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谣 言 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
真相:近日,网上流传“30岁小伙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为挣28万彩礼娶媳妇,上海外卖小哥活活累死”等多篇自媒体文章,还配有当事人在医院治疗的画面。有网民指出,画面中的当事人来自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其病逝与彩礼毫无关系。经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相关自媒体文章虚构了当事人的经历,是为博眼球进行的演绎。纪录片中没有提及彩礼、加班、外卖员等说法,也没有任何关于小伙与其女友的相处交往细节。不少自媒体为博眼球,删去必要信息,捏造大量人物心理活动、日常生活等细节。这些无中生有的做法是为了煽动观看者的情绪,以便获取流量。核查还发现,自媒体已经炮制编造了多个版本,有的改掉了小伙的姓氏,有的以小伙本人的口吻展开自述“每天打三份工、加班两个礼拜”的日常,有的干脆隐去了名字,但文案一样、故事一样,将整个编造内容转变成“无主谣言”。
中央网信办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中已明确规定,“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反季蔬菜没营养还不安全?
真相:有人担心反季蔬菜没营养,甚至有农药、化肥、激素残留。其实,反季蔬菜除了在口感、香味上比应季蔬菜逊色,营养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显著。北方市面上的“反季蔬菜”来源有三类:一类是一路从南方北上的“南方菜”。除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损失了一些糖分、维生素和风味物质,影响口感之外,其他营养素含量和它们在老家时相差无几。第二类是反季出售的蔬菜,来自本地蔬果冷库。一些特别适合长期储存的蔬菜(如根茎类、瓜茄类、蒜薹)在夏秋季被大量收购储存,等到冬季出售。由于储存温度较低,这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丢失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第三类,即本地“大棚蔬菜”,只要保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蔬菜便能欢快生长。不过“人造环境”毕竟无法完全模拟夏秋季节的日照和温度,虽然对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却影响蔬菜的口感和风味。对于反季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也无需过度担忧,一些低毒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可以依靠光照在几小时内被降解,目前国家抽检发现大棚蔬菜农药残留绝大部分没有超过规定限量。(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通 报 公安部: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
详情: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截至目前,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其中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63名,网上在逃人员1531名。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深化中缅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持续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全力清剿诈骗窝点,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来源:新华社)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贾玉韬 设计:肖丽丽 尹路





2023年11月14日
谣 言 四川广元南站将搬迁?
误 区 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
真相: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前提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水果和“无糖食品”都是可以适度摄取的,但必须严格控制血糖指数。水果作为加餐,可以优选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放在两顿正餐之间食用。而无糖食品,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 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标签标“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这就意味着300毫升饮料中只要添加糖的含量不超过1.5克,可标注为无糖。但是,即使只添加了代糖的食品,其原料中依然可能含有大量淀粉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因此,不管是水果还是“无糖食品”,切记千万不要多吃。(来源:@科学辟谣)
提 示 惩戒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公安部公开征求意见
详情:为深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19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6个方面内容,遵循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原则,明确个人和单位纳入惩戒对象的范围,规定金融、电信网络、信用惩戒的具体措施,根据惩戒对象违法行为分级适用惩戒,规范审核认定、惩戒期限和告知等程序,明确申诉、受理、核查、反馈和解除的程序和时限。①对于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惩戒期限为3年;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惩戒对象,惩戒期限为2年;②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固定电话、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互联网账号、域名、IP地址等三张(个)以上等情形或被列为惩戒对象。(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
详情
谣 言 多地可低价代缴采暖费?
误 区 得了支原体肺炎最好输液治疗并“洗肺”?
真相: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广受关注。针对“支原体肺炎是否需要输液并‘洗肺’”这一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儿科专家获悉,静脉输液方式并不一定比口服治疗效果更好,应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治疗方式:重症肺炎的患儿可以选择静脉输液,而大部分轻症患儿,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至于“洗肺”(肺灌洗),其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比如患儿出现了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有坏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才需要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灌洗,让气道通畅,同时在镜下观察肺部病变的程度。
提 示 教育部提醒: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
详情:近期,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提醒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

2023年11月10日

谣 言 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

真相:近期,一则“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品(亚硝基二甲胺)致癌物”的消息在某短视频平台传播。经查证,早在2016年10月,新华社、“网信四川”、上海辟谣平台等针对此消息已进行多次报道辟谣。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曾接受采访表示,“自来水致癌”属耸人听闻。含亚硝胺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无明显影响,公众无需为“喝自来水会不会致癌”担心。亚硝酸盐作为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人体平常也会摄入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其主要危害就是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比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平均含量可达10mg/kg。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量都是以毫克计的,本身就已经是纳克的一百万倍。其中,人体摄入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会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只有一小部分亚硝酸盐会在胃中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以及微生物条件下转化成亚硝胺。也就是说,就算是百分之一的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也比自来水里的多了几十、上百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张岚表示,从我国国情来看,亚硝胺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的摄入量远低于其他途径,且总体上看,自来水检出的亚硝胺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因此,目前在我国,自来水不是亚硝胺类物质的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不必担心喝自来水致癌。(来源: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误 区 苏打水能调节身体酸碱平衡?
真相: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并不科学,喝苏打水改变酸碱体质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35~7.45,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而血液pH值的剧烈改变,往往是由于重大疾病,如癌症等。
苏打水含有钠,如果经常喝、大量喝,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部分人工合成的苏打水,还会额外添加白砂糖、果葡糖浆,长期大量饮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提 示 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太迷惑,如何防范?
详情: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是近年来电信诈骗高发类型。此类诈骗手法呈现出高度的迷惑性,剧本也在不断变化。以下几种是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需提高警惕:
1、声音合成
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2、转发微信语音
在盗取微信号后,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3、AI程序筛选受害人
利用AI程序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要小心;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来源:中国新闻社)
2024年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多地将推行按“工龄退休”?
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
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

上海要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
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

狂犬病潜伏期长达十几年?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0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臆测编造民生政策、利用AI虚构案事件、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传谣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谣言性质恶劣,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账号已受到依法处置。
2023年11月7日
谣 言 兰州新区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真相: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为谣言。目前,涉嫌编造谣言的违法行为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来源:“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兰州新区公安”微信公众号)
谣 言 北京新增摩托车禁行路段?
真相:近日,北京市阜石路、莲石路等城市快速路入口增加了“摩托车禁行”的交通标识牌。有网友、摩友发帖称,这意味着增加了摩托车禁止通行的路段。对此,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表示,并没有新增加摩托车禁止通行的路段,而是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34条“摩托车只准在辅路、慢速车道行驶”的规定,交管部门在这些规定摩托车禁止进入的道路入口“补齐”了相应的禁令标志,进一步明确通行规定,提示摩托车驾驶人按规定、守法行驶。(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误 区 冷天容易血压高,可多吃降压药?
真相:血压除每天的波动外,也有季节性波动,一般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点。《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冬季血压升高显著者,如确定为血压季节性变化引起,可根据情况及时灵活调整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但要遵医嘱用药,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同时,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 示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一批涉仿冒诈骗网站平台
详情:一段时期以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收到涉仿冒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平台实施网络诈骗的举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高度重视网民举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研判处置工作,及时切断仿冒诈骗网站传播链条。
截至目前,共协调处置相关有害网站平台300余个,涉22家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18个企事业单位,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维护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声誉形象。
根据网民举报线索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通过镜像、复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平台欺骗网民,使网民难辨真伪,以宣传“高额利息”“补贴退费”等为噱头,诱导网民进入诈骗陷阱,迷惑性高、诱惑力大。为逃避监管,绝大多数仿冒诈骗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网址域名经常变换,隐蔽性强。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如遇相关信息,可通过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网(www.12377.cn)或相关属地网信举报部门官网举报,共同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霍晶莹 设计:肖丽丽 尹路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真相:近日,一张“配送服务年龄到限通知”的截图在网络流传,称“年龄超过45岁后,就不再符合某外卖平台及配送服务商的服务规范,系统将不再派送订单”。经向该外卖平台核实,此信息为谣言。该平台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考虑到配送过程中相关安全因素,会对骑手的年龄限制在18周岁至57周岁之间,在此年龄范围内,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独立劳动能力,身体健康、持有有效健康证且无相关类型疾病,符合无违法犯罪记录、熟练驾驶相关车辆等要求的人员均可注册为网约配送员,网传“配送员年龄上限为45岁”系虚假信息。(来源:北京网络辟谣、上海网络辟谣、湖北网络辟谣)

误 区 冷空气和寒潮是一回事?
真相: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四个等级。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有着严格的“门槛”。根据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C,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C,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C,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C的冷空气活动,就是寒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要体现的是降温幅度,所以寒潮不全都出现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数据可以发现,每年11月出现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来源:央视新闻)

提 示 警惕仿冒“12315”维权平台实施电信诈骗!
详情:近日,出现自称“12315”维权平台客服,以“维权”“退款”为由实施电信诈骗的现象。在收到类似通知后,可根据以下几个不同,快速识别仿冒“12315”维权平台。
1. 图标不同在深蓝色背景上,真实“12315”APP图标有且仅有国徽标志,仿冒APP会添加文字、更换图标和背景色等。2. 名称不同真实“12315”APP名称为“全国12315平台”,多字少字、顺序不对均为仿冒。3. 运行界面不同真实“12315”APP的运行界面中,显示元素包含国徽图案和“全国12315平台”字样,页面简洁且无需输入邀请码,仿冒APP颜色多样、元素混乱。4.“身份证”不同基于包名、APK文件MD5等多维特征,每个APP都有唯一的“身份证”,仿冒APP难以以假乱真。例如:真实“12315”APP开发者的包名为“com.shenlan.cdr”。安装包MD5为:“13864CC66D3985E7B609F023A1361059”。学好以下这几招,捂住“钱袋子”:1. 认准官方网站和官方APP下载渠道全国12315平台官方网站为“www.12315.cn”,手机APP名称为“全国12315平台”,不要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APP。2. 警惕推荐第三方进行维权清退或购买理财产品等行为全国12315平台不提供第三方维权清退或协助清退渠道,也不会提供国库券等理财产品。3. 谨慎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轻易下载各类视频聊天软件,不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与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共享屏幕进行账户操作,以防账户、存款、贷款、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来源:“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
2023年11月3日
谣 言 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斑马线外赔偿3万斑马线内赔偿30万?
误 区 红枣与虾皮同吃会中毒?
真相:红枣和虾皮不能同吃的传言,其实是海鲜和水果相克的“翻版”;传言的所谓“科学依据”,无非是“红枣所含的维生素C能和海鲜中的砷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砒霜”。但事实上,虾皮等海产品中有机砷绝大部分是稳定的,微量的无机砷在体内也很快会被代谢出去,所以它们并不会跟红枣等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C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从而导致食物中毒。即使红枣和虾皮等海鲜中的砷能发生反应,还存在剂量多少的问题。以海虾为例,按照我国标准,每千克鲜虾中的无机砷含量不超过0.5毫克,即使鲜虾的无机砷含量达到1毫克/千克,那也得一次吃10千克以上的虾,再摄入大量的维生素C,才有可能急性中毒。所以,抛开剂量谈毒性完全是危言耸听。(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提 示 已出现混合感染!多地发布提醒
详情: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近期多家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相关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患者中儿童居多,也有不少成年人“中招”。除了大众较为熟知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专家提醒,需警惕肺炎支原体与腺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其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多地发布提醒:谨防各类病毒,戴好口罩必不可少!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此外,预防流感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该立即洗手;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感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吴炎 设计:肖丽丽 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