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镇日前抓住村民回乡过春节的大好时机,积极向广大育龄妇女开展计生宣传活动。
镇计生办工作人员来到韦洼村新庄组村民陈金明、姚士莲家中,向他们发放计生公开信和计生优惠政策宣传册。
陈金明、姚士莲夫妇常年在苏州打工,每年回来的次数不多,对家乡的计生政策了解不透,镇村干部按照政策规定,定期将计生相关信息发送给他们,让夫妇俩及时了解有关计生工作 。
连日来,五显镇镇村干部以村民组为单位,走访外出回乡过春节的广大育龄妇女,向他们宣传计生政策,同时开展早孕发现率、计生四项手术落实和全员人口信息核查等工作,确保计生工作在2014 年初起好头、开好步。(许令强)
【详情】近几年来,五显镇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做文章,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扶持大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吊瓜全身是宝,既可销售生瓜,也可销售瓜子,皮、籽、根均可入药,具有润肺化痰、降火止咳等功效,销路好、价格高。当前正是吊瓜的成熟季节,在五显镇韦洼村吊瓜基地里,村民们正兴高采烈地采摘吊瓜。
60岁的梅代凤,是韦洼村村民,自吊瓜基地建成后,她就一直在这里忙活,除了每年每亩400多元的土地租金外,她在基地里挣了不少钱。像梅代凤一样长期在吊瓜基地干活的村民有30多位,他们一般都有60多岁了。吊瓜基地的建成 ,让这些留守老人在自家门口有了一定的劳动收入。
五显镇韦洼村吊瓜基地占地550亩,由华翔瓜蒌专业合作社投资兴建。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得到镇政府和韦洼村两委的大力支持。(许令强)
【详情】生态旅游是根
3月22日下午,风和日丽。在五显镇石关村荒田冲野茶基地,每个山坡上都能看到茶农们头戴草帽采摘新茶;山脚下,数十个自驾游客在小桥流水边拍照嬉戏。“虽是礼拜五,但天气好,今天来玩的人还是很多。”村委会主任兼采茶基地负责人李尊海说,每当周末或是假期,只要天气好,山上便会游人如织。
“生态就是生产力。我村有茶山700亩,一年茶叶产值100多万元,不但致富了村民和村集体,而且还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李尊海说,采茶忙季时,村民们每人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而游客们对自己动手采茶则乐此不疲。
“只发展茶产业肯定是不够的。”他说,目前,该村正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4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把茶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
文化旅游是魂
“我镇有书画之乡的村民文化,有失传多年的显杨冲叉艺术文化,还有广场舞文化等。”该宣传委员祝远升说。
3月24日中午,笔者刚走进该镇文化站,便被一幅幅造诣颇深的书法和绘画深深吸引。一楼大厅墙上是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右边墙上是许多书法作品,而两边过道的墙上也都挂满着各种书贴及水墨画。
“字画若出自大家之手供人玩赏,那没什么稀奇的,但我镇文化站里的所有字画都是由五显人自己创作的,那就是非常了不起了。”祝远升说,还有一人是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呢。。
“文化就是生产力。我们正在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依托书法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挖掘民间艺术文化,开发寺庙文化。”他说。
旅游就是生产力
走进五显镇宛如走进了风景区。出了石关野茶基地,记者来到该镇的罗山金银花卉基地,大片金银花随风摇曳,只见蜜蜂正三五成群地在油菜花间游戏。
旅游就是生产力。近年来,该镇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把除集镇外的4个行政村全部打造成了特色村庄,一村一个品牌。石关村是山水休闲养身茶文化村,五显村是农民书法村韦洼村是生态观光园艺村,景山村是农家齐欢野奢康乐村。
为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镇投入了1000多万元。发展旅游业,不但促进了五显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带动了村民致富。现如今,在该镇的任何一个行政村,农家乐都随处可见,采摘、垂钓、捉鱼、摄影、户外拓展等旅游项目正逐渐流行。(章胜勇)
【详情】新春佳节刚过,五显镇农业、供销等部门及早部署,积极做好农药、化肥的农资储备工作,全力为春耕生产做好保障,备足农资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从年前开始,该镇各涉农部门及早动手,提前部署,积极做好农资、种子、农药等春耕物资的准备工作,切实满足农民群众春耕生产对各类农资商品的需求。同时还组织人员深入到全镇各农资销售网点开展执法活动,打击各种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力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满足春耕生产需要。该镇相关单位还积极向农资合作户宣传农资打假常识,严把进货关、储存关、销售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农村市场。截至目前,该镇已经储备化肥4030吨,农药80吨,农膜20吨,各种农资已能满足今年的春耕需要。(章胜勇)
【详情】根据农业生产实际,五显镇在今年春耕备耕中强化科学防灾减灾,实施田间科技春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全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镇还把推广优质良种和适用增产增效技术作为春耕生产的重要内容,利用冬春农事闲暇时节,组织开展科技培训,重点培训水稻、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传授水稻、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水稻免耕、直播和软盘抛秧等轻简栽培技术,以及棉花立体高效种植技术。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力争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率、良法的应用面。(章胜勇)
【详情】五显镇日前召开2013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会议要求全镇党员干部要改变工作作风,深入村、组,宣讲“十八大”精神;要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为美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同时要认真排查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要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排忧解难;要组织开展“两节”期间以基层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为重点的慰问活动;同时要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维稳和计生等工作。(许令强)
【详情】五显镇日前召开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动员会,对下一阶段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这个镇五显村、上河村、国土所、财政所4个单位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五显镇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指出,按照全镇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从突出抓好中心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力争到2016年,全镇5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镇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到2030年,全镇所有的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全面实现“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农民生活再上新台阶、乡风民俗展示新风尚、农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黄雪彦)
【详情】五显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五显镇江冲村江冲河堤加固工程现场,施工队的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加班加点修建河堤,力争在十二月中旬完成建设任务。
在五显镇景山村,当地很多农户来到山场,栽植薄壳山核桃幼苗。这些山核桃幼苗是镇招商引资企业天润科技有限公司从外地引进的。这家公司从去年开始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在景山村承包山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事山核桃、蓝莓种植,并引进波尔山羊,发展养殖业,这家公司计划在景山村建成集种植养殖、显现、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基地。
如今,在五显镇,全镇上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鼓足干劲,奋力赶超,全面建设小康五显、幸福五显。(本网讯)
【详情】五显镇成立竹业管理和采伐服务队,使竹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解决竹业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矛盾,也解决了富余劳力就地就业的问题。
五显镇山场面积近10万亩,其中毛竹2万亩。“竹业加工”已成为五显镇四大产业集群之一,竹业年产值6800万,带动就业500多人。
近年来,由于该镇劳动力大量外出,出现毛竹无人采伐的局面,因此在农民理事会的引导下,成立了竹业管理和采伐服务队,队员由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富余劳动力组成。对常住户无劳动力的,在家人的监督下,由专业砍伐队帮其砍伐;对全家外出户,通过村民理事会和其联系,确定委托管理人,然后砍伐服务队与委托管理人具体协商砍伐事宜。程序规范,群众放心。(祝远升)
【详情】五显镇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围绕建设新农村示范区、建设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为重点,推动“三区并进”,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五显镇五显村是六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个村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带头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如今,五显村道路硬化,绿树成荫,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但在康居点建设前,这里的垃圾还是乱倒乱放,环境很差。建设新农村,涉及到了村民住房的拆迁,五显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做了大量的工作。建新农村康居点,第一步拆迁一些危房,包括柴棚、猪圈,一开始难度很大,首先党员带头,还有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像这些人全部配合,然后就一家一户清理。
近几年来,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基础上,五显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区建设;同时这个镇以“工业兴镇、工业富镇”为主战略,推动了竹业经济、家具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的工业的兴起。(本网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