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干汊河镇迅速组织和发动受涝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镇上下坚定信心恢复农业生产。
阳光雨露生态园对受淹农田进行翻犁补种作物
积极有效进行农业补种。该镇在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中,因灾因地制宜,根据受灾程度不同,及时制定相关方案。为最大可能地挽回受灾区的农作物损失,镇组织农技人员和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开展好生产自救。重点指导农户及时排水,对水稻等农作物进行抢季节补栽、补种、补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立仓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育秧工厂集中育秧、储备秧苗
确保有效提供农事服务。干汊河镇提前安排灾后补种物资和机械等服务工作,根据全县统一部署,安排位于复元村的立仓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育秧工厂进行集中育秧、储备秧苗,确保本镇受灾区补种600亩水稻所需,同时安排该中心为受灾农业大户提供机插和植保等农事服务,确保把灾后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
该镇分管领导到村现场勘察道路水毁设施
及时有效修复水毁设施。干汊河镇迅速安排分管领导率有关人员对全镇水毁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时赶赴水毁设施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及时制定修复水毁设施工作方案,全力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对于一些影响农业生产的水利和交通设施及早安排修复。(卢贤傲)
近年来,干汊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困群体,扎实开展民政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切实抓好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为发挥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该镇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现象,对全镇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清理排查,严格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动态管理原则,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符合低保条件的43户63人,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3户5人。
千方百计做好帮扶救助工作。通过镇村两级的大力走访排查和困难群众的主动申请,该镇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低保救助、特困救助、医疗救助、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为困难群众办理临时救助,为受灾的群众发放救灾款,同时抓好专项救助的“救急难”工作,解决群众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问题,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牢记宗旨做好为民服务工作。为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该镇认真抓好五保老人供养服务工作,合并升级改造2所镇办敬老院,丰富五保老人物质文化生活,通过调查走访帮助全镇10名失能或半失能五保人入住百神庙护理院;通过全面调查切实帮助落实困境儿童生活救助、精神残疾人医疗救助、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护理康复入学就业等多方面帮扶。共落实150名精神残疾人药物补助、77名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核查和精准扶贫台帐建立工作。
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扎实开展民政工作,充分发挥民政救助兜底保障职能,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的胜利。(卢贤傲)
2020年以来,干汊河镇为提高广大群众生活幸福感,围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多举措助推全镇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
人居环境治理一新的泉堰美丽乡村
加大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该镇进一步加大环卫投入,上半年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1万元用于补助新建或改建垃圾中转站,在各村共建成厢棚式垃圾中转站53个、厢棚式收集点10个,并全面消除了敞口垃圾池,累计购置垃圾桶600个、电动垃圾转运车20辆,完善了环卫基础设施和设备。
镇统一购置的垃圾桶
加强管护,推动集镇规范管理。该镇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重点加强对沿街商铺、流动商贩规范管理,做到行商归市、坐商归店,广告归栏、垃圾归桶,制止乱搭乱建,保持集镇和主干道干净整洁,落实干镇、新街两集镇、新老S317省道、周瑜大道和环镇道路等范围内垃圾日产日清。抓好集镇绿化亮化工程维护,落实承包管护人员对集镇绿化乔木进行整枝、灌木进行修剪,对机关单位院内和文化广场定期清理杂草;全面检修路灯,更换电缆700多米、更换镇流器和灯泡等30多盏,更换损坏的集镇雨水、污水井盖十余个,对公交站亭、电线杆上面牛皮癣和小广告全面进行清理。
环卫工正在除草
健全机制,提升环境治理水平。该镇进一步落实“四个一”机制,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完善“一村一组一张网”,充分发挥三级网格员的作用,调动村保洁员、公益岗等人员及时将本区域垃圾清扫收集好,由镇村镇办安排垃圾运输车定时转运。倡导“一人一月一元钱”,由各村人居环境治理理事会动员,倡议群众自觉主动按一人一月一元的标准积极交纳人居环境治理费,并广泛倡议全社会捐资捐设施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实行专款专用。坚持“一月一积分和双月一评比”,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21个村(街)进行随机抽查,依据人居环境村为主积分制兑现积分,每逢双月开展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每次评出5个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授予流动红旗,并给村(街)两委成员每人500元奖励,评出1个人居环境整治后进村,发流动黄旗,要求限期整改。落实“一村一景一句话”,激励广大群众常抓人居环境治理不松懈。
顺河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强化宣传,倡导全镇文明新风。该镇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村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行“一月一评、一月一宣传、一月一学习”,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和“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授予“最美庭院”牌匾、发放“爱心积分”卡奖励,以身边的模范感召、带动全镇广大群众,弘扬文明新风,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助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卢贤傲)
在7月18日至19日的连降暴雨中,各村民组长纷纷到各自所在村组河堤上进行不间断巡查,排查风险隐患。乌羊村河沿中心组组长黄玉寿、严冲村河边中心组长汪取新连续数日在杭埠河堤坝上巡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杭埠河大堤的安全。为了沿途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安村干塝组中心组长王艳动员丈夫一起在干月路上不分昼夜开展巡逻。
为积极预防汛期洪涝灾害,干汊河镇各村民组长积极做好防汛宣传工作,他们结合实际,向群众进行科学防洪防汛宣传,及时传达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有效增强了群众的防灾意识。(卢贤傲)
连日来的持续强降雨,使干汊河镇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干汊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开展灾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组织环卫工人、党员干部和志愿群众等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共同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卢贤傲)
清理道路河流垃圾 以村街为单位,组织环卫工人、党员干部、公益岗人员和志愿群众,对境内的道路、河道灾后出现的垃圾集中开展清理,重点将将河流和道路上淤泥、废弃物等灾后垃圾进行及时清除,确保河道和交通整洁畅通。 清除村庄坍塌垃圾 对部分群众房前屋后出现坍方的垃圾,动员群众利用晴好天气及时组织清运,重点帮助贫困户等困难群众整治灾后房前屋后垃圾,实现“五净一有一整齐”,彻底消除卫生死角。 开展卫生环境消毒 安排专人对辖区内所有公共场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进行彻底消毒等措施,重点对被洪水浸泡的重点区域、公共场所、群众家中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灾后环境卫生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7月23日,干汊河镇召开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会,布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脱贫攻坚和防汛救灾工作,镇党委负责人及全体镇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布置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要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镇干部对安全生产包保制度,明确镇干部包保落实安全生产具体职责,安排全体镇干部分别包保到全镇150多家企业,要求每名镇干部各负责包保一至两个企业,具体落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8月份开始,坚持每月到各自包保企业走访一次,每月上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三个清单,织密安全防控网格。会上还具体安排了当前脱贫攻坚工作。
会议具体布置了防汛救灾工作,要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认真抓好防汛救灾工作,细致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准确核查统计上报灾情,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要严格落实防汛救灾纪律,确保防汛救灾落实到位。(卢贤傲)
近日,干汊河镇纪委为更好的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宣传党风、党纪、政纪和有关政策法规, 弘扬廉政文化教育,和镇广播文化站合作制作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广播节目,节目命名为《廉政之窗》,以反腐倡廉、激浊扬清为宗旨,已经开播第一期节目,是介绍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留人间的故事。
干汊河镇《廉政之窗》广播专题节目通过轻松自然、娓娓道来的风格,讲好反腐倡廉故事,开展廉政教育、传播廉政文化、播报廉政资讯、解读典型案例,为全镇营造浓厚的廉政宣传舆论氛围,助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卢贤傲)
【详情】7月18日上午,正在值班防汛的干汊河镇莲墩村“两委”干部接到山塝村民组村民求救信息说:该组91岁老人黄诗富行动不便,与71岁老伴孙光英住在自己的土房里,受连日来的强降雨冲击,老夫妻俩住房东南角已经坍塌,严重威胁着两位老人的生命安全。
接到此信息后,莲墩村“两委”一班人高度重视两位老人的生命安危,立即赶到现场对两位老人的住房进行勘察。经勘察确认此住房经强降雨冲击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不能再住了。于是,莲墩村“两委”干部决定请老人的子女共同想办法妥善转移安置两位老人居住。
这两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都住在老人住房隔壁,一个女儿也住在本组,只有另一个女儿外嫁。当时,莲墩村“两委”干部找到老人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商量,让他们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他们家中居住。可是,村干部苦口婆心做了两个多小时工作还是没有结果。然而,随着大雨还在下,老人的住房安全的事已刻不容缓了。
面对此紧急情况,莲墩村“两委”干部考虑到能否通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道德评议会来解决问题呢?于是,就把山塝村民组组长、村民代表和党员等叫到现场,临时召集大家在一起开个道德评议会,大家作为长期居住在一起的邻居,都知根知底、彼此了解性格,说服教育更有针对性。这些邻居们从乡情和友情角度说事,从“养儿方知父母恩”说到“人人都有老年时”,再说到“尊老爱幼传美德”,循循善诱的道德观念教育,终于说服了老人的两个儿子。最后,老人的两个儿子都认清了自己的问题,老人的大儿子主动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居住,小儿媳也主动把母亲接到自己家居住。莲墩村“两委”干部现场把两位老人的危房锁封起来,不让老人再回房居住,并约定等天晴再与老人的儿女商讨给老人修房的事。
就这样,莲墩村“两委”干部通过道德评议会使两位老人安全居住的问题迎刃而解。(卢贤傲 徐友勤)
7月20日早晨,河棚镇党委组织召开镇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
会上,镇党委负责人就如何做好灾后重建,迅速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作了要求,全镇广大干群要迅速行动,精准核查灾情。各村要在前期初核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核准灾情,做到精准精确,实事求是;要精心组织,全面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各村要主动作为,尽快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中心组长帮助群众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要不等不靠,扎实开展灾后清理工作。各村街对境内主次干道沿线倒塌的枯树、水冲的砂石等路面冲击物立即组织开展清理,恢复路面整洁。贫困户家庭要做到“五净一有一整齐”;要强化政策支持。各部门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相应受灾保险政策和资金支持,把农业特别是贫困户特色产业损失降到最低,并认真谋划好较大受灾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要组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重点区域、贫困户家中,开展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因洪水冲断等原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道路,要及时采取封闭限行实施,对部分坍方、凹陷、水毁路段要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
据了解,该镇联系村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到所联系村,召开村两委会,传达学习镇会议精神,落实灾后重建具体工作措施。目前,全镇灾情核查和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顺利推进。(沈业忠)
近年来,干汊河镇积极推进农村广播全覆盖建设,在全镇20个村建有162处、300多个广播大喇叭,让广播喇叭畅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声。如今,在干汊河镇,大喇叭里不仅召开广播会,还播放村里的好人好事喜事,镇村大事小事通过广播传遍乡镇的田间地头。(卢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