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0日,干汊河镇党委、政府分别在严冲村、靠山村和新陶村召开朝阳、新街和干镇三个工作片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第四次调度会,全体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镇干部、扶贫工作站人员、各村支书和主任参会,镇党委书记朱旭松主持会议。
调度会上,镇负责人认真听取了各村负责人汇报的近期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即时识别、软件资料整理、小额信贷、危房改造、光伏扶贫动态调整、产业扶贫推进、扶贫宣传教育、扶贫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午季财贸征收、银龄安康、养老保险、城乡环卫一体化、秸秆禁烧、农村改厕、征兵、计生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各领导班子成员对各自分管的脱贫攻坚业务、小额信贷、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宣传教育、生态环保、危房改造、农村改厕、城乡环卫一体化、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扶贫、养老保险、低保专项整治、计划生育、征兵、土地管理、信访维稳、党建、村“两委”换届、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和安排。
镇长郭玉龙在会上对抓好脱贫攻坚和其他各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解决脱贫攻坚思想认识不高的问题;二要总结好的工作方法,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方式方法和用力方向偏差的问题;三要兼顾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统筹安排抓好征兵、计生、防汛、秸秆禁烧、土地管理、重点工程和村“两委”换届等各项工作。
镇党委书记朱旭松在会上强调指出,一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求干部认真反复学习脱贫攻坚政策,要紧盯问题整改,要抓好产业就业扶贫,要下功夫整治人居环境,要抓好扶贫宣传教育工作,要全员参与扶贫软件资料整理工作;二要以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七一”期间党建活动,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做到严格按比例、规范操作、确保人选标准、严肃换届纪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卢贤傲)
【详情】近日,干汊河镇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工作动员会,全体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镇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街)书记、主任、文书参加会议,全面布置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工作。
近年来,干汊河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促进农户创收,改善贫困面貌,努力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该镇突出采取四项举措,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一、加强基地建设,推进产业扶贫。干汊河镇根据本镇特色种养业资源丰富,突出发展特色种养业,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加快产业扶贫进程,重点发展精品蔬菜、优质水稻、优质水果种植和黄牛、龙虾等特色种养业,分别在绕山、莲墩、洪宕、靠山、严冲、泉堰、春塘、复元等村建设产业扶贫基地9个,建立镇村扶贫产业园8个。其中,绕山村成立舒城安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500亩稻田养虾基地。泉堰村引进舒城县柳抱泉粮油专业合作社,建设1500亩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复元村引进舒城县宏通蚕桑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500亩的蚕桑养殖基地。洪宕村引进舒城洪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宣州扶贫帮扶项目,建设50亩芦笋生产基地。阳光雨露水果产业扶贫示范园,是一家集葡萄、草莓等水果种植、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园,园区占地500多亩,其中种植葡萄300多亩,草莓100多亩,2017年成为县级扶贫产业园。园区充分利用流转土地,合同用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培育新型主体,提高产业覆盖率。干汊河镇加大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和引进力度,落实奖补政策,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户对接,支持有条件的村成立或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组合运用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劳动就业、资金入股等分配方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经有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和镇内8家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0个经营大户共带动贫困户2116户发展产业,谋求脱贫致富。
三、落实奖补政策,鼓励自种自养。干汊河镇针对有劳动能力和种养条件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特色种养业,安排帮扶联系人根据贫困户意愿和种养条件,指导贫困户开展种养业,安排农技人员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帮助,安排村委会为贫困户及时申报扶持资金。去年该镇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户达1062户,今年已有1043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1838个。去年该镇已经有第一批123贫困户,通过申报产业扶贫项目获补助资金29.409万元;第二批400贫困户,通过申报获产业扶贫补助104.2783万元;第三批713贫困户,通过申报获产业扶贫补助80.7645万元。今年该镇已经有第一批658贫困户,通过申报获产业扶贫补助78.6814万元。
四、开展金融扶贫,推动产业升级。干汊河镇全面落实金融扶贫工作任务,为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及时提供帮助,并指导贫困户发展生产,提升产业品质规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今年以来,已经有117个贫困户共获得561万元金融扶贫贷款,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卢贤傲)
图为干汊河镇主要负责人正在现场指导绕山村500亩稻田养虾基地建设
【详情】
最后,朱旭松指出,要保持精气神,认真抓好百日会战第二阶段补短板工作;要找准发力点,针对百日会战第一阶段查出的问题,切实清除痛点、攻克难点、紧抓关键点、彰显亮点;要实行预警制,通过强化考评督查机制、全面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压实干部工作责任。
朱旭松强调,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推进各项工作,做到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工作、重点工程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必须紧抓不放;要认真启动抓好村(街)“两委”换届工作,做到提高认识、严格程序、加强保障,切实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卢贤傲)
【详情】近年来,干汊河镇顺河村积极抓住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和西环路途经本村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建成了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助推脱贫攻坚完成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顺河村义明中心村庄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规划中心村庄包括义明、兴义、五塘等三个村民组,辐射带动老院、新发、圩塘等周围村民组,涉及住户166户、628人。规划中心村庄建设以县城和万佛湖生态旅游区为依托,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特色,整体布局为“两轴三区”即:以村内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主干道为两轴,以党群活动中心区、新农村居住区、生态农业展示区为三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休闲娱乐”的生态文明示范村。重点实施中心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和产业富民工程建设。
二、坚持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顺河村通过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发放《共建美丽乡村倡议书》、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美丽乡村示范点,增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党员领办”工程,发动党员支持参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通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和理事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顺河村积极引导党员、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能人大户回报家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由党员捐资10多万元,在村部广场前和顺河新村安置点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晚间娱乐跳广场舞。
三、坚持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顺河村规划设计选择交通方便的地址,建设能入住80多户占地面积50多亩中心村庄,配套建设休闲活动广场、农民文化乐园、党群活动中心,完善周围道路和水利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房屋风格统一,房屋的层高、间距、色调、外观四统一,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建好小区路网和雨污水管网,实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新的党群活动中心建设,按照村部功能需求整体设计房屋、公厕、文体活动广场,房屋整体风貌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设计,粉墙、黛瓦、马头墙,建成后的村级活动场所完全符合“2141”标准,总面积59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面积100多平方米,为民服务大厅面积40多平方米,村公开栏玻璃橱窗10平方米以上;为民服务大厅设置达到“八有”要求:有信息化办公设备、有服务柜台、有服务窗口、有标示牌子、有咨询电话、有服务指南、有工作制度、有便民服务设施,同时各项制度规范上墙。
四、坚持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顺河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生姜、大蒜、药合等卖价高的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发展生猪、家禽及渔业养殖。服务指导农户成立了风格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拓宽销售渠道,统一经销到县城、合肥等地的农贸市场、超市、院校和企业食堂。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村内安徽明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产品供不应求,舒畅禽业、丰和年糕等企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批闲置劳动力实现本村就业,带动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有群众的大力支持,有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顺河村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任务。”村党支部书记丁百应信心满满地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做到生活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我们还要引导群众做到文明和谐乡风美,在打造干汊河镇美丽东大门、承接县城至万佛湖旅游服务方面寻求发展与突破,加速实现顺河村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图为顺河村正在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各项建设工程场面。(卢贤傲)
【详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