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至,寒意渐浓。一大早,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青墩村“两委”一行人来到该村刚刚交付的安置小区——青墩小区。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也陆续赶了过来,他们热情高涨,有的拉起横幅,有的搭建工作台,有的摆放宣传资料……

“我们抢抓青墩小区安置房分配后陆续装修及入住的有利时机,向群众宣传安置房不动产权证登记办理相关政策等。”青墩村党支部书记桂霞一边介绍,一边向过往小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

青墩小区拥有房源1100多套,共安置群众400多户。青墩村按照征迁精细化管理、公平公正安置原则,将安置房分配到户,并做好相关后续保障工作,为业主打造和谐美好的青墩家园,以基层善治解锁“大美青墩”的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建好“一支队伍”

沿舒城县城鼓楼北路一路向北,穿过省道S341,映入眼帘的是碧桂园援建青墩村乡村振兴项目——舒城县城关镇青墩村社会服务中心。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宽阔的柏油路如飘带伸展在如画的村中。

“青墩村地处县城近郊,具有‘半城半乡’‘亦工亦农’的特点,过去这里交通不便,进一趟城要绕道半个小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落后,村民纷纷外出寻找机会,空心化日益严重。”全国政协机关驻青墩村第一书记高波介绍说,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舒城县80个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14人。

近年来,青墩村紧紧依靠全国政协机关驻村帮扶等各方资源优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重用好“思想引导”一支笔,激活“群团组织”一盘棋,点亮“流动党员”一盏灯,织密“四联四帮”一张网。目前,该村共有党员69名,村党支部团结一心,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产业兴村,描绘“一幅蓝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青墩村在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项目建设引领,着力激活“沉睡”资源,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青墩村垂钓基地项目,已建设休闲垂钓塘2座,标准化比赛池4座,捉鱼池、钓虾池各1座,塘池之间建有瓜果长廊。建设大型停车场,周边有露天烧烤区、棋牌室、小卖部、茶饮区和特色柴火灶厨房等相关附属设施,为各位钓友及家人提供就餐和休闲服务。交通便利,景色优美,闲暇时约三两知己结伴“青墩垂钓”,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如今,走进青墩村,田园恬静、院落整洁,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水泥路阡陌纵横,以村部为中心,东侧水稻种植区现代化大棚星罗棋布其间,西侧为休闲垂钓、旅游接待区,“东西兼顾、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渐清晰。“下一步,我们将以垂钓基地为龙头,发展完善休闲渔业和观光农业,并以此带动周边旅游、休闲、餐饮等全方位消费链,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波与村“两委”一起描绘“大美青墩”的蓝图。

文化惠民,点亮“一盏心灯”

近期,第十一期“青墩讲堂”在城关镇青墩村青年之家开讲,邀请舒城县青创协会青年人才发展委员会主任陈高港主讲《强国志·青年说——青联大讲堂》。通过介绍优秀青联委员吴一凡、钱海波等在各自岗位上的辛勤付出和点滴收获,让青墩青年感受“榜样的力量”。

走进青墩村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柜,书柜上农业、法律、文化、儿童读物等各类图书和报纸杂志分门别类、摆放有序,孩子们双休日和节假日常来静静阅读、品味书香。这里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文化娱乐活动室等多功能室,设施齐全,免费向全体村民开放、提供服务。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青墩村先后创办“大美青墩”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创办“青墩讲堂”“青墩夜话”等宣传宣讲和村民协商议事平台,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目前,已宣传发布各类文稿、短视频500多篇。30多名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参与撰写“青墩笔记”(发布100多期),20多篇文稿先后在省级以上主要媒体上刊发。该村充分利用“大美青墩”“青墩讲堂”“青墩夜话”等平台,让群众精神生活更丰富,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胡圣卫 黄雪彦)


【详情】
时间:2024-11-26 15:28 来源:学习强国

     在安徽省的璀璨明珠中,六安舒城县以其独特的“三色”发展战略,正逐步成为长三

角一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日,舒城县深入实施“三色舒城”战略,以金色杭埠、绿色万佛山、红色县城及

新千万工程为核心,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金色杭埠,作为舒城县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和蓬勃的活力,吸引着

无数投资者的目光。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杭埠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聚焦主导产

业细分领域,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同时,杭埠还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一人代办”项目全流程服务机制,为

企业提供“妈妈式”真情服务。


     未来,杭埠还将与合肥共建国际港务区,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力争建设

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型小城市。



     绿色万佛山,则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舒城县旅游发展的

重头戏。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舒城县以万佛山、万佛湖风景区为牵引,因

地制宜发展高质量休闲度假产业、高品位文化创意产业、高水平体育赛事产业和高品质康

养产业。通过“一核两极双带四区”的总休布局,推动西南山区乡镇跨区域整体联动发展,

努力将大万佛山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红色县城,作为舒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以红红火火的生活状态,引领着全县

人民迈向现代化美好舒城。舒城县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健全城乡融合

发展体制,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舒城县还积极推进“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探索开展“幸福邻里”

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舒城县还深入实施“新千万工程”,即千方百计抓工业、成就千亿产业,万众一心创

5A、护好一山一湖。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舒城县将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旅游

品牌影响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色舒城”战略的实施,不仅为舒城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全

县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


     舒城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

区一颗璀璨的明珠。(熊健 高先安)



【详情】
时间:2024-11-14 15:13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立足县域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优势,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围绕万佛湖、万佛山景区,着力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望庄营地位于舒城县山七镇望母山下,目前已建成小木屋、特色风情廊桥、小型游乐场等游乐设施。为呼应万佛湖、万佛山旅游,望庄营地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兴建采摘园、养殖园,望母山孝文化大观园,将望庄营地打造成风情文创基地、科普基地和孝文化基地,生动展现望母山历史文化风情,推动当地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舒城县望庄营地负责人储成木说:“我们的房间总体上还是比较紧俏,在平时节假日,特别是周末我们是满房状态,平时也在50%上下。今年我们已经增加了一批包括孩子玩的,大人玩的配套设施,明年还要继续把我们现有的客房进一步优化。”



位于万佛湖镇的归禾里民宿同样是近年来打造的精品民宿之一,归禾里民宿利用村里闲置小学打造而成,依托万佛湖旅游经济,以其独特的校园元素与田园风光的完美融合,成为了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万佛湖归禾里民宿负责人周家福:“我们归禾里从原先定位的时候主要就是给我们万佛湖5A级风景区做配套,因为我们万佛湖5A级风景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大的流量,我们目前十一假期的预订基本上是满了,包括我们周末,平时也是一房难求。”



一大批精品民宿的打造,也为舒城县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今年1至7月,累计接待游客610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实现旅游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39.1%。(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高洁 胡帅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10:10 来源:人民号

近年来,舒城县不断加大5G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助力全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舒城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坎蒂尼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销售各种气动卡盘、电动卡盘、液压卡盘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独立生产卡盘的制造企业。今年,公司入选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

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近年来,安徽坎蒂尼以中国电信5G信号覆盖为基础,部署本地数据管理平台,集生产管理和监控、数据集成、共享为一体,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安徽坎蒂尼精工科技有限公司IT总监蔡明胤说:“首先从目标上,目前我们可见的是接入设备20台,后续我们将接入100甚至更多台,同时我们也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我们后续将继续扩大数字化转型趋势,从而实现真正的5G数字工厂,乃至后面的黑灯工厂。”

据了解,目前舒城县已有384家企业实现羚羊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推动实施了26个5G+工业互联网和5G+智慧应用项目,申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2个。舒城县工信和商务局副局长赵林说:“通过5G+工业互联网,最主要是节能,第二是降耗,第三是提升,第四是减人,实现工业企业的增效管理。下一步,我们主要是通过5G+工业互联网和5G+智慧应用这两种模式,来推动我县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高洁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42 来源:人民日报

为推动基层治理和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近年来,舒城县棠树乡以建设“道德银行”为抓手,以积分制为载体,将村民日常行为与道德挂钩,使“道德可积分、文明可加分、善举可得分”,让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在棠树乡三拐村的“道德银行”里,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小到抽纸、肥皂,大到烧水壶、电风扇等,都贴有根据商品价格制定的“积分”标签,村民可以依据自己的道德信用积分选取物品。村民汪德义就正在和村干部一起核算自己“道德存折”中的积分,通过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他这一季度已经累计有140多分,对照着价格标签汪德义也兑换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品。舒城县棠树乡三拐村村民汪德义说:“我们都是在村里协助村里工作,帮助村里老年人得积分,有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还有好多的,然后就积分,已经兑换了两次了,道德银行搞得很好。”



三拐村目前共有380户村民加入到了“道德银行”,村“两委”干部与村民组长依照制定好的道德积分评定标准,对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参加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庭院等进行评议打分,并将积分加入“道德银行”的存折中进行管理与兑换。通过“道德银行”的建设,三拐村将各类乡村治理工作任务转为村民的积分“奖励”事项,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断增强。棠树乡三拐村党支部副书记胡于胜说:“道德银行试点效果很好,现在全村人口在家的全部参与,我们的和美乡村建设,有的人出地、有的人出钱、有的人出物,邻里关系也好了,邻里关系矛盾都没有了,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诉求都没了,合理的诉求我们现在实行‘道德银行’评议,讲过就能解决。”



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治理”,“道德银行”积分制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通过存道德、攒积分、取实惠的方式,让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了乡村治理各个环节中,解决了乡村治理工作“没依据、没抓手、没人听”的问题。现在,棠树乡已在全乡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制模式,截至目前,已吸引4500多户群众开户,累计积分超过45000分。(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徐茹 章玉霞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40 来源:人民号

今年以来,舒城县城关镇围绕“红色县城”建设,塑强“红色”引擎,凝聚共治合力,以党建红引领社区治理,促进民生小事、琐事和难事就近解决、高效快办。



前不久,家住城关镇南溪社区远大中央公园的汪秀芝老人,家里阳台窗户因螺丝脱落关不严实,由于她和老伴年岁已大,子女又不在身边,面对这个小小的问题,两位老人却束手无策。南溪社区党总支负责人了解情况后,马上与物业公司联系,安排人员上门维修。南溪社区居民汪秀芝说:“我家窗户关不上,我就打电话给社区,社区马上就(派人)来了,速度很快,热情的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南溪社区以“保姆式”服务,解决居民日常纷扰,提升居民的归属感。除了“民生实事”线下接单外,线上“民声呼应”也是应办尽办和高效快办。截至7月底,全镇收到群众诉求件725件,办结701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办理其它难题。对独居、残疾和孤寡老人等群众诉求,走“绿色通道”,实行精准对接、快办快结。城关镇南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罗洁说:“我们社区抢抓‘红色县城’建设机遇,依托‘红色物业’阵地,致力抓好小区环境改善,致力构建平安社区,致力推动社区有效治理。通过建立健全党建活动基地,精心实施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议事协商流程和个性化便民订制服务,促进‘红色物业’服务理念深植人心,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和有效治理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城关镇通过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示范,依托新建小区,抓好服务载体建设,精心编织幸福邻里“红心结”,倾力打造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少儿抚育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幸福邻里”中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整合各类资源,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张智 郭登安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39 来源:人民号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全面提高公共阅读文化资源的覆盖率、辐射力和服务效能,全力构建县、乡、村(社区)三级阅读服务体系,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在梅河路悦书房,76岁的朱献琢老人正认真的翻阅报纸。自从悦书房对外开放,朱献琢就成了这儿的常客。在此之前他都是骑自行车到县图书总馆看书,现如今,步行几步在家门口就能读书看报,既方便又舒心。读者朱献琢说:“我基本上每天都到这里来,看一些我觉得有兴趣的,适合年纪大的人看的各种书籍。”



像梅河路悦书房这样便捷的城市社区阅读场所,舒城县在城区已建立11个,每年接待读者超过24万人次,外借图书6万册次。

为了让山乡群众也能享受到便捷的阅读服务,舒城县聚焦多元共享,打造乡村阅读新空间,先后建设乡镇图书分馆21个,农家书屋400多个,为乡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 “线上+线下”阅读资源。柏林乡响井村农家书屋读者汪正梅说:“在这里书很多,像我手上拿的这个《不会飞的小麻雀》、还有《三字经》、《十万个为什么》,我家小孩都比较喜欢看的,要到城关的书店还比较远,在这里特别方便,离家也近。”




在城乡阅读场所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舒城县图书总馆积极发挥主阵地作用,实行统一管理平台、统一服务制度、统一业务培训,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不断完善的阅读服务网络。舒城县图书馆馆长王琰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阵地不仅是建起来,还要用起来、活起来,成为社会教育、文化体闲,开放共享的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徐茹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37 来源:人民号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积极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让“小改造”托起“大幸福”。家住桃溪镇孔圩村的蔡得俊老人,今年70多岁,是一名五保老人。得益于适老化改造项目,他家电气线路得到改造,还更换了电源插座、开关和节能灯,床头也安装了感应灯。“适老化改造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感谢对老年人的关心。”蔡得俊高兴地说道。




适老化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更加独立地生活。近年来,舒城县根据每户需求制定最佳改造方案,做到一户一策。并通过政府补贴,有序开展适老化改造项目,全力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居家养老环境。2024年舒城县计划改造1100户,涉及全县22个乡镇和开发区,改造内容包括地面处理、卧室改造、卫生间改造、居住环境改造、老年人用品配置等,截止到七月底,已全部完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何冬明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31 来源:人民号

今年以来,舒城县认真组织实施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等项目,科学做好水稻田间管理,助力秋粮丰收。




眼下正值水稻田管的关键期,这两天,在千人桥镇旺禾村,县里的农业专家正在免费为种粮大户胡明的1100多亩稻田安装多款病虫害绿色防控装备,希望通过大户率先示范引领,普及科学田管,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产增收。千人桥镇旺禾村种粮大户胡明说:“以前我们每亩地用药大概要200多元,现在使用绿色防控,我们要减少40元,而且我们的产量能增加五六十斤。”




今年,舒城县一季稻面积在60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为进一步提升种粮农民收益,县农业农村部门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作为重要抓手,先后在12个村建立1.5万亩试验示范基地,同时加大绿色防控、新机械的应用投入力度,让广大农民在粮食单产品质“双提升”中,实现增收。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建军说:“我们加大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投入力度,组织物资人员下乡,植保无人机保有量310多台,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率达到56%以上。”




此外,舒城县还创建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点33个,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20万亩,发展645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二化螟等病虫害科学防控120万亩次,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汪亚飞 何冬明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31 来源:人民号

今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开门见绿、水清河畅”的生态宜居环境。

张母桥镇童小圩塘位于张母桥村童圩组,与之连通的支渠周边居民105户,前期由于倾倒垃圾、污水直排等原因,逐渐形成黑臭水体。2023年,舒城县将其纳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通过垃圾清理、水体清淤、截污纳管、水系连通等方式进行治理,并在周边栽植绿植,建立生态屏障,安装曝气系统进一步修复了水生态,将原先“水体黑臭、垃圾遍地、蚊虫滋生”的坑塘,打造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丽休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河塘。

今年以来,舒城县大力实施黑臭水体治理这项民生实事,对黑臭水体周边住户进行控源截污,将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宣传引导周边居民畜禽圈养,消除养殖污染,清理水体陈年生活垃圾,挖掘水体底部陈年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水体溶解氧。

为巩固提升治理效果,恢复水生态,舒城县还通过栽培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修建生态护坡,建立生态屏障。因地制宜联通周边水系,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体自然净化过程,让“死水”变“活水”。

今年,全县共有7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其中5条黑臭水体的治理,下剩2条将在8月底前完成治理。六安市舒城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韩翔说:“下一步,我们舒城县生态环境分局将继续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督促好未完工的两条黑臭水体,按期保质保量完工。另外,我们将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以及检测水质参数,确保已经整治的黑臭水体不再反黑反臭。”(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胡帅 潘成敏)


【详情】
时间:2024-10-15 09:30 来源:学习强国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