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春秋乡深冲村举办了首届夏季“村晚”文艺汇演。
伴随着儿童舞《太平女儿鼓》拉开了汇演的序幕,《黄庐情韵》、《新天仙配》、《我和我的祖国》、《恋人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等节目充分展示了深冲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村晚”是一场由百姓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用歌声和舞蹈展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用热情与笑容展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用舞台与梦想呈现乡村文明的新风尚。(文霞)

为有效降低溺水事件的发生,连日来,五显镇大路村 “三加强” 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加强防溺水工作宣传。该村始终秉持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的理念,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及时部署安排防溺水各项工作。该村发动志愿者进行线上线下宣传,通过走访入户和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QQ群、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危险水域巡查。该村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组长等防溺水志愿者排查村内的池塘、水库、深沟、拦河坝闸、施工河段等位置及农田建设项目等区域安全防护情况,不定期对村内危险水域开展巡查,禁止青少年儿童擅自下水游泳。

加强对防护设施排查。该村组织志愿者排查辖区水域是否有明显警示标识,确保全村范围“有水必有牌,警示全覆盖”。对路边危险水域增设防护栏、防护网等措施,从源头上消除隐患,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刘义胜 张承香)
7月5日上午,南港镇缸窑村陶艺研学项目正式封顶。
据了解,缸窑村粗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据考古专家鉴定分析,位于南港镇藕塘村北风岭的汉墓群,就曾出土过相当数量的缸窑陶器。该村现如今还留存着千年之前的陶器制作区,缸窑粗陶制作技艺也在2020年被列入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缸窑制陶文化,南港镇规划建设了缸窑陶艺研学体验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用地面积393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陶器展示厅、成品库房、陶文化体验中心、门景工程等,项目建成后,将是传承、保护、推介缸窑制陶文化重要载体,对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徐涵)
下一步,棠树乡团委将持续扎实做好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为孩子们安全保驾护航。
6月28日,河棚镇河棚村党支部组织该村全体党员到高峰乡新四军四支队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6月29日上午,高峰乡举行2023年度“迎七一,颂党恩,永远跟党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夏季文艺汇演活动。
汇演在开场舞《我和我的祖国》中拉开帷幕,通过歌舞、情景剧、小品、大鼓书、朗诵、合唱等形式,欢快、积极、奋进、磅礴的气势一次次将晚会推向高潮,为全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高峰乡干群队伍的活力风采与朝气蓬勃。
整场文艺汇演紧扣“迎七一 颂党恩 永远跟党走”主旋律,生动呈现出全乡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秦知琳)
一轮走访慰问,精准问需问计。“七一”前夕,该镇开展走访慰问,“慰”老党员的内心,“问”老党员的实际困难,转达各级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对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贡献表达谢意,鼓励他们建言献策,继续发挥余热。
一场知识竞赛,提升能力本领。6月25日下午,该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通过以赛促学,推动了全体村干部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实战中提升履职能力。
一次集中颁章,赓续光荣传统。6月27日上午,该镇举办“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新党员入党宣誓,为10名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并送上政治生日贺卡,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座谈会上,大家畅谈入党以来的体会和感受。纪念章的颁发见证着老党员的无悔初心,激励着年轻党员要从纪念章的“荣光”里体悟出敬业和实干,同时引导年轻党员干部对标老党员的崇高境界和务实作风,赓续光荣传统,传承精神谱系。
一堂专题党课,汲取奋进力量。6月27日下午,该镇举办迎“七一”党委书记上党课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进一步深化对党创新理论的理解认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一种政治仪式,接受精神洗礼。6月27日下午,该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七一”主题党日,前往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开展红色教育,观看《星火》宣教片,参观革命历史文物陈列,感受革命先烈气息。在旧址广场,面向党旗,再次重温入党誓词。
一场文艺演出,造浓喜庆氛围。6月29日上午,该镇举办“迎七一 ,颂党恩,红映张母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夏季村晚文艺汇演。精彩的艺术表演形式轮番上演,展现了张母桥人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全镇上下干事创业、共同建设和美乡村的昂扬斗志。
此外,该镇还开展了迎“七一”书画摄影活动,书法、水墨画、烙画等作品无不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