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谣   新疆和田一晾晒场地光脚踩葡萄干?

图片

真相:近日,部分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光脚踩葡萄干的视频,视频上标有“新疆和田11月21日”的字样,经新疆和田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实,和田地区暂无绿葡萄干晾晒场地和视频中所显示的葡萄干交易市场,请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来源:新疆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图片

 科 普  在太空遗落工具袋会有危险吗?工具袋会从太空掉落地面吗?

详情:新华社日前报道,美国两名宇航员本月展开太空行走,在执行任务期间失手弄丢一个工具袋,目前这个工具袋正环地球轨道运行。那么,在太空遗落工具袋会有危险吗?工具袋会从太空掉落地面吗?

对此,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在太空中遗留物体是比较危险的事。因为空间站一直在环绕地球运行,遗留的物体和空间站分离时,其相对速度最多只有每秒几米,这么小的相对速度,可以近似认为它仍和空间站处在同样一条轨道上,因此两者是存在碰撞风险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两者最终是否会撞到一起,要根据它们在运行轨道上各种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确定。如果工具袋受到的大气阻力更小,那么它下降的速度就更快,碰撞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此外,工具袋虽然会从太空掉落,但最终掉到地面的可能性却不大。因为它在进入大气层时速度非常快,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在一般情况下,它在落地之前就已燃烧殆尽了。(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

 通 报  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启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

详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要求,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的通知》。

《通知》要求,从通知之日起到明年春季,动员各系统已命名国家、省、市级维护青少年权益岗,2023—2024年度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重点针对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校园贷”“培训贷”等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人员、冒充领导或熟人、虚假招聘、虚假购物、虚假征信、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网络婚恋交友诈骗等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多发高发电信网络案件类型和突出问题,立足职责分工集中开展相关工作。(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详情】
时间:2023-11-25 10:18

  2023年11月23日

  


1ea27164d7a54c8580de9dd5b7bb14f7.png
图片



  谣 言 感染肺炎支原体一定会得肺炎?会出现“白肺”?真相:近期,支原体肺炎广受社会关注。针对“感染肺炎支原体一定会得肺炎吗”“会出现‘白肺’吗”这些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获悉,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人的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通常来说,“白肺”是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双肺弥漫性病变,进展迅速,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不同。有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影像上显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感染所致,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物或肺内炎性渗出引起的,但其他的肺叶大多都是正常的,这和医学上所说的“白肺”是两个概念。(来源:新华社)

  

图片


  误 区 使用加湿器会导致呼吸道疾病?

  真相:加湿器确实可以缓解室内空气干燥、湿度过低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呼吸道疾病,医学上称之为“加湿器肺炎”。但“加湿器肺炎”并不是加湿器本身的错,而是加湿器使用不当所致,如加湿器未及时清洁、加湿时间过长、加湿器使用的水质不好等原因。这些原因造成加湿器中产生受到污染的微生物,微生物被吸入呼吸道后引起鼻塞、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大多数“加湿器肺炎”患者可在脱离加湿器后自行好转。(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图片


  通 报 成都网警破获一起编造传播证券市场网络谣言案

  详情:近日,四川成都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不法人员利用境外新闻媒体的局部页面,编造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等政策的不实信息。随后,该信息以图片的形式在境内网站、论坛和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大量传播,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稳定运行,严重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经查,嫌疑人王某出于主观臆断和寻求精神刺激的目的,通过篡改境外新闻媒体的局部页面,对外发布自己编造的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等政策的不实信息。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五十六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公安机关和证券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网警提醒,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对于编造、传播、散布谣言者,将依法打击处理,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详情】
时间:2023-11-24 11:47

图片

2023年11月21日

图片

 谣 言  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

图片

真相:近日,网上流传“30岁小伙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为挣28万彩礼娶媳妇,上海外卖小哥活活累死”等多篇自媒体文章,还配有当事人在医院治疗的画面。有网民指出,画面中的当事人来自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其病逝与彩礼毫无关系。经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相关自媒体文章虚构了当事人的经历,是为博眼球进行的演绎。纪录片中没有提及彩礼、加班、外卖员等说法,也没有任何关于小伙与其女友的相处交往细节。不少自媒体为博眼球,删去必要信息,捏造大量人物心理活动、日常生活等细节。这些无中生有的做法是为了煽动观看者的情绪,以便获取流量。核查还发现,自媒体已经炮制编造了多个版本,有的改掉了小伙的姓氏,有的以小伙本人的口吻展开自述“每天打三份工、加班两个礼拜”的日常,有的干脆隐去了名字,但文案一样、故事一样,将整个编造内容转变成“无主谣言”。

中央网信办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中已明确规定,“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图片

 误 区  反季蔬菜没营养还不安全?

真相:有人担心反季蔬菜没营养,甚至有农药、化肥、激素残留。其实,反季蔬菜除了在口感、香味上比应季蔬菜逊色,营养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显著。北方市面上的“反季蔬菜”来源有三类:一类是一路从南方北上的“南方菜”。除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损失了一些糖分、维生素和风味物质,影响口感之外,其他营养素含量和它们在老家时相差无几。第二类是反季出售的蔬菜,来自本地蔬果冷库。一些特别适合长期储存的蔬菜(如根茎类、瓜茄类、蒜薹)在夏秋季被大量收购储存,等到冬季出售。由于储存温度较低,这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丢失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第三类,即本地“大棚蔬菜”,只要保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蔬菜便能欢快生长。不过“人造环境”毕竟无法完全模拟夏秋季节的日照和温度,虽然对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却影响蔬菜的口感和风味。对于反季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也无需过度担忧,一些低毒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可以依靠光照在几小时内被降解,目前国家抽检发现大棚蔬菜农药残留绝大部分没有超过规定限量。(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图片

 通 报  公安部: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

详情: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截至目前,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其中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63名,网上在逃人员1531名。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深化中缅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持续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全力清剿诈骗窝点,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来源:新华社)


图片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贾玉韬 设计:肖丽丽 尹路 


【详情】
时间:2023-11-22 10:54
2023年11月15日
谣 呼和浩特市医保统筹截止到11月20日?
真相:近日,有呼和浩特市市民传播“呼和浩特市医保统筹截止到11月20日左右”的说法。经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核实,该内容纯属造谣。根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建立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呼政办发〔2022〕37号),第九条明确规定:门诊统筹待遇标准是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按政策结算。(来源:内蒙古互联网举报中心、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
误 区 加工食品脂肪多?调和油不如动物油?
真相:加工食品并非都是高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取决于食品类别和加工方式,只要合理选择和搭配,加工食品也可以成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食用油是我国居民摄入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且摄入量远高于推荐值。许多人喜欢用荤油(动物油)炒菜,但动物油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而中国人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总体偏多,因此烹饪宜用植物调和油,少用动物油。植物调和油是植物油混合而成,相对动物油更适合烹饪。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消费者减盐、减油、减糖。专家提示,准确全面看待脂肪,将合理膳食落到实处。(来源:新华社)
通 报 2023年10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727.0万件
详情2023年10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727.0万件,环比下降7.8%、同比增长23.3%。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58.4万件,环比下降8.4%、同比增长14.7%;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71.6万件,环比下降21.3%、同比下降12.1%;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597.1万件,环比下降7.0%、同比增长26.0%。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占47.2%,达753.6万件。(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详情】
时间:2023-11-15 17:38

图片

2023年11月14日

图片

 谣   四川广元南站将搬迁?

图片

真相:11月13日,有网民在某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经过成都铁路局同意,将投资70亿元搬迁广元南站”,引发市民关注。14日,成都铁路局广元车务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条信息属于谣言。广元南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货运编组一等站,是四川地级市中唯一的编组站,也是四川省内除成都市货运编组站外最大的货运编组枢纽站。对于搬迁问题,四川省发改委调研组曾经来过现场进行考察,但由于牵涉面广,搬迁难度较大,广元南站是否搬迁还未正式确定。网上所发布的广元南站将要搬迁的信息多为不良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中介商为了炒房而发布的不实信息。(来源:@广元日报看广元)

图片

 误 区  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

真相: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前提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水果和“无糖食品”都是可以适度摄取的,但必须严格控制血糖指数。水果作为加餐,可以优选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放在两顿正餐之间食用。而无糖食品,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 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标签标“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这就意味着300毫升饮料中只要添加糖的含量不超过1.5克,可标注为无糖。但是,即使只添加了代糖的食品,其原料中依然可能含有大量淀粉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因此,不管是水果还是“无糖食品”,切记千万不要多吃。(来源:@科学辟谣)


图片

 提 示  惩戒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公安部公开征求意见

详情:为深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19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6个方面内容,遵循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原则,明确个人和单位纳入惩戒对象的范围,规定金融、电信网络、信用惩戒的具体措施,根据惩戒对象违法行为分级适用惩戒,规范审核认定、惩戒期限和告知等程序,明确申诉、受理、核查、反馈和解除的程序和时限。①对于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惩戒期限为3年;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惩戒对象,惩戒期限为2年;②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固定电话、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互联网账号、域名、IP地址等三张(个)以上等情形或被列为惩戒对象。(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

详情

公安部就电诈犯罪惩戒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图片


【详情】
时间:2023-11-15 10:57

图片

 谣   多地可低价代缴采暖费?

图片

真相:近期,随着每年一度的供热采暖季到来,网上出现涉及多地的“低价代缴采暖费”等信息,声称可以“九五折”“九折”折扣形式低价代缴采暖费。对此,郑州热力集团、济南热力集团、天津能源集团等多家供热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声明各地供热单位从未也不会授权个人代收代缴采暖费,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九五折”折扣形式和低价代缴采暖费等信息均为虚假广告,涉嫌诈骗分子洗钱犯罪。供热单位提醒广大网友通过正规渠道缴纳费用,警惕代充骗局。(来源:河南日报、天津能源集团、济南热力集团)


图片

 误 区  得了支原体肺炎最好输液治疗并“洗肺”?

真相: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广受关注。针对“支原体肺炎是否需要输液并‘洗肺’”这一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儿科专家获悉,静脉输液方式并不一定比口服治疗效果更好,应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治疗方式:重症肺炎的患儿可以选择静脉输液,而大部分轻症患儿,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至于“洗肺”(肺灌洗),其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比如患儿出现了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有坏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才需要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灌洗,让气道通畅,同时在镜下观察肺部病变的程度。

专家提醒怀疑感染肺炎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确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来源:新华社)


图片

 提 示  教育部提醒: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

详情:近期,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提醒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

一、不要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培训。孩子培训需要相关专业防护。在亮面瓷砖和水泥地等场地进行训练、未充分热身整理进行训练、无保护进行高危险性训练、疲劳状态下训练等,会增加孩子受伤风险,应该避免。
二、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孩子身体发育过程有不同阶段,需科学练习。过早过强的柔韧性训练可能产生孩子器官发育不良、肌肉发育缺陷等问题。
三、不要过度对脊椎和腰部做外力挤压。孩子存在个体成长差异,过度进行外界受力、按压、拉伸等关节、脊椎、韧带训练,可能发生骨骼错位变形、关节疼痛等,严重的会影响骨骼生长和发育。
四、不要做过高难度系数的训练。练习身体腾空翻转、下腰、掰腿、劈叉等动作需有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基础,并在专业人员指导和成人看护下进行,不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专家建议未满10周岁的儿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体训练,避免出现伤害。
五、不要让孩子练习与身心健康不符的内容。教学表演内容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所选作品避免出现暴力、血腥、色情等少儿不宜的内容,要积极培育孩子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图片


【详情】
时间:2023-11-13 17:23

  

640


2023年11月10日

  

图片


  谣 言 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

  

图片


  真相:近期,一则“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品(亚硝基二甲胺)致癌物”的消息在某短视频平台传播。经查证,早在2016年10月,新华社、“网信四川”、上海辟谣平台等针对此消息已进行多次报道辟谣。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曾接受采访表示,“自来水致癌”属耸人听闻。含亚硝胺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无明显影响,公众无需为“喝自来水会不会致癌”担心。亚硝酸盐作为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人体平常也会摄入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其主要危害就是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比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平均含量可达10mg/kg。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量都是以毫克计的,本身就已经是纳克的一百万倍。其中,人体摄入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会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只有一小部分亚硝酸盐会在胃中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以及微生物条件下转化成亚硝胺。也就是说,就算是百分之一的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也比自来水里的多了几十、上百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张岚表示,从我国国情来看,亚硝胺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的摄入量远低于其他途径,且总体上看,自来水检出的亚硝胺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因此,目前在我国,自来水不是亚硝胺类物质的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不必担心喝自来水致癌。(来源: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图片


  误 区 苏打水能调节身体酸碱平衡?

  真相: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并不科学,喝苏打水改变酸碱体质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35~7.45,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而血液pH值的剧烈改变,往往是由于重大疾病,如癌症等。

  苏打水含有钠,如果经常喝、大量喝,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部分人工合成的苏打水,还会额外添加白砂糖、果葡糖浆,长期大量饮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图片


  提 示 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太迷惑,如何防范?

  详情: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是近年来电信诈骗高发类型。此类诈骗手法呈现出高度的迷惑性,剧本也在不断变化。以下几种是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需提高警惕:

  1、声音合成

  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2、转发微信语音

  在盗取微信号后,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3、AI程序筛选受害人

  利用AI程序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要小心;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来源:中国新闻社)


【详情】
时间:2023-11-11 10:57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图片

 图片 2024年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图片

 图片 多地将推行按“工龄退休”?

图片

 图片 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

图片

 图片 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

图片

图片 收到短信称“航班取消”,提示旅客可以获赔?

图片

图片 上海要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

图片

图片 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

图片

图片 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西南大学药学院爆炸?

图片

图片 狂犬病潜伏期长达十几年?

图片

图片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

图片

图片


【详情】
时间:2023-11-09 11:28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0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臆测编造民生政策、利用AI虚构案事件、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传谣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谣言性质恶劣,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账号已受到依法处置。

编造民生政策谣言误导公众。10月,有自媒体利用网民对社保、医疗等民生话题的关切,编造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不实信息,骗取流量、损害社会信任,造成负面影响。如假冒权威发布“2024年医保缴费新政: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X省将推行按工龄退休”等假消息,误导公众;编造“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谣言,将“个人征信”与护照号码无端关联在一起,制造耸动;借“秋粮收获”之际造谣“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企图扰乱市场秩序进而从中牟利。还有网传“上海成功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等不实信息,均为个别网民捏造。这类谣言迷惑性强、传播速度快,严重干扰社会认知和预期。
滥用AI技术造谣值得警惕。个别网民为博眼球、蹭流量,蓄意编造传播耸人新闻,触碰法律红线。10月份网传多起所谓的“爆炸事故”、恶性刑事案件,事后均被证实为网络谣言。如利用编程和AI技术编造“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安徽泾县发生校园伤人事件,多人伤亡”等恶性谣言,凭空捏造“西南大学药学院发生爆炸”“河北保定化粪池爆炸致1死5重伤”等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在“三人成虎”的传播效应之下,网民若不明就里、轻易相信,就会成为谣言传声筒,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干扰视听。10月份,成都崇州2岁女孩被恶犬咬伤、4岁女童上海海滩走失,两起事关孩子的人身安全事故刺痛公众神经。在事实未明之前,网络上却随之出现不少“脑补式谣言”,如“2岁女孩先用石头丢狗才被咬”“咬人犬只系女童自家养,在自导自演”“被咬女童离世”“海滩走丢女童父亲是继父”等无端揣测接连冒出。许多“阴谋论”无关真相,却制造信息混乱。造谣者把当事人家属的巨大悲痛、焦虑当成引流、泄愤的工具,不仅损害当事人及家属的正当权益,影响事件正常应对处置,也伤害了广大网民的朴素感情。

面对各类网络谣言,网信部门坚持重拳出击,加大打击力度,指导网站平台强化监测查证、开展排查整治。10月24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通报“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广州地铁遭恐怖袭击”“上海成功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护照号码EL开头为失信人员”等多个违法违规典型谣言案例,依法查处“地产宝妈”“俪居美学践行”“温特儿”等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造谣传谣账号1781个,有力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进入11月,伴随着各电商平台“双十一”大促活动的到来,电信诈骗或进入高发期,与物流快递相关的不实信息也会增多。消费者要防范违规促销套路和各类电信诈骗,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避免信息泄露及因此带来的损失。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纷繁芜杂的网上信息,务必提高警惕,增强谣言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合力铲除网络谣言生存土壤,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详情】
时间:2023-11-09 11:28

图片

2023年11月7日

图片

 谣 言  兰州新区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图片

真相: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为谣言。目前,涉嫌编造谣言的违法行为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来源:“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兰州新区公安”微信公众号)

 谣   北京新增摩托车禁行路段?

图片

真相:近日,北京市阜石路、莲石路等城市快速路入口增加了“摩托车禁行”的交通标识牌。有网友、摩友发帖称,这意味着增加了摩托车禁止通行的路段。对此,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表示,并没有新增加摩托车禁止通行的路段,而是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34条“摩托车只准在辅路、慢速车道行驶”的规定,交管部门在这些规定摩托车禁止进入的道路入口“补齐”了相应的禁令标志,进一步明确通行规定,提示摩托车驾驶人按规定、守法行驶。(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图片

 误 区  冷天容易血压高,可多吃降压药?

真相:血压除每天的波动外,也有季节性波动,一般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点。《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冬季血压升高显著者,如确定为血压季节性变化引起,可根据情况及时灵活调整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但要遵医嘱用药,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同时,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图片

 提 示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一批涉仿冒诈骗网站平台

详情:一段时期以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收到涉仿冒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平台实施网络诈骗的举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高度重视网民举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研判处置工作,及时切断仿冒诈骗网站传播链条。

截至目前,共协调处置相关有害网站平台300余个,涉22家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18个企事业单位,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维护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声誉形象。

根据网民举报线索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通过镜像、复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平台欺骗网民,使网民难辨真伪,以宣传“高额利息”“补贴退费”等为噱头,诱导网民进入诈骗陷阱,迷惑性高、诱惑力大。为逃避监管,绝大多数仿冒诈骗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网址域名经常变换,隐蔽性强。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如遇相关信息,可通过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网(www.12377.cn)或相关属地网信举报部门官网举报,共同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图片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霍晶莹 设计:肖丽丽 尹路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详情】
时间:2023-11-08 11:02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