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8日,高峰乡党委组织开展2025年度农村党员春季培训活动,全乡各村(社区)118名群众党员集中参训。此次培训围绕“五个一”要求,旨在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推动乡村振兴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琼
三月的一个周末,蔓发的草木鼓动着旅人的脚步。清晨7时12分,在江苏南京上班的00后吴蕾和“旅游搭子”搭乘高铁,18分钟后抵达安徽滁州:上午逛网红大集“滁州狗市”,下午登醉翁亭抚今追昔,傍晚逛城区、吃小吃……晚上9时05分,搭乘最后一班高铁返回江苏南京——至此,吴蕾和朋友们“挑战12小时玩转滁州”的“周末小目标”顺利达成。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地处苏皖交界,一条滁河,令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毗邻守望。双城之间,高铁18分钟的通达时间,是滁州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证。
今年春节前夕,全长72.275公里的宁洛高速来安至明光段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实现同城化发展。
据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滁州持续加密与沪苏浙地区的交通道路体系,已形成8条高铁城际、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5个内河港口、1个通用机场的综合交通网络。
在滁州,“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构建,政策面的互联互通也齐头并进。为了让群众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滁州主动对接沪苏浙,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了14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72项事项南京都市圈“跨域通办”、“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110个城市联网互刷……
“登记注册企业再也不用跑两地,上午一个电话,下午交材料,第二天上午营业执照就送到我手上了。”去年5月,来滁州注册公司的南京浦口市民刘士成,拿到了安徽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对滁宁两地“跨省通办”的工作效率依然印象深刻。
“在滁州,一张‘英才卡’就附带了停车、住宿、餐饮等数十项专属权益和优惠,让外地来的人才感受到这座城市满满的诚意。”安徽健驰智能科技法人代表严合群是一名海外归国创业人员,入选省级人才项目。得知“亭城英才卡”开始办理后,他登陆“皖事通”App完成人才认证,到银行网点完成柜面办理,很快就拿到了这张卡。
这张薄薄的黑色卡片背后,是滁州以人才要素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务实努力。
目前,安徽滁州已与上海徐汇、杨浦、松江共同挂牌星耀长三角人才会客厅,累计与38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结成“人才强市合伙人”。近3年来,滁州市共引进院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近1600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0万。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0日 10版)
3月19日下午,高峰乡东港村组织召开全体护林员森林防火工作布置会。
会议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村上下要实行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明确包片区域及每日巡查频次,确保重点地段有人管、有人防、有人救。要通过广播等宣传方式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守护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生态保障。(汪柱峰)
3月18日,高峰乡西港村组织开展了油菜“一促四防”田间管理工作行动。
行动中,在西港村种粮大户裴学宏的一片油菜地里,在乡农技专家黄强国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油菜“一促四防”的具体操作方法。现场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油菜长势调整药剂配方。
据了解,当前正值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管理对于提升油菜抗逆性和病虫害防控能力至关重要。“一促四防”是指通过一次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达到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倒春寒”危害的目的。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高油菜单产,还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绿色高效种植。
此次“一促四防”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周边油菜种植户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许多农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术,还深刻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预计经过此次管理,西港村的油菜产量将显著提升,为油菜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汪柱峰)
3月13日上午,高峰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行动。
此次检查由乡分管负责同志带队,乡市场监管所、乡综合执法大队、乡安监所等部门联合组成专项检查组,对辖区内饭店、超市、学校食堂、民宿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相关单位立即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通过此次检查行动,高峰乡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经营行为,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确保全乡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廖瑞)
连日来,高峰乡组织乡民政办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对全乡新申请社会救助人员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工作人员采用“户户到、人人见”的方式,逐户走访、精准核实;并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政策,详细讲解社会救助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享受标准等。同时,该乡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
此次入户核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感。村民们纷纷表示,社会救助政策切实帮助了困难家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社会救助政策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倪凯)
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3月6日至8日,舒城县2025年“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先后走进高峰乡东港村、五桥社区、高峰村、普庆村、百花村、普明村等,连续3天为6个村的村民送上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县文旅体局承办,累计演出6场,为几百名村民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以戏曲、歌舞、戏曲等多样形式点亮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首日,东港村文化广场早早聚满了村民。舞蹈《我和我的祖国》、诙谐幽默的相声《欢声笑语》、节奏明快的快板《三色舒城步步高》、神奇的魔术《变换》、戏曲《泪洒相思》等多个节目轮番登场,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业演出,唱的都是我们爱听的戏!”年过七旬的朱大爷激动地说。现场不少村民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片段,台上台下交织成欢乐的海洋。
此次送戏下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为载体,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周正璐)
3月6日下午,高峰乡举办“三八”妇女节活动,全体乡村女干部参加了活动。
大家参观了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观摩了“九一六”茶园、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舒茶镇石塘村,感受了乡村振兴成果。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女干部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激发了她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热情。(秦知琳)
2月19日上午,高峰乡平安法治办工作会议召开。乡平安法治办、乡派出所、乡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以及各村(社区)营长参加。
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平安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并对全乡平安法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全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要持续加强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力度,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各村(社区)干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化解矛盾隐患。为建设平安高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余颖)
为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连日来,高峰乡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高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清理整治。组织各村对道路两侧、沟渠、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结合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改善水体环境。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高峰乡通过广播、宣传栏,以及组织镇村干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高峰乡建立了“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定期开展督查评比。同时,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巩固整治成果,推动乡村环境持续改善,为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高峰奠定坚实基础。(廖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