朋好友劝他就此放弃,像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凭着开山拓荒的那股劲儿,挣得不会少。

“可我不甘心呐!”强打精神,易厚掌再次扛着铁锹上了山。他决心再用10年,重新再来。

儿女们了解父亲,也尊重父亲的选择。易成兵陪着父亲,到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国有林场取经,学习科学造林经验,并请来专家指导,调整树种结构,淘汰退化林种,搞立体开发。吸取教训,易厚掌在林地中间和边界上修建了总长近6公里的防火通道,筑牢森林防火线。

近年来,易厚掌又探索形成了以经济林养生态林的模式,他种了700多亩茶树、油茶树,在林地间套种芝麻、中草药、花生等,并将这些作物种植产生的收益再次投入补绿、护绿中。

让易厚掌最为欣慰的是,易成兵也加入到绿化事业中来。父子俩成立林业合作社,从油茶树苗供应到指导栽植等,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带动更多村民把青山变金山。不仅如此,他们开辟出200多亩“好人林”基地,供志愿者栽树,吸引更多人加入造绿护绿的行列中来。

如今,西塔山曾经光秃秃的5个山头全部披上了绿装。一天的劳作之后,易厚掌喜欢站在高处向下望:挺拔的水杉、高耸的松树、成排的玉柏……满山的树木在风中摇曳。

“大伙儿都说,我的日子过得辛苦,可是这满山的绿色,就是我的财富。”易厚掌笑着说。

(责编:关飞、常国水)


【详情】
时间:2024-04-30 18:30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