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活动开展以来,山七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周密部署,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做到思路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
一是调查研究在一线。镇主要领导用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亲知、真知、深知,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向。全体镇村干部一人怀揣一本“民情日记”,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明确向群众提出“有事情到这里办,有冤情到这里诉说,有困难矛盾到这里解决”的承诺。
二是解决问题在一线。全镇所有干部职工都确定了长期固定的联系走访对象,镇机关人员(含参照机关管理的三权在上单位)每名干部联系5—8户,每月深入联系户走访不少于5次;其他镇直单位干部按照城乡党建结对共建的要求,每名干部联系3—5户,每季度深入联系户走访不少于1次;村“三委”干部和农村党员按照“一创三联”活动要求开展联系走访活动。镇直各单位都建立干部走访联系群众台帐,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调整一次,实现干部参与全覆盖、调研走访全覆盖。确保干部深入农村一线走访联系、开展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作风转变在一线。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深入开展“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活动的重要抓手,以整治“慢、怕、懒、滑”现象为突破,深入开展“变慢为快,变怕为敢,变懒为勤,变滑为实”的“四变”作风大转变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社区、企业这个大课堂中吸收营养、开阔视野、磨练意志、锤炼品性,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积累经验。通过深入开展“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活动,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树立形象在一线。镇党委号召全镇各级干部牢固树立艰苦创业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时刻注意以党员干部的集体力量和形象影响群众,教育群众。目前,“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活动都以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原则,坚持把基层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详情】
每天傍晚时分,在山七镇中心小学的操场里,有这样一群老人跳起健身舞,在大山中舞动自己的风采!
在山七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山七镇团委拓宽工作思路,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精神需求,借用山七中心小学的操场,利用暑假的时间,建起健身舞蹈小队,参加健身人数已达100多人。这种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老年人受益,也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谢中祥)
【详情】山七镇集镇三面环山一面林河,周围生活着3000多口居民。几乎年年遭遇水患灾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山七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实施山七镇杨柳河河道治理工程,得到了两边居民的支持。
山七镇杨柳河河道治理工程是山七镇2011年度实施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河道长700米,宽2米,总投资290万元。为了把此项工作办好、办实,镇党委、政府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深思熟虑,多方求证,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把此项工程办成广大居民满意的“口碑工程”。沿河的居民除了从场地、用电、交通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主动参与到工程的质量监督当中。(本网讯)
【详情】近日,山七镇召开油茶低改抚育工作动员会,联系村班子成员、包村镇干、各村书记、主任、林业站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山七镇有着丰富的油茶资源,油茶林面积近14000亩,但仍处于较原始的粗放经营,产量低、效益差。为提高油茶经营水平和油茶品质,该镇从林地清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垦复施肥四个方面入手狠抓油茶抚育,重点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及附着物,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针对低产老茶树,采用高截换优技术,进行换冠嫁接,加速油茶挂果增产。采取中耕浅锄方法,将嫩幼杂灌,翻埋土中,分解成肥料,并设立拦土带防止土肥流失,同时去除脚枝、枯枝、病虫枝、细弱枝,集中水肥供油茶生长。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将深入村组,协同群众积极做好油茶造林的抗旱保苗工作。
按照《山七镇2011年油茶低改工作实施方案》,该镇今年将有计划地对32个施工小班,涉及八个村面积达2548亩的油茶林进行分批改造。另外,该镇还将在六月上旬组织实施建设一个面积达200亩高质量示范点,同时召开一个现场会,全面动员全镇油茶低改工作。(山七镇 王堂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