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安徽淮南展厅,观众观看非遗淮南烙画的现场展示。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11月5日,在中国馆,观众参观埃夫特协作机器人。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潮涌黄浦,八方客来。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

让世界看见安徽风采。本届进博会,从高精尖科技到非遗传统项目,在偌大的进博会场馆里,万千展品中,“安徽造”很是吸睛。

在本届进博会的国家综合展,要说最亮眼的展位,毫无疑问是中国馆。大国重器,国之骄傲,其中就有来自安徽的“祖冲之号”模型在这里展出。

比特数是衡量量子计算机可实现的计算能力的重要指标,据了解,“祖冲之号”是目前量子比特数目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处理特定问题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千万倍,使我国首次在超导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11月6日下午,在中国馆的科大讯飞展台前,围满了咨询采购的客商,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指导客商使用办公本、双屏翻译机等AI产品。来自上海的刘先生说:“我对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早有耳闻,所以刚刚看到展位,特意停下来咨询,打算给公司采购一批智能办公本。”

今年,中国馆为历届规模最大,面积由1500平方米增至2500平方米,并设立“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展品类别更加丰富、内容题材更加新颖,囊括航天、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来自芜湖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完全自主研发,所有零部件百分百国产化,是一款高性能机器人,安全等级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可与人共线协同作业完成各类生产任务,产品远销意大利、德国、波兰等国。

人文交流活动是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淮南展厅,白墙灰瓦、马头墙,满满的徽派元素,入口犹如一扇缓缓打开的大门欢迎四海宾朋。

烙画起源汉代,后逐渐形成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产地。在安徽淮南展厅,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淮南烙画非遗传承人郑红伟正以烙铁为笔,在木板上烙绘花草飞禽。展位四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令人驻足。

郑红伟告诉记者,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希望能通过盛会让更多人认识烙画这一非遗手艺。

古色古香的汉风陶瓷、手工缝制的香草香包、垂涎欲滴的牛肉汤和麻黄鸡……在安徽淮南展厅,人们或是把玩香包,或是细细询问陶瓷的烧制技艺,感受着徽风皖韵。来自辽宁的赵先生品尝了牛肉汤,他说:“汤很香很好喝,等有机会,去淮南当地吃。”

熙熙攘攘的观展人潮,涌动生机和希望。安徽在盛会中与世界对话,在交流与合作中寻求发展新机遇。


【详情】
时间:2023-11-07 17:34
七门堰在哪里?七门堰是什么?



这个名字,六安人自己都不一定熟悉。

11月4日,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4个工程入选。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进入大众视野,它竟是安徽的“都江堰”!

图片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11月5日,深秋时节,龙舒大地上处处可见金黄色的稻田。顺着杭埠河,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七门堰灌溉工程的结点便“藏”在这小村的七门岭下。刚刚获得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七门堰,如今成了舒城县新的“网红打卡点”。

七门堰,建在七门岭下,因而得名。这个2200多年前的古代工程,为什么成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初,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在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修建了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史称“七门三堰”,自此之后,这座大别山区的“都江堰”,在龙舒大地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

图片

在七门堰工程处竖立的刘信塑像。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古人的技术手段很有限,但古人的大脑不简单。能够使用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必有特别之处。

七门堰的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在这个位置,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也便于施工。此外,七门堰的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实现了对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根据不同河流的水文泥沙特征选择取水口的不同形式,成功实现水沙分流。

仔细琢磨,七门堰的理念很先进!如今被津津乐道的“海绵城市”,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七门堰有了初步实践。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岭过渡带,存在1.7万多个塘、荡,规模非常庞大,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在修建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时,古人充分利用了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联十五荡。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洪水对下游的危害。这是“海绵效应”的雏形,实现了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

“长藤串葡萄”式的灌溉网络体系,是七门堰的典型特征。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整个灌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水利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

图片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示意图。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2200年间,七门堰成为了舒城县农业发展的保障,自有一套管理方法。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规定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民国时期,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

七门堰在空间上充分利用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地形特点,而在时间上又利用制度缓解了降水量不均的问题,从两个维度上守护着龙舒大地上的生产、生活。

民国年间,连年战火,七门堰常年失修,进水闸被泥沙淤堵,水量日减。到新中国成立前,曾经的灌溉网络上五荡灌溉面积仅剩万余亩,下五荡仅剩4万余亩。

图片

如今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依然守护着舒城县群众的生产、生活。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大力修复七门堰工程,从1952年初开始对七门堰工程进行修复、改扩建,结合地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七门堰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增设了大量的涵洞、渡槽、抬水坝等水利设施。1967年,七门堰被纳入了杭埠河灌区体系,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至今灌区有良田20余万亩。

干汊河镇种粮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荡塘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我爷爷告诉我,咱们这一块过去很少遭灾。

都江堰,七门堰,几乎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都体现了惊人的智慧,而且都是从古用到今,成为活化的世界遗产。



【详情】
时间:2023-11-07 17:34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11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安徽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

会议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入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共同发展”聚力振兴行动,扎实做好民族聚居地区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抓好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推进新时代我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引导职工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要突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构建以精准帮扶和普惠性服务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要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使工会组织成为值得依靠的“职工之家”。

会议强调,要把牢妇女事业的政治属性和妇联组织的政治定位,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激励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扎实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用心用情做好妇女关爱工作。要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了解妇女所思所盼,办好妇联工作所急所需,把妇联建成妇女群众信赖依靠的温暖娘家。

会议强调,要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持续深化改革,从严管团治团,各级党委(党组)要定期研究青年和共青团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会议指出,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内涵式发展,推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要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突出提质培优,建设一流职业院校和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抓好多元办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持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详情】
时间:2023-11-07 11:30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文化繁荣兴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安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具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安徽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拥有充足的自信和充沛的底气。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的安徽,下定决心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五篇大文章。


 文化铸魂是一篇最值得书写的大文章。优秀的文化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铸造灵魂。


金秋时节,名城杭州,亚运盛会聚集全亚洲的顶尖运动员,也迎来各路见多识广的新闻媒体人。


媒体人初次碰面,免不了职业性的寒暄。在打破尬聊的话题选项中,“家乡”往往是陌生人之间打开话匣子的突破口。说到黄山、黄梅戏,媒体同仁们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听闻和向往。


黄山、黄梅戏,成了异乡人想象安徽的文化符号,也激起了我这个家乡人的自豪感。


文化是什么?既是建筑、机械、工艺品等有形的物质财富,又是思想、习俗、音乐、舞蹈、戏剧等无形的精神财富。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它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它的滋养。


图片

10月27日晚,大型古装黄梅戏《女驸马》在宿州大剧院隆重上演。丁辉 摄


一个个文化符号成为当代安徽人身上闪亮的文化标识,塑造当代安徽人的外在气质,涵育当代安徽人的内在精神,激发热爱安徽、建设家乡的强烈认同感,让七千万生于斯、长于斯的江淮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勇毅前行。


这是文化的魅力,更是文化的力量。



梦想和蓝图

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文化繁荣兴盛既是重要内容、重要标志,又是重要支撑、重要力量


低调内敛,勤奋上进。


如果全国是一个班级,安徽同学常常给大家留下如此印象。


区域创新能力、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埋头苦干、奋起直追的安徽近年来令兄弟省份刮目相看。相较于耀眼的“理科分数”,安徽的“文科”显得略略“偏科”。


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硬实力”,文化被称为“软实力”,既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又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更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文化繁荣兴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文化繁荣兴盛既是重要内容、重要标志,又是重要支撑、重要力量。


奋进新时代的安徽,期待更多体现时代高度、富有时代标识的精品力作,渴望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家大家,需要更多公共文化建设的福利。



自信和底气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奋进新时代的安徽,具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


浩浩江淮,文化厚重。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一纸诏书从紫禁城传向千里之外的江南省。清廷将这个广阔而富庶的大省一分为二,其中一省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名为“安徽”。从此,安徽作为具有清晰行政边界的区域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图片

徽剧优秀剧目《水淹七军》剧照。程兆 摄


安徽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且丰韵灵秀。


这是一片悠久厚重的土地——


256万年至220万年前,繁昌人字洞出现了欧亚最早的古人类活动;30万年前,东至华龙洞诞生了东亚地区最早的准现代人;5800年至5300年前,含山凌家滩昭示着中华文明的曙光;4000多年前,禹会诸侯于淮河之畔的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安徽是人类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这是一片群星璀璨的土地——


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庄子等震古烁今的文化开派大师,“三曹”、张孝祥、朱熹等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陈独秀等站在时代潮头的先进人物……安徽为中华文化发展贡献无数杰出儿女。


这是一片红色浸润的土地——


大别山上挥动跟着党闹革命的夺目红旗,皖东燃起民族抗日的熊熊烽火,渡江战役吹响“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冲锋号……安徽赓续着革命先烈拼搏奋斗的文化血脉。


这是一片敢于创新的土地——


小岗村“大包干”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墨子号、京沪干线、祖冲之号、九章、人造太阳等国之重器问鼎世界;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超薄玻璃等创新产品领跑全球,生态补偿、林长制等改革品牌推向全国……安徽传承着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文化基因。


这是一片勇于奋进的土地——


淮河两岸书写治水安澜的创业史,马鞍山钢铁涌现的英雄谱,高铁出行圈联通全国大中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展示安徽形象……安徽书写着登攀不止、进位争先的文化精神。


图片

5月7日,游客正在参观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徐旻昊 摄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地方戏曲剧种31个,奠定了安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文化位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安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具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安徽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拥有充足的自信和充沛的底气。



守正和创新

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创出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潜山市野寨中学校长徐汉夫,永远不会忘记2023年秋季开学伊始的重要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的回信,到达依着苍翠山峦、傍着粼粼碧水的校园。书声琅琅的校园沸腾了!


“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希望你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给予徐汉夫巨大激励,令他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图片

坐落在潜河旁的潜山野寨中学。李博 摄


立德方能树人。近9年来,野寨中学有80名毕业生携笔从戎、圆梦军校。抗日英烈的光辉事迹、课堂内外的国防教育、长期的红色文化熏陶奠定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土壤,不断孕育爱党爱国、崇军尚武的夺目花朵。


文化铸魂是一篇最值得书写的大文章。优秀的文化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铸造灵魂。


1680米,黄山之巅。


和煦的阳光透过迎客松的枝丫投射到门口悬挂的金色牌匾上,“中国好人胡晓春工作室”每个字都在熠熠生辉——这里是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的“家”。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松针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迎客松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游客。不知不觉间,胡晓春与迎客松相依相守了13年,度过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记录了80多本厚厚的《迎客松日记》。


图片

胡晓春作为守护迎客松时间最长的守松人,13年来,他记了84本日记,留下超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温沁 摄


“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活在当下。”这是胡晓春在守松人值班室的无数个孤独长夜里慢慢悟出的哲理。


最大气有力的书写,源于精神;最令人振奋的变化,始自人心。


25人成为“全国道德模范”、1600余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安徽当选总数居全国第一。12个市跻身地级全国文明城市、8个县(市)获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安徽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最美人物”擘画当代安徽的价值年轮,“安徽好人多”已经成为闪耀全国的精神标识。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需要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徽风皖韵,需要大批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上》描绘金寨及大别山地区赓续红色基因,从贫穷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振兴的壮丽征程,收获好评无数。


著名作家潘小平有一手好文笔,更有一双铁脚板。为创作《大别山上》,她跟随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团队入户调查,先后采访了一两百户农民家庭,积累了丰富素材,因此笔下每个故事都真实可信、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潘小平说,中国迈进新时代,我们的文字,应该有回应伟大时代的意志和能力。


从底蕴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开掘力量源泉,从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深入实践中感悟时代精神,从江淮大地的美好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全省文化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推出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奉献丰富而优质的精神食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不仅包括富足的物质生活,还包括精彩的精神生活。做好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大文章,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图片

读者在蒙城县图书馆专注地阅读学习。胡卫国 摄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一批批文艺名家跟随文化惠民活动的步伐,走进街道社区、田间地头;持续提档升级的文化产品,不断增加百姓文化消费的选项……


离开了文化滋润,乡村便没有了精神和灵魂。随着一项项文化民生工程落地,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非遗陈列室等“打包”入驻乡村文化站,为农民群众建起身边的休闲乐园和精神家园。截至2022年末,全省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0余个、村级文化中心17600多个,其中村级文化中心覆盖率98%以上。


阳光慵懒的周末,六安市民沈宜佳感到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六安市图书馆明亮的落地窗前,享受一天的阅读时光。


六安市图书馆是该市第一座市级图书馆,皖新传媒提供从前期规划设计、中期采购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程一站式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例全馆型委托运营管理服务项目,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管办分离、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


文化为魂,产业为根。


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安徽各类文化遗产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以古民居古村落为载体的民宿、研学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全省数字创意产业锚定千亿级产业目标。


酒香也怕巷子深。


优秀的文化、精深的作品,如果不主动走出去展身段,就难以既叫好又叫座。这一点,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深有体会。


如果说时间是衡量一部大戏能否成为“经典”的标准,那么,韩再芬和她的黄梅戏《徽州女人》毫无疑问担得上这份荣誉。


20多年间,《徽州女人》在全国各地盛演不衰,先后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剧目奖、田汉戏剧文学奖;韩再芬凭借此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可以说,韩再芬成就了《徽州女人》,《徽州女人》也成全了韩再芬的艺术梦想。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的安徽,下定决心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五篇大文章。守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化最好的礼敬,就是创造新的文化。


阔步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新征程,江淮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意气风发地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详情】
时间:2023-11-07 11:30

本网讯(记者 彭园园)黄浦江畔,“四叶草”再迎八方来客。11月5日,万众瞩目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进博会安徽积极参与,展品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徽风皖韵尽显。

进博会是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本届进博会,安徽的前沿科技产品悉数亮相。来自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讯飞AI学习机等产品参加中国式现代化展馆展示;科大创新院的量子通信(祖冲之号)、芜湖市埃夫特公司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参加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展。

人文交流,生动描绘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卷。今年淮南市继续组织企业参加第六届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豆腐传统制作、寿州窑陶瓷文化、紫金砚、凤台乌瓷、淮南牛肉汤产品、寿州香草产品、淮南麻黄鸡、顾桥陈醋酿造技艺等8个项目将为参展观众带来一场非遗盛宴。

前五届进博会,我省累计组织超1万家采购单位、3.43万余名人员参会,累计采购成交金额99.87亿美元、吸引投资超488亿元,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届进博会,我省交易团注册单位2416家,注册人数7274人,将充分利用进博会平台,促进贸易和投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展现安徽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详情】
时间:2023-11-06 17:0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穿好一套消防战斗服需要多久?”“电瓶车引发的火灾有多可怕?”11月5日上午,安徽省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合肥市骆岗中央公园举行,现场消防安全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市民踊跃参与、体验。

  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启动仪式上,总结回顾了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五年来队伍建设和消防工作情况,连线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市消防宣传“五进”活动现场。省、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会团体及群众共500余人参加。

  当天,省消防救援总队还在现场设置了沿街商铺、电动车火灾等隐患查找体验区和宣传科普区,危化品事故、高层灭火救援、通信保障、搜救犬等不同类型专业救援队伍及一大批高精尖装备进行了展示,与市民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参观市民纷纷打卡体验,在活动中学习消防知识,增长灭火疏散逃生本领,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119游园会打卡活动现场火爆,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有些体验区前还排起了长队。活动现场设置了着装体验区、火灾隐患实景体验互动区、文创展示区等,市民可以通过沉浸式的实景火灾隐患查找、体验消防员着装等特色的互动式活动体验,零距离学习消防知识,接触消防员的日常工作,感受消防员的真实生活。

  “打卡‘过关’的形式让孩子积极主动寻找实景体验区中的火灾隐患,向消防员叔叔学习消防知识,提高了孩子的安全意识。”在火灾隐患实景体验互动区张先生对记者说,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宣传月期间,各地消防部门将以宣传“五进”为抓手,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家庭,排查火灾隐患、普及安全常识。同时,将持续开放消防科普教育场馆,发起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演练培训,组织媒体集中曝光火灾隐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消防、学习消防,共同守护消防安全。(记者 吕文卫)


【详情】
时间:2023-11-06 17:00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3周年。


从区域实践到国家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如破竹。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近年来,安徽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搭上一体化的“快车”,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更大步伐。


5年来,安徽全省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阔步走在更高质量一体化之路上。


创新共建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国庆假期刚过,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出炉——10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宣布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九章三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可以说,这也是长三角创新合作产出的重大科研成果。


近年来,安徽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大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安徽高起点运行合肥国家实验室,高水平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享仪器数已超4万台(套)。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谋划建设“科大硅谷”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全省共吸纳技术合同30116项,合同成交额3070.82亿元,较上年增长41.1%。


图片

中安创谷科技园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区。王世保 摄


以合肥为例,该市正从要素驱动跨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合肥造”鲜明的新特征。


“合肥携手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科学中心合作,共建共享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携手九城打造G60科创走廊,与沪宁杭嘉共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合肥市政府负责同志说,5年来,合肥新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6个,新组建新型研发机构31个,国家高企由2110家增至6412家,创新实力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

安徽日报

,赞1244

产业协同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产业强,则经济强。长三角深化地区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有着“近水楼台”优势的省际毗邻地区,正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以南京滁州合作为例,两市从“点对点”的单一合作,转向“全面对接、多点开花”的更高质量合作,统筹推进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南京都市圈建设等战略任务,滁州市直相关部门赴南京市对口单位对接20余次,建立发改部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多领域、全覆盖对接机制。


滁州作为南京市的近邻,坚持东向发展,推进与南京同城化,抢抓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发展的“近水楼台”机遇,全方位、多领域推进与南京对接合作,一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取得了积极进展,结出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宁滁省际毗邻地区建设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宁滁两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以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为抓手,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探索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全力加快两个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样板区。


“紧抓‘产业’这个主引擎,坚持产业协同发展,聚焦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发展定位和产业集聚及技术创新优势,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紧密协同发展,建设成为南京产业的‘协作区’和‘承接地’。”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合作交流局局长张汶华说。


不仅仅是滁州,越来越多的沪苏浙项目在安徽落地、发展、壮大。据统计,2022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371个,实际到位资金10165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比重58.9%,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一体化发展成色更足。


“我们将持续深化对标学习,推动理念、平台、产业、政策全方位链接,持续深化‘双招双引’,精准招引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重大项目。”安徽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产业对接,健全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机制,发挥产业链联盟作用,深入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优势互补、协同配套,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安徽制造”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的竞争力。


协调共进

紧握结对合作发展之手


沪苏浙皖,是“好邻居”也是“好伙伴”。5年来,彼此之间密切来往、深度合作,“长三角朋友圈”愈发高效而亲密。


结对合作之手越握越紧,区域协同发展按下了“快进键”。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个区、江苏3个市、浙江2个市,对口合作帮扶安徽8个市。


安徽深化与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滚动实施省级层面协调推进的结对合作帮扶事项;8对结对城市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甬蚌、宁滁、松六、徐淮等合作园区挂牌成立。合肥都市圈建设提质升级,研究编制合肥都市圈规划,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引领圈内城市产业合作开启新局面。


“六安坚持把与上海对口合作、与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作为缩小发展落差的重大机遇。”六安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该市聚焦“上海研发+六安制造、上海市场+六安产品、上海总部+六安基地、上海企业+六安资源”的合作路径,坚持与上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对口合作以来,该市新签约上海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159.9亿元。


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去年7月5日,随着滁河大桥建成通车,合宁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我省首条高速公路华丽“升级”,实现全线双向八车道通行,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大动脉”。


图片

杭黄高铁。樊成柱 摄


如今,长三角交通的通达性还在提高,安徽和江苏南京正在推进两条城际铁路建设,今后从滁州和马鞍山到南京市中心只要20多分钟。


交通更通达,开放不止步。安徽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合肥、芜湖、蚌埠片区分别与浙江杭州、宁波、金义片区开展战略合作,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5%。


开放共赢

合作发展热度持续提升


“一核两带”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9万亿元,以占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两周年之际,今年3月1日,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上海举行。


会上,虹桥品汇·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与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安徽合肥的3家分中心进行深化合作签约。


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伸到杭州湾北岸,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擘画出一幅“大虹桥”“一核两带”宏伟蓝图。


国际化、世界级,是长三角的鲜明气质。深化开放发展、强化外向型经济,是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沪苏浙皖协力协作,共建开放的“大虹桥”。目前,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加快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苏州打造“北向拓展带”,嘉兴加速构筑“金南翼”,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联通国内国际的“彩虹桥”星光闪耀。


图片

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李博 摄


自贸试验区实现跨省联动。合肥、芜湖、蚌埠片区分别与浙江杭州、宁波、金义片区开展战略合作,2022年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1861.9亿元,同比增长26%。


网络型基础设施加快构建,高铁运营总里程全国前列,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全面实现,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途经安徽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引江济淮世纪工程实现通水通航;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专项行动,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安徽综合得分排全国第8位、较上年提升8位。


生态共保

优美环境一同守护


今年7月的黄山,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景区内游人如织。


就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季节,一场全国性的现场会——全国生态补偿工作现场会在黄山举办,来自全国多地的干部实地考察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


历经三轮试点,“新安江模式”已成全国样板,推广到全国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未来,“新安江模式”将全新升级,机制创新继续向“无人区”挺进,共建“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


时间回到2012年。那一年,皖浙两省开启轰动全国的“亿元水质对赌”,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如果考核断面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安徽日报

,赞1325

10多年来,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了三轮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鉴于安徽年年实现水质达标的承诺,不仅获得了57亿元的补偿资金,还在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通道。如今,新安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每年向浙江送去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千岛湖总体水质保持I类水平。


围绕生态共保,安徽坚持共抓大保护,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力推进长江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2022年,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4.8%,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保持100%,巢湖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同比下降50.1%。


此外,安徽还持续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皖南生态屏障建设,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加快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浙皖两省共同编制并上报《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方案》,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保持100%。


民生共享

更多“长三角人”享一体化红利


时空距离近了,往来多了,联系更密切了。在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长三角人享受到民生红利。


去年9月,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的来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刘政在给病人看病。


南京的专家跑到安徽的小镇上去坐诊?没错,这就是医疗合作带来的红利。


来安县二院也有另一个名字: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院。周一到周六,多家南京医院的专家在这里坐诊,并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提高诊疗水平。


图片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专家在来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诊。吕华 摄


这意味着,当地老百姓不用跨省看病,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的医疗资源。


何止是看病,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办事一个章、民生一卡通……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让跨省办事轻松搞定。


近年来,安徽引入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优质资源,合作共建国家儿童、创伤、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正式开诊。


在教育、旅游、公共服务方面,安徽省政府与浙江大学开启省校全面战略合作,安徽大学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江苏淮安周恩来故里—安徽大别山金寨‘两源两地’”等22条长三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跟着考古游长三角”世界级文化旅游廊道。协同沪苏浙立法施行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40项场景应用“一网通办”,长三角区域内超千个文旅场所“一卡通用”。


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下一步,安徽将紧扣“三大使命”和“七项任务”,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让“高质量”越来越高、“一体化”越来越强、“一盘棋”越下越活。


【详情】
时间:2023-11-06 11:38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教育。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展现更大作为。


■ 教育部2022年度监测评估显示,安徽教育现代化指数位次在31个省(区、市)中,由2021年的全国第18位上升至第14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聚焦全面发展是关键。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之基。


巍巍大别山北麓的霍邱县有个夏店镇,夏店镇最西头有个砖佛寺村,村头的砖佛寺小学是一所规模中等的乡村学校,是当地老百姓口中的“好学校”。


然而,谁能想到,6年前,这所小学还一度因没有生源而停招。这6年间发生了什么,校长张华健最清楚。


“学校以前教育质量不高,课程开不齐,家长们不放心,就绕远道把孩子送到镇上或者县城里读书,我非常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张华健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就是托举希望的基础。现在学校办好了,家长放心了,学生们就愿意来了。”


学校变了,老师变了,学生和家长也就变了。


放眼江淮大地,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教育。


发展教育,成为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的交汇点。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既是人民的期盼,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办好每一所学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也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上好学”的关键是有好老师


能给孩子成长提供优质而公平的起跑线,是老百姓对教育最简单、最质朴的期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也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上好学”的关键是有好老师。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今年暑假期间,一条消息在合肥市中小学生家长圈里引发广泛关注:该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政策,要求各区每年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参加交流轮岗人数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总人数的10%,且优先安排骨干教师。


老百姓眼中的“名校名师”真的会参加交流吗?


秋季新学期一开学,家长们惊喜地发现,“高含金量”的交流轮岗真的动起来了!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师、名校长都出现在交流轮岗名单上。


其实,教师轮岗制度已在安徽推行多年。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我省早在2006年,就全面启动了这项制度,比国家要求整整提前了四年。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我省不少地方实行了新一轮的教师轮岗政策,从经费补贴、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强对轮岗教师的保障,使得教师轮岗规模扩大,轮岗人数较以前也大幅增加。


交流轮岗,激活教育发展“一池春水”。优质师资的流动,既回应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也是加快缩小区域内、区域之间办学差距,给学区房降温,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举措。


好教师不仅要动起来,更要多起来。


近年来,我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发展首位,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除了推动教师轮岗交流外,重点完善以10所师范院校为主体、30所非师范院校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教师“养成”的源头上下功夫。


图片

9月27日,歙县中小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张鸿正 摄


据省教育厅公布,我省每年招录的师范专业学生达3.5万名。在落实高校生均拨款的基础上,我省师范生补助标准由2019年每生每年500元,提高至2023年每生每年2000元,用“真金白银”支持教师培养质量提升。


此外,教师培训、访学研修等多种途径共同发力,保障了更多的好老师涌现出来,成就了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让孩子们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如今,在安徽,乡下和城里学校同上一堂课,变得越来越寻常。


智慧教育快速发展正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新抓手。全省32个脱贫县(市、区)2090所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全部完成智慧学校布点建设,城乡教育鸿沟正被一步步填平。


加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实现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综合高中和县域高中建设,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一项项新举措,都成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的“秘诀”。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牵头开展的2022年度监测评估显示,安徽教育现代化指数位次在31个省(区、市)中,由上年的全国第18位上升至第14位,为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教好每一名学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育“又强又全面”的时代新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聚焦全面发展是关键。


教育肩负着为人生“定调子”“打底色”的重大责任。


今年9月高校的迎新季上,很多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主动站出来,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讲授了学校“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第一课,从“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热爱的国家”“我们科大办学的核心任务”等方面和学生交心;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以《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为题,向全体新生阐释了我国“三农”事业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学校学科专业在服务“三农”中不断“升级”的发展历程;


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蒋家平以《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为题,叮嘱即将开启崭新生活的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涵养家国情怀,做精神世界丰富、全面发展的人;

……


“开学第一课”为啥会受到如此重视?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第一课”里不仅有浓浓的祝福,更有殷殷的期许。


图片

8月30日,芜湖市繁阳镇城关一小,学生们手持刚领取的新课本开心地行走在校园里。肖本祥 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关乎根本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工作,先后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对思政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我省还深化“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五大创优行动,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标准化建设,建成了10所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真理的力量铸魂育人,用榜样的力量浸润心灵,用文化的力量厚植情怀。


思政教育的课堂之大,远不止于教室和学校。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开门,在社会里、实践中坚持上好“大思政课”。他们不断拓展工作格局,充分挖掘各方力量和资源,让思政课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温度,把种子埋进年轻人的心里,让信仰扎根,助人生之树枝繁叶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1年,我省公布《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等“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在德育铸魂行动中,重点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常态化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等。


在智育提质行动中,重点推进基础教育减负增效,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抓好高等教育中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落实。


在体教融合行动中,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


在美育熏陶行动中,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


在劳动促进行动中,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在其他学科课程中,形成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图片

6月8日,在合肥市南岗小学,学生们在放飞飞机模型。葛宜年 摄 


育人模式改革也在不断得到深化。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展质量监测和绿色评价;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探索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育人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数居全国前列。


服务好发展大局

打造一批特色职业院校,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之强夯实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之基


在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各地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安徽也会面临竞争与挑战。在这个时候,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尤为重要。


7月4日公布中考成绩,7月6日就基本报满。今年的招生季,合肥经贸旅游学校火了。同样火爆的场景还出现在宣城、亳州等地的一些优质公办职业学校报名中。


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中“职业”二字,决定了它的特色在产业,“根”要向下扎进市场。


图片

10月27日,在安徽阜阳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人工智能实训室,学生在进行机器人视教编程的实训练习。王彪 摄


打造一批特色职业院校,让职业教育在对接产业中找准位置,在对接市场中形成优势,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期盼的解决途径。


当下,主动服务“三地一区”建设的现代职教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样板”正在热火朝天打造中——


我省将重点建设300个左右高水平中职专业(群)、150个左右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加快建设一批幼儿保育、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人才紧缺领域专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淘汰一批供给过剩、滞后于产业需求的相关专业……


职业教育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看好的教育途径,也将在市场中找到自己应得的、恰当的地位。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近年来,在皖高校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迎来了建校65周年。这所被无数考生和家长视为“中国最好大学”之一的大学,1970年南迁合肥以来,始终与安徽相拥相依、共进共赢。


曾经的安徽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发展;如今的中国科大以不断的创新催化安徽的发展蝶变,在重大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人才供给等方面为安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大已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成为安徽的骄傲、成为安徽最宝贵的资源。


作为我省高校龙头的安徽大学,也已经连续五年毕业生留皖率超过60%;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新产业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0%。


我省高等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2022年毛入学率达63.5%,十年提升32.9个百分点,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24.8万。


高等教育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能否实现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程度。


“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培养就跟进到哪里”。眼下,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正在江淮大地上被布局。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跨界融合的高等教育生态正在被构建。


传统的医科、文科、农科专业被加大力度进行改造,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模式创新、课程提质、方法更新,将其改造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应用型专业。


图片

资料图:合肥工业大学“茶韵”支教团在枞阳县官埠桥镇官山村茶园开展调研。王章志 摄


对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相关高校和专业,我省在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成果培育等方面给予倾斜。


我省还在重构优化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分产业、分区域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学院等,加强有组织科研,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根据去年我省公布的蓝图,到2025年,全省高校将增设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民生急需的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比例达到70%以上,建成50个现代产业学院。高等教育将成为支撑江淮大地生机勃勃的强大“养料库”。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锚定目标、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详情】
时间:2023-11-06 11:38

记者4日从水利部获悉,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640

 

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详情】
时间:2023-11-05 12:00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近三年,安徽实现人口“净流入”,这在城市“抢人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当下,是一个令人瞩目并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出路在创新,基础在教育,根本还是在人才。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是跨越式发展所需,更体现了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安徽担当。

■ 蓬勃发展中的安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人才供给自主可控。

■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科学合理,服务人才竭尽所能。如今的安徽,英才荟萃,群星闪耀。

“劳务输出大省”“人口流出大省”,曾是长期以来,安徽被外界贴上的标签。

比邻苏浙,眺望上海,身处长三角腹地的安徽,一直是沪苏浙主要劳动力来源之一。高峰时,全省约1/6的人口选择往外走。

变化,正在悄然间发生。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安徽连续3年实现人口净回流。2023年,安徽常住人口增加14万,净流入约24万名大学生,务工人员回流120万人。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皖率74.2%,创下历史新高。

人潮回流、“到安徽去”,正在成为一种现象和趋势。

从劳务输出大省,到人口净流入省份,再到人才聚集高地,安徽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又如何在巩固“人口红利”的同时,继续推动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

引力与磁场

依托数量众多的科创平台,凭借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安徽聚集了2万多名高层次人才和4000多个创新团队

“我们正在攻关微球制备技术,这个领域国际壁垒严重,市场上关键材料进口依赖度高。”晚上9点多,中欧电子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总经理宫艺才放下手头工作。

2017年,宫艺从挪威学成归来,入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加入“葛庭燧极限特性材料攻关突击队”。此后,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

当初收到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抛来的“橄榄枝”。“中国科学院科研氛围浓厚,科创资源丰富,这既是创新创造的平台,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宫艺坚信自己的选择。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2021年,宫艺和团队参与筹建“中欧电子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引进欧洲先进技术来肥落地2项,形成专利40余件,培育孵化企业8家,带动社会投资数千万元,获批“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良禽择木而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战略支撑,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释放人才活力的强大磁场。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打造一流人才平台上走在前列。

筑台募士——这是安徽人才招引的重要打法。

安徽积极引进或自主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并将其打造成招才引智的“金招牌”。

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2个大科学装置先后落子安徽,为各类人才事业发展扩容提质。

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18家“国字号”平台,成为“英雄用武之地”。

“科大硅谷”对接全球校友项目超400个,落地创新创业团队超50个,成为全球高端人才资源的连接器。

122

中安创谷科技园。王世保 摄

不仅高筑引才“黄金台”,更有创新政策加持护航。

安徽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国家实验室人才政策“18条”,制定实施合肥科学中心人才政策“10条”,授权自主引才、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评价、自主定薪……

在人才政策的催化作用下,优质平台优势正转化为人才集聚优势,源源不断地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跨越山海,奔赴而来。

如果高能级科创平台对高层次科研人才来说,是强大的引力源,那么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则是吸引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2022年,安徽省会合肥,常住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杭州,在全国范围内也高居第三。若论经济总量,合肥在中部省会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中并不突出,为什么会对人才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产业集聚具有正外部性,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引起人才集聚。想要吸引人才,成熟高效的产业链条必不可少。

一年前,东南大学物理学博士郭潇潇来到合肥,成为维信诺公司的一名资深研究员。

为何选择合肥?

“在我所从事的显示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都集聚在合肥。对企业来说,这里有稳定供应链和产品销售途径,对就业者而言,则是提供了工作发展空间和稳定性。”郭潇潇明显感受到,这几年,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的涌入。

郭潇潇的观察,在统计数据中得到印证。

123

近日,合肥市举办第六场高校毕业生现场对接会,高校毕业生在对接会上求职应聘。陈三虎 摄

去年,合肥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工业投资增速、新增规上企业数创10年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2%,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8%,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之是人才从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调整。

2022年,合肥新引进海外人才超400人,新增高层次人才超6000人、高技能人才超5.5万人、高校毕业生超30万人,均创历史新高,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才能形成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细看安徽的产业版图,从过去的“煤粮钢”传统产业艰难支撑,到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片的“产业森林”已逐渐成型。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依托数量众多的科创平台,凭借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安徽聚集了2万多名高层次人才和4000多个创新团队。

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安徽,正在重构区域人才竞争格局。

谋篇与布局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面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安徽提前谋篇布局,精准落子,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梯队日渐成型

今年4月底,首届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现场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合肥举办,一项项前沿技术登台亮相,展示出博士后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硬核”力量。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15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200多名博士、博士后参加,成功对接博士后项目融资需求近1.2亿元。

为何选择在安徽举办这样一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盛会?或许我们能从数据中找到答案。

1999年,安徽设立第一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博士后工作站点已经增加至68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8700多名,涵盖主要一流学科和经济社会领域。

近5年,安徽博士后招收数量翻两番,去年新增了21家国家级工作站,备案数量居全国前列,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日渐形成规模。

在安徽自主培养的博士后中,走出了8名院士,博士后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702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55亿元,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博士后正处于创新创造的黄金年龄,且身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一线,在产学研对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款手持式阶差间隙测量仪,适用于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复杂工业场景下,基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智能化检测与测量,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商飞、奇瑞等6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10月底,在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博士后,耘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李桂东展示了团队的科创成果。他表示,安徽的科创氛围非常好,政府积极搭建各类科研科创平台,激发博士后创新创造活力。

当李桂东博士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开疆拓土,另一边,马鞍山学院工程师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8级毕业生韦传杰刚刚步入职场。

虽是初出茅庐,但韦传杰显得驾轻就熟,跟随车间十几名资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编程、产线管控、人员优化等工作。“同事们都说我工作挺老练,一点不像个刚走出校门的新手。”韦传杰说。

是初出校门,但的确不是新手。毕业时,韦传杰已经从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拿到中级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工程师)。毕业就能拿证,带着职称去就业,这得益于安徽省首家“产业工程师学院”的创新培养模式。

“工程师学院将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前移到高校,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马鞍山学院常务副校长秦峰表示,这是一次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124

9月12日,在芜湖市繁昌经开区一家数字化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企业,技术工程师在生产线上赶制出口订单。杨华 摄

新形势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重要且迫切。

面对新一轮前沿科技发展浪潮,国内外的各经济体均在抢占产业风口、抢抓时代机遇,持续加强与完善科技战略布局与战略科技力量部署,竞争日渐白热化。人才,将成为各经济体长远发展和持久比拼的重要砝码。人才工作,要谋长远、布新局,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而不是掣肘。

蓬勃发展中的安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人才供给自主可控。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教资源富集、劳动力供给充足……各项优势叠加,为安徽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充分融合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

安徽,没有浪费自己的资源禀赋。

在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正在加速聚拢。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每年为奇瑞、蔚来等企业输送上百名新能源汽车产业硕博人才。

安徽大学通过与大众安徽、本源量子等企业校企合作,学生留皖就业率超70%。

在马鞍山学院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8个新兴产业专业,已培养了213名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毕业生。

目前,全省技工院校达88所,新设专业与新兴产业匹配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1万多人。

面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安徽提前谋篇布局,精准落子,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底。

破障与放权

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度改革的“千钧石”,正在激起人才奔涌的“万重浪”

从零职称到正高级,需要多长时间?

“我只用了不到1个月。”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白明峰博士,亲身体验了职称评审的“安徽速度”。

高级技师也能取得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芜湖点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德伟,被聘为安徽工程大学产业教授,圆了大学教授梦。

人才评价,关乎识人、用人,是让人才发挥潜能、脱颖而出的重要环节。职称制度则是科学评价、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挥棒。

在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方面,安徽不断破除人才发展的障碍,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向用人主体授权。“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不仅激活了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更提升了企业引人用人的动力。

今年初,经奇瑞集团内部工程系列机械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认定,167名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被直接认定为机械工程专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芜湖市将机械工程专业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给奇瑞,覆盖员工数从1.5万人激增至4.9万人,6000多人取得初中级职称资格,近200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

“自主审批中级职称有利于建立社会通行的人才梯队,已成为企业引才留才的重要引力。”奇瑞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才能有效避免“想用的人评不上,评上的人用不上”的脱节现象。

放权赋能,释放人才活力。近年来,安徽积极向用人主体授权,实现“谁用人谁评价”,先后授予122家高校科研院所、8家医院、19家企业和3家商协会职称评审权。

截至2022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总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了9.7%和10.4%,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7位。

在安徽,对人才的评价并不局限于职称认定,更有真金白银。

今年8月,合肥高新区选取50家企业开展试点,将人才评价的标准交给企业,对企业自主认定的人才,直接给予奖励和相对应的人才服务保障。

在芜湖,年薪20万元直接认定为高端人才、年薪100万元认定为领军人才、年薪200万元认定为国内外拔尖人才,进一步打破学历、职称、论文等限制,近两年已评定4057人。

把“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交给市场,人才评价的含金量不降反升,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制度改革的“千钧石”,正在激起安徽人才奔涌的“万重浪”。

服务与生态

是人才,安徽都需要。安徽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养人”生态,让各类人才对安徽一往情深、来安徽一见倾心、在安徽一展身手

回到最初的问题。

安徽,从一个每年上千万人口流出的劳务输出省份,成为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外来人才扎根的人口净流入省份。归根到底,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每个微小个体对在安徽工作与生活环境的认可。

10月底,秋风渐凉,一大早,枞阳县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便到田边忙碌。

“目前蔬菜的销量很好,我们正想扩大规模。”余青青是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2014年,她辞职和弟弟余永斌返乡创业。

如今,姐弟俩的蔬菜基地年产出优质蔬菜1200吨,年销售额500万元。在基地常年务工人员35人,采摘种植集中期吸纳近百人务工。

安徽省劳动模范、铜陵青年五四奖章、枞阳县返乡创业之星……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经历,为余青青带来了多项荣誉和扶持政策。

“不论是名誉头衔,还是真金白银,不论是政策扶持,还是人才服务,我都切实感受到安徽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余青青说。

“是人才,安徽都需要。”这不是一句空话,满满的诚意都被写进了各地的人才政策中。

芜湖市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制定奋力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8条具体举措,让人才政策资金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2020年,芜湖招引大学生1.6万人,2022年达到6.7万人,实现逐年跨越增长。

滁州大力营造“亭满意”亲商敬才环境,组织开展企业家人才早餐会等系列人才活动,靶向引进战略“帅才”、产业“英才”、制造“匠才”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20多名、省级领军人才项目20多个,帮扶企业招工引才9.2万多人。

召开安庆籍院士新年恳谈会,谋划设立安庆籍院士工作站、知名专家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安庆市十分重视院士老乡、海内外杰出安庆籍人士的资源开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庆转移转化。2022年,安庆全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684名,是2021年的6倍;返乡就业创业2.9万人,同比增长11%。

安徽各地不仅出台各项“看得见”的人才政策,还注重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用心营造“看不见”的城市氛围。

青年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丰富最活跃的群体。一个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不仅能安居、乐业,好看、好逛、好玩也十分重要。

在合肥,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咖啡馆已有近1200家,日渐兴起的live house、咖啡节、音乐节、演唱会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年轻人的业余生活。

黄山脚下,年轻人不谋而合,聚到徽州村落,追寻田园牧歌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萝卜计划”“非遗研学”“特色民宿”等青年创业项目破土而出,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

125

5月24日,游客在黄山徽州区西溪南村的一家乡村咖啡屋休闲放松。樊成柱 摄

铜陵在省内首次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提出将为青年打造出一个普惠均衡的成长之城、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精致高效的品质之城、乐享生活的友好之城、建功立业的奋斗之城。以青年视角补齐城市环境短板,足见这座城市引才、留才、惜才的诚意。

人才生态是持久竞争力。为“拴心留人”,安徽下足了功夫打好“服务牌”,念好“养人经”。

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安徽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养人”生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让各类人才对安徽一往情深、来安徽一见倾心、在安徽一展身手。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截至2022年底,安徽人才总量突破1170万人,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第8位。其中,在皖两院院士39人,专业技术人才477万人,高技能人才196.4万人。

如今的安徽,英才荟萃,群星闪耀。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详情】
时间:2023-11-05 11:58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