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树乡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文化活力描绘农村美好生活新画卷。


01

文艺活动“演”起来。刚进入4月,黄梅戏文艺演出在棠树乡“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敲响了锣鼓。演出还未开始,在舞台下等候观看演出的村民们就早早搬来了小板凳“抢占”好位置,期待着演出。村民们绽放的笑脸、和气的语调,无不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在乡里指导下,我们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制定活动计划,通过群众‘点单’的方式开展系列文艺活动。”文化站站长马海燕说。乡以传统节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 “童心向党” 绘画展、“送春联”、端午包粽子比赛、莲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演讲比赛、唱红歌等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群众分类开展活动,在暑期开展留守儿童书法比赛、对乐器爱好者组织二胡表演、棋类爱好者在文化站对弈、组织妇女排练广场舞并参加县比赛......截至目前,全乡开展送戏下乡5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余场,连续4年举办元旦文艺汇演、荷花节,连续3年举办书画比赛展,常态开展广场舞、送春联年画下乡、健身、阅读等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给群众带来了欢乐,也发展了乡村文化事业,营造出了文明、喜庆、和谐的乡村氛围。


02


体育健身“强”起来。1月8日,在棠树乡西塘集镇篮球场,全县首个乡镇篮球协会成立,协会刚刚成立会员就已达20多名。多年来,棠树乡在公园、广场等地,乡党委政府“见缝插针”安装体育器材,建设篮球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共建公共篮球场18处、村社健身站点16处,各类健身场地占地面积约7000㎡,共配套安装篮球架34副、健身器材200件、电子显示屏17个,广场舞音响设施16套,太阳能灯16盏,广场专用灯20盏,全乡16个村实现了体育设施全覆盖。同时,乡投资50万元,新建占地1200㎡的集镇文化广场,广场设篮球区、乒乓球区、健身区、儿童区、广场舞区,有效满足了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需求。“灯光亮了,我们跳广场舞也更带劲了。”“以前到了晚上孩子就在家看电视,现在条件好了,我家小孩一吃过晚饭就在篮球场学打篮球。”群众纷纷表示。乡里还为群众健身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积极构建全民健身网络,培育体育二级指导员16人,覆盖村所有健身站点。组建棠树乡广场舞、篮球等各具特色的单项体育代表队19支,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全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托云雾“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吸纳老年、儿童群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让老年人和儿童也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增强身体素质,实现老有所乐、小有所获。


03

农家书屋学起来。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棠树乡三拐村的农家书屋人头攒动。“以前来这,经常没有人,书也是杂乱放着,想找一些养殖技术方面的也找不见。现在好了,不但书按标签整理好了,而且经常还有乡农综中心专业人员来进行技术指导。”刚走出书屋的张圣怀兴高采烈地说。三拐村农家书屋2012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前期管理不规范、书籍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一直存在,甚至有的村干部认为,只要保住图书不丢失,就算是管好了农家书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意识到文化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之后,三拐村两委干部将书屋内原有图书重新整理、归类,并积极联系乡文化站为书屋配送价值1000余元的图书,用于知识及信息的更新,让三拐村农村书屋重新“火”起来。棠树乡还采取一系列措施用好农家书屋,借助农家书屋的平台全力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强大作用,一是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学以致用。二是举办农业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现场讲学或者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种养殖技术。三是通过致富带头人现场传授经验、解疑释惑,增强农村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农业技术书籍的交流讨论,开拓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农家书屋活跃和丰富了村文化生活,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科学致富的“加油站”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


“近年来,棠树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乡村文艺色彩、文化温度和文化自信。”棠树乡党委副书记束红梅说道。(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2-04-20 08:32 来源:棠树乡政府

棠树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全景棠树”的思路,“三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路线,助力乡村振兴。


画里棠树.JPG


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相结合。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努力建成万亩的优质粮油示范基地、千亩桃园、千亩荷园、千亩油茶园、千亩梅园、千亩丝瓜络种植基地,延伸仓储、加工、物流、电商、观光体验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旅游,全乡实现“春看桃花夏赏荷,秋采油茶冬览梅”四季花海

发展乡村旅游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乡村治理,环境先行。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打造全景棠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治重点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完成8个美丽乡村建设和2个环境整治重点示范村创建任务。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定点收集,定时清运。累计完成改厕3600户,建成10个乡村级污水处理场。实施乡村主干道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赤土堰水系景观改造工程,打造点面开花的景观带和观光区。实施路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路、巡林、巡河工作,确保垃圾、渣土不落地,污水不入河库。现在,放眼棠树,处处干净整洁、绿化靓化,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可以说,在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上,已经点题破题、成效明显。

发展乡村旅游与乡风文明相结合棠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烽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市级示范点,乡以此为平台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全乡各村评比“五星级”文明户,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遵纪守法、勤劳善良、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等优良传统,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2-04-19 09:26 来源:棠树乡政府

QQ图片20220413085307


近日,为缓解采茶工短缺使茶叶滞留难题,棠树乡人大联合妇联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和人大代表助力茶农采茶。(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2-04-15 09:36 来源:棠树乡政府
走进棠树乡,随处可见道路边一幅幅色彩艳丽、格调清新的“文化墙”,展现了辛勤劳作、乡风文明等优秀传统文化,朗朗上口的政策顺口溜宣传了一条条关于乡村振兴的知识,美丽的乡貌写实图片向人们展示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成果,成为鼓舞广大老百姓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01


“我们村将村民公约写上了墙,通俗易懂又顺口,我们经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读上几句。”村民张定田表示,从这些文化墙上,能想到乡村生活是怎样一点点变好的,能看到乡村面貌还在不断向好,更学到了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文化墙的存在,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熏陶着村民,成为了教育村民的“天然课堂”,引领大家崇德向善、传播文明。

02


棠树乡在“全域旅游”建设中,根据村庄发展现状、村庄布局、历史文化等因素,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利用现有墙体,印刷一幅幅内容不一、生气盎然、风格独特的道德文化宣传墙画,一幅幅“文化墙”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了乡风文明,使得乡、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棠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锦上添花。(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2-04-12 08:35 来源:棠树乡政府

近日天气回暖,棠树乡洪院村——油菜花开遍地金。


微信图片_20220401090512


油菜花热情绽放,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吸引着游客前来,徜徉在无边的花海里。


微信图片_20220401090501


今年,该乡依托万亩油菜连片规模,大力发展“赏花经济”,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把油菜花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致富花”,实现了春来赏花,夏收菜籽,秋榨香油的“万亩油菜花海”的高效农旅融合。当地油菜一般种植1亩平均收入800元左右,综合效益不高。该乡通过打造示范片,促进标准化生产,提供关键性技术保障,达到提高秋冬种生产的经济效益,每亩增效达300元。


微信图片_20220401090531


棠树乡不仅油菜花遍地开,在新安村还有美丽的樱花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棠树乡不断提升交通、接待服务和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以“留住游客”为关键,为游客提供全过程精细服务,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 林青华  李循)

【详情】
时间:2022-04-01 09:11 来源: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3月24日,棠树乡开展2022年第一季度“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会活动。


00


本次评选共设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推荐对象为长期在乡工作、学习、生活的群众,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条件限制,范围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志愿者、村干部等。活动要求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推荐,并号召大家认真组织学习、上网投票并进行广泛宣传,以此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现场还组织大家评选了“棠树好人”等投票活动。(王韬)


【详情】
时间:2022-03-25 15:11 来源:棠树乡政府

近年来,棠树乡以党史学习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专题学习为契机,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产业、旅游、环境、治理”四篇文章,激活农村新动能,实现村美民富产业旺。


00



特色示范亮点初具形态

工业园区内,塔架高悬;工地上,人头攒动;工厂内,机声隆隆;田地里,劳作的农民红润的面颊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所到之处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奋进向上的发展态势,无不让人感受到一股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

按照“北工业、南农旅”的产业布局,依托完善的交通设施,乡在主干道边加快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和种养加工基地建设,现代家居建材产业园入驻企业30多家,年产值近5亿元,入库税收近4000万元。结合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北部莲花和稻虾共养基地,中部水果、丝瓜络、大棚蔬菜基地,东部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南部油茶、茶叶基地的产业布局,打造出“窑墩村丝瓜络产业园”、“三拐村龙泉盆荷产业园”、“八里村丰源农林油茶产业园”、“桂花村经济林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


农旅融合发展打开新格局

桂花村的梅园多次刷屏朋友圈,棠树村的桃花吸引县内外游客打卡,邱岗村、洪院村的“棠树人家”满足了食客们的味蕾……在这个春天,众多游客选择到棠树乡享受绿水青山、体验农家美食。

近年来,乡以“全景棠树 全域旅游”为目标,用好安徽省文明村镇、皖西林果之乡等金字招牌和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连片打造万亩油菜示范片、十里油菜花景观长廊和千亩桃园、梅园、油茶园、荷园等景观。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创立“棠树人家”旅游农家乐品牌,目前已开业两家,打造出“一村一景、一村一店”乡村旅游新业态。


生态秀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走入棠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乡村风貌:改造升级后的道路纵横交错,干净整洁的房屋串联成片,菜地果园伴着青山绿水,村民在其中欢声笑语,俨然一幅诗意的画卷,这幅美丽乡村的画卷,体现着棠树对于环境整治工作的思路。

以前,凡来过棠树的人都知道,由于是三合一乡镇,集镇建设起步迟,基础设施欠账多,脏乱差现象严重。长期下去,谈何发展?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改变乡村环境卫生的政策开始落地生根,抓“三清”、重“三拆”、促“三建”、强“三保”, 结合乡村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实行环境卫生月评比,“最干净户”和“最不干净户”公开上墙。

“村里的保洁公益岗每天都会清扫路面,保持路面的清洁,村里也设置了专门收集垃圾的地方,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谁家的庭院最美、环境最好、卫生最整洁都让村民自己评。”棠树乡集镇办主任刘德全说,“大家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发现了先进、看到了不足,从而增强了大家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

目前,全乡中心村污水处理90%以上、农户卫生厕所使用率达80%。建立月例会、月调度、月观摩、月考评制度,结合乡村治理引导群众自主参与,乡村和集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面貌日新月异。 


“四治融合”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径

作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乡以“四议七步法”议事活动为群众议事协商新平台,以全科网格员队伍为载体,积极推进“法律六进”,实施“一村一警”,在全县率先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村村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点。投入20多万元,与阿里巴巴平台合作,开展“数字棠树”建设。投资200万元,在云雾村建成全县首家“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为周边一老一小群体提供助餐、日间照料、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一万多人次。投入700万元完成西塘公益性公墓建设形成科学、文明的殡葬祭祀方式。乡村治理体系从自治、法治、德治、智治4个方面全面铺开。

“现在在村里,我们群众之间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份子钱’降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让三拐村的孙大哥深有感触。

“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家家户户,红事白事简办就没有面子的思想顾虑,引导大家把钱省下来用在教育儿女、发展产业这些‘刀刃上’,以后村上的发展自然就不用愁了。”三拐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胡于胜说。

文明乡风、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在大治理格局下,棠树乡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改头换面”的新农村展现在棠树人面前。(廖明明)


【详情】
时间:2022-03-22 10:39 来源:棠树乡政府、舒城县人民政府网


近日,棠树乡妇联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组织妇联主席、执委对辖区16个村开展三月份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310145824


通过现场查看及评比,对卫生整治不到位的,按照细则扣除相应分值,并对各村进行排名,给予奖惩措施。(高雅)


【详情】
时间:2022-03-10 16:04 来源:棠树乡政府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棠树乡迅速行动,积极开展“五清一改”,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新作为和实干担当助推乡村振兴。

抓合力促落实。由分管领导统筹协调,调配和安排日常工作,明确各村书记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做到真抓真管、心中有数;全体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分包到村,指导并参与分包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与村同奖同罚。

抓重点促成效。以好村亮点突出、差村有序推进、全乡整体改善为导向,重点完善道路、照明、绿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相关垃圾收集设备及环卫清扫队伍,对路边沟进行整理和修复,并及时对反馈问题进行对标整改。  

抓宣传促氛围。加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积极发动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拆除房外房、墙外墙等私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习惯,营造良好氛围。

抓观摩促提升。突出党建引领,加强督促指导,形成以观摩评比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把道路建设、户厕改造、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观摩范围,由乡分管领导组织各村书记不定期对各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性、阶段性观摩评比,做到“一月一评比、一通报一排名”,对行动不积极、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村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做到人员、措施、责任落实三到位,确保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戴诗柱)


【详情】
时间:2022-03-02 15:20 来源:棠树乡政府、舒城县人民政府网

为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工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精神,进一步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荒问题,棠树乡在县帮招动员会召开后,立即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干部当好企业信息的宣传员,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招工,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加强责任领导。乡成立帮招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职责,确保压实工作责任;并制定企业帮招工工作实施方案,严明考核奖惩机制,为帮招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逐一建立台账。利用走访调研企业契机,详细了解县域内企业用工需求,并将招工条件、工资标准等信息登记在册,建立用工需求台账。通过走访,了解到县域内31家重点企业,需操作员、文员等6099人。 

    强化宣传引导。积极组织乡辖区内求职人员参加“就业不必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主题招聘会,通过“一封信”、村村响小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发布用工信息、企业情况、相关政策,增强企业吸引力。

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进展实行日通报制度,乡纪委、人社所不定期对帮招工作开展不力的村进行督查。截至目前,该乡已完成帮招任务24人。(高雅)


【详情】
时间:2022-02-16 09:49 来源:棠树乡政府、舒城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