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舒城
文化篇

【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生生不息,代有损益。嫁娶、生辰与庆寿、丧葬习俗,既保存传统观念,也彰显现代文明。

嫁娶  在传统观念中,婚姻被看作人生头等大事。封建婚姻制度极不合理,所形成的一整套礼俗,对一般群众来说虽厌烦但又不可或缺。建国后,政府颁布《婚姻法》,废除封建包办婚姻,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新事新办。20世纪60年代开始,索要彩礼的旧俗在农村中有所抬头。所谓60年代“3绒1线”(丝绒、羊绒、灯芯绒、毛线衣),70年代“3转1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3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城市农村又出现婚事大操大办现象,而且互相攀比,给一般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政府倡导下,共青团、妇联、文明办和工会等社会团体积极组织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活动,文明嫁娶渐成风气。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思想解放,旧的贞操观念得以改变,妇女再婚不再被歧视;老年丧偶再婚得到社会支持;男性去女性家落户受到称赞。但婚礼不送伞(谐音为散)仍是有些地区禁忌。随着多元文化影响,部分青年人结婚离婚轻率,未婚同居现象增多。

生辰与庆寿  建国后,群众对生辰与庆寿不太讲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条件好转和少生优育的提倡,对儿童过生日、老人庆寿之风逐渐盛行。婴儿出生后,要做“九朝”,吃喜(红)蛋;到1周岁,要举行“抓周”,喝“抓周酒”,包“百岁钱”,过去多为男孩举办,现在男孩、女孩一样办。孩子从抓周起,每年要过生日,请亲友上门喝生日喜酒,吃生日蛋糕,唱“祝你生日快乐”歌曲。老人一般50岁或60岁起举行庆寿。60岁称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以上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之年。老人庆寿,晚辈要赠送寿面、寿糕、寿酒或其它保健品,但忌送钟(谐音为终)。近年来,政府部门也要给属地高龄老人祝寿,给予物质照顾和精神鼓励,以倡导全社会敬老之风。过去有“男子做九不做十,女子做足不做零”(如男性69岁做70大寿,女性须足岁做寿)的习俗,至今仍被多数人沿用。

丧葬  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结束,成败得失盖棺定论。对正常亡故者举行丧葬礼仪,民间称“白喜事”。从临终到“入土为安”,要经过许多仪式,这就形成一系列丧俗。丧葬全过程弥漫着浓厚的宿命氛围,反映人们对生命消长的迷惘和无知。建国后,群众受到了无神论思想宣传与教育,丧俗开始变化。20世纪60年代,丧葬仪式日趋简化,迷信成份逐步消减。70年代末,政府推行火化,农村葬俗发生变革。除边远山区仍存在棺葬外,龙河口库区以下岗畈圩区实行火葬,骨灰入公墓安置。为亡者举行仪式,也多为寄托亲属哀思。90年代后,由于宣传教育的缺位,农村局部地区旧的丧葬礼俗再现,迷信活动回潮;城镇也出现丧事大操大办,借以显赫身世的不正之风。

 

【岁时节令】

岁时节令习俗,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法定节日纪念活动2方面内容。传统节日有立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等。在这些节日里,一般都有民俗活动,如正月十五闹元宵,玩狮舞龙;清明节扫墓、踏青;重阳节登高;冬至吃油炸货等。但其中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最为隆重,被称为3大传统节日。

春节  俗称“过年”,是城乡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俗语“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般从农历腊月上中旬,置办年货开始,到第2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前后持续1个多月时间。其主要活动有:喝腊八粥、掸尘、送灶神、除夕、3天年、人日节、花灯节和元宵节等等。建国后,春节的习俗无大变更,只是敬神灵的内容有所淡化。但20世纪80年代后,接祖请菩萨之风,在部分群众中又开始流行。90年代后,城乡普遍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济贫助残已成为社会新风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插艾和菖蒲,俗称艾虎、蒲剑,原意是逼邪。也有的只插艾不插菖蒲。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城市食品店多供应粽子,还有绿豆糕和馓子等。中午和晚上加餐饮酒。饮雄黄酒习俗已不存在,只保留为小孩擦雄黄酒避毒虫叮咬习俗。20世纪90年代后,每年端午节前后,体育和旅游部门都要在万佛湖举办不同规格的龙舟赛,观者人山人海,成为群众文化大餐。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称八月节、团圆节,是民间喜庆丰收、家人团聚的传统节日。过去,身在异乡的人要尽可能赶回与家人团聚。现在虽不这样强调,但远在外地的人,要与家人互通电话,以示合家团圆。中秋这1天中午和晚间都要加餐,菜肴一般都比较丰盛。其中,山区公鸡烧板栗,圩畈区花香藕炒肉丝是必不可少的应时菜。晚饭后,1家人团聚一起,边吃月饼边交谈,谓之赏月。城市青少年多举行月光晚会,唱歌跳舞自娱自乐。

建国后,法定节日有元旦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九九敬老节、十一国庆节,还有教师节、植树节等等。在这些节日里,各地都要举办相应庆祝活动和纪念活动,群众积极参与已成习惯。


【衣食住行】

舒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俗习惯既与外界有共同之处,又具有本身特点。就全县而言,西南山区与东北圩畈区习俗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的习俗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改变,衣着追求休闲时尚、饮食讲究科学合理、居室喜欢装饰美化、出行选择以车代步。

衣着 旧社会,贫富之间的衣着在质地与样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富人讲究富丽与气派;平民以遮体御寒为目的。建国后,人们的穿着有了较大改变。男性一般不穿长袍长褂,女性穿大襟褂也相对减少,衣着以朴素耐用为标准。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开批判所谓“奇装异服”、“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人们衣着样式和色调趋向单一,以蓝黑制服和白灰衬衫居多。青年男女还以穿黄军装为“革命”标志。60年代后期化纤布面世,“的确良”衬衫、“涤卡”制服颇为时兴。80年代改革开放,取销“布票”制度。男女服装从质地到样式出现了多样化,男装有西装、夹克、拉链衫、筒裤、猎装、牛仔服、运动服、休闲装等;女装有筒裙、超短裙、连衣裙、圆领衫、毛衣等。羽绒服、皮夹克、风衣等也很流行。绵布、化纤、毛料、丝绸和皮革应有尽有。人们对衣着要求,不仅是实用美观,而且讲究丰富多彩。90年代以后,随着城乡生活水平提高,穿衣讲究品牌,追求潇洒气派已成为一种时尚。

饮食 舒城是水稻和杂粮产区,主食大米兼食一些杂粮是人们的饮食习惯。群众日常生活以素食为主,荤腥间或有之。城市喜清淡,农村偏咸浓。20世纪80年代后,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年过节或操办宴席,不光是大鱼大肉,而且开始注重质量,讲色、香、味、形。90年代中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镇星级旅馆增多,推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餐馆订做“年夜饭”和节假日会餐,也成为城镇居民的时尚。与此同时,地方特色菜肴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如,公鸡烧板栗、万佛湖鱼头、杭埠酥鹅、山区香椿头炒鸡蛋、张母桥挂面、山七干子、晓天干野菜、洪庙的安菜和城关镇黄心乌等都深受群众欢迎。

舒城人向有饮白酒习惯。建国初,饮当地产的“大麦烧子”、粮食酒。1958年后,多饮老白干。20世纪80年代后,啤酒和外地名酒进入县内市场,作兴饮瓶装白酒或啤酒。90年代后,低度酒、果汁酒、保健酒受到欢迎。猜拳行令、劝酒赌酒习俗已逐步消解。

饮茶习俗在舒城传承已久。过去多饮用自产自销的“黄大茶”、“小兰花”。1952年后,一般改饮外销转内销的“舒绿”。80年代后,仍以饮传统产品“小兰花”为主,其中以平田白桑园、城冲磨子园的小兰花茶为上品。

居住  舒城所处区位,造就了住房既有北方简炼牢固的特点,又有南方精致瑰伟风貌。农村群众多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自然村庄。山区多称“庄子”或“大屋”,如张家庄子,韦家大屋等;圩畈区称“圩子”或“郢子”,如李家圩子、王家郢子等。民居多为座北朝南,故有“有钱好买门朝南,冬暖夏凉不用烦”之说。群众视建房为大事,十分慎重。一般要请人看风水、择日子。从确定宅基地到破土、上梁、屋下水、安大门到上庄,都有相应的仪式,而且各处“规矩”也不尽相同。农村建房还有各种“禁忌”,例如房基右边不能高过左边,谓之“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回头望”;动土要避开“太岁”方位,即“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屋梁不用栗树或桑树,名曰“头不顶栗(力)”,桑与“丧”谐音,不吉利;门框、门栓不用松树,松为松懈不谨慎;对开大门,单扇不用两块板,因两扇相加为“四路无门”;门坎不用梓木,叫“脚不踩梓(子)”;窗棂用单不用双,双为“分金数”,不主发。另外,门前不植桑(谐音丧),屋后不插柳(谐音流),院内不栽梨(谐音离),墙外不种葡萄(讳腾蛇入户)等等。这些习俗虽含有非科学成份,但仍存在于部分群众之中。

20世纪70年代前,民居多为土坯墙或板打土墙,八股房架,稻草披水或拍草顶,虽简单但适用。其中特困户也有住“合山棚”、“半披水”,简陋得只能遮风挡雨。比较富裕的家庭,住宅是土墙小瓦顶或砖墙小瓦顶,五柱穿坊屋架,一般为两进两包厢,四水归明堂。还有原地主庄园或大族祠堂,砖木结构,硬山或歇山顶,排山排柱,斗拱挑梁卷檐,雕梁画栋,马头墙,瑞兽脊吻,从三进四包厢到五进八包厢不等,多重天井院,被称之为“大屋”、“大院”和“祠堂”,至今尚存的如城冲乡张家大屋、晓天镇江家大屋,洪庙乡唐家大院、查湾乡褚氏祠、汤池镇江氏祠等。这些建筑都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住宅开始改造,到80年代中后期掀起了新建住宅热潮,以钢混结构代替土木结构,2层以上楼房代替了平房。经济稍殷人家,1楼为水泥地平,2楼以上铺地板砖。山区群众还喜欢用龙形脊吻装饰美化。加之家用电器普遍使用,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城镇随着老城区拆迁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新住宅小区不断涌现,城区居民和工薪阶层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房改后,住房分配制度取消,住宅小区自购房户增多。私房装修渐趋实用化和高档化,组合家俱、铝合金或钢塑窗、防盗门已是常见,木地板逐渐流行。但由于城镇房价高居不下,且在不断上扬,经济收入中下之家欲购一房甚为不易,城镇一般居民和普通工薪阶层人居面积低于农村。

行止  20世纪30年代,县内有1条贯穿南北官道亦称马路。由县城东向达三河,东南向达河棚、庐镇,西向达中梅河、晓天,西北向达张母桥,称为“小大路”。乡村之间均为小路,山区称羊肠道,圩畈区称便道,仅能步行。交通闭塞,行走不便,人们多家居,少远游,故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的俗语。必须外出时,达官富人可骑马坐桥,一般群众靠步行。出远门,要选“黄道吉日”,途中还有各种禁忌。平民百姓为官府运送物资叫“出夫”,全靠肩挑步行;为商家运送货物,用肩挑的称为“脚夫”,“挑8根系”,用手推车的称“车夫”、“车侉子”。车过街道或桥梁时,要循老车道走,因此,一些老街道铺地石条上至今仍留有车辙。

民国21年(1932年)安合(安庆—合肥)公路建成通车,途经舒城37.5千米,舒城境内始见机动车辆。建国后,途经舒城车次增加,行人出远门可乘机动车。乡村交通工具种类也逐渐增多,先后出现了黄包车、胶轮车、自行车等。到20世纪70年代,乡级公路普遍建成,除少数山区乡镇外,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行人一般以车辆代步,货运不再靠肩挑手提。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的意念深入人心。先后通过舒城的206、105国道,合九铁路,合界高速公路,317、318、319省道和县通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县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水泥路面、沥青路面逐步代替了砂石路。县城主要街道分车道、人行道和盲道,十字路口设过街斑马线。出租车大量增加,私人买车开始出现。自行车、轻骑、摩托车、电动车已成为多数家庭代步工具。遵守交通规则已渐为人们接受。一些行止习俗也就随之淘汰。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