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宣传进田间。该镇连续多天,在燃烧的中午和下午时段,出动宣传车,沿着乡村路,巡回宣传。宣传政府政策规定,宣传秸秆焚烧的重大危害,宣传秸秆科学利用的途径。
二是网格化管理。为掌握秸秆焚烧第一现场信息,全力管控好秸秆禁烧,该镇建立镇、村、村民小组三级组成的管理网格化,并全面落实“五包”任务,即包宣传、包秸秆田间搬移、包焚烧制止、包现场突发情况处置、包带粉碎装置农机下田。严格落实村级属地负责、镇巡视督查制度,全天候加强监管。
三是责任具体化。全面落实镇、村、农户(大户)秸秆禁烧责任。进一步明确了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对于发现一处火点或焚烧黑斑,启动处罚程序,除按规定罚款外,还要进行纪律处分。对于燃烧点的农户,进行现场罚款和说服教育。(郭登安)
【详情】这次集中整治任务是:取缔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非法建设、证照过期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油站。通过近日的宣传发动和摸底登记,全镇非法加油站有2家。为做好非法加油站业主工作,该镇组织力量,配合执法人员上门宣传政策,督促其在规定的时限内自行拆除设备和有关设施。在集中整治阶段,对拒不落实整改、暴力抗法的加油站业主,该镇将依法实施强制取缔。(郭登安)
【详情】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汛期境内杭埠河、
一是组织落实。镇成
二是集中力量。各村依托民兵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组成精干力量,成立不少于50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随时听从安排和调度。
三是物资保障。在防汛重点地段都储备了尼龙袋、木桩、预备土、稻草、铁丝、打桩锤、照明器材等。同时安排部分资金,在汛期来临前,组织力量修复损毁工程和危险工程。
四是落实到位。对各重点地段实行干部分工包段,做好值班看
会上总结回顾第一环节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查摆问题、对照检查环节各项任务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针对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最关键环节,该镇要求各参学党组织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聚焦工作重点、关键步骤,严格标准,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为确保第二环节实效,城关镇从七个方面突破。一是扎实认真地开展“回头看”,二是全面细致地查摆突出问题,三是深入诚恳地开展谈心交心,四是深刻透彻地进行剖析检查,五是严肃认真地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六是扎实推进边查边改,七是严格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周志军、郭登安)
【详情】入夏以来,城关镇利用当前晴好天气,积极组织夏收,16340亩油菜、18126亩小麦丰收在即,夏播工作同步展开。
为了做好夏收工作,连日来,该镇抓住晴朗天气,组织人力、物力,集中全力打好夏收夏播攻坚战,动员各村抢抓天气有利时机,做好收割入库。农业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主,还调动大型收割机、旋耕机,开展收割和旋耕灭茬,加速夏收夏种进程。(郭登安)
【详情】 5月25日,城关镇组织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专项整治领导组成员,相关重点村负责人,并邀请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对前期废旧物资清理情况进行现场互查、观摩。从互查情况看,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态度积极,行动迅速,清理到位,所有加工户都将加工机械全部拆除,多数已将剩下废旧物资进行变卖、处理,现场清理干净,未清理到位的也都正在组织车辆进行清运。
自开展废旧物资专项清理以来,城关镇高度重视,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果断,宣传到位,效果明显。(周志军)
【详情】近年来,城关镇坚持科学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引领,围绕舒城打造“安徽北戴河、合肥后花园”生态旅游目标,立足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城镇化建设,广泛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镇旅游事业发展迅速,2012年,该镇被省授予“最佳旅游乡镇”称号。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城关镇,是县政府驻地县城镇,国道206、省道六舒三路、舒岳路穿境而过,区位特殊,交通便捷。近年来,该镇围绕建设“皖中花园”,精雕细琢“花园中心”,着力推动城乡双轮驱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经济,为旅游业提供物质基础。该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促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坚持发展工业经济为核心。近年来,该镇不断拓展七星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城东新区建设,建立产城一体东城新区。努力形成集印染、羽绒、食品、服装、竹编、电子等综合性新型产业集中园。二是巩固传统农业。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提升蔬菜、水稻、养殖等传统农业发展规模和品质。三是做好生态农业新篇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努力形成特色产业村“一村一品”,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和品位。
推进城区综合改造,扩大城镇化规模。近年来,该镇以县城总体规划为大纲,努力实施好牵动性、控制性强的县城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南溪河综合改造工程,努力打造“靓丽景观、绿色湿地、宜人宜居”的生态城市;着力谋划实施老城棚户区改造,提高老区居民生活质量,让古老城镇焕发青春;依据城东新区规划,谱好“东城新区”发展曲,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夯实城乡交通基础,推动城乡快速发展。围绕“实力、魅力、幸福、文明”四个城关建设目标,加强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全面拉开城区建设框架。加速桃溪东路建设,加快国道206、省道六舒三路改造,推进城东新区交通发展提速;绿化、亮化、标准化建设了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绕城段),适应了现代城镇发展需要;扎实开展并深入推进城区西环线建设,助力城西发展。
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裙带”旅游一体化
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又一力举。基于此,该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抢抓县城大建设、大发展契机,全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努力促进城区、乡村旅游业发展交相辉映。
主抓美好乡村示范点,打造环县城亮丽“明珠”。 以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绕城段)10.55公里为主线,高标准搞好沿线12个村6小区规划建设,努力绘就沿线“小区、村庄、风景绿化”赏心悦目的生态画卷。全面完成五里新集镇建设,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旅游便捷的五里新村,为打造全县旅游经济桥头堡点睛靓装。精心描摹下河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使示范点成为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上集“景观、文化、品味”于一体靓丽风景。
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全面加强幸福村美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乡村旅游。进一步提升幸福村现代农业规模和质量,完善幸福中心村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幸福村农民文化乐园功能,搞好“农家乐”服务。大力推进和科学规划大官塘旅游休闲系列产品开发,逐步形成幸福村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乡村综合服务模式,点亮幸福村这颗“乡村明珠”。
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去年以来,城关镇一方面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今年以来,该镇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有了全新改观,乡村更加文明。文明、优美的城乡环境,进一步彰显了 “全国文明村镇”新形象。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产品升级
近年来,城关镇在抓好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全县“三年提升行动”发展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广泛挖掘旅游资源,城乡同步,多措并举,加快实施“旅游兴镇”步伐。
建好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进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塑造“文化名城”。深入挖掘飞霞公园、龙头塔、慈母宫、龙津桥、李公麟故居、文化广场等城区景观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提高对外形象。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科学创新、实践创新,主打“生态、文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牌。
推进旅游产品升级。围绕经济发展,突出旅游主题,大力发展旅游工业、观光农业、旅游休闲业,围绕县城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城区综合改造,使城区绿化、靓化、美化、文明和谐有机统一。科学规划幸福村大官塘乡村旅游度假区系列产品开发,以及五里新集镇旅游小商品集散地建设,建好双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完善城镇交通、公共设施、宾馆酒店等旅游基础建设,增强旅游县城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医疗卫生、应急处置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以用户满意度为基准,深入开展诚信旅游创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郭登安)
【详情】 为关心广大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城关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根据农村老年人需求,组织镇卫生院医生,逐村开展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体检项目主要重点针对老年人多发、易发疾病,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尿常规等。在开展体检的同时,对每名参加体检的老年人,均建立健康档案,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其本人或其子女,还就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项进行悉心指导。此举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周志军)
【详情】 城关镇龙津桥社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把教育实践活动搬进企业中,开展了“送学进车间”,赢得企业好评。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龙津桥社区党总支经过精心谋划,力争使活动办一个,收效一个。针对辖区企业,社区党总支一方面协助企业搞好党建,完善企业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派驻总支成员进入企业车间,为党员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和学习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示精神。
帮助金仪陶瓷公司党支部完善了党支部组织结构,并协助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帮助缸窑陶器厂支部筹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并在会上带领企业党员学习了上级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鉴于车间有些老党员老同志文化程度较低没办法阅读理解,社区党总支成员把上级精神准确地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宣讲,得到老党员的十分肯定。(郭登安)
【详情】 近年来,城关镇立足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规模、生态、品牌农业,全镇现代农业呈多元化加速发展。
一是着力实施县城及省城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做好蔬菜等产业文章,是该镇发挥城郊特殊的地域优势,2013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2.65万吨,油料总产2645吨,蔬菜12万吨。今年,该镇将进一步扩大绿色蔬菜、优质粮油、苗木花卉、名优水产品、畜禽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规模,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和品质,丰富现代农业生产内涵。
二是着力实施扶优壮强工程。今年,该镇继续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13年,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6家、市级14家、县级9家。今年,该镇还将力争培育新增1个国家级、5个省市级龙头企业,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在该镇全面开花,引领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三是着力发展多种形式农业经济组织。培育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坚持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6个,家庭农场1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正成为该镇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四是着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以“专业+特色”是该镇发展生态、品牌 农业的又一力举。近年年,该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着力打造四大名塘休闲垂钓中心和幸福生态产业园葡萄采摘体验中心。充分发挥坡改梯工程,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林业生产附加值。扶持养殖大户,开展特色养殖。目前,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在该镇已成气候。(郭登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