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并发表重要演讲。这是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生动诠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对世界的贡献。

  50年来,中国和联合国合作硕果累累。习近平主席多次表示,中方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在中国重返联合国5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推出微视频《习近平的联合国时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上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详情】
时间:2021-10-25 16:41 来源:央视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50年,是中国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5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为世界谋的战略眼光和为天下计的宽广胸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为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明确了努力方向。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全球团结抗疫,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共同责任把各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重要讲话,为世界清晰擘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总路径。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进一步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大决议等多个国际文件,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从今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到本月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深刻阐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习近平主席不断丰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以鲜明的中国主张、务实的中国行动回应着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勾勒出共建美好世界的新愿景。

联合国贸发会议前秘书长 素帕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阐释了联合国和平与安全、合作与发展的宗旨原则。今天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互相帮助、共创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驻华大使 安德烈·杰尼索夫:中方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世界应对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在联合国各个领域都表现积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之一,联合国和世界需要中国继续发挥领导力。

作为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迄今,中方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抗疫进程中,中国已帮助16个国家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向世界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中方已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 阿利斯夏巴纳:世界各国紧密相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各国实现具有强大韧性和包容性的互利合作。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 斯蒂芬·佩里:共同繁荣、合作共赢,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积极倡导,呼吁大家携手构建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安全以及发展更平衡的世界。中国以实际行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全球繁荣。

联合国前秘书长 潘基文:50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更切实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世界期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贡献力量,为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详情】
时间:2021-10-25 16: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  

呼吁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

  金秋时节的北京,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主会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灯光璀璨,鲜花绽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交相辉映,联合国各会员国国旗组成的旗阵气势恢宏。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步入会场。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难之际,中国积极同世界分享防控经验,向各国输送了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真诚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积极努力。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大势,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创造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发展局面。不久前,我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习近平最后强调,追昔抚今,鉴往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表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为联合国作出日益重要贡献,是联合国的可靠伙伴和国际合作的中流砥柱。感谢中国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支持。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强化多边体系,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强调联合国将继续做中国的坚定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丁薛祥、杨洁篪等出席会议。

  王毅主持会议。

  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长期从事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外事人员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200多人与会。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分别致辞。


【详情】
时间:2021-10-25 16: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会见。

  习近平指出,今天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举办纪念会议,既是为了回顾中国和联合国共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也是为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携手打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习近平强调,历史一再证明,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强大,都无法靠霸权左右别国,更不可能主宰世界。面对地区热点问题,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当事国人民意愿,致力于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任何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框架内行事,不能自行其是、另搞一套。大国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这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和民生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团结抗疫和复苏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让疫苗真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协调,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破解发展中国家发展困境,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各国应该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履行好各自减排责任,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转型。中方宣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主采取举措,我们将说到做到。中国同联合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第二届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凝聚了新共识。中方将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习近平强调,中国同联合国合作50年,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始终如一坚守联合国理想,坚定不移走多边主义道路,诚心诚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愿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特雷斯表示,5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正义的一天,我对此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机遇。感谢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工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实现更多公平正义。单边主义完全不可接受。联合国高度赞赏中方为消除贫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推动新冠肺炎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发挥的关键作用。世界应遵循所有国家都接受的准则,通过对话沟通解决争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对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联合国完全支持,愿同中方就此加强合作。


【详情】
时间:2021-10-25 16:35 来源:新华网

10月24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阜阳复旦创新科技园调研。记者 范柏文 摄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10月24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阜阳调研时强调,皖北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雄心壮志,激活内生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步伐。省领导程丽华、郭强陪同。

上午,郑栅洁来到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实地察看闸体,参观王家坝防汛抗洪展厅,了解王家坝闸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年降雨量多少?”“蓄洪容量有多大?”他仔细询问淮河水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系统观念,科学精准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在巩固、提升、优化上下功夫,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随后,郑栅洁走进阜南县红亮箱包公司生产车间,饶有兴致地查看产品,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市场销售、职工收入、社保缴纳等情况,得知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弹性工作制,方便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照顾家庭,他表示赞许,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做大做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西田坡庄台位于淮河行蓄洪区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8月专程来这里考察。如今,庄台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群众生活不断改善。郑栅洁边走边看庄台建设情况,随机走进一家芡实超市和农户,深入了解芡实种植、销售和村民收入等情况,叮嘱当地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帮助群众把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他强调,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午,郑栅洁来到位于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的江淮汽车集团阜阳分公司,考察总装车间,观看零部件展示,登上重卡驾驶室,全面了解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及产业配套情况。他勉励企业和园区,不能满足于常规发展,要发挥区位条件、市场规模、人力资源等综合优势,拉高标杆,打破常规,努力实现跳跃式发展。在阜阳复旦创新科技园,郑栅洁听取园区总体规划情况汇报,仔细参观科技园展示中心和清联智能科技公司火警处置案例演示,他强调,要坚持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进一步创新机制模式,用好用足平台资源,解决好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调研中,郑栅洁强调,皖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较突出,经济体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要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拿出争先创优、赶超跨越的新举措,干出提质增效、晋级进位的好业绩。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全面扩大开放,全力以赴抓招商,用重大项目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制造业强则经济兴、百姓富,要聚焦重点领域和细分行业拉长拉宽产业链条,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加快铸造与皖北振兴相匹配的制造业硬核实力,推动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详情】
时间:2021-10-25 13:1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习近平  

 

  “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部署。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总书记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澳门“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更好发挥自身所长,增强竞争优势”。

  顶层设计密集推出。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今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今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公布。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广州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项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一个个创新创业平台落地生根。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迎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8600万人口的大湾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工作,反复强调、殷殷嘱托、亲自指导,要求提高规划建设顶层设计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科学编制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

  深圳前海,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来到前海。

  2012年12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前海,这是深圳考察的第一站。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时任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向总书记介绍了前海建设情况。“敢闯敢试是前海的魂,改革创新是前海的根,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本。”作为前海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郑宏杰感触很深。

  2018年10月24日上午,在前海石前,习近平总书记同前海建设者和见证者代表同话沧桑巨变,总书记指出:“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0年10月14日上午,《春天的故事》那熟悉而深情的旋律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奏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在近一个小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2020年,前海实际利用外资43.05亿美元,占全国3%、占广东省18.3%,进出口实现了逆势增长。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前海在投资便利化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大力提升海关通关效率。同时,前海港口涉及169条国际航线,交通网发达,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

  “未来的前海,将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总书记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3年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注册企业显著增加。产业园通过“以医带药”等方式推动中医药技术、文化、产品走入葡语系国家、欧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015年横琴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后,已累计形成622项改革创新经验,其中4项改革创新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近20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88项在省、市复制推广。

  “推动互通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邓江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升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支持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里的巨石上,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8个大字。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民营中小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研发、销售、出口等情况。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说:“我向总书记汇报,公司生产的单颗粒气溶胶在线质谱仪,是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科学仪器。”

  “总书记特别关心自主创新,对生产线是不是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问得很细。”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维兵说。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近3年来,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创造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向总书记作了汇报。“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刘若鹏说。

  “那天,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公司的党建工作。”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说,“公司的业务现在供不应求,这与我们一直以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我们不搞‘临门一脚’型的创新,而是致力于‘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型的创新。”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应有贡献。”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港澳青年的积极参与。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化青年创业社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吸引1500多个港澳、国际项目来园交流展示,孵化创业团队446家。

  “那天,总书记问我们是不是在前海创业,我们齐声回答‘是’。总书记勉励我们在前海继续发展。”工匠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招俊健回忆起2018年10月24日在前海石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

  “90后”香港青年、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郭玮强说,“那天,我向总书记作自我介绍,总书记问,你是从香港过来的吗?我回答‘是的’,心里感到很温暖。”

  为了鼓励港澳青年来梦工场创业,前海出台了促进港澳青年创业、生活的20条政策,方便港澳人才在前海生活就业。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终身名誉理事伍淑清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内地有广阔的市场,香港有开放的信息,发展空间很大。香港年轻人到深圳前海发展,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内地与香港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香港提供基础科研成果和融资环境,内地负责科研成果商品化,最终进入大湾区的广阔市场,实现优势互补。

  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时指出。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厅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开通仪式结束后,总书记巡览港珠澳大桥。

  当天的场景,时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的朱永灵历历在目,“总书记指出,‘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总书记的话让我们非常振奋!”

  回忆起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点滴,朱永灵说:“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大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粤港澳三方始终坚持共同拿方案、共同出决策。这种密切合作的精神,也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在地理上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也加速融合。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广东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大湾区还推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为近200家青年初创企业及约4000名在香港青年提供资助……

  2013年11月正式启用的澳门大学新校区,位于与澳门一水之隔的珠海横琴岛上,其选址就很好体现了融合,新校区内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2019年,澳门大学与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合作,在横琴设立5个研发中心和1个商务培训中心,共建横琴·澳门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介绍,澳门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五邑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大批科研人才。

  “澳门大学规模不大,但学科齐全,而且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承担了特殊使命,可以说是‘一国两制’的一个缩影。”宋永华说。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回归20多年以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取得了新的发展。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兴建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与珠江口西的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胡应湘说。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各方应增加交流,相互借鉴,各展所长,实现优势叠加效应,在深度融合上迈出新的步伐。”香港潮州商会副会长高佩璇说。

  中华文化传承光大,多元文化异彩纷呈。

  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时指出:“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了解我们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就能自然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让学校全体师生深受鼓舞。”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说,“濠江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爱国传统的学校,1949年10月1日,濠江中学在澳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我们要把爱国爱澳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粤港澳大湾区必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有祖国的全力支持,有广大爱国爱港爱澳同胞的共同努力,香港、澳门一定能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明天一定会更好!


【详情】
时间:2021-10-23 19:01 来源:人民网

联播+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详情】
时间:2021-10-23 18:59 来源:央视网

山东东营,一片因黄河而变的土地,一座因油田而生的城市。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东营考察第二天。这一天,他先后看了一个农业示范区、一个社区、一个油田。变迁,是这三个地方共同的关键词。

透过总书记的考察,可以看懂历史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继续在东营考察调研

△10月21日考察点示意图

年轻的沃土 变革的种子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头两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竟然都诞生在黄河流域,一个是陕西的杨凌农高区,另一个是山东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10月21日上午,正在东营考察的习近平,考察了位于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这个农高区的基本任务,就是盐碱地综合利用。

△俯瞰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总台记者韩森拍摄)

土壤改良培肥、耐盐植物种质培育、智能农机装备升级……得益于农业科技的神奇之功,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如今拥有了良田、良种、良法,昔日的荒地变为年轻的沃土。

△农高区的科研人员遥控操作智能农机。(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风吹麦浪,渤海听涛,季秋时节的黄河三角洲一派繁忙。藜麦、黑小麦、大豆、马铃薯等耐盐粮食作物,在这里展现出令人称奇的种植效果。其中,航天大豆试验品种的最高亩产可达850斤。

△示范区种植的富硒大豆和甜高粱。(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赵化拍摄)

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

种子和耕地问题,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点。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示范区的野大豆,个头如同大米粒般,是耐盐粮食作物。(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近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要“推动杨凌、黄河三角洲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在生物工程、育种、旱作农业、盐碱地农业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这片已经发生巨大变迁的土地,被寄予继续孵化变迁的希望。

△视频丨盐碱地上的绿色梦想——走进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安居梦”“幸福河”

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

东营位于黄河尾闾,曾经饱受黄泛之苦。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防凌防汛问题,国家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也就是在黄河大堤和南展大堤之间建成梭形的黄河南展区,作为蓄滞洪区。黄河岸边的村民搬迁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黄河大堤的房台之上居住。

近年来,随着南展区被取消蓄滞洪区的功能,东营市启动房台村居民迁建工作,让住在狭窄简陋房台上的村民第二次搬迁到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安置居住,目前已建成三个社区,安置2.39万人。

△俯瞰杨庙社区,黄河水从旁边流过。(总台记者张鹏拍摄)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三个安置社区之一的杨庙社区,目前这里居住着来自11个房台村的1500多户4700多位村民。

许福华一家,就是从原蓄滞洪区低矮的房台搬进了敞亮的楼房。今年66岁的他和爱人偶尔就近做一些零活,儿子许建峰在石油工程技术公司务工,儿媳在社区的塑料编织专业合作社打零工,全家一年收入十七八万元。

△这是21日当天,许福华(右二)老人一家拍摄的全家福。(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在杨庙社区,不仅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还有老年餐厅、草编合作社等。衣食住行和就业,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配齐。

△杨庙社区成立草编合作社,老年人通过手工编织屏风、鞋架等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在杨庙社区,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黄河滩区和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等情况。

除了原蓄滞洪区群众搬新家,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也是总书记一直牵挂的事。160多年前,黄河改道,流经山东,在600多公里河道沿途的河槽与大堤之间,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的滩区。

△黄河山东段从菏泽市东明县始,至东营市垦利区终,滩区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资料图)

2019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多次谈起滩区群众。

总书记说,下游滩区既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

△2019年8月,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滩区迁建8号村台,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为滩区百姓建设新家园。(图/视觉中国)

《时政新闻眼》了解到,从2017年起,山东全面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涉及包括东营在内的7个市、16个县区。到今年5月,山东已全面完成迁建任务,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基本实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谈黄河滩区迁建工作:这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近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实施好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进一步推进滩区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菏泽市东明县尚庄社区,共安置5个自然村、5000余名黄河滩区群众。(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如今,如何把黄河的事办得更好,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面临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初心不改当年,蓝图徐徐展开,像杨庙社区这样的变迁故事,将继续在黄河两岸发生。

△视频丨我家住在黄河边——走进东营杨庙社区

油田之变 转型之路

1961年,在山东东营的土地上,喷涌出了华北平原第一股工业油流。

此后,一个叫胜利的村子传出喜讯,这里打出了当时全国第一口日产原油超过千吨的油井。胜利油田由此命名。

今年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21日,习近平来到胜利油田考察。

△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60年来,胜利油田共发现油气田81个,累计生产原油12.46亿吨,占到了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

60年来,胜利油田人始终在为祖国采石油、献石油,但采油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台记者张鹏拍摄)

在胜利油田,习近平首先来到这里的勘探开发研究院考察。这个成立于1964年的机构,承担着勘探开发重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攻关应用的任务。

研究院设有31个研究室和实验室,其中有两个尤其值得一说。一是页岩油研发中心,通俗地说,它主要负责给岩石做“CT”,精准定位原油藏在什么位置。另一个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它主要研究将捕集之后的二氧化碳注入油层,这样既可以提高采油率,又能实现二氧化碳“入地为宝”。

△这是棕褐色油浸细砂岩。(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油田工人将捕集后液化的二氧化碳装车,运往油田。(总台央视记者谢晓光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胜利油田的钻井平台考察。

胜利油田莱113区块现有油水井26口,这里是CCUS项目大显身手之地。据了解,胜利油田已在7个区块规模化推广CCUS项目,已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增油10万吨。

从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二氧化碳把油“驱”出来,胜利油田的采油变迁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

△这是位于东营市莱州湾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上个月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胜利油田莱113区块的钻井平台。(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海上钻井平台。(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胜利油田,总书记重点了解和关注的,也正是创新发展。

依靠创新发展,胜利油田创造了一个甲子的发展奇迹,也必将继续通过创新发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广大石油工人:再创佳绩 再立新功


【详情】
时间:2021-10-23 18:5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

↑这是2019年8月14日拍摄的黄河乾坤湾景色(无人机照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考察调研

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共同抓好大保护 协同推进大治理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谈及黄河保护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

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考察。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察看林场整体风貌,听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整体情况汇报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山西省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沿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十分重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一盘大棋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山丹马场考察调研,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等情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山西省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加强贺兰山生态保护情况。

↑2021年6月7日,习近平在青海省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临时下车,察看粮食作物长势,同正在田间劳作的老乡拉家常,询问他们生产经营、家庭收入、医疗保障、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围绕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实地调研。

从为黄河保护立法

到制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战略的蓝图逐步清晰

具体落实也在实质性推进

以水为线,以域为面

流域、区域、政区共进

上游、中游、下游同心

奔涌亿万斯年的黄河

必将成为一条

永远造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幸福河


【详情】
时间:2021-10-23 18:55 来源:新华网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

这里因黄河而孕育大片湿地,这里因油而建、因油而兴;

413公里海岸线、6000平方公里蔚蓝色国土孕育着向海图强的新希望。

良好生态 东营靓丽的一张名片

动能转换 东营产业发展的显著着力点

生活变化 东营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东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跨越突破的关键时期。

面向未来,东营充满必胜信心!



【详情】
时间:2021-10-22 15:5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