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郑明达)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惠特拉姆总理访华50周年,你这次访问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中澳同为亚太地区国家、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双方应该在世界大势的深刻变化中把握中澳关系正确发展方向。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风险和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机遇和合作。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各国不是各自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也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国经济都面临不小挑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中国发展仍然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中国将以自身稳定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宝贵的确定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澳要在和平共处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潜能,拓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维护全球和区域自由贸易体系,为两国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两国政府要支持立法机构、政党、智库、青年、地方开展交流,为人员往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筑牢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不搞集团政治,不搞阵营对抗。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对那些把亚太地区搞乱的企图,我们一是要警惕,二是要反对。中方愿同澳方开展更多三方、多方合作,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增强发展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在开放包容中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阿尔巴尼斯表示,很荣幸在惠特拉姆先生访华5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近年来,中国在脱贫和发展方面取得惊人成就。中国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使澳大利亚和世界获益良多,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保持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人民同样有发展的权利,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始终持积极和乐观态度。澳中两国政治体制不同,有分歧很正常,但不应让分歧定义两国关系。澳中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选择。澳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愿同中方积极推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密切经贸往来,加强在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澳方愿同中方就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地区事务加强沟通。
王毅参加会见。
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形如“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度张开怀抱,迎接参加第六届进博会的八方宾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自2018年以来,进博会已连续举办五届,习近平主席共发表五次主旨演讲或致辞,“高水平开放”始终是其中的关键词。
五次重要宣示,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真诚愿望,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的不变承诺。
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蔡奇出席
10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参加集体谈话。
习近平首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推进妇联改革,不断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法治体系,持续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推动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过去5年,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责,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主战场上奋勇拼搏,创新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用心用情做好维权关爱服务,持续深化妇联改革,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党中央对妇联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寄予殷切期望。
习近平强调,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党同心同行。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牢把握我国妇女事业的政治属性和妇联组织的政治定位,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指出,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找准工作着力点,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妇联工作的具体任务。要激励广大妇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做好妇女工作,不仅关系妇女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关系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习近平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主动作为,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关爱帮扶低收入妇女、老龄妇女、残疾妇女等困难妇女,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要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
习近平强调,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继续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增活力,全面加强妇联党的各项建设。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妇女所思所盼和妇女工作所急所需,推动资源和服务更多向基层倾斜。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的力度,实现全覆盖,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要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广大妇女群众、防范化解妇女领域风险的本领。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妇女工作原则,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妇联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
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代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汇报了中国妇女十三大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晓薇、蒙曼、王亚平作了发言。
石泰峰、李干杰、李书磊、陈文清、刘金国参加谈话。
金秋北京,层林尽染。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访问是佩特罗总统就任后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擘画新时代中哥关系发展蓝图,为基于平等、互惠、共赢的中哥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奏响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崭新乐章。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仪式。
双边关系提质升级
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指出,中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各界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双方互信和合作水到渠成的体现,需要双方倍加珍惜和不断丰富发展。中方愿同哥方一道,推动中哥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正能量。
中哥建交43年来,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人民友谊日益深入人心。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仪式。
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2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一号线、昆迪纳马卡省西部区域有轨电车等重大在建项目有序推进,麦德林80大道轻轨项目建设启动,来自中国的电动巴士行驶在波哥大街头……从强化经贸往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发展清洁能源,中哥合作近年来稳步推进,收获颇丰。
浩瀚的太平洋阻挡不了中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哥伦比亚人民不会忘记,面对新冠疫情,两国团结互助、共克时艰。2021年3月20日,中国向哥伦比亚提供的第三批疫苗运抵波哥大,为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助力加油。习近平主席向哥伦比亚民众发表视频讲话,希望中哥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抗疫等各领域友好合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哥友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哥方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25日的会谈中,佩特罗总统表达了哥方将自身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愿望。他说,希望同中方加强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哥投资,推动双边贸易关系更加平衡发展,这有助于帮助哥伦比亚推进国内和平进程,实现人民渴望的和平稳定与就业增长,也将增强地区和世界的互联互通。
多领域合作互惠互利
“优化双边贸易结构”“鼓励更多哥伦比亚特色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享绿色发展机遇”……在25日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对继续推动发展中哥双边多领域合作提出殷切期望。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产业投资、贸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文化、检验检疫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在不久前举办的哥伦比亚第30届花卉展上,哥花卉出口商协会主席奥古斯托·索拉诺这样告诉新华社记者。作为全球第二大鲜花出口国,哥伦比亚80%的鲜花用于出口。索拉诺说:“我们对于开拓中国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
9月14日至17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办兰花展。
对位于波哥大以北约30公里小城瓜斯卡的瓦尤花田农场来说,中国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瓦尤花田一年四季种植不同品种的玫瑰,年产量超千万枝。自2016年起,这里的鲜花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点缀着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我们在品质控制、产品运输等方面都力争最好。我对中国市场有很大期待,也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瓦尤花田种植经理卡米洛·里韦罗斯说。
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出口目的国。近年来哥伦比亚对华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多元化趋势明显,咖啡、鲜花、牛油果等产品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等平台陆续走入中国千家万户,广受消费者喜爱。
哥伦比亚连续参加了历届进博会,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4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在波哥大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推介会上表示,哥伦比亚产品广受好评,期待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进博会,让更多优质特色产品通过这个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2019年11月6日,参观者在第二届进博会哥伦比亚国家馆参观。
哥伦比亚巧克力制造商洛克去年首次参加进博会,短短几天就切身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洛克中国区总裁李晓说,进博会的观众专业素养非常高,去年达成合作意向的客户有50多家。
在25日发布的中哥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愿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波哥大市政府信息通信技术高级顾问伊万·杜兰说,哥国内包括波哥大在内的多个城市迫切希望发展绿色能源、可持续交通,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9月17日,来自哥伦比亚的研修班学员埃文·奥拉亚(左)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实操木薯组培快速繁育技术。
中哥之间不仅有货物的来往,还有经验的交流。位于海南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室里,来自哥伦比亚的研修班学员埃文·奥拉亚和同学们一道,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木薯组培快速繁育技术。
“每天的课程都信息量‘爆炸’。”奥拉亚向记者展示自己在研修班期间厚厚的学习笔记。这位哥伦比亚国家学习服务中心的讲师,打算回国后将这些先进技术传授给哥伦比亚农民,帮助他们提高收入,过上更好生活。
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行稳致远
在25日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祝贺哥伦比亚将接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2025年轮值主席国,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拉关系,愿一如既往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进程,愿同拉方以明年中拉论坛成立10周年为契机,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行稳致远。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和拉美地区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开辟了中拉整体合作的新途径。9年多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中拉关系始终蓬勃发展。
1月19日,在巴西累西腓市举行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上,大型灯光秀点亮夜空。
今年以来,从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到两国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从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中巴发表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到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访华、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委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拉美国家多位元首相继访华,多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实现提质升级,新时代中拉关系行稳致远。
截至目前,已有22个拉美地区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夯实中拉各领域合作基础,激发跨太平洋务实合作潜能,为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写下生动注脚。
10月,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说,“中国是阿根廷的真正朋友”,两国是“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并期待所有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共同向前迈进。智利总统博里奇表示“智利和中国是隔海相望的邻居”,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拉近了两国距离,智利期待成为中国进入拉美的桥头堡。
在高峰论坛期间举办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现场,中国企业滴滴、比亚迪与巴西当地汽车租赁公司签署合作项目,加大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巴西的推广应用和网约车电动化,助力巴西当地数字经济和可持续交通发展。
拉美开发银行高级执行官马塞洛·多斯桑托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多年工作中见证了中拉在食品出口、物流和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的系列进展,并认为在未来几年,双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有巨大的潜力。
9月29日晚,巴西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主办的“瀑布之夜”中秋晚会在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巴西伊瓜苏瀑布前举行,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地的华侨华人与巴西各界友人汇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
一场场会谈,成果丰富;一句句话语,情真意切。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不断深化,中国和拉美国家树立南南合作的典范,架起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画卷已缓缓铺展,放眼未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将携手同行,谱写更多崭新篇章。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围绕“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这五个关键词,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落地生根到持久发展,这一倡议逐渐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深化人文交流合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
习近平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一直以来积极致力于推动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表示赞赏,对基辛格博士获奖表示祝贺。
习近平指出,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同美方推进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中美关系,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同日,美国总统拜登亦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