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吸取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日来,南港镇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镇经发办、安监所、综治办、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成员单位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冬季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
此次联合检查涉及该镇52家工贸企业和小微企业,排查安全隐患107条,其中现场整改74条,限期整改33条。据悉,今年以来,该镇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张恒)
日前,南港镇由镇安监所牵头,组织镇村干部对辖区内烟花爆竹零售店逐一进行检查,一店一表,详细记录,建立风险隐患整改台帐。同时,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形式与居民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零售店,确保执行专店、专柜经营。
对记入档案的烟花爆竹零售店进行不定期巡查,确保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整改,对超过期限未完整改的零售店,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做到隐患整改和执法处罚双闭环。对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店,将不予延期换证。坚决杜绝一切非法生产和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格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张恒)
【详情】近日,在南港镇过湾村的农家书屋里,不少小朋友都来到这里做暑假作业、翻阅书籍。
据了解,这个村现有留守儿童、留守学生30余名,为了让孩子们在暑假有一个好去处,该村每天定时向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安排一名村妇联干部担任留守学生暑期“代理家长”,精心照看在书屋学习、玩耍的孩子们。与此同时,村妇联干还主动为留守儿童开展了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和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关爱。(赵金龙 韦伟)
来到南港镇过湾村“稻鸭共生”新型生态稻田种养基地,大片的稻禾即将迎来丰收。在稻田纵横排列的水沟里,一群群鸭子自由“嬉戏”,扑腾着翅膀,发出 “嘎嘎嘎”的欢叫声。
“吃草、除虫、施肥……别看鸭子们玩得欢,其实,它们正在努力‘工作’。”过湾村党支部书记沈永清说,“在秧苗播种一个星期后,每亩稻田便可放养20-30只鸭苗。鸭子吃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粪又能肥田。在鸭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工喂养。历时三、四个月后,‘稻花鸭’便可以出售。由于采取生态共生的养殖方式,肉质鲜嫩的‘稻花鸭’,很受市场青睐,每只可卖到200多元。”
刚开始,对于这种“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种养模式,过湾村的群众很不能理解,认为稻田里养鸭,鸭子会啄稻秧、吃谷粒。通过几年的试养,老百姓信服了这种“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它不仅能产出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的富硒大米,还能养出肉质鲜美的绿色生态“稻花鸭”。目前,“稻鸭共生”种养基地已经为20多户贫困户带去了收益分红,每户每年增收2000余元。
近年来,南港镇过湾村依托现代农业,以土地流转为支撑,以“特色富硒水稻+生态种养”为基础,延伸产业深加工链,建立了留乡湾度假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方向。
转变发展思路,探索新型路径。过湾村立足自身生态环境优势,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过湾现代农业合作社,并积极推行“党建+”模式,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思路。将2000亩土地纳入托管范围,惠及该村233户359人,在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贫困户稳定脱贫。该村人均年收入由几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5万元左右。
建强领导队伍,打造发展的坚强后盾。为了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过湾村一直注重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从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中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拓宽选人渠道;加强村两委和后备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健全村干部绩效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激励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
汇集兴农人才,丰富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需要人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促脱贫”更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支撑。过湾村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从外引进农业科技型专业人才,同时大力培养本土型人才,鼓励有能力、有梦想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于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来。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兴农人才为过湾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过湾村充分利用生态种养这把“钥匙”,让农民吃生态饭,走致富路。初步形成了“电商+富硒产业+乡村旅游”的“过湾模式”,闯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南港镇 马志安)
【详情】为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市、县食安委的统一布署,南港镇于6月26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主题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明确了宣传周的宣传工作重点和宣传主体责任分工,坚持“四个最严”,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享食品安全成果,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中宣传,营造氛围。镇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所、中心卫生院、经发办、农综中心、综合执法队等单位于6月26日上午在集镇农贸市场举办宣讲活动,免费发放《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知识要点》、《食品安全知识暨肉制品宣传单》等宣传材料,现场解答群众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疑问。
查摆问题,重点整顿。镇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队对食品安全隐患比较集中的集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各类宾馆饭店、农家乐以及中小学周边小摊点等区域和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食品,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据悉,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册,检查集镇农贸市场食品经营户30多户,并重点针对辖区中小学开展了“三小”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促进了群众理性消费,推动了企业合法经营。(南港镇 赵金龙)
6月6日下午,南港镇召开2019年度优待评定工作布置会。
会上,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传达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业务培训暨阶段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并就该镇2019年度优待评定工作的程序要求、农村生活困难优抚对象关爱帮扶工作的启动实施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会议还就优待抚恤、拥军褒扬等相关工作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联系服务辖区退役军人的优势,全力完善好镇村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将全镇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南港镇 赵金龙)
【详情】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农民群众幸福安康与全国一道实现小康道路上,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正是突破这一“瓶颈”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来,南港镇过湾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特色种养业为工作重心,主动作为,通过转变思路、汇集人才、建强队伍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富硒水稻种植和深加工,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方向,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铆足了干劲。
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发展的新型路径。过湾村结合自身特色,挖掘发展潜力,由党组织牵头,成立了“过湾现代农业合作社”,并积极推行“党建+”模式,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思路,将2000亩土地纳入托管范围,共惠及该村233户359人。该村人均年收入已由3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增加5万元左右。在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汇集兴农人才,丰富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需要人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促脱贫”更需要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该村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为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兴农人才。一是加快引进农业科技型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对有利于农村发展和助力脱贫的带头人、有劳动能力且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本村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大力培养本土型人才。三是通过政策激励和科学引导,鼓励有能力、有梦想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另外,精准扶贫实施以来,驻村帮扶干部和社会扶贫力量也积极投身脱贫事业当中,为过湾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重要基础。
建强领导队伍,打造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过湾村一直把加强村“两委”队伍建设作为突出重点来抓。一是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大胆从农村致富能手、经商能人、乡土实用技术人才、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二是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抓好本村“两委”政策理论学习、业务能力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素质;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健全村干部绩效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制度,切实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确保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过湾村在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核指标稳居南港镇前列,初步形成了“电商+富硒产业+乡村旅游”的“过湾模式”。当前,该村正朝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梦大步向前。(马志安)
【详情】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再战再捷,南港镇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制定了2019年度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实施方案。方案实施两个月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年度减贫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实力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切实做到目标任务早明确、重点措施早谋划、资金项目早安排、宣传发动早推进。
一是制定计划,压实责任。“春季攻势”开展以来,该镇及时召开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督促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全年工作重点、落实措施和进度安排,统筹调配攻坚力量、要素资源,做到早研究、早谋划、早部署、早见效。
二是安排资金,做实项目。为足额配套扶贫资金,加速落实2019年度到村到户项目。该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贫困户生产经营的信贷投放,着力撬动金融资金,用足社会资源,主动对接定点扶贫、企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帮扶力量,集中资源合力攻坚。
三是强化学习、整改提升。组织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其纳入必修课,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聚焦中央、省市县各级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逐个核查、逐项整改、逐条落实,做到“四确保四不放过”,确保扶贫工作落地生根,见到实效。(王文鑫)
【详情】3月22日,南港镇隆重召开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体班子成员、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共计1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储柱勇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龚世斌同志所作的《人大工作报告》和张功稳同志所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并成功选举了祝玉刚同志为镇人大副主席。
会议回顾并总结了全镇2018年的各项工作。过去一年是该镇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新历程的一年,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同时该镇在产业转型、集镇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科学规划,成效明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社会维稳、新型农业、民生工程等各项工作,成果丰硕。
会议明确了2019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招商引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会议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年,全镇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发展更优、绿色更绿、脱贫更实、风气更好,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实现南港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四更一跨”为奋斗目标,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会议号召,全镇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南港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王文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