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城关二小教育集团龙舒路校区第二十五届秋季综合运动会开幕。

舒城老年大学仁和老年公寓分校成立以来,积极组织老人开展多项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春秋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西南,全乡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15个村,人口3.12万人,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西汉教育家、政治家文翁的故里。
两千年前,文翁在蜀地首创官学,改善当地落后风气,兴修水利扩修都江堰,“文翁化蜀”成为与“李冰治水”齐名的历史名片。

(作者:文雁 王虎城 文静琦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春秋乡人民政府)
新华社合肥10月19日电 题:又是一年好“丰景” 稻花香里藏粮技
新华社记者王菲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的广袤田野稻菽飘香,“丰景”如画。
走进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一辆辆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一大早,合肥万丰生态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先富就忙碌起来,他一边调度机械和人员及时收割水稻,一边抓紧稻谷烘干存储作业。“我们流转了1020亩耕地,采用生态养殖技术,虾稻共作,一田双收,扣除成本一亩虾稻田还能净挣4000多元。”孙先富说。
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生产技术、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6.3%、打造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先行区……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地处江淮分水岭的肥西县加快描绘绿色低碳现代农业新图景。
家庭农场主孔勇在查看水稻长势。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田成方,路成网,在位于肥西县严店镇三元村的粮食生产精耕细作示范点,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稻浪翻滚,家庭农场主孔勇迎来了忙碌的收获季。
“我们流转了5000多亩耕地种植优质水稻。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我们打造精耕细作示范点,运用配方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集成技术,实现亩均增效200元,辐射带动全县优质专用粮食发展……”提及农业生产,孔勇打开了话匣子。
多种粮、种好粮,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安徽强化科技与农业有机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通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护航粮食稳产增产。
肥西县科技特派员郭本宏告诉记者,今年省里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制度,加大对“新农人”的农业科技培训和指导,同时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助推科技强农向全链条延伸。
在地处长江之滨的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16万亩单季晚稻陆续开镰收割。为确保主粮生产扩面增效,当地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和水稻良种推广应用,全区水稻高产良种覆盖率超九成。
“今年我种了300亩单季晚稻,用的是农业部门重点推广的水稻新良种,初步测产每亩地产量能达到700公斤。”在繁昌区峨山镇沈弄村的芜湖大米示范种植基地,三台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看着沉甸甸的金色稻谷,种粮大户赵和平满心欢喜。
以信息化赋能现代农业,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乡村大显身手,智慧农业正在成为“新农人”的“金扁担”。
土壤墒情分析、作物长势监控、气象预测……走进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洪桥村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数字大屏24小时“直播”秋粮的生产经营状况。
广德有农生态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在当地打造智慧农场,通过大数据技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同时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开展现代农业全程托管服务。”
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激活“新农人”种粮积极性。
“今年合作社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稻虾菜鳝生态共作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让孙先富欣慰的不止是眼下的好收成。孙先富告诉记者,今年他还通过了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在城里打工多年的女儿女婿也相继返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未来将围绕生态农业闯出一条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现场,全新登场的新能源车,受到众多市民青睐。(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王士龙 摄
蔚来Nio Radio用户专属电台正播送节目。(受访者供图)
选择时尚
爱车开出幸福感
10月2日,市民王玮几乎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泡”了一天。“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好假期有展会,就过来多了解多比较。”他说,新能源汽车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时代趋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相关补贴政策实惠,因而新能源汽车成为他购车不二选择。
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闭幕,这是目前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展,吸引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1000余辆车参展,其中首展首秀车型17款。该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会展6天迎来观众53.5万人次,销售车辆18037辆,销售额超31.7亿元,获购车意向信息约21万条。
今年以来,我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4.4万辆,每销售100辆汽车,就有近40辆是新能源汽车。同时,我省以省级财政资金撬动各地发放汽车消费券等方式激活消费潜力,支持发展“直播+”“平台+”汽车销售模式,探索“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对各地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展会活动给予一定补助。
多项利好激励下,今年1月至8月,全省汽车消费市场加速活跃,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0.6%。8月,全省限上汽车消费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66.2%。
合肥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首批双试点城市,先后获批“双智”、换电两大国家试点,是国家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中,唯一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优势的城市,预计今年全年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达77万辆左右。合肥大街小巷行驶的众多新能源汽车,让参加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的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乔治·斯穆特叹为观止:“这几天留意了一下,路面行驶的机动车,4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车。”
合肥市民李晓明已购置新能源汽车3年,对爱车非常满意:“加速快、噪声小、驾驶体验好,多项性能碾压燃油车。”他的父亲是驾龄20多年的“老司机”,最近也准备买新能源汽车。“以前开车,要戴纱布手套握着方向盘以便防滑;换挡、踩离合,一不留神就手忙脚乱。晓明的车开起来,省心、省力,开了两次就心动了!”老李笑着告诉记者。
“每月6次免费换电,1次充电后可以行驶近400公里,这样一算,每月电费几乎忽略不计,新能源汽车太香了!”购车近1年,合肥市民赵斌对新能源汽车赞不绝口,燃油车主对油价的敏感,他难以体会。
安庆市民夏萌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很简单——美观、智能、划算。全车小巧紧凑,方便停车;车身流线型设计、车灯浑圆、车顶有可爱装饰;中控台时尚现代,无钥匙进入、车机互联等技术先进实用;充电成本低,这些都成为打动她的因素。“这辆车外观好看、操作简单,尤其车身较小,倒车不难,适合女孩子开。”她告诉记者。购车半年来,这辆拉风的新能源汽车获得亲友交口称赞,夏萌萌的两个朋友也跟着买了该车企的新款新能源汽车。
以车会友
乐享新派新生活
“没想到买了一辆车,后续还参加了这么多活动,结识了这么多朋友。”赵斌感慨。去年11月30日提车后,他经常参加蔚来组织的会员日、露营、漂流等活动。这些活动面向车主且从车主角度出发,贴心又有趣。去年蔚来NIO DAY(蔚来日)在合肥滨湖会展中心举行,万余名全国车主参加。主办方邀请艺人演出,车主也自备节目登台,现场十分热闹。平时,车主们可以去NIO House(蔚来中心)办公、娱乐,并预约参与大咖演讲、设计、生活方式等主题活动和体验。
和大家交流后,赵斌发现彼此“朋友圈”重叠范围较广:有些车主有共同好友,有些人在同一行业工作,有些人的孩子同校上学,有些人住在一个小区。从此,大家越走越近,经常自发相聚。“通过蔚来搭建的平台,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合适‘圈子’。”赵斌说。
提到传统燃油车企业服务模式,赵斌觉得相当平淡。他认为,燃油车企业与用户关系中规中矩、不咸不淡,通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售车后很少提供相应交流平台和服务。“买了燃油车后,除了维修、保养外,用户与车企几乎失联,与其他用户也缺乏交流。我以前常去的4S店,连车友群都没有。”他说。
10多年前刚买燃油车时,看到开着同款车型的车主,赵斌会感到惊喜,很想接近对方。可是大家在路面上萍水相逢,只能在车里相视一笑,再无更多交流契机和方式。如今,新能源车企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多种活动形式让车主真正实现以车会友,也有了归属感。
蔚来安徽区域相关负责人认为,传统车企更关注运营层面“怎么做”,而新能源车企愿从用户视角出发,通过产品、服务、社区等形成界面,让品牌与用户直接交互。首先,蔚来采用直销模式,以相关App作为用户体验和服务统一接口,通过蔚来中心、蔚来空间、Nio Radio用户专属电台、Nio Life生活方式品牌等线上线下触点,创造以车为起点,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用户社区。
近期,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一篇用户企业研究报告将蔚来纳入案例范本,这份报告评价“不同于传统车企依托媒体和经销商广告投放、渠道扩张的模式,蔚来更多投入用户体验,体系化打造直接惠及用户的多个高质量界面。”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车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关照用户情感和社交需求,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销售完就和用户若即若离,对他们不管不问。我们希望通过搭建互动平台,实现与用户间‘从产品出发,但不止于产品’的目标,让产品与服务具备人文关怀,贴合用户特别是中青年人生活方式。”蔚来相关负责人表示。
“选择同一品牌汽车的人,大多三观接近,生活方式、爱好等契合点多,因为买车而相识是缘分。如果能通过车企组织的活动感受新生活、认识新朋友,我非常乐意,也期待有这种机会。”王玮告诉记者。
增强体验
配套期待更优化
新能源汽车是时代发展“新风口”,越来越多消费者也将其作为购车首选目标。不过,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依然存在部分不便,让一些潜在消费者“心里打鼓”。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淮南市民刘女士在一个高速服务区看到,数十辆新能源汽车在几台充电桩周围排队等候充电,这劝退了她的购车计划:“充电不便会影响旅行质量和心情。之前我还发现,在一些地方,充电桩不仅偏少,而且充电专属车位也常被燃油车占据,我觉得目前新能源汽车服务环境还不太友好。”
如果说节假日充电排队耗时,还可视为特殊情况,那么在平时用车过程中,一些小区电力容量不足、安装私桩较困难,则成了让车主发愁的大问题。去年,池州市民胡先生喜提新能源汽车,却被小区物业告知,照明、消防、立体车位等小区车库内设施已使电器容量饱和,业主不能安装随车充电桩,车库内电器今后也很难增容。1年多来,胡先生只得在公共充电站、商圈充电桩甚至亲友所在小区或单位“打游击”充电。“有的新建小区可以安装私人充电桩,可总不能为了这辆车再买个房吧!”他无奈地说。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维修很麻烦。”皖北某市一名网约车司机坦言,最担心车辆发生故障,普通修理店没有专业人员和配套零部件,不能维修;官方4S店维修,为更换一个小零件,可能会拆除一套设备,耗时过久,影响用车。
有问题就要解决。6月19日,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发布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出“城市建成区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0%、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共停车场车位应100%预留安装条件”等举措。同时,我省已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建设。截至6月底,我省已建成充电桩26.1万个。私人充电桩也逐步进入小区,车主不仅享受更低电价,夜间充电还能享受“谷价”。
作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合肥、芜湖加快相关服务建设步伐。合肥大力推广“车电分离”商业模式,累计推广换电车型9967台,建成换电站59座。芜湖则建成全省首座集加油、加氢、光伏发电、便利店、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智慧服务站。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高、耗时长,与技能人才短缺有关。新能源汽车以化学、电子、信息等技术为核心的零部件检测、维修工作,需使用更精密、低误差率的专业工具、设备和方法。加之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状态,车辆各具特色、技术原理多样,使得部分汽修培训教育机构、学校人才培养进度跟不上,业界亟须大量具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维修能力的熟练工。
“相关部门非常支持相关院校培养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不过目前部分学校人才培养方式还存在短板,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实操内容较少,与新能源汽车运用场景有些脱钩。”农工党安徽省委会科教专委会委员、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家奇告诉记者。他建议,职业教育应加快培养相关人才力度,相关部门应增加对技能人才激励举措,为技能人才拓展更多职业成长路径,及时补充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才缺口,从而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后顾之忧。
■ 安徽日报记者 殷 骁
会上,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县商务局、县人社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宣讲了企业申报的各项政策、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补贴以及人才引进培训等不同政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让企业对各项惠企政策“看得到、够得着、用得上”,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培训会的召开也是对园区内干部的一次能力培训。通过政策的宣讲,加快干部学习成果的转化,助推园区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惠及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下一步,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杭埠园区将进一步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工作,让更多企业知晓并享受政策红利,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难题,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刘海燕)
10月17日上午,团县委邀请波动体育医疗志愿保障相关负责人为来自舒城职业学校的420余名医疗志愿者们开展2023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医疗志愿者培训会。

近年来,海峰物业坚持党建引领,实施规范管理,2022年成立了舒城海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2023年聘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郭世明担任该公司党支部党建顾问,还与“全国小个专党建示范点”舒城开元家居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建联盟,精心打造红色物业,创建“舒美红色小区”。(徐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