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舒城县把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10月15日,我县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完成整治改造老旧住宅小区及周边18个,整治改造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 2000余户。

健全工作机制

为全面推动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印发了《《舒城县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组,并设立了现场工作专班,建立了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共同推动,按时完成。


图片


完善改造方案

针对群众反映的“排水难、环境差、基础设施陈旧”等核心问题,着重把握小区“硬件”升级,实施雨污水分流,将小区内部管网分类梳理并接入市政管网中;依法拆除违建乱搭,整治“毁绿种菜”以及垃圾乱堆放,同时对楼栋外墙进行全面翻新,并实施了建筑节能改造,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强弱电改造、增加停车位、消防设施建设、设置出入门禁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此外,为打造“五分钟生活圈”,配套建设了社区公园、邻里中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保障。


图片


统一技术标准

为做好我县“十四五”期间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组织相关专家参与编制,县住建局印发了《舒城县老旧小区改造通用技术导则》,进一步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具体技术标准,对小区的建设内容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定,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规范有序。


注重群众参与

将群众工作贯穿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全过程。改造前,对拟改造的小区实行全面的民意摸排调查,居民支持率在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启动实施;改造中,在每个小区聘请3-5名群众监督员参与工程例会、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改造后,推行群众评价机制,采取致群众一封信、召开居民议事会、听证会等形式,积极评定、反馈质量和效果。


严控改造质量

为确保整治质量,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前提下,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督改造进度和工程质量,全方位把好工程质量安全关,打造群众放心工程、满意工程。(王杰  李克梅)



【详情】
时间:2022-10-21 10:52 来源:舒城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

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前,县发改委批复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舒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据悉,该项目位于舒城经济开发区龙津大道以东、华山路与陈三堰路之间地块,规划用地面积500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063.02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为人民币19985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项目建成后,将设置48个教学班,招生规模达2160人。(王曙东)



【详情】
时间:2022-10-20 10:10 来源:舒城县人民政府网

为高质量推进安徽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县城管局市政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优质文明、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集中力量、抢抓时间,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损坏开展全面整改修复工作。



积极开展宣传。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利用微信、短信、抖音、报刊等宣传媒介加大“创建”工作宣传,督促施工企业、监管企业做好“创建”宣传。

积极排查问题。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损坏开展全面系统排查,本次共排查出市政道路损坏较为严重的有22条,道路破损面积11928平方米,其他市政设施破损有55处。

加强维修维护。集中力量加强损坏市政设施维修维护,更换破损窨井盖32处,更换破损雨水篦子12处,维修地面人行道地砖117处340平方米,维修沥青路面84处172平方米,拆除桃溪路非机动车道限行桩349根,安装桃溪路人行道限行桩90根,排除道路安全隐患11处。

加强亮化管理。开展路灯亮化常态化巡查,对城区近18000多盏路灯,3500多盏景观灯,128台变压器开展每日巡查。对故障灯具及时进行维修维护,共检修路灯269盏,变压器维修7起,检修故障线路16处,更换电线200多米,更换网关2台。

加强雨(污)水管理。对城区污水处理厂、雨(污)水管网、河道、塘体、泵站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近期共修复破损管网13处,修复面积约120多平方米,处理群众投诉污水外溢7起。




下一步,该所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按照《舒城县创建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维修维护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加快治理效果,打造“安全、美丽、整洁”的城市市容市貌。(朱思春)



【详情】
时间:2022-10-19 10:07 来源:舒城县人民政府网

舒城经济开发区金墩村,一轮清晖映照着村里的楼房、马路、工厂,还有田野,热闹了一天的金墩村也渐渐安静下来。

明月照归人,村书记朱凤盛风尘仆仆地赶着路,他背着包,这是一个硕大的包,鼓鼓囊囊。他走进今天走访的最后一户群众徐伟家。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他已走访了二十一户人家了。

已过而之年的徐伟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父亲在他很小时候就过世,母亲几年前因车祸几乎成为植物人,单身一人的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徐伟在正在用一只手打胰岛素,头扭向后面,那种艰难无以名状,朱凤盛赶紧上去帮忙。

朱凤盛从包里掏出笔和工作日志本,开始了访谈,他记下了徐伟的诉求:买一根胰岛素素棒,解决每天打针难问题。

走访完毕,朱凤盛又从包里取出五百元现金,以及肥肥皂、牙膏、毛巾等小礼物等小礼物递给徐伟。但徐伟哪肯接受,朱凤盛真诚地说:你们这么困难,作为我们村干部,无论于公于私,都要竭尽所能帮助你。

朱凤盛匆匆离去。

他紧赶慢赶来到了村文化活动广场,清风徐来,凉爽宜人。“金墩之声”刚刚开始,村民们围聚一起,他们讨论着村里的发展大事和村民有感的民生小事,各抒己见。

说起“金墩之声”,朱凤盛真有点自豪。

那时他刚担任村里的书记,这是一个村居并行的村,农村人口3300多人,社区人口14000多人,农村环境,社区治理,工业企业,情况异常复杂,工作千头万绪。为了尽快掌握情况,他开始了一户一户的走访。

朱凤盛背着一个挎包,意气风发地上路了,每天走访乡亲,一家一家地跑。他的包里装了“十八般武艺”:除了装着相关工作书籍和必备的工作资料,还有不少“干粮”,如方便面、茶杯、热水瓶、手电筒等;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见面礼”送给村民的肥皂、牙膏、毛巾等小礼物,有时到了菜市场,还称点水果、猪肉等。

饿了啃干粮、泡方便面,渴了喝包里带的热水,一个月的时间,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走访了全村的家家户户。第一圈走下来,朱凤盛的工作日志上记得密密麻麻,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知根知底”;群众的诉求,他也胸中有数。厂区里、庭院里、马路边,村民总能时不时见到这位背着背包的书记。人们也就亲切地称他为“背包书记”。

“背包书记”的名声不胫而走,他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有人计算了一下,按平均每天三万步,他一年要走千万步。这每一步,不仅是“背包书记”的情怀,更是党对群众的深情。

但朱凤盛觉得要征求群众的意见,促进村里的发展,除了背包走访外,更要有协商的平台。

他想到了学校经常召开的座谈会,大家不定期聚集一起,一起畅谈,一起交流,不同意见还可辩论,形成头脑风暴,那不是很好吗?于是,他把这想法与村“两委”成员一商议,大家觉得很好,一来可以倾听民议,二能尽快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三能汇聚民智,四是能拉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五是可以建立一个“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运行管理机制。就这样,他们办起了“金墩之声”。

“金墩之声”受到了村民的极大欢迎,各村民组轮流举办,村“两委”成员每次都安排人到场。

今天的会场格外热闹,村民的发言和讨论让池塘的鱼儿都蹦跳起来。朱凤盛从包里拿出一包方面,用包里的开水冲了冲,边吃边听村民的议论。

“我们小区外墙瓷砖脱落,请问什么时候能得以解决?”

“小区绿化无人修剪,这是谁的责任?”

“污水管道不通,这难道要让我们生活在污水横流的世界吗?”

“飞线充电严重,电瓶车充电棚严重不足。”

……

一个个问题直指村里,直指村“两委”干部,朱凤盛坐不住了。他唰唰地记着,生怕遗漏了哪一个问题。他汗涔涔了,没想到,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他的失职;他更感到高兴的是,村民的直言不讳,说明他们对村“两委”和共产党的信任。

朱凤盛立即把村“两委”其他成员召集过来,就在现场连夜召开了村“两委”会,明确时间、明确期限,要求立即解决相关问题,并向村民立下军令状,保证如期解决问题。

村民们欢腾了,为朱书记和村“两委”的知错就改鼓掌欢呼。

朱凤盛更喜欢在“乡村之声”上开展党的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政策解读、法律知识宣讲,并开展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思想素质讲座。

去年的一次“金墩之声”活动上,当朱凤盛提出为徐伟的胰岛素棒捐款时,众多民营企业家当时就纷纷你三千、我五千把钱捐上来了,当即就收到捐款五万多元。

“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朱凤盛感慨着。

作为村居并行的村,朱凤盛认真听取“金墩之声”群众的意见。为了加强村的有效治理,他发挥网格作用,全村按村民组和就近居住的原则,分为42个网格小组,做到“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人负其责”,形成“党员干部联网格、党员联户”力量下沉格局。形成了精准化定位、精细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新格局,服务全村所有村民和社区居民。

金墩村工业比重很大,朱凤盛一直关注着企业的发展。在背包走访时,他把解决企业的困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跨宇钢构是境内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在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时,这位背包书记了解到企业想征地扩大规模时,朱凤盛当即表示要给予积极协调。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扩征三十多亩土地,现在,该企业解决当地一百多人就业,年人均增收两万多元。

“温暖、温情、温馨,来到金墩,心里就踏实了。”这是刚刚落户金墩村的一家企业负责人的由衷感叹。

村部,一幅“金墩村地图”挂在墙上的显眼处。广墩、李庄、花园,中心印务、华银茶油……村庄和企业的信息一一标注上面,村情一目了然。“作为背包书记,这些地方我都用脚丈量过,用情走访过,这是我们村的最详尽地图,已用到民兵、网格员管理等工作中。”朱凤盛自豪地说。

令朱凤盛更自豪的是,金墩村通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金墩村固定资产达十亿元,人均收入三万多元,现有存款三千多万,每年固定资产收入达到一百多万。

他的努力终有回报,背着包又继续前行了。(陈胜 熊健 胡道康)


【详情】
时间:2022-10-18 10:47 来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10月17日下午3时左右,城关镇政府志愿服务者王超在梅河路老年大学停车场附近开展志愿服务时,看到地上有一个红色方便袋,他以为是别人随意扔的垃圾,就走过去,准备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可是当走近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放着好几沓现金,他就打开方便袋一数,共计6万元。

他当时立即拔打了110报警,并在原地等待警察和失主的到来。当警察和失主相继到来后,他将现金交到警察手中,就默默地走了,又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了。


图片


图片


当记者电话采访他时,王超只是淡淡地说:“别人丢了东西肯定很着急,我第一时间就报警想把东西还回去。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且我作为一名党员和社区志愿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



【详情】
时间:2022-10-18 10:14 来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综合

文化广化广场上,人们唱着、跳着,欢声笑语洋溢在全村的每一个角落;紧挨着墙壁,人们写着、画着,呈现了色彩绚丽的水墨画、渔民画、油漆画;流水潺潺,鸟鸣清翠,人们发诗之感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乡村与文艺这两样原本并不紧密的元素,被完美地融合于房前屋后、草木山石之间,这就是位于革命老区的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

转水湾是一个红色的村庄,这里走出了革命烈士吴展,这里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根据地,这里的人们为了修建龙河口水库,曾作出过大量的牺牲。

改革开放以来,转水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湛蓝的天空下,一栋栋修葺一新的民居很是醒目;青山绿水间,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香椿酱综合园区,向南来北往的游客展现魅力。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村里呈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村里的事没人问了,集体的事业荒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抬头了,人们挥霍着,沉湎于不良习气。“世风日下,今不如昔。”老人们感慨着。

“让村民乐起来、跳起来,精神充实起来,更要让村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以文化推动全村的大发展、大变化。”从省委编办下派的村第一书记陈杰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

“转水湾文联工作站”的标牌格外醒目,这是成立于2021年的全县首家村级文联工作站。“我们的工作站就是要搭建平台,建立组织,把文艺工作者组织起来,繁荣乡村文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工作站的推动下,该村着力把文化种下去,建立了基层文艺工作队(组),如音乐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文学组、摄影组等,一个个文化组织,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全村文化之盛火。

“百名作家用文字记录舒城,百名歌唱家用歌喉寄情舒城,百名美术家用画笔描绘舒城,百名书法家用翰墨书写舒城,百名摄影家用镜头定格舒城。这是全县今年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作为村里,我们文联工作站正按照村里的实际和特色推进。”陈杰向我们介绍。

偌大的文联工作站创作室里,人们正在挥毫泼墨。“这些农民书法家,兴致很高,他们每天前来写写画画,把自豪的心情洋溢在笔端。”陈杰自豪地向我们说。

农家庭院,三三两两的人们正与老农促膝交流,他们对农业生产、产业发展有着浓晒厚的兴趣。“我们是村里的学生,听说村里来了大作家,所以我们就跟着后面学,我们要把村里的最美风景、最好发展写出来,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村里的“作家”刘媛媛向我们道出她的想法。

田间地头,有几个人匍匐在一伪装棚里,举着相机,对着天上的鸟儿,目光一刻不曾离开。

偌大的文化广场,人们载歌载舞。“手抬高一点,扇子打开一点,头要摆到位,眼睛随着指尖望出去。”文化志愿者正在教学员彩调唱腔、台步和彩调剧表演等基础知识,现场彩扇挥舞,歌声飞扬。

群众性“五个一百”主题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文学、摄影、美术、书法、歌舞等文艺工作者纷纷行动起来,不仅提升了自己,更愉悦了群众。

村里诗人刘小庆最近很是高兴,因为他家刚刚被评为“文艺中心户”。“评文艺中心户,主要是为了稳定文艺人才队伍,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也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陈杰说,村里已评了二十多户文艺中心户,让他们组织和牵头开展文艺工作,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点燃乡村文化发展的“火种”。

在文化活动中,村里的文化能人纷纷亮相。为了保证活动的长期深入开展,村里建立了文艺人才库。“人才库既是联系‘建’和‘用’的纽带,也是保障文化建设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文化来源于百姓,基层文化发展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与参与。”陈杰说,人才库是村里文艺发展的火种,只要有火种,文艺之火就能越烧越旺。

文联工作站、文艺工作组(队)、文艺中心户、文艺人才库,文化组织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增强了文化工作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到群众中去”“文化进万家”“送欢乐到乡亲”等群众性主题文艺活动让群众享受一顿顿文化大餐。

“文化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发展了,群众精气神提升了,更有劲头抓发展;经济发展了,腰包鼓了,人们更需要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经济促文化,抓好文化促经济,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吴展等红色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厚植香椿文化,增强群众热爱乡土的文化自觉,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陈杰总结道。(陈胜 熊健 张静茹 


【详情】
时间:2022-10-15 10:48 来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结合实际在城区施划部分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拓宽城区停车空间,方便市民停放车辆,县城管局在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同时,加快公共停车位的规划设置,重点在城区车流量大、人口密集路段设置。



图片


此次新增停车位385个、施划非机动车位1500余个,主要涉及鼓楼北街、梅山北路、云露街、行政服务大厅、农贸市场等,大大缓解了高峰时段停车压力。同时,积极开展擅自侵占城市公用设施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对沿街商户擅自设置或占用停车泊位的,坚决予以清理、取缔,收缴占用停车泊位杂物268次,确保停车位的有效使用。联合交通、交管部门继续做好城区停车综合治理行动,违停车辆现场拍照和停息采集550多次,形成严查严管态势。配合交管部门拖移车辆1000多台,对影响交通通行的车辆一律拖移,增加违停者违章成本。坚持教育和惩处相结合,开展“文明停车、遵章停车”教育活动,让文明停车成为广大车辆驾驶员的共识。


图片


下一步,城管部门将继续深入挖掘停车位资源,逐步分批加大停车泊位的施划数量,同时联合交管、交通等部门强化对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整治力度,规范城区车辆停放秩序,方便广大市民出行。(石嵘生 郭昌生)



【详情】
时间:2022-10-11 09:37 来源:舒城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事业,舒城县武术协会在国庆节期间集中举办了为期2天的“庆国庆太极拳公益培训班”。

图片


此次培训,由舒城县武术协会主办,舒城县徽武太极拳馆承办。全县三十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在舒城县徽武太极拳馆参加了公益性免费学习培训。通过现场学习和实操训练,参学拳友们对太极拳基础知识和入门套路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并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培训过程中,舒城县徽武太极拳馆还组织了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等个人和集体项目精彩展演。(葛明福


【详情】
时间:2022-10-09 10:03 来源:舒城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入秋以来,项目部及时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序,抢抓工期进度,五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形成大干快上的施工高潮,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计划稳步推进,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目前1#厂房、2#厂房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和门窗安装施工;综合楼9层结构施工;展览馆3层结构施工;永久性围墙主体工程施工中。

图片

施工现场图


图片

规划效果图


据悉,桃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位于舒城县桃溪镇,是舒城县“十四五”规划推进农业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战略的重点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9738.79平方米,主要包含农业科创中心、农业科技馆、烘干车间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库,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周边约10万亩农业订单,为实现群众稳定就业,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详情】
时间:2022-10-08 10:33 来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十一国庆假期,舒城县交通执法大队全员在岗、全力保障,确保我县交通安全畅通。

图片


9月30日下午至10月1日,舒城高速出口达到国庆出行高峰,车流辆猛增,大队主要负责人昼夜一线带队,疏导车辆、疫情查验,大队其他班子成员轮班带队,分别带领机关股室人员下沉一线、靠前指挥。

图片


十一期间,大队持续安排队员参与城区文明创建,不论十一初期的高温天气还是随后的连日秋雨,十一假期参与文明创建的队员们没有休息一天。
十一假期治超不放松。治超保障中队坚持每日开展巡查,夜间精准出击,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

图片


在高铁舒城东站和汽车客运站,交通执法人员十一假期坚守岗位,引导旅客有序乘车、出租车辆规范运营,打击非法营运的违法运输行为。

图片


10月7日下午,交通执法大队召集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对国庆假期后的疫情防控、道路安全等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布置,要求再接再厉守住疫情、全力以赴保通保畅、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据统计,2022年十一国庆期间,县交通执法大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5台次,检查回访10家货运企业;负责的创城整治二组国庆期间共劝离违停机动车辆250多辆,劝导教育电动车骑行人120多人次。高速疫情防控卡点共查验来舒车辆达52185台次;治超保障中队共检查货运车辆110余台次,查处违法运输车辆6台。(李军)




【详情】
时间:2022-10-08 10:32 来源:舒城县交通运输局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