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千人桥镇对千人桥中学附近租房户开展居家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培训邀请六安市居安消防宣教部专业人员授课。
培训会上,针对家用电器故障、公用厨房液化气罐、电动车充电等,在选购、使用、检查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严禁存放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危险化学品,室内禁止堆放可燃物品,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既要掌握正确方法,也要及时检查清理,消除火险隐患。(杨梦琦)
9月10日,千人桥镇召开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会。来自全镇的60名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会上,讲解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农机安全使用常识》《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和农机报废更新政策。
通过培训,让全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一步掌握了农机安全生产日常使用和维护常识,增强了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为千人桥镇创建平安农机乡镇打下坚实基础。(王智强)
8月10日,千人桥镇召开2021年度土地整治工作再推进会,积极部署启动土地整治项目图斑的摸排登记工作。
会议要求,全镇上下要高度重视图斑摸排登记工作,为下一步全镇土地整治打下基础。领导组下设的三个工作分队要全力推进,即日起入村摸排,一周内完成图斑的摸排登记工作。在摸排过程中,要实行组长负责制,统筹协调安排,各村两委全力配合。要做到应摸尽摸,扩大摸排范围,力争将所有可实施的图斑摸排到位。同时,镇纪委要参与此次土地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廖舒洁)
4月6日,千人桥镇召开杭埠河综合治理(丰乐河段)房屋征迁工作动员会。镇征迁工作指挥部及工作组全体人员,各村街书记,黄城及三汊河村“两委“全体干部(包括扶贫专干),抽调的部分营长,镇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了杭埠河综合治理(丰乐河段)房屋征迁工作方案。三汊河村、镇征迁复核监督组、派出所负责人分别做表态发言。县征收中心负责人结合当前征迁政策,详细地介绍了杭埠河治理项目状况和当前现状,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据了解,本次工作千人桥镇成立了杭埠河综合治理(丰乐河段)房屋征迁工作指挥部,下设1个综合协调组和9个志愿服务工作组,涉及黄城村、三汊河村共计449户。(潘阳子)
2月23日,千人桥镇召开杭埠河综合治理确权工作动员会。会上,对杭埠河综合治理工程确权工作领导组进行工作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全体镇村干部能够高度重视,以高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杭埠河综合治理项目。工作人员总结以往经验,充分做好谋划筹备,面对面进行政策宣讲,做好群众工作,做到“三集中”,即集中时间,把握时间节点,推动项目进展,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集中人员,村两委与工作组成员形成合力,避免分散行动,展现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精力,明确当前的工作重心,以高度的专注力和行动力推动杭埠河综合治理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杭埠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够为该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排涝抗旱减灾保障,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打造特色高铁小镇,建设美丽鱼米之乡”的建设目标。(廖舒洁)
9月9日下午,千人桥镇举行庆祝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庭美,县政府副县长张志存出席会议。全体镇村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全体教职员工和受表彰的学生及其家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宣读了《千人桥镇党委、政府关于表彰2019—2020学年全镇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的决定》,以及《关于设立千人桥镇教育引导资金促进全镇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文件;
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对获得先进集体、优秀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
会上,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武玉宝)
7月22日,在千人桥中学安置点,镇党委宣统委员、千人桥中学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方琼正在忙着安排转移群众的生活伙食,她用近乎沙哑的声音对食堂工作人员说:“群众的饭菜一定要做得卫生可口,确保老百姓能吃得好吃得饱,饭菜优先保障群众,群众吃完后我们工作人员再吃。”话刚说完,她又风风火火得赶往医护人员办公室,询问一些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和保障措施,在听到医护人员肯定的答复后,她才露出舒心的笑容。自7月19日以来,方琼就在千人桥中学负责因灾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工作,凌晨一两点群众都安心的睡下了,她才去休息,高强度的劳动,声音都嘶哑了。在她的艰苦付出下,安置点井然有序,保障给力。
何翠微是黄城村的党支部副书记,受水灾影响,黄城村800多名群众进行了转移,其中300多名群众转移到千人桥中学安置点,何翠微也在这里驻点,负责300多名群众在安置点的基本生活,她一会帮孤寡老人到医务室拿药,一会忙着帮新转移群众做好床位安置和人员登记,跑上跑下一刻都歇不了。村民组长袁传来说:“小何干任何事和她干扶贫一样,认真用心,没有话说。”她的手机显示,每天的运动步数都在4万步以上。村里的87岁的贫困户张先孝感叹道:“在这里,只要看到小何,我们心就定了。”
据悉,千人桥镇在千人桥中学、重阳中学和千人桥中心小学等3个安置点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均由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担任支部书记,学校、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位以及受灾村各派驻一名同志任临时党支部委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安置点的日常管理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安置点的普通党员们也发扬风格,优先把一楼的床位让给老弱病残等群体,和安置点的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组织受灾群众搞好自我管理,帮助安置人员解决具体困难,为他们做好服务保障。
临时党支部凝聚党群合力,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安置点里的后勤保障服务到位,日常管理井然有序,临时党支部已经成了受灾群众心中的新“村部”。“大灾面前、危难关头,临时党支部必须要担起使命,安置点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只要有一名群众没有安顿好,我们就绝不休息,只要安置点还有一名受灾群众,我们就绝不撤离。”镇党委书记胡久松在临时党支部成立时坚定的说道。(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