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共绘蓝图书新篇。1月4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舒城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剧场隆重开幕。
县领导张秀萍、张瑞杰、张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陈宗银、刘浦生、周增云、朱传旭、张志存、傅代智、张成伟、穆俊年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张志存主持大会。

朱传旭作县政协十届常委会工作报告
周增云作县政协十届常委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张志存主持开幕会
褚进宏委员发言
彭声振委员发言
阿婷委员发言
惠宗林委员发言
李勇委员发言
1月4日下午,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展委员视察活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陈宗银、周增云、朱传旭、张志存、傅代智、张成伟、穆俊年参加视察。县领导王煜、胡敏陪同视察。
全体委员深入县中医药提升工程、英力股份、精卓光显项目、夏星食品公司、金丝狐服饰,听取相关工作介绍,实地了解我县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等情况。委员们对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担当、积极建言,脚踏实地、奋发进取,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舒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列席会议的各乡镇(开发区)宣传统战委员也参加了视察。(赵旭泽、徐永斌)
1月4日下午,舒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盛光兴主持。大会主席团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通过了大会日程;推定了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通过了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大会副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意见的提出和处理办法草案;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草案和县十八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社会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表决办法草案。(云中东、聂菲菲)
1月4日下午,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预备大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瑞杰,副主任盛光兴、李家响、秦继永、吴家文、方跃宏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会议应到代表304人,实到代表297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舒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议案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并公布了各代表团推选的正、副团长名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瑞杰主持预备大会,他指出,本次会议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建设现代化美好舒城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不仅要审议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而且还要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县监察委员会主任和法检“两长”。张瑞杰表示,开好这次会议,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扎实奋斗,努力实现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瑞杰最后要求全体代表,要认真听取和审议报告、积极建言献策,行使好代表权利、履行好代表职责,严守会议纪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云中东、聂菲菲)
新华社合肥1月3日电 题:稳字当头绘出“皖”美答卷——访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
新华社记者刘菁、李亚彪、马姝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
经过多年努力,安徽经济总量2021年突破4万亿元,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安徽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推出哪些举措?如何为全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多作贡献?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
瞄准高质量协同发展 做大做好三次产业“蛋糕”
记者:安徽省将如何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大做好?
郑栅洁: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既要靠存量稳定和优化,也需要增量的当期转化和实现;“进”既要靠增量的扩张,也需要存量的提升和贡献。安徽仍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大省情,要把共同富裕“蛋糕”做大做好,我们将立足省情,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一产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安徽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两强”就是抓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一增”就是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差距。
二产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围绕“提质”,主要开展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6个具体行动计划。围绕“扩量”,今后五年,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产业营业收入达万亿元,10个产业超千亿元,10户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60户企业超百亿元。围绕“增效”,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土地容积率指标对开发园区、城镇建设的牵引倒逼作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
三产实施“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发挥安徽内陆腹地优势,锻造内贸长板,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从提升经济外向度出发,补齐外贸短板,力争五年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上一个大台阶,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抓住战略机遇期 以发展优势化解风险挑战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安徽将如何发挥自身发展优势,应对多重风险挑战?
郑栅洁:安徽虽然面对着多重风险挑战,但总体看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拥有诸多发展优势。
从国家层面来说,安徽既面临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又恰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大政策等难得机遇。
从安徽自身来说,拥有“六大优势”。
历史人文方面,安徽历史积淀深厚,文化灿烂辉煌,干事创业人才辈出。
科技创新方面,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有利于我们更多依靠创新推动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制造业基础方面,铜陵、淮南、淮北、马鞍山、蚌埠等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好,合肥、芜湖、滁州等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我们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地理区位方面,安徽周边500公里范围覆盖全国近30%的人口、近35%生产总值和近40%消费市场,有利于发挥左右逢源、连南接北优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综合交通方面,安徽“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航空航运潜力巨大,内河航道里程华东第一,有利于我们布局新兴产业、建设重大项目、拓展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方面,安徽有江有河有湖泊,有林有草有平原,有利于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下好创新“先手棋”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记者:安徽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和优势,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用?
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曾强调,要继续夯实创新的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现在安徽创新“里子”越来越厚实,拥有一大批国字号大校大院大所,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6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我们将继续下好创新“先手棋”,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抓科技创新,我们将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让科学家研判技术前景、让企业发现市场需求、让市场验证技术价值,将创新从纯科研活动有效转变为经济活动;坚持以产业化为目的,充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功能,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让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联动起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让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军。
落实“双碳”目标 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
记者:安徽如何落实好“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郑栅洁:我们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落实“双碳”目标,我们将立足省情、先立后破,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防止简单弃煤、弃煤电,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改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落实能耗双控要求,我们将优化项目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增加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
落实“两山”理念,我们将抓好“三山三江二湖”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化新安江、大别山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探索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徽路子。
坚决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记者:安徽将如何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上?
郑栅洁:2021年11月,安徽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新一届省委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目的就是立规明矩,打造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能力过硬的省委班子,带动各级领导班子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我们将把推动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营造 “两节” 期间城区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公共环境,以规范交通秩序、取缔占道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城区交通环境集中治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连日来,倪敬云到城区主次干道,看望执法干警,指导创建工作。在现场,倪敬云详细了解了各部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并实地查看了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环境,对路面停车位标识线、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1月3日下午,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召集人陈宗银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各组召集人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大会执行主席名单、大会副秘书长名单。会议还对各组召集人工作进行了部署。(赵旭泽)
【详情】1月3日下午,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县十届政协主席赵强,副主席周增云、朱传旭,秘书长朱观胤出席会议。会议由周增云主持。
会议听取了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筹备情况通报和政协第十一届舒城县委员会组成情况说明;通过了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议程、日程,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主席团会议召集人、大会秘书长和各组召集人名单,以及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
会议强调,全体委员要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确保会议开出成效。
各乡镇(开发区)宣传统战委员列席会议。(赵旭泽)
12月31日下午,在组织收听收看全市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立即召开全县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县四个班子有关领导;万佛湖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龙河口水库管理处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开发区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万佛山风景区主要负责同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张秀萍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是水利兴修的黄金时节,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转变思维、做到关口前移,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张秀萍强调,要认真总结谋划好防汛抗旱工作,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进一步夯实防汛减灾基础;要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抢抓工期、保证质量,全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盯紧关键环节,及早动员、及早部署、及早行动,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确保安全度汛;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的筹备谋划和向上争取等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主持会议,并就做好防汛抗旱准备、水利项目谋划、水利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应急值班、医保参保等工作作了要求。县政府党组成员胡久松通报了2021年全县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工作,并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12月30日,舒城县2021年度“美丽庭院”示范户表彰会议召开。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辉就今年的“美丽庭院” 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一是各级重视,高位推进抓落实。形成了争创合力统筹推进,确保了创建工作有目标计划、有安排部署、有组织推动、有实质进展。二是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落实。分层分级创建,注重成果转化,团结带领农村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三是广泛宣传,示范带动抓落实。深入基层、贴近妇女、走进家庭,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可学习、可复制的示范户,让广大家庭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创建工作,他要求:要提高认识,促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常抓不懈;要广泛宣传,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要凝心聚力,确保“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会上,县妇联主要负责人宣读了《关于表彰舒城县2021年度“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决定》;对22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代表进行了表彰,颁发了奖牌和奖品。张母桥镇白果村周家权户、杭埠镇朱流圩村、晓天镇南岳村、棠树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乡镇妇联工作分管负责人、妇联主席实地观摩了百神庙镇方圩村、南港镇沙埂村“美丽庭院”示范户以及“巾帼创业就业基地”创建现场。
据悉,2021年县妇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明办、县乡村振兴局在全县22个乡镇(开发区)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创建指导、互看互学、层层创评等程序,有243户被评为县级示范户,47户推报市级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