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教育局召开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动员会。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传友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县各涉考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带队负责人和所有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云飞主持。
会议首先就今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基本情况、新的变化、基本流程、关键环节作了详细介绍,对考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朱传友在会上强调,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严肃认真细致地组织本次考试;要进一步强化考试的严肃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确保本次考试公平公正透明地进行。
会后,全体考务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并到现场调试仪器熟悉流程。据悉,此次考试将于4月23日开始在舒城职业学校依次进行。(桂河冰)
【详情】在汛期来临之际,为做好今年春灌和防汛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县杭北灌区管理分局扎实开展汛前工程维护保养工作。
4月份以来,该分局对所管理的杭北干渠进行了汛前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逐一进行整改。组织业务骨干力量,对灌区内水利设施、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目前对渠道85座水闸的闸门、启闭机进行了除锈、上油、更换零部件;对各水闸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对老化线路、电机、漏电保护等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更新;对部分险工险段进行加固处理。
经过近一个月的维护保养,杭北干渠现有水利设施设备均能正常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春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今年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情】近日,县城管局执法大队一中队采取专项行动,有效整治辖区实验小学东校区校园周边违规摆摊设点行为。
据部分学生家长反映,实验小学东校区门口有三个流动摊贩,经常在学生上、放学期间占用人行通道摆摊设点,不仅向学生兜售无质量保证的零食等物品,还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为此,县城管一中队一方面坚决取缔三摊贩的违规经营行为,暂扣部分经营物品;一方面积极与校方对接,发挥校方保卫力量同时,安排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清理、分时值守的方式,强化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常态化管理,确保此类违规摆摊设点行为,发现一起清理一起。
通过此次整治,有力打击了实验小学东校区周边违规摆摊设点行为,有效提升了该校周边市容环境秩序。(谢劲松)
【详情】为切实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加快农村水利设施提质升级,着力推进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舒城县脱贫攻坚“双基”达标工程一期(活水引源一期)工程即将启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切实做到“农村水环境更美、农民饮用水更安全、农业用水更有保障、城乡防洪排涝能力更强、水利基础建设更牢”。
“活水引源”一期工程主体工程由拦河坝(堰)、节制闸、泄水闸、灌溉渠道等组成。将投资23300万元对杭埠河七门堰枢纽加固及其上游约3.5km长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杭北干渠腊子山泄水闸—老虎冲节制闸段综合整治约11km,东支渠进口—新街闸段综合整治约7km,七门堰分干渠进口—莲墩段综合整治约10km,杭北干渠连墩—解放闸段综合整治约7.5km,城区段解放闸—孔集渡槽段水环境综合整治长约11.9km。
【详情】2019年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3.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领先乡村。全县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1.1%。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增长水平差距不大。餐饮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1.6%;商品零售22.7亿元,增长11.7%。
【详情】4月20日,省档案馆馆长黄玉明率处、室工作人员一行来到舒城县档案馆,全面视察了档案馆大楼建设、功能布局、调阅服务大厅、智能化设施以及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现场。
每到一处,黄玉明一行都对馆内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舒城县档案馆全面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再接再厉,加强管理,提高标准,争创一流,再上新台阶。(葛明福 孙浪)
4月18日上午,宁波市象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象山县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水明一行四人,来我县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并召开座谈会。
县人社局局长王成斌、副局长周存虎,县人才服务和公共就业局局长方存应等相关人员参会,会议安排了城关镇、桃溪镇、百神庙镇、千人桥、南港镇、舒茶镇6个乡镇作为乡镇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会议由县人社局副局长周存虎主持,会上,首先观看了舒城县和象山县的信息宣传片,陈水明结合宣传片详细的解说了象山县的历史、经济、产业以及发展前景。随后,双方参会人员就如何达成人力资源对接做了交流讨论,各乡镇代表也积极交流发言,并对人才对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会后,双方签订了人力资源合作协议。
通过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舒城县与象山县两地人力资源对接,并建立了双方长期有效合作机制,畅通了人力资源流通平台,对有效实现城乡劳动力跨地区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情】近日,县城管局深入辖区企业一线,聚焦企业大货车禁行影响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问题,推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
舒城浩缘朋纺织品有限公司、舒城圣桂食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因城区大货车禁行影响了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其情况反映到该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平台后,县城管局高度重视,一是由分管副局长带队深入两企业了解实际情况,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二是召开辖区涉及同一问题企业的负责人会议,充分了解各企业的运行现状和城区大货车禁行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实际困难,征求意见和建议;三是针对上述问题,积极与县交管大队协商,共同给予企业运输车辆禁区进出方便。(朱思春)
【详情】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近年来,棠树乡大力打造“一村一品”建设,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涌现出一批拥有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的村,美了乡村面貌,富了一方百姓。
“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未拿一分钱,城里的许老板就送来鱼苗,帮助我们在生态园鱼塘养鱼,今后我家脱贫有奔头了。”看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苗溜下水,舒城县棠树乡八里贫困户赵永平喜出望外。前几年,因为老婆得了尿毒症,每月都要到大医院做血透,老赵花光了家里的一点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成了一户在册贫困户。这几个月来,县乡扶贫工作队多次到他家,帮助他产业脱贫,可老赵怎么也找不到好路子,为这件事他正犯起愁来。
像他这样,在八里村还有徐大朝、薛维应等10户贫困户。“有了产业脱贫,贫困户才有‘造血’功能。”村书记汪理银对此最有体会。八里村是棠树乡三个重点贫困村之一,靠近万佛湖,杭北干渠穿村而过,境内有大官塘、老虎冲2座小Ⅱ型水库,库汊塘口多,水面大。如果把水资源发挥利用上,让贫困户家家养起鱼来,产业脱贫就有办法了。鱼苗哪里来? 鱼在哪里养? 工作队一边和中天塑业有限公司许本好老总联系,许老总来到村里后,当即表示拿出3万元,帮助贫困户购买鱼苗,一边又和秀水渔生态园的程从柱老板商议,把鱼苗放在他经营的生态园塘口来养,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年底给每户4000元收益分红。现在老赵不但有渔业收入,还被介绍到生态园打工,平时看护鱼塘,做些除草、施肥等杂活,一年下来,挣上八、九千元,家庭收入总共就有一万元进账了。通过养鱼这条路,10户贫困户有了‘生财’之道。八里村打造出具有八里特色的“一村一品”,如今不仅仅可以在山顶上看到3000多亩水产养殖水面,也能在平地上看到1000多亩满山青绿,水产养殖为该村带来一片希望,该村各村民组漫水遍鱼,起跳的家鱼让村民喜笑颜开。
“八里村的发展给全乡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全乡各村都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因地制宜,乡引导各村按照集中连片原则划分特色产业区域,每个村重点培育1至2个支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让这样的‘特色产业村’越来越多。同时,对‘一村一品’发展方面规模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带头人,每年给予项目资金扶持。”棠树乡乡长赵旭说道。
云雾、刘院等村由于境内山林面积大,多山地,因此发展油茶种植,打造棠树乡油茶种植基地,如今,油茶基地里已经种植了近2000亩的油茶树,油茶基地的负责人张先好介绍,去年已经收获了4万斤油茶籽,预计今年可以达到8万斤。窑墩村,着重发展丝瓜络种植,而三拐村则着力打造盆荷生产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名列前茅的珍品观赏荷花、睡莲水生景观植物种苗园区和莲产品体验馆。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一望无际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棠树乡打造“一村一品”不是仅仅停留在扶贫的阶段,更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振兴乡村经济,打造生态宜居、文明的新农村,将每个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廖明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