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五显镇显杨村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机声隆隆,收割机来回穿梭,迅速将小麦收割、脱粒、碎秆还田。

随着麦收高峰期的到来,五显镇充分发挥机械收割主力军作用,将收割机全部投入到“三夏”作业中。镇农技人员实地察看小麦收割现场,持续关注夏收进度、粮食产量,及时解决收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夏收工作顺利开展。
走进五显镇显杨村塘湾组,近百亩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排列整齐,将丰沛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在乡村振兴蓝图上绘就“阳光变现”的生动实践。

土地流转增收入。该镇利用土地出租的方式,流转闲置土地,利用光照充足的的地理优势,合理建设光伏电站。据统计,该镇流转农户土地210余亩,共建设分散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11座,建设规模达8180KW。每年12月一次性发放土地流转租金,为山区群众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连日来,五显镇开展“光影惠民”送电影下乡活动,通过露天电影放映形式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将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自活动启动以来,该镇各村、社区的文化广场晚间化身为露天影院,《我和我的祖国》《守岛人》等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影片轮番上映。

在下河村放映现场,银幕前坐满了自带板凳的村民,老人们随着剧情重温艰苦奋斗岁月,孩子们为精彩画面欢呼雀跃。放映间隙开展的防溺水知识问答,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很久没看过露天电影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电影,还能和乡亲们唠唠嗑,真好!”村民张大爷感慨道。
连日来,五显镇虬冲村持续开展夜间巡逻专项行动,为村民点亮“平安灯”。

该村按照“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组建成立了夜间巡逻队,主要由村“两委”干部、基层治理网格员和志愿群众组成。每晚10点,巡逻队便前往村内主干道、偏僻路段、河道沟渠及独居老人住所等重点区域,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国强)
今年以来,五显镇陈院村坚持“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真情服务老人,让“有困难,找书记”成为群众最贴心的依赖。

陈院村建立了 “书记包联 + 网格周访” 机制,积极开展惠民服务。村干部与网格员每周上门,为独居老人们开展电器维修、代购药品、代办医保业务等志愿服务,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5月12日上午,五显镇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

上午10点,应急演练正式开始,演练模拟江冲村马湾组因强降雨造成山体裂缝、土石松动,可能遭遇滑坡崩塌等险情,监测员巡查发现后,立即向镇指挥部报告,同时,通过广播、鸣锣等方式向村民发出预警信号。镇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应急小组按照分工快速响应。整个演练活动仅用时10分钟,受灾区域内2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张运生)
日前,五显镇下河村组织人员到辖区养老机构,开展燃气、消防及用电安全"三防"专项排查行动。

行动中,检查人员对燃气管道、阀门开关及灶具接口进行密封性检查。同时对消防设施和线路进行检查。检查组还开展了安全用电宣传活动。
连日来,五显镇大路村集中开展防溺水宣传与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活动中,该村以“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组织党员先锋队入户走访,向村民发放防溺水手册、安全生产须知等资料100余份,并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溺水急救知识、家庭用电用火规范知识。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安全教育短视频,利用“村村响”广播每日循环播放安全提示,确保宣传无死角。同时,在村内河道、池塘等重点区域配齐警示牌、救生圈等应急设备。
下一步,五显镇大路村将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群众安全意识,共同构建平安乡村。(杜权飞)
夏种时节,五显镇韦洼村以“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为抓手,聚焦群众夏种难题,全力保障夏种工作有序推进。

自“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五显镇韦洼村建立“书记带头、党员响应、群众参与”的服务模式。村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调配1台旋耕机,开展“代旋耕”助农服务。
4月30日下午,五显镇“稻田虾影·乐享田园”龙虾垂钓活动在该镇罗山村举办。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该镇的钓虾爱好者,亲身体验钓龙虾的无穷乐趣。大家提着虾桶、人手一把钓竿,一只只体态饱满、色泽鲜亮的龙虾被垂钓上岸,现场一片繁忙欢乐的景象。





罗山村地处万佛湖畔,这里小溪、山塘密布,为龙虾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该地原生态小龙虾色泽明亮、干净卫生、肉质肥厚且紧实,成了游客们前来“垂钓”的不二选择。

据了解,目前该镇联合发展的“罗余稻虾种养基地”面积已达3000多亩,“一田双收”年效益可观,形成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生态绿色种养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罗余稻虾种养基地”打造“五显龙虾”品牌,使之成为点燃五显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李循 郭昌美 刘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