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高在校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全力预防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 5月19日,河棚镇综治办联合河棚公安派出所来到河棚镇中心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受到该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河棚镇政府 沈业忠)
五一前期及五一假期,河棚镇以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各村街干部为骨干,组织群众性的巡防队伍,开展以夜巡夜查为主的经常性巡逻防范活动,为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积极的作为推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河棚镇政府 沈业忠)
【详情】为把对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监管落到实处,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快推进项目进度,4月30日,河棚镇组织镇班子成员、各村街书记、扶贫项目工程项目负责人及施工方负责人,开展全镇重点项目工程现场观摩活动。
近年来,柏林乡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以脱贫攻坚“县摘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围绕实现“改、清、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为全面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柏林乡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制定《柏林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限要求,强化责任目标,
广泛宣传发动,提升参与意识。为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柏林乡不定期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观摩、汇报会,及时总结工作成果,挖掘先进典型、发现不足。同时采取广播巡回宣传、书写墙体标语、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增强广大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突出整治重点,确保预期效果。以国省干道“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为重点,以响井村为全乡示范点,舒张路沿线为示范线,着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切实加强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严格督导考评,加大资金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工作经费按人口补助到村。乡主要负责人在集中整治期间不定期深入现场督查指导。乡按照既定的考评方法和细则,对各村整治情况逐一验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以奖代补到村,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确保人居环境的改善持续稳定。(柏林乡 李力) 【详情】从秦桥街道沿着舒张路一直往北走,路过柏林职高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西瓜种植大棚,是柏林乡蔡店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
蔡店村是柏林乡3个贫困村之一,原村集体经济薄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以产业促脱贫。
蔡店村大棚扶贫基地占地近30亩,建设有33个标准大棚,前期投资40万元,全部来自于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完成后,村集体以反租倒包的形式承包给本村村民解启军。 “解启军承包以后,选择优质西瓜品种进行种植,在部分条件允许的大棚周边开挖沟渠,进行龙虾养殖,瓜田不施化学肥,不打除草剂,绿色生态。”蔡店村党支部书记曾亿萍说道。
胡道友是本村村民,在基地务工,“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我们脱了贫,现在又在大棚基地找到了活干。从育苗、除草、剪枝到大棚的日常维护,一季下来,我们在这能挣近2000元。最多的时候这里一天有十几人在干活,大部分都是像我们这样的脱贫户。”
据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桑永传介绍,基地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周边10多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就近就业。
如今西瓜已经上市,解启军表示今年的成功坚定了他来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决心,让更多乡亲享受扶贫项目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柏林乡把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举措,整合各类扶贫专项资金,从发展种养业等方面对贫困村、贫困户给予政策倾斜,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实现就近创业就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柏林乡 李 力) 【详情】6月11日,柏林乡召开脱贫攻坚县直排查专班业务培训会。县直排查专班全体人员、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包村乡干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要再结合,把本次排查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查摆问题。要再排查,明确此次排查的范围和内容,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要再攻坚,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方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要对非贫困户再次进行走访,确保不出现漏评现象。(柏林乡 李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