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镇乡小街村是舒城县的大山区,海拨近千米,这里的青壮劳力常年累月在外务工,留守的村民老的老,小的小,无法耕种责任田,大量农田抛荒。从小从这里长大的冯先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心想改变这种状况,拯救山区荒废的土地,走出一条山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新路子。
于是,冯先平拿出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准备购进农业机械,但购买全程农业机械需要大量资金,缺口还很大,就在这时,乡亲们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风险,山区地型复杂,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机械化难度大,大山区是不可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
面对困难,冯先平丝毫没有动摇他实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决心。他托亲拜友,多方求援,终于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2004年,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他先后购进了耕作机,插秧机,收割机等13台全程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投入使用后,冯先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无法想象的困难,解决了无数难题。他先后组织成立了神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神农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平蜂业专业合作社。近年来,他又组织成立一家工厂化育秧基地。
冯先平凭着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实现了他承包种植的500亩有机水稻全程农业机械化,又为当地农民提供全程机械化1500多亩。山区农业全程机械化不但拯救了大量抛荒的土地,而且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为当地群众解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谈到梦想,冯先平说:“将带领乡亲们一起拼搏,走出一条山区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让山区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丁传胜)
为切实加强夏季敬老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5月28日上午,庐镇乡由乡长带队,会同乡民政、安检、综治、农电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敬老院安全大检查。
这次检查重点围绕夏季用电、防火、食品安全等与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同时针对性地从居住安全、用火安全、用电安全、出行安全等夏季安全常识向院内管理人员和老人们进行了宣传,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检查组一行对敬老院的管理制度、值班记录进行了细致查看,对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排查,通过此次检查,庐镇乡敬老院总体上管理较为规范,人员职责明确,环境整洁,厨房卫生状况良好,食物采购记录和单据保存完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电源线路老化、消防器材不足。乡将立即组织人员对敬老院的线路进行全面维护,将室内老化、损坏的开关、插座、灯管全部更换加固,并投入近6万元安装烟雾报警器等消防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求敬老院对老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小纠纷、小矛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敬老院的老人们居住的安心、生活的舒心。(彭志国)
【详情】 庐镇乡建立村级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制定下发《村级组织干部个人及家庭重大事项报告表》和《村集体重大事项及活动报告表》,对报告主体、时限、方式等方面提出规定和要求。加强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廉洁履职风险防范能力。
该乡明确,现任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及村“两委”集体为需要报告的对象。每月定期报告,遇有情况及时报告,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检查。在自查申报基础上,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汇报。经村监会审核后,申报表上交乡纪委和乡党委。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列为村班子民主生活会自我检查和工作述职的内容,对无故不报或虚报、假报的进行批评教育,构成违纪又不如实报告的从重追究。(彭志国)
【详情】 日前,庐镇乡第二敬老院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8月底前竣工。
庐镇乡2009年已建设一所敬老院,院内供养五保老人80名。为进一步提高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该乡在原洪庙老乡政府将闲置房屋进行改建,建立庐镇乡第二敬老院。该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床位40张,生活环境清静幽雅,功能设施配套齐全,为五保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彭志国)
【详情】为了给广大育龄妇女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庐镇乡近日在全乡广泛开展计生随访“四上门”服务。
计生随访“四上门”服务即:新婚期上门随访服务、孕期上门随访服务、产后随访服务和术后上门随访服务。计生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为计生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同时结合随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家庭保健、优生优育方面知识。通过以上“四上门”随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效拉近了计生服务人员与育龄妇女之间的距离,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张智)
庐镇乡地质构造复杂,极易诱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庐镇乡认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该乡认真编制并上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措施保障;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灾情速报、防治责任制度,并加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至受威胁的村民手中,让其知道灾害发生时的预警信息、撤离路线、避灾地点;以地质灾害点、学校、高陡边坡等为重点,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不同情况、区别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组织治理。(彭志国)
庐镇乡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乡,为规范全乡防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应急防治能力,近日,该乡对《自然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修订后,进一步明确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内容和职责、各个防治应急工作组的职责以及运行机制,使防治、救助有章可循。同时,更新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其联系信息,以便及时有效地做好灾害防治应急工作。(彭志国)
【详情】随着汛期到来,庐镇乡未雨绸缪,多措并举积极做好防汛部署工作。
该乡组织了由分管领导带队,水保站工作人员参加的汛前检查小组,深入各水利工程现场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限期处理。目前,有4个地质灾害重点村、4座小水库和3段重点河段预案修订完毕。预案对组织指挥、抢险救灾、信息发布、群众转移范围、路线、安置地点均作了明确安排。全乡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4支,抢险人员450人。
该乡还认真落实防汛工作各项责任制,对全体成员单位作了明确分工。金源水电站、东风水库、磨冲水库、柴野冲水库、姚咀色树、林河戴屋等村地质灾害点均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落实到位。乡防汛指挥部、党政办、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明确了报汛制度并建立起值班巡查、重大险情报告制度。(彭志国)
【详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关于农村住房保险相关要求,连日来,庐镇乡高度重视,细化工作方案,认真部署,动员乡村干部及时走村入户做好摸底登记工作,抓紧时间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根据汇总全乡共有5789户农户将因此受益。
此次摸底工作,通过发放一封信、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村组广泛宣传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讲清农村住房保险是民生工程,由政府承担每个农户16元的保费,农户自身不需要缴纳保险费,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每户最高可获16万元的赔偿。农村住房保险实施将给广大农户带来真正实惠,能有效帮助贫困山区农村住房抵御自然灾害、火灾事故等风险。(彭志国)
【详情】 日前,副县长杜世忠率县扶贫办负责人在庐镇乡主要负责同志陪同下来到庐镇乡沈河村调研农村饮用水工程。
沈河村全村18个村民组,1072人,地处金源电站水库下游,沿河两岸及中心庄13个村民组群众饮用水困难。通过乡村积极争取,该村成功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供水能力超过200吨,彻底解决了该村600多群众长期以来饮用水难题。杜世忠对该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落差在山冲河沟打拦河坝,建高位蓄水池,供水成本小,村民能长期受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杜世忠希望庐镇乡加强饮水工程管护,积极探索解决山区群众饮用水新路子,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并将沈河村利用山泉向农户供水的模式在全乡推广。(彭志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