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广大育龄妇女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庐镇乡近日在全乡广泛开展计生随访四上门服务。

计生随访四上门服务即:新婚期上门随访服务、孕期上门随访服务、产后随访服务和术后上门随访服务。计生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为计生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同时结合随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家庭保健、优生优育方面知识。通过以上四上门随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效拉近了计生服务人员与育龄妇女之间的距离,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张智)

【详情】
时间:2014-07-05 09:23

庐镇乡地质构造复杂,极易诱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庐镇乡认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该乡认真编制并上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措施保障;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灾情速报、防治责任制度,并加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至受威胁的村民手中,让其知道灾害发生时的预警信息、撤离路线、避灾地点;以地质灾害点、学校、高陡边坡等为重点,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不同情况、区别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组织治理。(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4-06-20 15:06

庐镇乡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乡,为规范全乡防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应急防治能力,近日,该乡对《自然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修订后,进一步明确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内容和职责、各个防治应急工作组的职责以及运行机制,使防治、救助有章可循。同时,更新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其联系信息,以便及时有效地做好灾害防治应急工作。(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4-05-29 09:21

随着汛期到来,庐镇乡未雨绸缪,多措并举积极做好防汛部署工作。

该乡组织了由分管领导带队,水保站工作人员参加的汛前检查小组,深入各水利工程现场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限期处理。目前,有4个地质灾害重点村、4座小水库和3段重点河段预案修订完毕。预案对组织指挥、抢险救灾、信息发布、群众转移范围、路线、安置地点均作了明确安排。全乡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4支,抢险人员450人。

该乡还认真落实防汛工作各项责任制,对全体成员单位作了明确分工。金源水电站、东风水库、磨冲水库、柴野冲水库、姚咀色树、林河戴屋等村地质灾害点均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落实到位。乡防汛指挥部、党政办、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明确了报汛制度并建立起值班巡查、重大险情报告制度。(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4-05-06 09:2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关于农村住房保险相关要求,连日来,庐镇乡高度重视,细化工作方案,认真部署,动员乡村干部及时走村入户做好摸底登记工作,抓紧时间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根据汇总全乡共有5789户农户将因此受益。

此次摸底工作,通过发放一封信、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村组广泛宣传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讲清农村住房保险是民生工程,由政府承担每个农户16元的保费,农户自身不需要缴纳保险费,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每户最高可获16万元的赔偿。农村住房保险实施将给广大农户带来真正实惠,能有效帮助贫困山区农村住房抵御自然灾害、火灾事故等风险。(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4-04-29 09:27

日前,副县长杜世忠率县扶贫办负责人在庐镇乡主要负责同志陪同下来到庐镇乡沈河村调研农村饮用水工程。

沈河村全村18个村民组,1072人,地处金源电站水库下游,沿河两岸及中心庄13个村民组群众饮用水困难。通过乡村积极争取,该村成功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供水能力超过200吨,彻底解决了该村600多群众长期以来饮用水难题。杜世忠对该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落差在山冲河沟打拦河坝,建高位蓄水池,供水成本小,村民能长期受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杜世忠希望庐镇乡加强饮水工程管护,积极探索解决山区群众饮用水新路子,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并将沈河村利用山泉向农户供水的模式在全乡推广。(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3-11-18 10:43

为确保秋冬森林安全,庐镇乡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该乡实行森林防火首长责任制,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通过广播、短信、标语、群众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防火中队学习扑火专业知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立即启动相应预案;严格执行全天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村、林场森林防火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做好预防、监控和管控,遇到火情及时处置。

【详情】
时间:2013-11-06 08:17

10月29日,庐镇乡沈河村的胡孝菊从地里干活回来,拧开厨房里的水龙头,一边淘米,一边激动地对村支书刘会华说:“做梦也没想到!俺这辈子能喝上自来水,我儿子说把房子装了,再装个太阳能,就更方便了”。

“这完全是山泉水,水源地就在我村1公里外的双尖村民组,那里有天然的泉眼,我们在山冲河沟打拦河坝,建高位蓄水池,利用自然落差向村庄供水,供水成本小,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庐镇乡沈河村支书刘会华爬上蓄水池顶部,移开水泥制顶盖,弯腰从池中掬起一捧清甜是山泉水。“如今,我们这里建了蓄水库、拦河坝、沉淀池各一座,沿线铺设了6950米管道,通过政府实施的饮水工程,装上自来水的农户只要支付200元引水工程管材,就可以在家里直接饮用这水,再不用肩挑手提了,仅这个水池可以中心村庄13个村民组600人的生活用水”。

沈河村山大面积广,群众居住分散,高低起伏大,农民存在饮水困难。这个村成功向上争取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获得专项资金20万元。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乡里专门聘请了水利专家进行规划、设计,乡水保站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工程技术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村成立项目管理理事会,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项目实施及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管理。目前,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超过200吨,可充分满足接水农户用水需求,今年七、八月份特大干旱这里群众照样不缺水吃。(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3-11-01 10:01

今年45岁的冯先平家住在庐镇乡小街村冯兴组,头脑灵活的他曾养过蜜蜂,扎过扫帚和经营木材加工等。2010年,冯先平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除了耕种好自家的地外,冯先平为村里及周边农户提供机耕服务,没想到,这台只花5000多元买来的拖拉机,一年便为他挣回了购机成本,这让他惊喜不已。随后,他用经营这台拖拉机赚的钱,先后购置四台联合收割机和一台自走式旋耕机,不断扩大农机服务范围,从事水稻、小麦的收割作业和田间耕作生产,他也因此成为庐镇乡有名的农机大户。

冯先平服务优质,收费价格合理,耕作科学高效,备受那些没有时间种田,分身乏术的外出农民工和留守老人们青睐,被村民称为“田保姆”,每到当地耕田、播种、收割的农忙时节,远近村子的农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纷纷与他签订有偿收获耕作协议。

农机作业服务给冯先平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方便了农民工,使他们可以放心在外地打工,也为农户节省了不少成本。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势拉动下,庐镇乡农机大户发展迅猛,像冯先平这样农机资产达到30万元、农机作业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机大户已经发展到了5户,这些农机大户已成为农机作业的骨干力量。(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3-10-09 15:21

在庐镇乡,百年古树名木就像百岁老人一样,备受人们的关心和呵护,林业部门不但为其建立了户口档案,还为其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庐镇乡拥有的古树名木,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誉为“活的文物”、“绿色古董”。据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至今生存完好的百年以上古树有28棵,其树种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古银杏,国家二级保护的香樟、枫、枫杨等。分别为银杏8株,平均冠幅5.6米,年龄210年;枫杨2株,平均年龄135年,冠幅3.5米;枫香8株,平均冠幅4米,平均年龄160年;三角枫1株,年龄300年;圆柏2株,年龄190年;青岗栎3株,平均年龄290年;合欢1株,年龄150年,冠幅3.8米;麻栎2株,年龄160年,冠幅4.5米。特别是江山、黄柏、和平等村,巨大的古树随处可见,细的一人难抱,粗的需二三人合围。这些历经百年雷劈火烧、水冲浪打、虫噬菌蚀的古树,或盘踞塘前屋后,遮天蔽日,或耸立堤旁路边,绵延成带。为确保古树名木不遭受损害,该乡在普查登记、建立档案、挂牌保护的基础上,还对其进行定期实地勘察,进行培土、护坡、修建栅栏,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做到每棵古树都有专人管护。(彭志国)

【详情】
时间:2013-09-04 10:21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