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19年征兵工作,日前,五显镇加强领导,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切实抓牢征兵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五显镇牢固树立主动意识,成立了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征兵工作宣传会议。明确责任,层层把关,任务分解到村。镇武装部、各村民兵营长对适龄青年进行摸底,对符合条件有参军意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鼓励他们参军入伍。同时,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开展宣传。
强化质量意识。围绕兵员质量这一核心,狠抓大学生征集这一关键,稳步推进各项准备。持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街头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促使适龄青年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征兵信息,提高参军入伍积极性。同时严把政治关、文化关和身体关,提升兵员质量,积极促进高素质青年入伍。
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为适龄青年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做好征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确保征兵工作有序有力推进。明确奖惩,压实责任,把压实责任作为提高征兵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五显镇 黄文娟)
【详情】7月4日,五显镇召开妇幼健康、计生特扶和职业病防治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培训会。该镇计生办全体成员、镇卫生院长、各村(居)计生专干及卫生室健康教育骨干参加会议。
会上,县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镇卫生院负责人、镇计生办工作人员分别就传染病、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健康素养66条、计生特扶等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卫生健康类民生工程政策进行了讲解。(五显镇 刘义胜 凤良君)
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日,五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各村开展了广场舞健身活动。
傍晚时分,微微晚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五显镇各村村民在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的带动下跳起了整齐、优美的广场健身舞。
广场舞健身活动的开展为喜爱健身广场舞的基层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提高的平台,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五显镇 黄文娟)
【详情】一株株生菜青翠欲滴,一排排圣女果红艳诱人,一架架黄瓜累累悬挂如绿玉。六月盛夏时节,置身五显镇光明村鸟巢气雾栽培蔬果基地,眼前绿意盎然。
基地是舒城县华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占地125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说是农业,这里的瓜果蔬菜生长却不需要土壤,更不需要精耕细作,采用的是新型无土栽培模式——气雾栽培。
据了解,气雾栽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为先进的栽培模式,以立体栽培的方式,用雾化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肥的需求。植物的根系则悬挂生长在封闭、不透光的箱槽内,经科学配比的营养液通过喷雾设备直接喷射到根系表面,刺激植物的生长。
在栽培基地,我们随手拔出一棵青菜,在小小的方形海绵下面能清楚看到裸露出的长长的洁白根须。基地负责人汪卫东告诉我们,可别小瞧这一排排的蔬菜,产量可比传统方式种植的蔬菜高出两倍,并且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基地的蔬菜生长用水全部取自数十米的地下深井。培育出的瓜果蔬菜脆甜可口。
“这个项目是2018年下半年扶贫工作队经多方协调争取到的。我们村以资产量化参股的方式参与投资,年固定分红2.5万元。同时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安排我村贫困户在基地就业。截至今年5月,基地累计为我村广大农户发放工资22万元,其中一半以上是村里的贫困户。基地很好带动了广大贫困户就业增收。”提及基地建设经过,来自省妇联的光明村驻村工作队王厚莲队长如数家珍。
贫困户叶长玲经常来基地干活,今年上半年,每月她都能挣2000元左右,还不耽误照顾患病的婆婆。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的蒋业春老人,患慢性病,也常来基地做点诸如起菜、摘菜等力所能及的活儿,每月也能挣个几百元钱贴补家用。
说到蔬果基地的下一步发展,汪卫东告诉我们,基地二期工程目前已在施工中。未来要把基地变成集蔬果生产、科普、观光、休闲、旅游、农家乐于一体的真正的田园综合体,更要发展壮大成为光明村的特色支柱产业,让产业扶贫这棵大树在光明村根深叶茂,帮助更多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县融媒体中心 云中东 /五显镇 郭昌美) 【详情】连日来,五显镇充分利用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2019年33项民生工程政策、近年来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成效,着力提升广大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一、召开镇村干部会议宣传。根据县民生办〔2019〕4号文件精神,该镇于4月12日召开有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再推进工作会议,要求全体镇村干部结合当前扫黑除恶、产业扶贫落实工作,走村入户进行宣传,特别是今年新增及调整变化的8项民生工程政策。
二、进村入户“零距离”宣传。该镇各村分片包干进组入户发放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单,同时镇民生办将民生工程政策明白纸送到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单位,累计发放民生工程宣传材料10600余份。并在村务公开栏、学校、卫生室门前、主要街道和人流集中地张贴民生工程政策明白纸。
三、出动宣传车流动宣传。该镇安排专人,出动宣传车采取循环播放民生工程政策宣传语音进行流动宣传;同时做好“民生政策村村响”宣传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通过广播或“大喇叭”,把民生工程政策传递给千家万户,做到全镇16个村1个街道全覆盖,使之家喻户晓,成人皆知。
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该镇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横幅、LED滚动屏幕、宣传栏、民生工作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特别是对民生工程受益群体的政策宣传。该镇利用村址门头LED显示屏开展政策解读字幕滚动宣传,悬挂民生工程宣传横幅6条,张贴宣传标语20条。
五、开展街头宣传日集中宣传。4月30日上午,该镇由镇民生办牵头,财政所、民政办、社保所、卫生院、医保所等相关民生单位工作人员齐上阵,走上街头,集中开展了33项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日活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台面对面宣传民生工作政策,累计发放民生工程宣传材料8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使民生工程政策深入人心。在全镇营造了关注民生、支持民生、服务民生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了33项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刘义胜 徐大平)
【详情】五显镇位于万佛湖西岸,是我县重点林区,也是全县松林资源最多的乡镇,现有马尾松林面积4.67万亩。松材线虫病被比喻为“松树的癌症”,是松林的毁灭性病害。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媒介昆虫,在五显镇马尾松林中普遍存在,且虫口密度巨大。
为切实保护好五显镇绿水青山,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近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五显镇通过清理枯死松树并作无害化处理、悬挂松褐天牛诱捕器、设置诱木、整顿木材市场等多种举措,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为巩固前期工作成果,进一步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12月11日,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董广平研究员一行三人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长叶明福的陪同下,来五显镇指导松褐天牛生物防治工作——在马尾松林释放花绒寄甲。花绒寄甲是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通过释放花绒寄甲进行以虫治虫,可以有效降低松林中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小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风险。本次在五显镇清塘村项冲、枫岭马尾松林共释放花绒寄甲成虫10000只,安装卵卡2000张,防治马尾松林面积达1000亩。(宗迎春)
【详情】3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五显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大会应到代表97人,实到88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镇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和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会议听取了2018年度代表提案、提议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对镇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
会议认为,2018年以来,镇党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务实创新,担当作为,全镇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再战再捷,乡村振兴稳步实施,重点工程推进有力,社会事业齐头并进,民生保障卓有成效,党的建设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必须保持高昂的斗志,良好的精神状态,必胜的信念,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湖畔明珠、山口重镇”建设,为五显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张健)
【详情】为提升脱贫成效,夯实脱贫基础,五显镇以县委全覆盖巡察工作为契机,以“永远在路上”的锲而不舍精神全面提升干部作风建设,在全镇掀起了作风建设提升活动热潮。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镇组织全体干部召开动员大会,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典型案例,学政策制度和业务知识,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全镇营造转作风、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专职人员,精心开展活动。同时,围绕全年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和突出问题狠抓落实,确保作风建设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并贯穿始终。
强化检查监督,改进工作作风。该镇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从“小事”做起,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做起,痛下决心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查找出来。重点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纪律不严、不敢担当、为官不为、标准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促使党员干部切实改变工作作风,以刮骨疗伤的自觉和勇气,认领问题,整改问题,全面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绩。
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该镇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查摆问题,并对照问题细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以定期与不定期督办巡察和暗访等方式相结合,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着力推动全镇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用制度约束干部行为,坚持抓早抓小,对干部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张健)
【详情】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是安徽省2019年新调整内容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为精准掌握特困群体底数与实际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特困群体基本生活,为下一步精准实施好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形成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保障制度。
近日,五显镇召开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核查摸底工作布置会,会议由分管镇长刘万勇主持,镇民政办、民生办全体工作人员、各村文书参加会议。会议就如何开展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摸底工作、精准实施好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进行作了专题部署。
一、明确摸底对象,明确工作内容。本次核查摸底的对象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农村无监护人、扶养人,或监护人、扶养人没有监护扶养能力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失能失智人员,农村困境儿童等。调查登记工作内容有特困群体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住房状况、居住环境、主要诉求等情况。
二、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民生底线。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严守民生底线,坚持边摸底边整改,对于特困群体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清醒认识并及时给予解决,确保县顺利脱贫摘帽。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方法。镇实行班子成员分工包村负责制,各村要高度重视,由村书记牵头,分片分解工作任务,通过入户走访与电话询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确保行动迅速有力,按时完成任务。
四、准确填报信息,确保详实准确。各项摸底务必联系到特困对象本人或者监护人,核查要做到“对象全覆盖、走访全覆盖”,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按照摸底填报要求,准确填报信息,把握政策界限,确保各项填报数据详实准确。
五、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规范台账。各村完成摸底排查后要及时准确汇总摸底情况,对于梳理出的问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规范台账,按照台账盘点销号,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和改善工作落到实处。(刘义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