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部分教师到我县桃溪镇红光村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组一行首先来到位于红光村的安徽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参观了这里的高科技农业大棚里面的蔬菜种植业。
随后,研学组一行还参观了农民新居、村农耕文化长廊和村农民文化乐园。在红光村村史馆,大家了解了红光村发展的历史。
通过参观学习,研学组一行对红光村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示由衷的高兴。红光村的巨大变化,正是我国广大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它一改过去人们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认知,取而代之的是“净序优”。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全面摆脱贫困,正在通过乡村有效治理,向乡村振兴迈步。广大农村大有可为,而这也给所有学习林学与园林学的学生们提供了无边广阔的舞台。(周敏)
6月17日至6月20日,在舒城万达广场开业期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布置警力,保障万达广场周边交通秩序安全。
据了解,本次交通安保共出动警力600多人次,在万达广场周边道路设置多个执勤点,设置了临时禁停、绕行等标志。
一中队、二中队、四中队、五中队、车管所、秩序中队、机动中队以“定人、定岗、定路段”的方式,布置警力严格落实工作职责。
6月15日上午,舒城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舒城支行共同开展了以“防范非法集资 打击金融犯罪”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集资诈骗等经常发生在身边的犯罪,不断强化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6月16日上午,六安市2021年危桥改造工程G105大河沿桥工程推进会在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召开。六安市公路管理处、县公路服务中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和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G105大河沿大桥改建工程合同工期400日历天,建安费1895万元。与会各方首先就项目进度、质量管控、时间节点、报监报检及工程变更程序等问题充分沟通并交换意见。


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烟草属于国家特许经营,必须要有经营许可证。刘某、卢某不懂法,迫于经济压力、金钱诱惑等不自觉地贩卖假烟,谋取利益,进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普法教育“永远在路上”,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时常保持对法律的敏感与敬畏,凡事三思法律而后行!
当前,大量银行卡、电话卡(以下简称“两卡”)被犯罪分子购买后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给公安机关侦查打击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今年以来,我局持续保持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坚持源头治理、多管齐下、严厉打击的原则,全面掀起打击、治理、惩戒开贩“两卡”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斩断非法开办贩卖“两卡”产业链,坚决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土壤,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4月25日,县反电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有人组织舒城师范学校多名学生在我县城区各通信营业网点集中办理手机卡,且手机卡已漫游至外地,部分手机卡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活动。
县反电诈中心迅速开展侦查,很快确定了一个组织办理、出售手机卡的犯罪团伙。4月26日,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并于当晚在在舒城县极客电竞酒店内抓获6名涉嫌买卖手机卡的违法犯罪人员。经查:夏某达(男,21岁,舒城县汤池人)组织章某(19岁,舒城县汤池人,舒城师范学校在校学生)、童某(18岁,舒城县汤池人,舒城师范学校在校学生)邀约多名舒城师范学校学生前往电信、移动、联通营业厅办理多张手机卡,并以每张一百元的价格收购,后以每张三百元的价格出售给诈骗团伙,从中赚取差价。经核查,该批次手机卡被他人用于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案件,已涉及江苏、山东等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十余起。
6月4日,经舒城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我局对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嫌疑人夏某达执行逮捕。该案是今年以来我县首例因收购、贩卖手机卡而被刑事立案并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公安机关郑重提示:
服务春管
全面推进早稻(再生稻)大田二化螟防治、一季稻品种推选展示栽培、侧身施和化肥减量技术试验示范、外来生物普查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植保项目等重点工作,为秋粮丰收贡献“藏粮于技”。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坚持承诺服务,入户下田服务不当使用除草剂造成的药害问题4起;推送《舒城植保》微信公众号技术服务信息26条、发送手机短信1500多条次;印发玉米草地贪夜蛾技术彩色挂图500份,设立7个监测点,做到查见一处、服务一处、指导一处;牢记“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开展蔬菜农残检测,呵护人民健康。
认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员遴选,确保可提高、能发展、广示范;积极加强对138户科技示范户的联系、指导、服务,确保每月至少一次走访服务、至少解决一个难题,赢得群众对包村联户工作的满意和认可。(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