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建富有书香气息的文明校园,弘扬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5月24日下午,城关三小教育集团本部举行了“书香伴成长·经典润童心”三四年级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来自全校20个班级近200名选手参加比赛。
活动中,小选手们诵读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历史的回响、文化的传承。每一句诗词,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对经典的敬仰。他们的诵读,像是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比赛的举办,点燃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让同学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诵读经典中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汪龙燕)
5月24日至5月25日,“和美舒城”推介官初赛在舒城职业学校举行。来自县直单位、各乡镇(开发区)的106名选手参加比赛。
本次比赛由中共舒城县委组织部、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主办,舒城县茶谷建设中心承办,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舒城职业学校协办。本次比赛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宣传舒城文旅新形象和新资源,选拔一批具有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选手,更好地为舒城的发展服务,为宣传舒城和展示舒城美好形象服务。
比赛分文化旅游、文明城市、政务服务、和美乡村4个类别进行。比赛现场,选手们围绕“和美舒城”主题各显身手,用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创意,将舒城的名山大川、风土人情、文明建设、政务服务等化作精彩的文字,配合精美的视频,热情地讲述了舒城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风貌、美味的土特产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尽情展现了和美舒城的美好形象。
据了解,通过本次初赛,将分别在文化旅游、文明城市、政务服务、和美乡村4个类别中决出8名共计24名选手,他们将参加后续举办的“和美舒城” 推介官决赛,期待他们有更好的表现。(李循)
5月24日上午,我县在城关文化广场开展 2024 年“树婚育新风 建幸福家庭”生育友好主题集中宣传活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落实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工作。
督导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户的育秧和机插秧技术水平,确保按时完成春种任务。(汪柱峰)
5月23日上午,县妇联在千人桥镇五里桥村组织召开“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各乡镇(开发区)妇联主席、部分村妇联主席和庭院女主人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

龙舒古镇,桃李灼灼。在这片毓秀的土地上,孕育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舒城第三中学。
学校实行寄宿和通宿相结合模式,学生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寄宿或通宿。寄宿条件优越,寝室空调、卫生间、洗浴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开设晚自习,晚辅老师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补缺补差。有效解决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管孩子学业的后顾之忧。学校不收取晚辅费用。
学校实行小班额教学,每班不超过45人,精心配置骨干班主任和优秀授课教师,因材施教,力争每位学生学有所成。
2020 年以来舒城三中中考普高达线率位列同等学校前茅,为舒城中学等学校输送了大量优质生源。
5月21日下午,县发改委民生办联合县住建局、城关镇实地查看我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

工作组一行先后来到中大社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鼓楼社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码头社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项目施工现场,仔细查看项目的施工情况,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小区道路拓宽、排水设施完善、公共区域整治、绿化提升等具体改造内容,并与小区居民进行交流,倾听他们对于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 2024年舒城县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共涉及5个社区28个小区,共分14个土建项目,4个电力改造项目。其中13个土建项目及4个电力改造项目已于2024年4月8日开工实施。截至5月21日各项目进度约完成56%以上,地下管网及路面改造基本完工。(龚盛)
5月21日下午,舒城三中举行2024年春学期新团员入团仪式。县教育团工委、团县委、舒城三中相关负责人,以及该校新团员、老团员代表、团组织负责人和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
为进一步改善困难残疾群众生活状况,满足广大困难残疾人居家服务需求,强化对精神残疾人员照护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居家照护服务。舒城县为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我县残联实施的“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在县残联的关心支持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月定期入户为残疾人提供以生活照料以及健康保健等居家托养服务。让残疾人享受到优质的托养服务,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跟踪管理 完善托养服务体系
在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时,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和互谈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现实困难和需要,并针对他们的残疾类别、程度、需求等,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满足残疾人个性化、智能化需求。制定上门服务记录表、回访表以及服务对象满意表,逐步完善健全的托养服务体系。做到“一户一案一回访”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专业课程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居家托养服务人员的教育、服务技能培训,用更专业的技能做好每一项服务。
开拓创新 实施多元化托养服务
在“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舒城县为民社工配备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上门提供健康监测、健康咨询、心理康复和残疾预防服务,改善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家庭辅助技巧辅导等服务,为残疾人群体提供适宜的托养服务。构建邻里互助型志愿服务模式,从多方面带动残疾人更多的接触外在社会人群,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志愿者结对帮扶发挥志愿力量,开展节日慰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通过“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的开展,帮助残疾群众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解决了精神患者的照护困难和困扰,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让他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黄炳)