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张母桥镇积极开展夜间治安巡逻行动。
行动中,由各村两委干部、青年志愿者、退伍军人等组成的巡逻队在街道上巡逻执勤。巡逻队员不时用喇叭提醒群众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
据了解,张母桥镇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完善的村街轮流夜间巡逻执勤制度,并要求镇派出所与村两委联动开展巡逻行动。相关村还详细记录巡逻计划、路线、发生状况及处理结果,分阶段总结治安巡逻工作,为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提供依据,确保一方平安。(程小磊)
2月19日,张母桥镇镇委党校举办镇村干部理论知识培训暨党员春训班,镇村党员、干部160多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课程安排紧致有序、形式多样,邀请了县委党校副校长马玲作《领会精神 牢记嘱托 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专题讲课。集体观看了《榜样9》宣传片,进行了基层党建知识培训,还以案说法进行了党风廉政教育宣讲。通过各项课程的学习,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该镇党委书记包军琦作动员讲话,他要求,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做到以学铸魂强党性,夯实忠诚担当的政治根基;要以学促干提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要以学正风树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始终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争当让组织信赖、让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邱璇)
2月7日,县人社局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送工进企专项活动,张母桥镇积极组织求职者到就业招聘会现场参加应聘,并进企实地参观。
通过此次招聘会的举办,畅通了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渠道。截至2月11日上午,张母桥镇送工进企有150多人明确了就业意向,完成就业登记63人。
下一步,张母桥镇将积极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保障群众“出家门进企门”,实现就近就业。(夏礼琼)
1月26日下午,张母桥镇农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汇聚乡贤力量,共绘农林新貌”蛇年春季“村晚”活动。
活动在开场舞《我和我的祖国》中拉开序幕。美猴王、财神、网红大熊猫等节目,为蛇年春节营造了一个欢乐喜庆的氛围。传统戏曲表演更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舞蹈《不忘初心》,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活动中,还对2024年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优秀村民”、“最美庭院”、“优秀村民组长”、“优秀护林员”等进行了表彰。
此次村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进一步增进了邻里情谊。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刘正根 梁玉)
冬日里,暖阳下,就在小组庄前空地上,居民找来凳子怎么舒适怎么坐,与文明实践队伍怎么直白怎么聊,如此画面时常会出现在张母桥镇境内,成为一道别具一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风景线。
“听你们这样一说我现在是彻底明白了,果然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沟通嘛!”近日,该镇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正在开展,小组会开得热火朝天,遇上有大爷大妈对政策不懂、不理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又成了“有事摊开聊”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居民坐到一起,宣传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解释着“外嫁女”和“嫁入媳”应当如何进行登记,这一番操作下来不少居民豁然开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怕居民有意见,就怕居民揣意见,说出来大家摊开了聊,有误会可以解除,有诉求只要是合理的,可以满足嘛!”
来到该镇长冲村轿子岭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员小李正在向组员们解释着承包农田降租的缘由,她说近几年效益不好,承包村内土地搞种植的大户都有亏损,而当初与大户签订协议时大家一起商定的租金就偏高,如今大户几次找到村委会要求降低租金,村两委经过调研协商后决定找到居民们商议降租事宜,不少组民表示反对和不理解,两委干部们回来一合计,还是要把大家叫到一起摊开了说。
说干就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员们来到该组,将大家召集到组长涂道顺家,邀请大家对承包农田降租一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再从村委会的角度出发说明降租一事旨在保障大家租金获益长久平稳,并保证日后承包农户水稻售卖价格上涨后租金仍会上调,在站员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番诉说下,最终整组居民一致举手表示同意降租。
如今,张母桥镇域范围内,无论是“张家山前”,亦或是“李家山后”,只要是需要民主协商的地方,都会出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员们的身影,他们引领着居民们以协商促和谐、以议事促稳定,将乡村塑造的更加和美。(程小磊)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张母桥镇第二届乡村运动会颁奖仪式。
连日来,张母桥镇长堰村村干部用心用情优化服务,凝心聚力帮助群众化解办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力抓好安置房办证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办证工作中,张母桥镇长堰村两委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服务,收集、整理、提交办证材料,依托数字化、智能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为群众分批次有序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提供服务保障,让安置房真正成为“安心房”。
参加办证的安置群众高兴地说:“无证难安心,有了“房本”,我们心里也踏实了,真是多亏了你们帮忙,让我们省了不少心。”(朱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