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干汊河镇广袤的田野里,一边是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抢收金灿灿的稻谷,一边是旋耕机在田间旋地抢种小麦、油菜,这就是干汊河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抢抓秋收秋种的一道靓丽“丰”景。


01.jpg


秋收工作开始以来,干汊河镇立足实际,提前谋划部署、调配农业机械、强化秸秆禁烧、组织抢收抢种、保障农资供应,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和粮食生产安全,全镇4万亩水稻正在抢收,全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02.jpg


截至目前,全镇已收割水稻2.8万余亩。收割后的田地及时落实秋种,已经移栽、直播油菜13200多亩,播种小麦5600多亩,秋收、秋种、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10-26 09:37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初秋时节,来到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村口,只见芳草菲菲、绿树成荫,沿着入村林荫大道一路往前,所见之处,道路干净、树木葱郁,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到“国家森林乡村”——干汊河镇七门堰村寻访古堰遗址、体验乡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图片


走进干汊河镇七门堰村,路在林中展、渠在路边流、人在画中游,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构成一幅动人的美丽生态画卷。“我村位于美丽的杭埠河畔,以前由于存在河道乱采砂现象,我们见到的河水很浑浊。近年来,村里大力禁止河道采砂,河里常年保持清水流动,水质很好。”正在河边散步的村民黄功春高兴地说。


好生态源于守护“绿水青山”。据了解,近年来,干汊河镇七门堰村大力开展森林村庄建设,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7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荣获“国家级生态村”称号。该村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大力实施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农村绿化工程,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利用村边隙地、房前园地、屋后空地植树增绿,基本形成了以山场片林、庭园带林、农田网林、公路线林为骨架,片、带、网、线、点相结合的生态绿化体系。该村积极培育名贵苗木产业,打造休闲生态园、桂花园、有机板栗园等生态园林景点。该村以“林长制”为抓手,落实护林责任,挂牌保护古板栗树林。与此同时,进行村域内河渠环境专项治理,高颜值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悄然再现。


图片


 “立足生态资源,我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七门堰村党支部书记徐修宝介绍,近年来,七门堰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保护生态林业资源,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板栗经果林和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重点培育了3000亩的有机板栗林基地和1000亩的花卉苗木林基地。该村成立苗木协会和苗木经纪人队伍,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和效益,积极营造“三堰余泽”绿意盎然新景色,助力乡村振兴。


七门堰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黄功平,在七门堰村“两委”的帮助下,积极争取产业政策帮扶,回乡创业建成20多亩的苗圃基地,育有茶苗、香椿苗、红花紫木、黄杨、杜鹃等10多个品种的苗木,带动当地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七门堰村因汉代王侯刘信在此修筑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古水利工程七门堰而得名,近年来,七门堰村结合村情,合理保护利用古堰口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该村着力推进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在古堰口生态旅游停车场右侧规划兴建一个占地面积占地6亩、建设面积500平方米的水博馆,目前,已经投入约70万元,兴建占地约1亩的水博馆门前广场及“三刘翠风亭”,兴建了广场绿化和亮化工程,水博馆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不久将会展现给游客。该村成功入选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图片


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而今七门堰村环境优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美景如画,让人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下一步,七门堰村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提档升级,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乡村,着力培育名贵苗木产业和有机板栗林基地,不断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杭埠河畔美丽乡村,使千年古村焕发新姿。(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9-30 15:22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9月25日,干汊河镇举行“喜迎二十大、舞动人生、放飞梦想”广场舞展演活动。


图片


演出中,大家精神抖擞、盛装出场,伴随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农民也辉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火火的中国火火的时代》、《我爱美丽的中国》、《中国气派》等精彩的“广场舞秀”节目接连亮相,用饱满的精神、欢快的舞姿、整齐的动作,展现了群众积极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通过活动的开展,满足了该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体会到幸福感与获得感,激发了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热情,为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健康文明和谐的氛围。(卢贤傲、左生稳)



【详情】
时间:2022-09-28 09:34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9月23日,干汊河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来到严冲村,组织开展辖区45-64岁以及65周岁以上老年人员免费体检活动,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图片


当天上午,医务人员认真细致地为每一位老人进行空腹血糖、血常规、心电图、视力等多项常规项目检查。体检过程中,医务人员还详细询问老年人日常生活、既往病史,结合老年人生活规律给予健康指导。指导老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老人对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医务人员还热心地解答老人们的疑虑问题,针对性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耐心解答各种健康咨询。


图片


此次活动,严冲村共有284名老人参加了体检,既提升了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认知,也能使老人们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加健康愉快地享受晚年生活,真正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爱之情送到老年群众心里。(卢贤傲、汪冬霞)


【详情】
时间:2022-09-27 08:58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走进干汊河镇泉堰村芦塘村民组 “美丽庭院” 祝永锋家的庭院,错落有致的花草赏心悦目,院内各种绿植郁郁葱葱,房舍与花卉相得益彰,池沼与假山相映成趣。典雅温馨的房间内,盆景和花卉相互映衬、绿意盎然,家庭的主人正陪孩子坐在明亮的屋檐下看书……  


图片


据了解,近年来,干汊河镇把“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评选“美丽庭院”活动为载体,外筑美丽“大家”,内塑美丽“小家”,以“美丽庭院”创建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该镇通过微信群、宣传栏、进组入户发放“农村人居整治改善明白纸”、“村民保护环境倡议书”等方式宣传引导,并组织村民组长、网格员进行入户评选,以“创建美丽庭院,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以“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 家风美、村庄美”为目标,以“有合理布局、有花草树木、有文化氛围、有家风家教、有生活品味”为标准,认真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2022年以来,共评选70户“美丽庭院”,对获奖者授牌表彰,激发群众养成良好习惯、倡树文明新风的热情。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结合实际,在庭院内“方寸地”上下功夫,种植花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还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让小庭院变成了“增收院”。


图片


下一步,干汊河镇将继续以“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 家风美、村庄美”为建设标准,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将美丽“小庭院”扮靓乡村“大环境”,让村庄整洁成为常态,让村民们享受美丽宜居的新生活。(卢贤傲、左生稳)


【详情】
时间:2022-09-17 10:34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为确保2022年秋种工作顺利开展,连日来,干汊河镇把秋收秋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广泛动员、强化措施,早谋划、早准备,及早分解50865亩秋种任务到村、组、户,其中油菜12850亩、小麦12800亩、蔬菜12828亩、绿肥12387亩、其他作物7092亩,着力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抓紧、抓实、抓好秋种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


加强领导,做好服务。为强力推进今年的秋种工作,该镇成立秋种工作领导组,安排镇农技部门全力做好技术服务,镇包村干部重点抓好秋种示范片、油菜育苗等服务指导工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农资大户为农户提供良种供应、病虫统防统治、机耕机播机收等一条龙专业服务工作,鼓励部分种植大户通过季节性土地流转,将外出缺劳力农户的闲置土地转包过来,代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加强培训,示范引导。该镇围绕秋收秋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举行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等培训,印发秋种明白纸散发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科学秋种。开展秋冬播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集成推广油菜毯苗机械移栽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推动油菜生产规模化种植,大力示范推广油菜机械化移栽、机开沟覆土等技术。


加强检查,提供保障。该镇为落实各项农资供应工作,确保秋种需要,积极安排有关部门加强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确保提供合格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并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农机户的机械进行维修养护调试,以保证全镇秋种机耕所需。落实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油菜小麦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规范操作,落实到秋种农户,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让全镇所有农户都能用上国家补贴优质油菜小麦良种。


加强督查,落实任务。该镇安排镇分管负责人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督查组,深入各村督查秋种工作落实情况,对未完成包保任务和完成效果不理想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土地有庄稼,庄稼有收成,农户见效益。坚决禁止承包户土地抛荒现象,并保证耕种质量,确保种足种满种好、绿色过冬。


同时,该镇做到“三结合”做好秋种工作,一是与“机械强农”工作相结合,推进秋种全程机械化,提高秋种生产效率;二是与“规模经营”生产相结合,优化品种,相对集中,打造“绿稻红花”“油菜花海”基地,实现粮油种植与环境颜值相统一,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种植效益;三是与“综合治理”项目相结合,对新增耕地地块及抛荒地块实行综合治理,加强管理,精耕细作,提高土壤质量。(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9-16 09:00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近日,干汊河镇为保护生态环境,迅速吹响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集结号”,坚持做到“四加强、四到位” ,进一步拧紧秸秆禁烧“安全阀”,确保实现“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的禁烧工作目标。


imgapp.jpg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位;    加强宣传引导,舆论宣传到位;    加强巡查督导,严抓奖惩到位;    加强技术指导,综合利用到位。(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9-15 09:32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近日,干汊河镇召开2022年下半年新兵役前训练欢送会,该镇人武部工作人员和应征入伍新兵及其所在村书记、营长、新兵家属等参加欢送会。


图片


欢送会向8名入伍新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新兵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新兵们纷纷表示要在部队认真学习,加强锻炼,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新一代合格军人,在部队勇立新功,报效祖国,为家乡人民争光。


图片


据了解,2022年下半年征兵工作开展以来,干汊河镇党委政府严把征兵体检和政审关,通过精挑细选,为部队输送政治素质强、身体条件好的优秀青年。(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9-08 11:29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近年来,干汊河镇“四聚焦”扎实推进机械强农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购机补贴,拉动农机装备升级。

该镇抓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购机时间先后为序分段受理补贴申请,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得到购机群众高度认可。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办理补贴271户、657人次,补贴机具675台(套),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92.8万元,带动群众投入农机购置资金2815.3万元。截至目前,全镇农机总动力2.86万千瓦,拥有新型粮食生产机械252台,其中大中拖拉机79台,联合收割机46台,水稻插秧机10台,植保无人机16台,粮食烘干机17组。耕作、收获机械化率100%,种植机械化率45%,植保机械化率8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92%。


图片


聚焦农事服务,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该镇抓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工作,认真谋划落实机械强农行动,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弱项。建设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及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景仓机插秧专业合作社、谷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三家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总计投入220万元,新增插秧机4台,秧盘育秧设备5套,育秧硬盘10万只,新建钢构大棚720平方米,塑料育秧大棚42个、31500平方米。集成应用大棚育秧、基质育秧、大棚喷灌等技术,帮助农户代育代插水稻8000余亩。2022年,在大院、正安、复元3个村开展3058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工作,服务小农户958户,新上2套70吨谷物烘干机,开展稻谷烘干服务2800吨。


图片


聚焦农机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该镇抓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抓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广大机手和农民的安全意识。积极协助农机监理部门做好农机年检工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率、年检率、驾驶人员持证率均达到98%以上。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工作检查、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农机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图片


聚焦秸秆还田,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该镇对农作物秸秆实行禁烧,重点推广使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技术,先后安装秸秆切碎装置23台,要求每台下田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切碎装置,同时监督收割作业,与农机手、种粮大户签订《秸秆禁烧协议书》。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秸秆粉碎还田、土地深翻等作业方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秸秆利用效果,实现农作物秸秆产业“以禁促用”到“以用促禁”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卢贤傲)



【详情】
时间:2022-08-30 08:53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柳抱泉水汩汩,春秋山脉绵绵,漫步在干汊河镇泉堰村,处处皆是风景。赏田园风光、品特色美食、听悠扬庐剧、观本土民俗,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泉堰村拍照打卡,在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中享受“慢生活”的惬意。


图片


近年来,干汊河镇立足长远、规划未来,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将全镇风景点串连成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干汊河镇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实行“景区依托型、资源特色型、特色产业型、旅游交通型”四大乡村旅游振兴战略,依托万佛湖风景区谋划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集合古七门堰水利工程、胡底烈士纪念馆,九龙寨生态园、泉堰生态旅游观光村、休闲体育产业示范体验园,形成“布局合理”、“彰显特色”、“全面推进”的总体旅游发展格局,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构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乡村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融合古色历史文化、白色羽毛产业、绿色生态农业、红色烈士事迹等资源要素打造多元化“慢生活”颐养小镇。


图片


泉堰村位于舒城县西南腹地春秋山北麓,山川逶迤,自然环境优美。泉堰村“两委”积极谋划,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生态旅游观光村为中心,深挖本土资源,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图片


走进泉堰村,笔直的彩虹大道旁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古树下柳抱泉水潺潺,夹杂着稻穗的香、莲荷的甜,滋润着这一方辛劳的泉堰儿女。今年年初,共谋划投资390万元,实施泉堰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为泉堰村周边旅游环境提质升级。投资30万元用于兴建100亩精品桃园和白茶茶园及大风车雕塑,投资30万元用于兴建10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投资80万元用于建设耕作田间游览步道及耕牛雕像,投资13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柳抱泉周边环境,一个休闲观光农业园跃然眼前,带动了周边群众近百人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1.9万元。泉水堰渡槽横跨南北,为美景与经济架起“鹊桥”,牵上“红线”,让百姓的笑颜如向日葵般灿烂。(闫谨)



【详情】
时间:2022-08-19 09:37 来源:干汊河镇政府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