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谣 言 河南郑州一高校发生火灾?
真相:12月20日,网传“河南郑州新郑市龙湖镇中原工学院校园内,一间面包房突然发生爆炸继而起火”,引发关注。对此,新郑市消防救援大队称,起火的是龙湖镇新老107国道交叉口附近一仓库,着火物质为仓库内存放的纸箱等,未发生人员伤亡。网传的“郑州某高校发生火灾”“起火仓库内有储油罐”“火场发生爆炸”等内容均为不实信息。(来源:@网信郑州 @郑州消防)
科 普 烟台威海遭遇极端性冷流暴雪,积雪超半米!什么是“冷流雪”?
烟台大学东门附近,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微博网友视频截图
详情: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截至12月21日8时,烟台和威海文登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预计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所谓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是由于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温在冬季相较内陆的地表温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当冷空气南下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称作“大湖效应”。
以山东半岛为例,冷流雪在蓬莱至成山头一带沿海地区尤为显著。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极易产生冷流雪。海洋热容量大,冬季海水温度的变化较气温及陆地的变化要平缓得多,南下的冷空气经过渤海海面时,与海水温度相差较大,低层空气增温、增湿,为空气对流运动提供了条件,使之在近海面形成具有一定对流性的层积云并产生降雪。另外,半岛北部沿海丘陵山地的地形抬升和海岸的摩擦会迅速把暖湿气流抬升到凝结高度以上,也会对冷流雪起到增幅作用。(来源:“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
科 普 三星堆遗址有城墙吗?
详情: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域是一座古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其中东、西、南三面城墙迄今还大都保留在地表之上。
尽管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结果,仍然能够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从三星堆古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以及青关山、真武宫城墙,可以看出三星堆古城呈北窄南宽、南面微外凸的梯形,方向为南偏西,北依鸭子河,马牧河穿城而过,将古城分割为南、北两区。
三星堆古城包括三重城圈。第一重为月亮湾小城,第二重为三星堆城墙,第三重为南城墙。第一重城圈内分布着大型建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第二重城圈为普通居民居住区。第三重城圈内分布有祭祀区。
三星堆古城的营建参考了自然山川走势,与成都平原的整体走向一致为东北——西南向。古城与河流关系尤为密切,甚至有马牧河穿城而过,一方面便于生产生活取水用水,另一方面又便于利用水路对外联系,体现出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来源: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提 示 开国少将成叛徒?三名造谣博主被判道歉、赔偿
详情:12月21日,“开国少将何克希被自媒体造谣成叛徒”一案在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判令被告郭某某、何某某、付某某分别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5万元,用于何克希英雄烈士等的纪念、缅怀、弘扬及保护等社会公益事项。被告三人当庭表示已认识到错误,向社会各界道歉。目前,涉案视频已全部删除,相关账号被封号。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何克希的英雄事迹是人民军队誓死捍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缩影,为人民群众树立了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为国为民奋斗牺牲的精神指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三被告在网络平台错误地将何克希同志的肖像用于负面形象的历史人物,是对何克希同志肖像、名誉、荣誉三项人格利益的严重侮辱、诋毁、贬损和亵渎,严重伤害了何克希家属的感情,也严重伤害了社会民众共同的情感和民族精神,是对英雄事迹所代表的抗战史、解放史的曲解,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的赓续传承,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严重背离。(来源:中国新闻网)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霍晶莹 设计:肖丽丽 尹路
2023年12月19日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不随意转发没有权威和正规来源的截图、视频、音频信息。不传谣、不信谣,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来源: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平台、“南京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警惕!地震逃生避险三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真相: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真相: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真相: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5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通 报 5人因传播谣言被警方处罚
详情: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一批在网上故意制造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全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
1. 依法查处陶某某编造“今晚合肥地铁系统瘫痪”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12日,陶某某(男,40岁)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今晚合肥地铁系统瘫痪,大量人员被困地铁站内”的虚假信息,引发网友关注。后经查实系谣言。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陶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2. 依法查处廉某某编造“老人使用杀虫剂不当致孩子中毒”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4日,廉某某(男,48岁)在网络上编造、发布“庐江县罗河镇一老人因使用杀虫剂不当,致三孩子两死一伤”的虚假信息。经核查,廉某某为博取流量,将外地发生的事件恶意拼凑嫁接后,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引发网友关注。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廉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3. 依法查处陈某编造“合肥某汽车工厂发生爆炸”网络谣言案
2023年9月7日,陈某(男,21岁)因对某汽车品牌存在偏见,通过网络转发一段火灾现场视频,并故意添加、发布“合肥某汽车工厂发生火灾,导致15人死亡30人受伤”的虚假信息,引发网友关注。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陈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 依法查处丁某某编造“蒙城路桥一女子被杀”网络谣言案
2023年9月6日,丁某某(女,47岁)在网络上发布“蒙城路桥好多警车,一女子被杀”的虚假信息。经查,当日一女子在蒙城路桥跳河轻生,警方到达现场开展处置。丁某某为博眼球,主观臆测并编造该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丁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5. 依法查处韦某编造“瑶海一小区男的把女的杀了”网络谣言案
2023年8月1日,韦某(男,46岁)在网络上发布“瑶海一小区男的把女的杀了,警察一直不来”的信息。经核查,韦某为博取眼球,拍摄小区业主纳凉视频发布至抖音,并造谣称小区发生命案。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韦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在网上蓄意歪曲事实、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处理!希望广大网民擦亮眼睛,保持理性思考,积极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携手共建清朗网络家园。(来源:“合肥警方”微信公众号)
2023年12月19日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不随意转发没有权威和正规来源的截图、视频、音频信息。不传谣、不信谣,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来源: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平台、“南京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警惕!地震逃生避险三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真相: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真相: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真相: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5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通 报 5人因传播谣言被警方处罚
详情: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一批在网上故意制造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全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
1. 依法查处陶某某编造“今晚合肥地铁系统瘫痪”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12日,陶某某(男,40岁)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今晚合肥地铁系统瘫痪,大量人员被困地铁站内”的虚假信息,引发网友关注。后经查实系谣言。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陶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2. 依法查处廉某某编造“老人使用杀虫剂不当致孩子中毒”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4日,廉某某(男,48岁)在网络上编造、发布“庐江县罗河镇一老人因使用杀虫剂不当,致三孩子两死一伤”的虚假信息。经核查,廉某某为博取流量,将外地发生的事件恶意拼凑嫁接后,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引发网友关注。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廉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3. 依法查处陈某编造“合肥某汽车工厂发生爆炸”网络谣言案
2023年9月7日,陈某(男,21岁)因对某汽车品牌存在偏见,通过网络转发一段火灾现场视频,并故意添加、发布“合肥某汽车工厂发生火灾,导致15人死亡30人受伤”的虚假信息,引发网友关注。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陈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 依法查处丁某某编造“蒙城路桥一女子被杀”网络谣言案
2023年9月6日,丁某某(女,47岁)在网络上发布“蒙城路桥好多警车,一女子被杀”的虚假信息。经查,当日一女子在蒙城路桥跳河轻生,警方到达现场开展处置。丁某某为博眼球,主观臆测并编造该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丁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5. 依法查处韦某编造“瑶海一小区男的把女的杀了”网络谣言案
2023年8月1日,韦某(男,46岁)在网络上发布“瑶海一小区男的把女的杀了,警察一直不来”的信息。经核查,韦某为博取眼球,拍摄小区业主纳凉视频发布至抖音,并造谣称小区发生命案。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韦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在此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在网上蓄意歪曲事实、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处理!希望广大网民擦亮眼睛,保持理性思考,积极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携手共建清朗网络家园。(来源:“合肥警方”微信公众号)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李然 设计:肖丽丽 尹路
2023年12月18日
误 区 冻伤后用雪水搓洗能治好?
真相:用雪水搓洗冻伤处的“土方法”是不科学的,会加重组织损伤。冻伤是低温寒冷导致的损伤,温度越低、局部越潮湿、风力越大,损伤越重。冻伤病人早期会感觉疼痛发麻、肿胀,严重的会起大水疱,甚至发黑坏死。如发现冻伤,要尽快脱离寒冷环境。早期最紧急的治疗是快速复温,一般可用40至42℃的温水,把冻伤部位如手部泡在温水中半小时左右,直到手发红、变软、湿润为止。如果肢体冻伤,要避免受压,同时注意抬高以减轻水肿。如出现红肿、疼痛加重,或出现水疱、血泡、肤色青紫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寒冷天气里要注意保护好耳、鼻、手、足等末梢部位,同时避免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潮湿的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组织冻伤,因此,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来源:@央视网快看)
通 报 央视曝光减肥话梅黑产链 这款网红“酵素话梅”可能吃出肝炎!
详情:近期,一款号称能减肥的“酵素话梅”在网络热销,有商家宣称,“即便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躺着也能变瘦”。“酵素话梅”真有如此神奇的减肥功效吗?江苏苏州张家港警方联系了多名购买过此产品的消费者,发现多数消费者食用后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甚至有消费者就医后得知转氨酶很高,被确诊为黄疸型肝炎。经检测发现,该款话梅含有新型化合物“双辛酚汀”,会影响人体电解质平衡、维生素吸收等,是非法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双辛酚汀”与“双醋酚汀”结构相似。在食品中检出酚汀、酚酞及其酯类衍生物或类似物,均属于非法添加。它们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警方调查发现,为吸引消费者,犯罪团伙专门编制了一套营销话术,标榜“酵素话梅”为纯天然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和天然酵素,只要食用其产品就能快速达到“通便”“瘦身”的效果。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江苏警方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捣毁江苏省外生产、仓储窝点6处,查扣涉案产品60余吨,涉案金额合计逾亿元,彻底斩断了一条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的食品领域黑灰产业链。
专家表示,减肥瘦身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切勿盲目相信网络宣传,以腹泻的方式来减肥,极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吴炎 设计:肖丽丽 尹路
2023年12月15日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度持续升温,有关行业政策、车辆安全、环境保护等话题的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不时出现,混淆视听、误导公众,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12月8日开始,每周五的“今日辟谣”栏目将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典型谣言和误区,力求为公众澄清谬误、解疑释惑。
谣 言 新能源汽车在雨雪天不可以充电?
谣 言 “快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损害很大?
误 区 “鹅毛大雪”才是暴雪?
真相:近日,多地出现暴雪天气。有人觉得,既然是暴雪了,肯定是很猛烈的“鹅毛大雪”吧?其实不然。是不是暴雪,关键要看降雪量和持续时长。
通 报 2023年1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14万件
详情: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814万件,环比增长5.0%、同比增长52.7%。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64.1万件,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29.6%;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88.5万件,环比增长23.6%、同比增长13.9%;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661.4万件,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56.6%。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占49.2%,达816.8万件。(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周文婧 设计:肖丽丽 尹路
2023年12月14日
谣 言 海南乐东有人偷小孩放在纸箱里导致窒息死亡?
真相:近日,网上流传有关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有人“偷小孩放在纸箱里导致窒息死亡”等内容的视频,对此,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上述信息系谣言。经查,陈某良、杨某兰夫妇(均为云南文山人)于2023年11月28日在乐东打工期间诞下一名女婴,12月6日感觉女婴身体异样后送医救治,于12月12日下午不治死亡。网民在未经核实情况下擅自发布不实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来源:海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南海网)
误 区 雪天摔倒后应尽快把伤患扶起来?
真相:雪天出行,路面湿滑,很容易跌倒摔伤。面对倒地的伤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扶一把”,但有些情况下,贸然搬动摔倒者,却可能带来二次伤害。
遇到跌倒摔伤的人,不要着急把伤者扶起来,应先粗略判断伤者情况,查看疼痛的剧烈程度、关节周围有没有明显的畸形。若遇到下面三种情况不宜自行处理:
1.伤者疼痛非常剧烈,满头大汗,甚至难以起身;
2.伤者关节出现畸形,如形状反常或弯折反向;
3.出现了其他无法判断的异常情况。
遇到上述情况,建议优先联系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施救,不宜自行扶起伤者。
此外,如果老人摔倒,则更要注意。很多老人摔倒,侧面(髋关节外侧)着地时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此处骨折的伤者可能出现下肢明显缩短和旋转的情况,这种关节周围骨头明显畸形的情况大概率是出现了脱位和骨折,这时候就不要轻易地去挪动或者让伤者赶快站起来,而是尽快让专业医务人员到场,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来源:科学辟谣)
科 普 三星堆遗址形成于什么时候?
详情: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形成时间备受关注。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证,目前,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主要有四个时期:
三星堆遗址最早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4500年-36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约当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时期,重要遗迹有月亮湾、三星堆地点房屋建筑遗迹以及仁胜村遗址等;二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600年-3300年(约当商代前期),重要遗迹有月亮湾、青关山等地点大型建筑遗迹及祭祀遗存,以及真武宫等地点城墙;三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300年-3100年(约当商代后期),重要遗迹有仓包包城墙、青关山等地点大型建筑遗迹和三星堆地点祭祀遗存;四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100年-2900年(商末至西周前期),重要遗迹有西城墙、青关山城墙等。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遗址形成年代与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是有区别的,遗址年代漫长且文化面貌不断变化,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最近经科学测定约当商代末期,考古学家认为祭祀坑内遗物应该稍早,推测为距今3300-3100年。(来源: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详情
通 报 工信部通报最新一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
详情:近日,工信部通报最新一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APP侵犯个人权益案例屡见不鲜,使用APP时怎样才能更好保护个人信息呢?
1.切记要通过官方渠道下载APP,尽量不要从第三方外链下载,当不使用该APP时,及时注销账号或者取消账号授权。
2.谨慎授权APP获取各种权限,如麦克风、手机通讯录、相册、地址等重要权限。
3.不随意连接陌生Wi-Fi,一些不法分子将免费Wi-Fi投放在公共场所,当用户连接后,他们就会通过认证页面、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用户隐私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4.注册登录时谨慎提交个人信息,尤其是绑定身份证、银行卡,上传面部识别特征时,更需确认APP的安全性。
5.谨慎向APP内的第三方链接提供个人信息,也不要通过第三方链接或页面直接下载安装一些不明来源的APP。(来源: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网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3年12月13日
谣 言 电商平台年终大促,扫码加群领大奖?
真相:近日,有网民收到不明快递,内有一封题为《感恩有你》的信件及刮刮乐卡片一张。信中称,“电商平台迎接年终来临之际,在各购物平台随机抽取66888名在购物平台有着5年以上的购物记录的活跃用户参与3重豪礼的专场活动。”刮开刮刮乐,该卡片再用一步步操作引导“中奖”人添加所谓的“客服人员”为好友,并加入指定群聊。
对此,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这是以“送礼”为噱头的电信诈骗陷阱,骗子利用“刷单返现”等老套路,骗取“中奖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相关电商平台均否认组织过类似活动。(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饿上16个小时,真的能启动自噬功能并减肥吗?
真相:近日,一条“16小时减肥法”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该减肥法称,如果人体16个小时没有进食,就会启动两个功能:一个是肝糖原被消耗殆尽,身体开始消化脂肪;另一个功能叫作“自噬”,就是“自己吃自己”。那么,自噬究竟是什么?真的能实现减肥效果吗?
自噬是指 “自我吞噬”,这是一个细胞生物学上的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们观察到,细胞可以将自己的某些部分给包裹起来,送到酸性的溶酶体部位进行降解,然后循环利用降解后的产物。
网络消息中说饿肚子能启动自噬反应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注意几点:
1.并不是饿上16个小时,就一定能启动人体的自噬反应,目前没有太多研究证明这一点;
2.自噬反应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算不饿肚子,通过锻炼或者减少热量摄入,也可以启动它。
3.“间歇式”饿肚子的确能对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原因非常复杂,自噬反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4.不要为了“启动自噬反应”,盲目尝试几天不吃不喝,可能反而会损害到自己的身体。(来源:科学辟谣)
关 注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
详情: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安排,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围绕短视频领域多发频发的乱象,集中整治三类突出问题,包括: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其中,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方面,将重点整治“色情擦边”行为、打造低俗人设、网红恶意营销和展示高危行为。
通知要求,加强短视频平台管理。着力解决短视频平台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等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片面以点赞率、转发率等量化指标作为流量分配依据。
通知明确,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督促短视频平台强化内容审核制度,全面规范短视频功能运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动形成短视频行业良性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来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医药类“伪科普”,针对采暖电价、房市交通等政策类“假新闻”,以及冒充外卖骑手、权威部门、大型国企等特定机构和群体的“假剧本”现象较为突出,翻炒旧谣、贩卖焦虑的网络谣言也有所增多,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