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城关第四幼儿园举行“倾听幼儿,相伴成长”庆“六一”亲子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家长和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注入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童年是最美好的,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小时候”。(苏贤慧 邵丽)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0日—5月31日,城关金墩幼儿园开展以“ 古韵童游,别样六一”为主题的汉服游园会活动。
游园会在主持人的热情开场下拉开帷幕,孩子们身着古风汉服,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彩秀,展示了汉服的端庄大气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美。本次游园活动分为清风市场、朱砂启智、至“扇”至美、遇见扎染、“两小无猜”等十多个游玩项目。活动中,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场地,既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在劳动、生活体验方面的技能,又能在好玩的集体游戏中尽情释放童心,体验传统游戏活动的快乐,真正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轻松愉快的节日。

此次主题活动邀请了各年级组家长志愿者参加,旨在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体验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根植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孩子们树立一颗爱国之心。(朱冰清)
5月31日,舒城县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县委编办、县卫健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挂牌成仪式。
舒城县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是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打造形成从中央到基层领导有力、权威高效的新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生动实践,也是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健康舒城建设的重大举措。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通过“舒城融媒” 抖音号和舒城传媒网全程直播了本次活动。

今年以来,县住建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聚焦住房城乡建设主责主业,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基础建设方面,县住建局扎实推进城市“畅强补”专项行动,计划投入23亿元,新建或改造提升城市道路12.2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7个、大货车停车场2个,建设景观绿化2.1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城区供水工程改造及新建项目、永安水厂扩建、智慧水务等一批重大工程,切实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计划投入1.01亿元,对27个老旧小区实施提升类改造,惠及群众1214户,改造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已分两批开工13个土建及8个电力改造项目,项目总工程完成50%以上。

在城镇棚户区改造方面,计划投资1.9亿元实施3个地块城中村改造,改造户数346户,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目前,新开工目标任务完成率100%,安置房小区正在有序推进。

同时,县住建局还计划投入110万元,对7个公共租赁住房小区道路破损、外墙脱落、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整治,并督促所属物业公司加强小区内部管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高洁 云中东)




5月30日下午,城关第二小学举行2023年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县教育局、团县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随着雄壮的出旗曲响起,少先队旗手和护旗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队旗会场。全体少先队员行队礼,神情庄严而认真。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全体少先队员高唱《中国先锋队队歌》,嘹亮的歌声是每个少先队员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决心。
仪式中,大队辅导员宣读批准新队员入队名单,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了鲜艳的红领巾。全体新入队的同学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面对队旗庄严宣誓。

通过本次入队仪式,使每位队员都能参与少先队的各项体验活动,激发新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少年先峰队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强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力量。(刘海燕)
自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召开以来,县卫健委列出任务清单、细化职责分工,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连日来,卫健系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上街头,积极向包保社区、包保路段的群众发放创建文明城市一封信,宣传引导落实门前“三包”,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为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县卫健委要求全县医疗机构要张贴“市民文明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类创建标识标语”要结合文明创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为就诊患者提供文明服务、优质服务。

截至目前,县卫健系统志愿者深入社区和包保路段发放各类文明创建宣传折页1000余张,开展健康宣教、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云中东 郑昌伟)
5月29日下午,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主题为“艺美润童心,砥砺向未来”的首届校园艺术节开幕式暨迎“六一”文艺汇演,师生在活泼欢快的氛围中上演了精彩的节目,充分展示了阳光校园的青春与活力。

演出在开场舞《七彩的梦想》中拉开序幕,合唱《赋得古原草送别》、古筝《孤勇者》、相声《读书好》、走秀《环保时装秀》、歌伴舞《太阳花的约定》、合唱《明天会更好》等一个个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绝伦。
此次汇演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锻炼自己的舞台,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丰富了文娱生活,也展示了丰富多彩、灿烂浓郁的校园艺术文化。(徐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