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柏林乡妇联、乡人社所在蔡店村委会召开“发扬‘四自’精神·争当出彩女主人”家政技能培训动员会。
此次家政技能培训,面向有提升家政技能需求的广大乡村妇女,培训时间为期7天,主要包括家庭收纳、面点制作、育婴、养老护理等方面知识,全乡共计50多名学员前来参加培训。该乡相关负责人还作了“扮靓美丽家园,做四自新女性”宣讲报告。
会议希望学员们将此次培训的收获积极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通过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激发“四自”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创造幸福生活。(杨志)
这几天春雨绵绵不断,整个柏林生态园烟波荡漾,微风垂柳,花香四溢。
远看观景水榭延入水中,细雨中的生态园别有一番味道,似丹青水墨,精致唯美。
远看廊桥好一派江南美景与自然生态融合一体,雨中游园的滋味只有亲临才能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
烟雨江南的景色展露无遗,朦朦胧胧,让人如醉如痴。近观水天一色,烟雾缭绕,春色如梦如幻。
岸边水草、柳树、各种花儿与飘落水面的雨滴完美融合,犹如置身于一副绝美水墨画之中。
风雨摇曳着的花枝让人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雨中的廊桥横跨两岸,倒影水中构成绝佳的美景。
柏林生态园位置绝佳,处于山丘沟谷之中,研究表明,在林木茂盛、临近水面的环境下最易于产生和维持较高的空气负离子水平。
生态园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漫步林间小道,呼吸新鲜的空气,倍感神清气爽。
忘掉烦恼,丢掉忧伤,不觉夜色临近华灯初上,里面的美食值得品尝。(洪星)
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 扫黄打非 ”工作的认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的侵害,净化文化市场,日前,柏林乡开展“ 扫黄打非 ”工作进基层宣讲活动,来自全乡60余名学生和家长现场聆听了宣讲。
在宣讲过程中,县“ 扫黄打非 ”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就开展“ 扫黄打非 ”重要意义、什么是“ 扫黄打非 ”、“ 扫黄打非 ”五大专项行动、我们应该怎么做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结合具体案例,重点讲述淫秽色情、封建迷信、非法出版物等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性和负面社会影响,倡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 扫黄打非 ”活动中来。
宣讲结束后,参加宣讲人员共同参观了六安市“ 扫黄打非 ”进基层示范点——柏林乡宋圩村,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非法出版物的识别技巧。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柏林乡“ 扫黄打非 ”工作办公室、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综合文化站、乡宋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乡宋圩村农家书屋联合主办。共计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手册170余份,指导群众130人下载“ 绿书签 ”APP。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使群众深入了解了“ 扫黄打非 ”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对“ 扫黄打非 ”进基层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提高了自觉抵制侵权盗版、淫秽色情等各类非法出版物及信息的觉悟,为柏林乡“ 扫黄打非 ”进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陈东)
为切实有效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连日来,柏林乡以林长制为抓手,聚焦增强广大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多措并举坚决筑牢森林“ 防火墙 ”。
聚焦责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柏林乡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将森林防火责任压紧压实;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和持续开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台账,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立即落实整改。
聚焦氛围营造,强化宣传引导。该乡积极利用标语、广播、宣传栏、宣传车、短信、微信等渠道开展森林防灭火和秸秆禁烧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同时,聚焦清明高火险节点,倡导低碳、文明、绿色的祭扫方式,创新采取“ 变堵为疏、疏堵结合 ”方式,潜移默化向群众宣传“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理念,引导了森林防火全民参与、绿色生活全民共享的新风尚,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聚焦科学部署,强化应急保障。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培训演练,科学处置森林火灾。健全防灭火一体化协调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林业、安全应急、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统筹推进乡村森林防火工作,联合开展应急演练、装备检查、隐患排查等森林防火专项行动。严格值班值守、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在位在状态,确保有情况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同时做好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报送各类信息,确保指挥畅通。(朱德梅)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平凡和朴实的行动,赋予了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意义,为老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接下来,柏林乡会继续将雷锋精神践行到底,深入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氛围。(陈东)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连日来,柏林乡组织开展以“学雷锋 暖民心”为主题的志愿活动。
本次活动以村为单位陆续开展,乡村志愿者着重开展对《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宣传。志愿者们进组入户,来到路口、街道、农贸市场等人员和车辆较多的场所开展面对面的宣传,通过宣传单页发放、广播播报、微信群分享、悬挂横幅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讲解安全驾驶电动自行车注意事项,确保群众及时知晓管理条例内容,更是对广大群众出行安全的关心。
交通安全出行宣传仅是该乡“学雷锋 暖民心”主题志愿活动的一个缩影,柏林乡将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平台载体,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召力、吸引力。(朱德梅)
土地增减挂钩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柏林乡始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务实的工作作风稳步推进土地增减挂工作,确保该项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专班成员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人干,件件有落实。明确村级责任,确保责任压实到村、到组、到人,工作细化到面、到线、到点,形成“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印发实施方案,合理设置村级任务指标,做到目标任务分解到村。
强化宣传摸排。在全乡范围开展增减挂潜力资源地块摸排,坚持实地踏勘、实地测量,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摸清乡村土地资源底数,做到底数清、目标明。同时,坚持目标导向,组织乡、村两级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依托群众工作会、村民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土地相关政策,确保补助标准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增减挂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支持和参与挂钩工作。
强化常态监督。规范化土地增减挂项目规划设计,通过现场图斑核定、无人机采集图像等方式,确保规划内容准确无误,及时制定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签订拆旧协议,做到项目启动及时。常态化开展项目的后期监督,确保整改后地块作用发挥。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不定期到村,检查督促增减挂钩工作,确保全乡增减挂项目工作顺利扎实开展,盘活农村存量用地,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推进了土地增减挂工作,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朱德梅)
为深入实施“ 暖心行动 ”,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连日来,柏林乡计生协会组织开展“ 关爱农村计生特殊家庭,发放暖心健康包 ”走访慰问活动。将“ 暖心健康包 ”送到了高龄、独居、失能或半失能计生特殊家庭手上。
“ 暖心健康包 ”主要包括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指夹式血氧仪等医用仪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健康监测以及新冠感染“ 乙类乙管 ”后日常防护的需求。
每到一户,在发放“ 暖心健康包 ”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都会面对面宣传防疫知识,同时叮嘱大家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用药。(马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