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由舒城县总工会、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共有14支代表队及近2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参加此次活动。此次比赛主要展示八段锦、五禽戏两种健身气功。
近年来,舒城县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对体育运动需求。(杨冰)
5月14日,由六安市教育(六安市体育局)主办、裕安区教育体育局承办的2023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小学生轮滑和旱地冰壶比赛举行,舒城县城关二小组队代表舒城县参与了陆地冰壶项目的角逐,一举夺得男女混双冠军。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处置能力。5月12日上午,舒师附小开展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对共产党人形象的精彩塑造——评黄梅戏《共产党宣言》及袁媛的表演艺术特色
汪守德
袁媛在黄梅戏《共产党宣言》中饰林雨霏
根据唐栋、蒲逊同名话剧改编,周德平编剧,童薇薇总导演、徐志远作曲、吴放舞美设计,袁媛、蒋建国、张小威、邬云、姚丹、姚恩田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演的大型现代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思想寓意精深、戏剧结构精巧、演员表演精湛,有着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的优秀戏曲剧目。在众多反映和表现红色题材的剧作中,堪称可喜可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剧作以跌宕起伏、激昂深情的艺术叙事,将观众带回百年前的中国历史时刻,身为共产党人的文清,不因商人家庭富足优渥的生活而改变初衷,毅然与丈夫邝兆年离婚,化名林雨霏投身革命斗争,以刻印《共产党宣言》等方式,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和寻求救国之道。在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她不幸被捕入狱,在面对敌人的百般利诱和死亡威胁,特别是面对身份为国民党稽查队队长,因不明真相而关押审讯自己的亲生儿子邝为,既以对革命信仰的坚定忠贞,表现出舍生忘死、矢志不渝的精神气节;又在邝兆年等人的施救与帮助下,与凶残贪婪的敌对势力斗智斗勇,给其以沉重打击;更在对敌斗争的危险复杂情形下,反映出作为一位革命母亲的柔情、理智与清醒,教育与引导本应是正直有为的年青一代,促其及时地幡然醒悟,从反动阵营转向革命,实现了红色基因的延续和传承,并用自身滚烫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划破时代黑暗、激荡人心的壮丽凯歌。
剧作的主场景只有两处,一处是广州怡祥商行老板邝兆年家的客厅,一处是阴森可怖的监狱,然而两处都是形成人物矛盾冲突和激烈斗争的战场,两处场景的有机展开和交替呈现,很好地完成了剧作的完整叙事。曾三度出演过红色题材主角的黄梅戏优秀青年演员袁媛,在该剧中扮演了林雨霏这个女主人公形象,其本身具有的嗓音清亮、扮相秀丽的突出条件,及深厚扎实的戏曲功底所显示的优长,使之足以挑起饰演林雨霏这个主要角色的大梁,且使这些特点和优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对饰演这类红色人物的反复历练与精准把握,使之具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深切的体验,从剧中人物着装打扮、外部造型和内在气质,到表演上所反映出的端庄大气、坚定沉稳的特点,都很契合一个女共产党人的形象。而邝兆年的饰演者蒋建国,以扮相英俊、嗓音明亮、表演朴实大方著称,通过剧情塑造出一个持重又果决、情深又有内涵的人物,以及儿子邝为虽入迷途但坦荡磊落,女儿邝梅热血年轻且疾恶如仇,邝后妻谢婉云心有计较但不失热肠,敌方沈卓处长阴险狡诈及试图借机满足一己贪欲,在这一众人物的加持与陪衬下,将林雨霏这个早期共产党人的艺术形象,感天动地、光彩照人、极为成功地演绎并呈现在黄梅戏剧舞台之上。
作为女主人公林雨霏的扮演者,袁媛进行了刻画细腻、层次丰富的表演,可谓殊堪推崇,可圈可点。剧作以闪回的方式再现了她当年离家出走的情形,虽然其与邝兆年曾志同道合、并肩一心、惺惺相惜,且曾披红嫁娶、松萝共倚、琴瑟和鸣,但她却志存高远、不混桃李、以身许国,是一个理想为重、使命在肩,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袁媛在此通过正气浩然的外在形体和炽热真挚的内心倾诉,将其既欲舍难离的情感,又坚定决绝的态度描绘、揭示得淋漓尽致。而当革命遭遇失败、广州城血流成河之时,林雨霏散发覆面、血迹斑斑地被邝梅扶进邝宅,剧中人物无不陷入一场重大危机与激烈冲突之中。袁媛在此处的表演,重在表现处于矛盾交织与焦点中的林雨霏,既在楼上看到其子邝为的照片,而触发了藏之弥久、现之深挚的母爱,又与邝兆年围绕时局对邝为未来的人生取向而深深担忧。在敌人的追剿进逼之下,她选择离开邝宅并被警察逮捕,正是出于一个共产党人舍己为人的大义,出于对邝为、邝兆年及其家人的爱与责任。袁媛很好地把握了林雨霏这个人物身上柔肠与气概并存的性格特征,并且将其千折百回、跌宕有致、感人至深地传达了出来。
两场监狱审讯室的戏,可以视为细致而深入地刻画与表现林雨霏人物形象的重场戏。两场戏的相同之处在于看点都是母与子的对手戏,不同之处则在于前一场戏邝为不知道被审对象林雨霏竟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后一场戏是邝为明白真相之后却不能母子相认,这种戏剧性人物关系的奇特建立,给推进剧情、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提供了极为充分的外在和心理空间。前一场的“审问戏”撼动人心之处,在于林雨霏面对亲生儿子邝为只能“强自抑戒冲动处境险恶”,因为“慎提防牢门外耳目众多”,既情不自禁地对邝为喊出一声“孩儿”,又不能不及时地欲说还休、加以掩饰。剧作以“审问”形式与角色的反转,使母子间的对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机锋,起到的是讲述历史、宣传革命、教育后代的实际作用。后一场的“审问戏”是在林雨霏饱受酷刑,全然明了对方身份之后的母子相见,显得更加意味深长。面对母亲伤痕累累的孱弱之躯,愧疚满心的邝为与母亲林雨霏一道,以类似于隐语交流的方式,追忆童年的美好,表达和抒发母与子之间本已有之的万般深情。但当邝为要“劈山救母”,采取用重金买通行证救母亲出去的行动时,林雨霏则出于对险峻形势的清醒判断,坚决地加以制止,以防更大的流血牺牲,并责备其没有真正读懂《共产党宣言》,“没有真正地认识你的母亲”,使观众观剧至此时禁不住思想受到震动,相伴随的是精神境界得以升华。袁媛在这两场戏里的表演都是非常精彩和动人的,她把林雨霏在儿子面前内心情感的不可扼制的流露,在特定环境下又不得不进行克制和隐忍,尤其是其所表达出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而昂然赴死的决心,既拿捏得恰如其分、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充盈着浩然之气。在黄梅戏本有的委婉清新、明朗酣畅、韵味纯厚风格的基础上,有力地融入刻画人物所需要的坚毅果敢、斩钉截铁般的表演身段,字正腔圆、声遏行云般的大段唱腔,使林雨霏的形象愈加掷地有声、血肉丰满、深入人心。
特别值得一提和应予赞许的是,剧作将两个道具的运用作为抒情达意的重要凝视点。林雨霏在邝为孩童时代为其扎风筝,体现出的是单纯而甜蜜的母爱。其后在监狱里找来材料再次为其扎出同样的风筝,在轻轻摇动的竹片纸张上,承载了更厚重的寄托与期冀。这条线索的贯穿,形成了剧作灼烫观众心扉的情感熔点,具有催人泪下的强大艺术张力。而《共产党宣言》则是点题之笔,这本小册子是林雨霏亲手刻印,又多次被剧中人物高高举起,寓意其是在黑暗中照亮、指引和支撑主人公内心乃至整个世界的真理的阳光,是其向往光明、不畏牺牲、坚持斗争到底的巨大力量来源,也是这部剧作所深刻开掘和激情传递的核心主旨。林雨霏最后为掩护邝梅而中弹牺牲,正是共产党人革命献身精神的最直接、最崇高的体现和证明。剧作又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邝为和邝梅兄妹奔赴井冈山参加红军,显然是受了《共产党宣言》的指引和母亲行动与精神的影响。而舞台处理上让林雨霏在一片红旗如海中诗意般地再次现身,其所象征和诠释的意蕴或许在于,她的生命虽然停止在枪响的那一时刻,其不灭的精神却永铸于人间,并在革命事业中闪闪发光。可以说,袁媛以其唱做俱佳、声情并茂、独具魅力的出色表演,在剧中实现了对林雨霏这一人物的准确把握和完美塑造,把伟大的革命者与同样伟大母亲的双重形象,生动而感人地融汇在了一起,使剧作显示出了巨大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
5月9日下午,县城管执法大队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部署会。
会议传达了县、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对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号召全体队员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守好“主阵地”,敢于担当、奋力拼搏、攻坚克难。
会议要求,全体人员要凝心聚力,扛牢责任,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落实。要统一思想,认识到位;要巩固提升,落实到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到位。要各尽其责、密切协作、共同发力,迅速补短板、打硬仗、见成效,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氛围。(吴寅松)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是青年演员袁媛继《江姐》《青春作伴》之后担纲主演的又一部红色题材剧目,是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之一,先后登上合肥、上海、深圳、安庆、武汉等地舞台,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袁媛也因为成功塑造了一位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共产党员形象,而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的演员。
众所周知,黄梅戏曲调委婉柔美,语言通俗风趣,情调丰富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妇孺皆知的传统黄梅戏题材,又主要以神话故事、爱情故事、生活小戏为主,所以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阴柔之美。而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积十年之功精心打造的“红色题材三部曲”,有意打破传统题材的束缚,探索黄梅戏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寻求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融合的新风格,推动现代黄梅戏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现代新编黄梅戏《共产党宣言》以共产党人林雨霏亲手刻写油印的《共产党宣言》作为贯穿全剧的物件线索,主演袁媛以清亮沉稳的嗓音、秀丽端庄的扮相、精湛有力的表演,生动表现了林雨霏在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入狱后为共产主义理想信仰而舍生取义、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刚柔并济地演绎了共产党人党性与人性的统一。
党性是对信仰的实践,信仰是革命者的精神力量。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助力和领导下,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自此之后,这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在剧中,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既是无声的道具,更是引路的灯塔,既是让国民党反动派胆战心惊的“幽灵”,更是借主角之手与口披荆斩棘、直指苍穹的利剑。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毒打,面对不明真相的儿子邝为的威逼劝诱,共产党员林雨霏始终怀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大义凛然,言行一致,“把牢房做战场扬清激浊”;而面对思想进步的青年女学生邝梅,林雨霏又和风细雨,寄予厚望,为其在《共产党宣言》上血书“我以我血荐轩辕”。袁媛在表演时特别兼顾到这两种情感的差异,并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自由切换和相互对照,血痕累累的身躯和正义凛然的唱词,坚定果敢的手势和爱恨交织的眼神,一方面展示出革命者恪守党性、视死如归的自尊自信和铮铮铁骨,一方面又表现出思想启蒙者对青年与未来的殷切期待与希冀,刚与柔完美统一,充分证明“信仰没有知识的确定性,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的确定性”。
党性是特殊的“母性”,母性是人性的光辉。毋庸讳言,曾经甚至当下的某些红色题材的艺术(包括戏剧)作品,有意或无意地把党性与人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么以党性否定人性,要么以人性矮化党性,结果造成了艺术的畸形。事实上,党性既包含着对人性的充分尊重,更高度升华和集中体现着人性的光辉;舐犊情深的母性是最基本的人性,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又常把塑造自我理想信念的共产党比作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党性无疑又是一种特殊的“母性”。黄梅戏《共产党宣言》的高妙之处就在于,赋予林雨霏以党员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在戏剧冲突中实现党性与母性的统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监狱之内,母子之间,如何面对“近在咫尺远天涯”的儿子,如何让误入歧途、以己为敌的儿子弃暗投明,又如何在儿子知道真相后含蓄隐忍地表达自己从容赴死的决心?这无疑对袁媛的表演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母子相对的前后两场重头戏中,袁媛恰到好处地拿捏着表演的节奏和分寸,通过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独唱、对唱和接唱,通过细腻的眼神、神态和动作,将林雨霏矛盾的、痛苦的、欣慰的、怜爱的心理世界予以外化表现,使党性之刚毅与母性之温柔交融互渗;此外,作为曾经的前妻和好友,她对邝兆年要牢记家训“涵养浩然气,敦行世家风”的离别劝告,对如今身为儿子后母的婉云的同情体谅,也同样表现出“铁骨柔肠卓如群”的革命豪情与人格风范。总之,在人物群像和多元关系中,袁媛演活了一位有着真实人性与强烈母性的女共产党人形象,颇具张力和感染力。
最后要说的是,只有演员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作品才有力量、有价值、有灵魂。袁媛说:“《红梅赞》《青春作伴》和《共产党宣言》红色题材三部曲横跨十年时间,演《红梅赞》的时候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戏中我一次次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从《红梅赞》中的江姐,到《青春作伴》中的新四军童华,再到《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党员林雨霏,“红色题材三部曲”让她受到了三次精神洗礼,既锻造了她日益精湛的表演,更锤炼了她刚柔并济的心性与品格,这正是她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现代黄梅戏的“看家人”的内在原因,也是她今后继续攀登艺术高峰的不竭动力!(作者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5月7日下午,由舒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舒城县文化馆承办的2023年安徽“六一”少儿文艺调演舒城县选拔赛暨全县少儿文艺展演在县剧院举行。
本次展演活动以“童心向党·拥抱未来”为主题,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舞蹈表演、朗诵、声乐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多才多艺、青春活泼的特点。小演员们身着盛装,精心装扮,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一场场“童真盛宴”,演出现场孩子们激情活力、俏皮可爱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掌声。
整场节目内容新颖,创意十足,充分体现了我县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的优良品质和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据了解,本次展演(选拔赛)将遴选部分优秀节目代表舒城县参加省、市少儿文艺展演活动,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舒城少年的精神面貌。(李循 龚盛)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同时展现幼儿园在省级课题教研《互联网+时代幼儿园“红色文化启蒙教育”实施路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5月5日,城关幼儿园开展了以“童心如画,剧彩缤纷”为主题的庆“六一”系列活动之幼儿讲故事活动。
活动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幼儿营造一个想讲、敢讲、喜欢讲的语言氛围,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与勇气,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传承。
通过本次幼儿讲故事活动,用故事传承红色经典,用英雄事迹浸润童心,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爱党、爱国、爱家的种子,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唐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