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下午,舒城县融媒体中心团支部到舒城实验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中,县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同学们讲述了正确的发音方式,同时通过现场教学帮助同学们说好普通话。


现场气氛热烈,舒城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诗朗诵表演。

县融媒体中心团支部的团员青年还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起进行知识问答、猜灯谜等互动,还为同学们送去了学习用品。

本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了同学们学好普通话的动力和兴趣,构建了优美、规范、生动的语言环境,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刘海燕)

根据舒城县“十四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目标任务及调查摸底情况,我县2023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为502户。各乡镇(开发区)残联根据分配的名额,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按期实施,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舒城县无障碍改造对象以重度肢体、视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为主,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出入口改造、加装扶手、卫生间改造,以及室内照明线路改造等多个方面,改善重度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提高他们居家安全水平和自我照护能力,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帮助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乡镇(开发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实现无障碍出行、居住和就业,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是实施民生实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大提高了困难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云中东)
9月12日上午,舒城中学举行1985届校友捐赠仪式。
在捐赠仪式上,舒城中学1985届校友向母校捐赠120万元,为全校师生购置校服等服装。舒城中学由衷感谢校友们的无私捐赠,表示一定不辜负校友的情谊,继续秉承“天下己任”校训,弘扬“仁风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随后,舒城中学1985届校友和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校友代表回忆了自己的在校时光,感谢母校的培养,并感慨母校的飞速发展,希望为母校教育事业发展、学弟学妹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循 徐茹)
今天(9月11日)上午,舒城县城关第六幼儿园正式开学。今年秋学期招收的首批幼儿在老师和家长们的陪伴下步入崭新的校园。
城关第六幼儿园位于丰墩路远大舒州府西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园内预设9个教学班,按照高标准设计,每班均设有独立幼儿午睡室、幼儿专用盥洗室、活动室;配备有钢琴、开放式玩具柜、空调、一体机及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净水机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园内还设置音乐美术功能教室以及幼儿食堂等。
城关第六幼儿园的投入使用,最大程度满足附近群众“就近入园”的需求,让更多的适龄幼儿享受到优质的学龄前教育。( 云中东 李循 龚盛)
舒城县实验小学潘忠贞老师日前被授予2023年安徽省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作为语文教师,她倾心教学研究,激发学生兴趣;作为班主任,她用心关爱学生,用爱陪伴成长。
语文课上,潘忠贞正带领着学生学习课文《我和阿妈走月亮》,不同于单纯的文字解析,潘忠贞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思维,将文章内容通过绘画展现,优化了语文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讲一讲” 的传统方式,不仅让古诗、散文、小说等都鲜活起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寓意,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9月8日,杭埠镇中心学校举办“创美好乡村,展教育风采”庆祝第39个教师节教育专场文艺晚会,为教育工作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晚会在开场舞《最美的花季》中拉开帷幕,随后杭埠镇中心小学、杭埠镇中心学校、舒三初中等学校的师生们为大家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拉丁舞《活泼女生》、啦啦操《舞动青春》、诗朗诵《我骄傲,我的中国》等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们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昂扬精神状态;老师们带来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天边的月亮》以及街舞表演展示了杭埠镇教师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现场还有小朋友们带来的童话剧《老鼠爱大米》、舞蹈《小城夏天》等节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整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紧扣主题,充分展现了杭埠镇师生团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