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老年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多渠道、全方位开设特色教学课程,满足老年人追求新知识、结识新朋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努力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刚刚结束的舒城县老年大学春季班结业表演上,模特班学员们正在进行结课展示,只见他们身着华美的旗袍,莲步款款,将中国女性的端庄、典雅、温婉之美充分展现。舒城县老年大学 教师陈默中说:“大家都非常热爱这个旗袍走秀这一块,塑造自己的形体,虽然老了,无惧年龄,优雅到老。”
除了模特班的展演,戏曲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展演排练,伴随着现场乐队悠扬的伴奏,学员们用她们婉转的唱腔,舒展的身姿,细腻的表演,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从今年3月开始,舒城县老年大学招收春季班学员,共开设模特走秀、戏曲、舞蹈、声乐等45个专业课,116个班级,吸引了2000多名学员参与学习。舒城县老年大学副校长马邦元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本着因需施教,因求设课,准备增加围棋、桥牌、电吹管等十几门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中老年朋友的求知、求进、求乐、求为的需要。”(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章玉霞 潘成敏)
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胜利村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太空莲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效。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眼下正值莲子收获的季节,走进春秋乡胜利村的百亩太空莲种植基地,一朵朵莲花亭亭玉立,微风拂过,碧绿的莲蓬随风摇曳,清香四溢,村民们穿梭在绿浪和花海之中采摘莲子,一幅美丽的乡村丰收画卷尽收眼底。
经过工人的辛勤劳动,新鲜的水果莲和麻莲采摘、分拣完毕,将销往北京、山东以及河南等地,预计今年产值可达60万元。春秋乡胜利村党支部副书记郭磊说:“太空莲按照成熟度进行采摘,4至6成熟为水果莲,销往山东、河南等地;7至8成熟为麻莲,销往江西白莲大市场;9至10成熟为铁莲,加工成铁链子,作为中药材销售到亳州等地,太空莲亩均产值达3000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为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胜利村“两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太空莲种植。春秋乡胜利村村民汪龙余说:“我们这个田以前是荒田现在被村里征(流转)去着,在这里干干活、除除草一年在一两万块钱,岁数大了在外面做不了也在村里就业。”
经过两年的发展,截止2023年底,胜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7.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68.7万元,直接带动全村5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7000多元。春秋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礼芳说:“我们因地制宜,利用土地整治、耕地恢复等措施整治近300亩的抛荒田和撂荒地,用以种植太空莲。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产业强村’思路不动摇,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支部带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郑昌伟 胡迎亚 朱梅雪)
今年以来,舒城县通过落实政策、发放消费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措施,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大宗消费,推动全县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位于城关镇的富达电器公司主要销售绿色智能家电产品,得益于政府推出的家电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活动,来店选购家电的客户比之前增加了很多,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舒城富达电器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吕安元说:“(消费补贴)对消费者、对我们商家都是一个很大的助力,消费者买家电得到了实惠,我们商家提升的销量,本次家电补贴项目,我公司销售额达到300多万。”
今年舒城县计划发放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200万元,消费者购买绿色家电后,通过小程序即可提交资料申报补贴。除了家电家居消费补贴,该县还发放汽车消费补贴80万元、电动车以旧换新补贴20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催生市场活力。舒城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张明明说:“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中厨卫‘焕新’,让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谋划发放超市消费券,举办汽车博览会等展会,持续激发消费潜能,推动全县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何冬明 潘成敏)
2024年10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城郊结合部,金黄色的稻田与公路、民居等交相辉映,绘就一幅大地丰收的美丽画卷。(作者:王可海)
9月17日,一场大雨过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稻田金黄,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与丰收的景象相得益彰,令人陶醉。(作者:丁文新)
9月9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网监大队联合千人桥派出所走进辖区鲍桥小学课堂,开展“网络安全从我做起”宣传活动。9月9日至15日是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民警通过宣传资料、展板、面对面讲解等方式,结合贴近同学们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互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山七镇梅方村境内“望母山”,因“杨三望母”的传说而得名,是该镇“孝”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该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孝字先行培育文明乡风,人民至上优化基层治理,探索乡村善治新路。以“孝”字先行培育文明乡风,入选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乡镇级典型案例(安徽省唯一)。
党建引领,筑牢“孝”亲文化“主阵地”
选优配强17个村(街道)党支部和71名“两委”干部,吸收50多名优秀退役军人,带头学习孝德文化,践行孝道之美。依托梅方村“孝”文化集聚地,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在望母山脚下建设网红打卡点“望庄营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扬光大“孝文化”。
在全镇17个村分别建有文化广场,设立孝道文化宣传牌,将部分主干路边的围墙打造“孝亲”文化墙,安装68盏印有“孝”的中国结路灯。同时利用农民大舞台和文联工作站,组织开展文艺、联谊(书法、广场舞)等宣传活动。以镇村党员干部为主,乡村医生、退休教师、老党员和各类文艺爱好者等组建起18支镇村孝美山七志愿服务队伍,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加深村民对“孝”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上下联动,共谱“孝”亲文化“主旋律”
让家风“树起来”。成立小兰花艺术团等20余支民间文艺团队,立足本地孝文化,开展系列感恩母亲专题文化活动,评选最美家庭20户,逐村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挂牌,大力倡导孝敬父母、美善和谐,共促家庭幸福,共树时代新风。
让村风“清起来”。组织“孝文化”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30余场,民主评选“孝星”17名,让参选人上台讲故事,通过“讲自己、荐他人、投票选”,做到身边人说身边事,群众模范群众荐。
让民风“和起来”。立足本地厚重孝善底蕴,将孝德文化、红色遗址、独特乡俗等,编纂汇聚优秀民俗风情的《山七镇志》,传承孝善美德,弘扬文明乡风。
创新举措,唱响“孝”亲文化“主题歌”
制定“新约定”。运用“四议两公开”,完善17个《村规民约》,将孝老敬亲、团结邻里等纳入其中。通过微信群、短视频、议事会等积极宣传文明乡风建设规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依照约定加强操办红白喜事日常监督和自办宴席的申报管理。
设立“新风堂”。龙山村、燕春村等10村将食堂、活动室等改造成多功能宴会厅,按照标准配备桌椅,舞台、厨房等宴请所需设备,免费供村民办酒席等,既方便又实惠,宴席简办成风化俗。
治理“新成效”。设立“文明孝善积分超市”,建立4大类10小项评价体系,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让良俗善行“有分值”、村规民约“有价值”、文明乡风“可增值”。以户为单位,累计发放积分卡片1.5万张,激励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把孝亲文化与善治乡村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孝亲小镇”。(胡圣卫)
今年以来,舒城县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大力实施专家下沉和医技共享,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家住张母桥镇张母桥村村民童宏月老人这几天感觉头有点不舒服,想去县医院做个CT检查,在了解到张母桥卫生院可以直接预约的情况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镇卫生院,没想到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开单申请预约检查,让他喜出望外。张母桥镇张母桥村村民童宏月说:“我们看病现在就方便多了。在张母桥镇中心医院(张母桥卫生院)给我们预约一下,我们到县医院就直接做CT,不要排队,不要挂号,还省去挂号费,大大的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去掉我们一切看病难题。”
今年上半年,医共体分院张母桥卫生院与医共体总院县人民医院实现了医技共享,开通了特殊检查的绿色通道。张母桥卫生院利用云桌面系统连接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免挂号费预约申请CT、磁共振、电子胃肠镜等特殊检查,检查结果直接在网上公布,分院的医生可及时诊断病情,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就医。
舒城县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总院下联13家乡镇分院。今年以来,县人民医院依据国家《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逐步落实医共体建设的各项任务。定期安排内科专家为分院慢性病患者开展回访、诊疗、用药指导等医疗服务。同时根据分院实际需求,安排外科专家到分院开展带教手术和带教查房。在疑难杂症、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医共体分院进行帮扶指导,通过专家下沉、双向转诊、医技共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县医疗资源纵向整合。舒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任永宏说:“我们逐步推进各项医疗资源的共享,专家资源下沉,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力量和服务能力,使广大群众在基层就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服务。”(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胡帅 潘成敏)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坚持把革命文物及革命旧址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对一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并合理开发利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焕发新光彩。
位于高峰乡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纪念馆,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也是省级文保单位。纪念馆建成后,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研学、参观。安徽医科大学“朝夕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李诺说:“了解了高敬亭烈士的事迹之后,我们深受鼓舞,没想到在这样偏远的山区,他们还能进行如此激烈的战斗,经过此次参观,我们对大别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会将大别山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将大别山精神传承下去。”
为进一步保护革命旧址,发挥红色资源作用,高峰乡对旧址周边环境进行了统一整治,建设了停车场、休闲步道等配套设施,并将闲置的敬亭小学改造为红色研学基地,鼓励动员群众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民宿。高峰乡副乡长宁帅说:“2021年以来,全乡累计投入6000余万资金用于红色旅游建设,全乡旅游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品味进一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以来,全乡累计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开展红色讲解近300场次。”
近年来,舒城县结合“四文普”工作要求,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实现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1处,列入“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项目6处,列入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7处,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 处。每年清明、“七一”、“国庆”、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点,各场馆都会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纷纷组织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到基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今年1—6月份,该县红色革命纪念场馆接待游客超14 万人次。(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高洁 潘成敏)
日前,万佛湖景区夜游公交专线正式开通,夜游万佛湖的城区游客不用再为返程担忧了。
今年暑假期间,万佛湖景区增设了泼水节、篝火晚会等夜游项目。为方便游客夜间返程,万佛湖景区联合舒城公交共同开通夜游专线,游客在夜游万佛湖后,可以在景区主门禁出口处,免费搭乘夜游专线返回县城区。
据了解,该线路途经城区远大中央公园、县盐业公司、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政府四个站点,最后一班晚上9:30分发车。景区夜游公交班车的开通,不仅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也进一步提升了大众的旅游消费体验,为全县夜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高洁 潘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