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合肥11月10日电(胡雨松)11月1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为“若干措施”)进行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安徽省利用外资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外资规模持续提升,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园区载体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据了解,今年1月至9月,安徽省实际使用外资120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8.5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量的48.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51.4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量42.8%。
发布会透露,《若干措施》旨在通过五大举措优化外商在皖投资环境。提升投资促进水平。提出提升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优化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加强各类平台开放功能4条举措。优化外商投资服务。提出强化外商投资项目和企业服务、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提升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3条举措。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出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强化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涉外经贸政策制定5条举措。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出强化外商投资促进资金保障、鼓励外商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3条举措。加强组织实施。提出优化外资促进评价、加强政策宣传落地、强化政策跟踪问效3个方面工作。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介绍在发布会上,具体来看,《若干措施》主要有三大亮点。
创新外资招引模式。增强平台思维,运用市场化方式,大力促进新兴产业领域外资招引,重点打造“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等招商特色品牌,建立完善外资企业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探索新型基金招商合作模式,主动对接中投公司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和国际化基金,加强资本对接、基金合作和产业引育,支持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并购后在皖返程投资等。
加强外资全流程跟踪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外资企业重点关注的投资便利、权益保护、平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探索实施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联系机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和平等参与标准制定活动等,要求各地、各部门制定本措施的“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具体操作细则。
完善外资联系服务机制。建立完善重点外资企业省领导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强化省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上门行动,鼓励外资企业增加投资,引进更多标志性外资大项目。
11月10日,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开幕。图为开幕式演出现场。记者 程 兆 摄
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现场。记者 程 兆 摄
10月25日,游客在西递景区游览。(资料图片)记者 徐旻昊 摄
黄山市歙县霞坑镇石潭村景致如画。(资料图片)通讯员 郑 宏 唐 静 摄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11月10日下午,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开幕。部分外国驻华使节代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代表、部分国际友城代表、国内文旅部门负责人,3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旅行商、投资商、商协会代表共约500人相聚在美丽的黄山,共襄安徽国际文化旅游的盛会。
视听盛宴,沉浸式推介江淮“画卷”
烟雨江南在哪里?可以到今天黄山的古村落去寻找。弯弯曲曲的山路,古树点缀池塘边,夜晚有点点灯火,清晨是烟雨蒙蒙,这就是唐诗宋词里原版的烟雨江南。
水墨写意的古村落画卷,搬上了本届文旅节开幕式的舞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机融合文艺演出和旅游推介,是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
踏着青石板,一群徽州女子手提大红灯笼,翩跹而舞。开场舞蹈《寻梦徽州》,徽风皖韵扑面而来。千年宣纸、青砖黛瓦、温婉黄梅、悠扬徽剧、铿锵唢呐……彰显徽风皖韵的华美乐章,为四海宾朋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以精妙绝伦的艺术语言呈现安徽山水人文之美。
沉浸式的视听氛围中,精心制作的视频,展示推介安徽秀丽山水和文化底蕴,特别是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这里是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一座由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组成的大花园。”
“这里生态优良,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海洋、天然氧吧、避暑胜地。”
“这里是最具疗愈力的康养优选地、最具想象力的创意宝地、最美的国际会客厅。”
……
休闲度假、创意产业、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专业会展、文化服务,大黄山蕴藏无限潜力与商机。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推介”,让海内外嘉宾感受“诗与远方”的融合、文旅产业的广阔前景。
当前,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文旅消费的业态更加丰富。人们更加珍视生命健康的价值,希望在山水和人文的结合中,追求深度体验,寻求心灵休憩,这为文旅产业高品质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省委、省政府今年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总体发展格局,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
万亿级产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一张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施工图”在江淮大地全面铺展开来。
共享机遇,真知灼见助力产业发展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经过连续十二届的举办,已成为展示安徽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届文化旅游节突出文旅融合,为“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安徽以文为桥、以旅为媒,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全方位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受到青睐和点赞。
“安徽倾力打造的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富有远见的行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相信通过本届国际文化旅游节,必将推动大黄山更好走向世界、推动安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世界旅游联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安徽旅游全面融入国际旅游大循环。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在视频致辞中说,安徽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高品质建设旅游强省,高标准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高规格举办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高度吻合,势必会为促进世界旅游业交流互鉴、共生共荣贡献更多力量。
开幕当天举办的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圆桌会议上,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商协会、头部企业嘉宾建言献策。
“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立足生态系统,锚定国际化,对标世界级,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民生银行将对接重点产业、打造发展平台、拓宽合作渠道,以优质的金融服务来助力建设。”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迎欣表示。
“在我们团队旅游开发计划中,黄山绝对是优先级‘1’的旅游目的地,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合作。”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执行总裁徐秉璸表示。
华邦生命健康股份公司董事长张松山建议,大黄山要打造全国乃至亚洲的康养“高地”,将这项工作当成系统工程来做,在康养地点、交通建设、产品准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秘书赵鹏建议,打造特色的养老产品,在特色农副产品、星级酒店、养老度假村等领域引入专业化机构,加强对不同类型养老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形成良好的投资效应,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养老需求。“将优质自然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居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我们预计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会嘉宾深入探讨加快大黄山产业发展之策,一条条真知灼见助力发展。
绽放魅力,28项重点活动次第开展
本届文化旅游节设置了艺术展演展示、旅游推介踩线、文旅惠民消费3大板块活动,全省16个市联动,安排28项重点活动,到11月底基本结束,次第展开、持续发力,预热冬季及明年旅游市场。
一系列活动展开。11月10日举行的2023安徽国际旅行商大会上,参会的旅行商、投资商与省内各市文旅部门、文旅企业面对面对接洽谈,谋求深度合作。
大黄山考察踩线活动,组织海内外嘉宾分组考察踩线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推介、洽谈等活动。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以“一辈子、一件事”为主题,通过举办传统工艺非遗大集、主题沙龙、5场专场活动等,展示近年来全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成果,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贡献非遗力量。
2023安徽民宿大会于11月11日在黟县举办,开展全省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决赛、民宿管家专项技能大赛、投融资洽谈等活动。
此前,文旅消费券联动发放活动已在全省展开,截至8月底,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2.78亿元,带动消费近17亿元。“两看一游一品”文化惠民活动,对消费者在特约商户看书、看演出、夜游景区、品特色美食给予补贴。
黄山旅游节、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黄梅戏展演周、李白诗歌节、民间杂技节等16个市联动活动,绽放安徽文旅魅力。
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叠加便捷通达的交通和纵深广阔的内陆腹地,是一流生态、一流环境、一流文化和广阔市场的完美结合体,正擦亮叫响“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品牌。
11月7日上午,舒城职业学校举行第二届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幕式。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工程,位于舒城县中部的丘岗接平原城区过渡地带。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羹颉候刘信食邑于舒,兴建七门堰,逐渐创建了源于大别山、处于江淮分水过渡带,规模庞大的湿地调蓄灌溉系统,形成了“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这一领先时代的水利规划思想,制定了“上五下十,灌蓄分片,各有定期,忙闲分离”的科学管理体系,造就了巢湖西岸著名的鱼米之乡。七门堰水利工程润泽千年,世世代代孕育龙舒儿女,时至今日,作为淠史杭灌区重要组成部分,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动七门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对研究丘岗平原过渡带农业灌溉技术、保持和提升传统农业灌溉特色、弘扬和彰显传统农耕文化,意义重大。舒城县将以此次申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珍贵水利遗产的保护力度,科学利用并推动其发挥更大作用。(熊健 林青华 武娟 )
编辑:常亚
近期,安徽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第三批建议名单,舒城县通过创建验收,获得“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授牌。
一直以来,舒城县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党政同责”要求,以创建示范县为抓手,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营造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县乡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双主任”制,县委将食品安全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巡察监督内容。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食品安全工作和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实施乡镇(开发区)食安办“星级”分类管理,全覆盖创建“三星级”乡镇食安办22个,配备“四员”899名。2023年,持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落细,三季度督导已100%完成。
强化日常监管。通过食品经营户分级分类管理,常态化推进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检查。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规范提升,完成追溯体系建设3家。网络餐饮专项整治,规范化指导外卖平台2家,推广食安封签490户。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排查,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货值10.3万元。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571家,查办案件36起,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4次。开展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单位专项检查帮扶活动,检查餐饮单位5家,发现风险隐患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强化宣传氛围。发放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倡议书2万余份,知识读本1万余册,食品安全桌贴4万余份、食品安全宣传海报3万余份,制作张贴公示牌2000余块。开展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暨制止餐饮浪费宣讲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幼儿园89所,约10276名学生(幼儿)参与。“食安守护”专项行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8500余份,开展食品安全培训12场次。(李娟)
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自1994年开始以来,每四年开展一次,是衡量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定级档次由低到高分别为三、二、一级图书馆。2022年8月,舒城县图书馆参加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从服务效能、业务能力和保障条件三个方面,对2018至2021年评估期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整理、总结,并上报到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平台。2022年12月,省评估专家组对网上材料进行了初评,2023年2月接受省评估专家组的实地复审。
通过此次评估定级,舒城县图书馆由“二级图书馆”升级为“一级图书馆”,标志着该县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向了新台阶,既是对上一个评估期工作的肯定,也开启图书馆事业新征程,将进一步促进该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1月3日上午,城关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趣味运动会开幕式,各班家长代表应邀现场观摩并参与部分项目。
开幕式上,孩子们高喊着班级口号,踏着矫健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入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随后,小朋友们进行了文艺表演,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们阵阵掌声。开幕上还举行了家长拔河、跳长绳、贪吃蛇热身赛,激烈的比赛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本次运动会以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为主题,为期2天,共设置6个趣味项目,结合幼儿们的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科学性、安全性,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他们的意志力,同时寓教于乐,充分展示了幼儿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幼儿们蓬勃向上、阳光健康的精神面貌。(龚盛、刘海燕)
日前,城关陶因路幼儿园举办以“运动悦童心亲子伴成长”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
据了解,城关陶因路幼儿园位于陶因路与龙舒西路交叉口西北角,隶属于城关镇中心校,是一所独立的公办园。总投资2200万元,占地4283平方米,按18个班规划设计,可容纳幼儿540人。现有1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406名,教职工55人。(林青华、李循、龚盛)
为推进健康口腔知识普及,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口腔保健,11月2日,县卫健委组织县中医院医务人员来到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健康口腔进校园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县中医院的医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围绕牙周病的形成、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知识,向孩子们介绍了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清洁牙齿的正确方法,并提醒小朋友们坚持预防为主,养成爱牙护齿的好习惯。随后,口腔医生们还为6-9岁学龄儿童进行了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